民國時期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後,一批女畫家受改造舊文化的新思潮的影響,紛紛就讀於新式美術學校,學習西畫,更有一些女畫家不顧世俗的偏見遠渡重洋,去歐美日學習西畫。民國女性繪畫中前所未有的出現了油畫的題材,比如人物的肖像、風景、靜物等。如潘玉良的《春之歌》《菊花和女人體》《穿紅靴子的女人》這些題材都是在傳統繪畫中少見甚至是不能想像的。
潘玉良《靜物》
潘玉良同方君壁、關紫蘭、菜威廉、丘堤與孫多慈並稱「民國六大新女性畫家」。
潘玉良《瓶花靜物》
潘玉良原名陳秀清、張玉良。畫家、雕塑家。1895年6月14日,潘玉良出生於江蘇揚州。一歲喪父,八歲喪母。十三歲時被好賭的舅父賣給蕪湖妓院成為雛妓,1913年蕪湖鹽督潘贊化為她贖身,並納為妾室,證婚人是潘的同學陳獨秀。潘玉良這時開始改姓潘。1918年,潘贊化將她送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美術。
潘玉良作品 網絡圖片
1921年,潘玉良前往法國深造,先後就讀於裡昂、巴黎、羅馬的美術學校。1929年歸國後,先被上海美專劉海粟校長聘為西洋畫主任,次年又被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徐悲鴻聘請為油畫教授,舉辦過四次個人畫展。1937年,由於無法忍受潘贊化正妻的羞辱,再次旅居巴黎,在法國居住長達五十多年,賣畫為生,與在巴黎開餐館的河北籍華僑王守義同居。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逝世於巴黎。潘玉良留下的作品現大部分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
潘玉良作品 網絡圖片
從2000年以來,潘玉良畫作拍出高價的消息時有傳來。到2010年這十年間,潘玉良作品的上拍數量逐步提升,成交額也在一路走高。其中,2005年和2006年可謂一大高峰時期,其作品《自畫像》和《非洲裸女》分別在佳士得和西泠拍賣中以924萬港元和902萬人民幣拍出,逼近千萬。
潘玉良作品 網絡圖片
自2010年至今,其作品的上拍數量和成交量比較高達到新高。根據數據來看,在2010年和2011年,潘玉良的的油畫作品雖然上拍數量不多,但成交率高達100%,看得出來藏家仍在觀望,而買家的購買慾未減。在2013年,潘玉良創作於1950年代晚期的一幅油畫花卉作品《青瓶紅菊》在香港蘇富比40周年慶夜場以1744萬港幣成交,2014年春在保利香港以3450萬港元拍出的《窗邊裸女》更刷新了藝術家的拍賣紀錄,且比《青瓶紅菊》的價格幾乎整整翻了一倍。事實上,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起,華人世界就颳起了一股「潘玉良熱」,而潘玉良畫作的高昂價格則與這場持久的「潘玉良熱」有著密切的關係。
潘玉良作品 網絡圖片
潘玉良《自畫像》 網絡圖片
潘玉良《青瓶紅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