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新女性畫家」潘玉良——作品價值千萬,「潘玉良熱」持久不衰

2020-12-04 文藏書畫

民國時期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後,一批女畫家受改造舊文化的新思潮的影響,紛紛就讀於新式美術學校,學習西畫,更有一些女畫家不顧世俗的偏見遠渡重洋,去歐美日學習西畫。民國女性繪畫中前所未有的出現了油畫的題材,比如人物的肖像、風景、靜物等。如潘玉良的《春之歌》《菊花和女人體》《穿紅靴子的女人》這些題材都是在傳統繪畫中少見甚至是不能想像的。

潘玉良《靜物》

潘玉良同方君壁、關紫蘭、菜威廉、丘堤與孫多慈並稱「民國六大新女性畫家」。

潘玉良《瓶花靜物》

潘玉良原名陳秀清、張玉良。畫家、雕塑家。1895年6月14日,潘玉良出生於江蘇揚州。一歲喪父,八歲喪母。十三歲時被好賭的舅父賣給蕪湖妓院成為雛妓,1913年蕪湖鹽督潘贊化為她贖身,並納為妾室,證婚人是潘的同學陳獨秀。潘玉良這時開始改姓潘。1918年,潘贊化將她送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美術。

潘玉良作品 網絡圖片

1921年,潘玉良前往法國深造,先後就讀於裡昂、巴黎、羅馬的美術學校。1929年歸國後,先被上海美專劉海粟校長聘為西洋畫主任,次年又被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徐悲鴻聘請為油畫教授,舉辦過四次個人畫展。1937年,由於無法忍受潘贊化正妻的羞辱,再次旅居巴黎,在法國居住長達五十多年,賣畫為生,與在巴黎開餐館的河北籍華僑王守義同居。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逝世於巴黎。潘玉良留下的作品現大部分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

潘玉良作品 網絡圖片

從2000年以來,潘玉良畫作拍出高價的消息時有傳來。到2010年這十年間,潘玉良作品的上拍數量逐步提升,成交額也在一路走高。其中,2005年和2006年可謂一大高峰時期,其作品《自畫像》和《非洲裸女》分別在佳士得和西泠拍賣中以924萬港元和902萬人民幣拍出,逼近千萬。

潘玉良作品 網絡圖片

自2010年至今,其作品的上拍數量和成交量比較高達到新高。根據數據來看,在2010年和2011年,潘玉良的的油畫作品雖然上拍數量不多,但成交率高達100%,看得出來藏家仍在觀望,而買家的購買慾未減。在2013年,潘玉良創作於1950年代晚期的一幅油畫花卉作品《青瓶紅菊》在香港蘇富比40周年慶夜場以1744萬港幣成交,2014年春在保利香港以3450萬港元拍出的《窗邊裸女》更刷新了藝術家的拍賣紀錄,且比《青瓶紅菊》的價格幾乎整整翻了一倍。事實上,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起,華人世界就颳起了一股「潘玉良熱」,而潘玉良畫作的高昂價格則與這場持久的「潘玉良熱」有著密切的關係。

潘玉良作品 網絡圖片

潘玉良《自畫像》 網絡圖片

潘玉良《青瓶紅菊》

相關焦點

  • 風塵女畫家——潘玉良的傳奇一生
    2012年,在臺灣羅芙奧春季拍賣會上,一幅由民國女畫家所作的彩墨畫《浴後四美姿》以113萬美元的高價成交,一時引起轟動。而這僅僅是開始,因為自2000年以來,該畫家的作品屢次創下拍賣紀錄。據估算,這位女畫家的所有作品,價值高達數億美金。
  • 民國時期西畫女畫家之寒菊傲秋霜—潘玉良
    潘玉良既無顯赫家世,亦無出眾容貌,在以閨秀千金居多的民國女性西畫家群體中並不引人注目,然而在當代社會她卻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一方面由於她極高的藝術成就以及數量眾多的傳世作品,另一方面則由於她傳奇般的身世經歷和不屈從於命運的奮鬥精神。
  • 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潘玉良
    潘玉良,原姓張,後隨夫姓,改名潘玉良,又名張玉良,字世秀,安徽桐城人,1895年出生於江蘇揚州。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幼年時就成了孤兒,14歲被舅舅賣給了妓院作歌妓,17歲時被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贖出,納為小妾,改名潘玉良,居住在上海乍浦路。
  • 為什麼潘玉良是被影視劇誤解最深的女畫家?
    1993年,著名演員鞏俐曾在電影《畫魂》中演繹了女畫家潘玉良的一生,2003年,香港美人李嘉欣再度飾演潘玉良,從嬌美丫鬟到優雅畫家,在劇中與潘贊化、田守信兩大角色上演了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作為中國第一次舉辦女性油畫家的個展,整個文藝界都為之傾倒,無數名流、文人、畫家撰文誇讚,滿布報紙。同盟會四大元老蔡元培、張繼、易培基、柏文蔚等聯名發表啟事,向世人推薦潘玉良。曾在法國為同門、後又成為同事的徐悲鴻大讚潘玉良是「三百年來無人可比的畫家」。
  • 玉汝於成 潘玉良眼中的女性、故鄉與世界
    肖飛舸說,這次陳展打破從藝術史內部分析藝術的策展思路,以「女性的自我實現」作為展覽切入點,展示以潘玉良為典型代表的中國新女性,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社會與文化變革中的覺醒。  20世紀初的中國,在新舊交替和中西碰撞之中,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與此同時,女性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出走的娜拉」們在各個領域發聲,在當時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
  • 潘玉良!被影視劇誤解最深的女畫家
    1993年,著名演員鞏俐曾在電影《畫魂》中演繹了女畫家潘玉良的一生,2003年,香港美人李嘉欣再度飾演潘玉良,從嬌美丫鬟到優雅畫家,在劇中與潘贊化、田守信兩大角色上演了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 從潘玉良的繪畫題材,分析其創作風格有什麼特點?
    從潘玉良的繪畫題材,分析其創作風格有什麼特點?小編通過研究和調查發現,潘玉良的繪畫主要以油畫、彩墨畫與白描為主,題材多為自畫像與女人體,還有一部分靜物與風景。同時期的留法畫家群中鮮少有出現主要研究自畫像與女人體這類題材的畫家。
  • 多幅潘玉良的「新白描」作品集體亮相
    來源標題:著名藝術家潘玉良近百幅真跡在蓉展出 突出「女性自我實現」「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11日在成都博物館開放,展出著名藝術家潘玉良多種藝術風格的女性主題繪畫,表現其對女性獨立、女性自我實現的藝術表達。
  • 畫魂——傳奇女畫家·潘玉良作品欣賞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費赴法留學,先後進了裡昂中法大學和國立美專,與徐悲鴻同學,1923年又進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1929年,潘玉良歸國後,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洋畫系主任,後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國畫展。她也是東方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潘玉良雖出生貧微,經歷坎坷,卻有著頑強的堅持為藝術獻身的信念,令人敬佩。
  • 「傳奇」女畫家潘玉良畫展12月登陸成博
    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將與觀眾見面,其中包括油畫、彩墨、白描、素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少為其代表作,更有一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這些畫作,不僅體現了上個世紀初以來,中西藝術碰撞融合的高峰,也展現了一個女人用頑強不息的奮鬥,尋找尊嚴與價值的歷程。
  • 天府周末·博物志|玉汝於成——潘玉良眼中的女性、故鄉與世界
    《白牡丹》作為中國西洋畫第一流女畫家,全國曾數次舉辦過潘玉良主題的繪畫展覽。肖飛舸說,這次陳展打破從藝術史內部分析藝術的策展思路,以「女性的自我實現」作為展覽切入點,展示以潘玉良為典型代表的中國新女性,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社會與文化變革中的覺醒。
  • 傳奇女畫家、「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潘玉良展覽成都博物館開幕
    在極具藝術感的展廳中,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驚豔亮相,其中包括油畫、彩墨、白描、素描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少為潘玉良的代表作,更有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這些畫作,不僅體現了上個世紀初以來,中西藝術碰撞融合的高峰,也展現了一個女性掙脫時代局限,通過不懈奮鬥實現自我價值的動人傳奇。
  • 女畫家潘玉良的一生
    潘玉良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費赴法留學,先後進了裡昂中法大學和國立美專,與徐悲鴻同學,1923年又進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潘玉良的作品陳列於羅馬美術展覽會,曾獲義大利政府美術獎金。寄人籬下的她總見親朋白眼已屬不幸,更為不幸的是嗜賭成性、不顧親情的舅舅竟將潘玉良賣到妓院。潘玉良在妓院裡被迫學藝,吹、拉、彈、唱都要會。在妓院數年裡,潘玉良不停地與命運抗爭,因拒絕接客常被打罵。為此,她不惜毀容、上吊,逃跑十數次,換來的是更加殘酷的體罰。命運的轉折點是,時任海關監督的潘贊化來蕪湖上任。當地官員為了給他接風洗塵,請潘玉良來演唱並陪同遊玩。
  • 潘玉良的畫
    ■ 因為電視劇和電影的鋪排,潘玉良這個名字在中國近現代畫家中恐怕算民間知名度最高的了。
  • 天府周末·博物志|玉汝於成——潘玉良眼中的女性、故鄉與世界
    肖飛舸說,這次陳展打破從藝術史內部分析藝術的策展思路,以「女性的自我實現」作為展覽切入點,展示以潘玉良為典型代表的中國新女性,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社會與文化變革中的覺醒。20世紀初的中國,在新舊交替和中西碰撞之中,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與此同時,女性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出走的娜拉」們在各個領域發聲,在當時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
  • 潘玉良四大作品類別解讀:最鍾情女人體
    正如女畫家佛裡達曾經說過的那樣:'·我畫自畫像,因為我經常是孤獨的,因為我是自己最了解的人。"自畫像是藝術家與人生對話、與藝術對話的最好作品,也是畫家靈魂的解碼器。從她初學的習作到晚年畫風成熟的作品,都充滿了對女性身體曲線的情慷。她筆下的女性身體,油畫女體系列-背臥女人體、女人與貓、執扇女人體、窗前女人體,水墨女體系列-照鏡女、梳妝女、束髮女等,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女性身體的柔美姿態。
  • 【雅昌專稿】潘玉良:沉默的旅程 不凡的人生
    導言:對於潘玉良來說,人們對她如何從一個雛妓變成大畫家的好奇遠遠超過了對她作品的興趣。同時,大眾獵奇的心理使潘玉良豐富的人生經歷被簡化為幾個標籤,而忽視了她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那麼,從女性視角出發,當代人能從潘玉良的一生經歷中體會到什麼呢?
  • 民國女畫家潘玉良是如何從妓妾到名畫家的?
    在中國民國時期有一位奇女子,她是「美」的富有者,她的人生道路是艱難而又曲折。孤兒——雛妓——小妾——藝術的追求者,她一步步從社會的最底層走出來,她就是中國名畫家潘玉良。那麼,她又是如何一次次完成華麗的轉身的了?請容小編慢慢道來。
  • 傳奇女畫家潘玉良珍貴畫作成博開展
    12月11日下午,在成都博物館三層臨展廳,「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的策展人通過直播方式為觀眾們做了一場生動的線上講解。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3月,面向觀眾免費開放。在極具藝術感的展廳中,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驚豔亮相,其中包括油畫、彩墨、白描、素描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少為潘玉良的代表作,更有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這些畫作,不僅體現了上個世紀初以來,中西藝術碰撞融合的高峰,也展現了一個女性掙脫時代局限,通過不懈奮鬥實現自我價值的動人傳奇。
  • 潘玉良:民國著名女畫家,命運多舛的一生,客死他鄉!
    ,貪圖錢財,將潘玉良賣給了妓院,從此開始 了人生的灰暗時光,僅僅14歲的潘玉良開始雛妓生涯,為了不引人關注,她故意將自己的眉毛畫得高挑,來弱化自己的美貌,在怡春院4年的歲月中,潘玉良為了掙脫這裡的生活,經歷逃跑、暴打、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