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古塔】鹹陽永壽武陵寺塔:歷經千年風雨 侵染歲月滄桑

2020-12-11 西部網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記者 魏英 董佳 千丁輝)在鹹陽永壽40萬畝槐山中,隱藏著一座雄渾深厚、俊秀挺拔的寶塔——武陵寺塔。這座古塔悄然矗立在那裡已有千年之久,見過它的人無不讚嘆它的秀美。

記者:「永壽縣永平鎮是曾經的縣城舊址,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四周群山環繞,從縣城南門向西南看虎山,山勢蜿蜒曲折,山腰上的武陵寺塔更是雄渾深厚、俊秀挺拔,這座歷經千年風雨侵蝕的古塔至今仍在永壽虎山巍然聳立,遙望著南來北去的客人。」

武陵寺塔又名永壽塔、永坪塔。塔高27.5米,七層八樓,磚質木式結構。據永壽舊縣誌記載,武陵寺塔初建於北魏天興年間,距今已有1600多年。雖經千年的風雨洗禮,塔的輪廓依然清晰,古樸中充滿秀氣。

永壽縣武陵寺塔文管所所長師利陽:「曾在拆除塔頂殘磚時,發現宋神宗『熙寧重寶』銅錢一枚,同時發現書有『大觀元年五月重』字磚一塊,陝西省文物管理局認定為北宋塔。」

相傳明清時期,武陵寺塔香火旺盛。清代時期,曾經還有文人墨客專門賦詩讚頌武陵寺塔:「遙望南山圖似畫,欣看北院翠盈眸,古樹參天塔影浮,不到層巒不肯休。」足以見證武陵寺塔歷史久遠、文化底蘊豐厚。

永壽縣武陵寺塔文管所所長師利陽:「因為古塔身處我們40萬畝槐林之中,近年來我們也特別注重古塔周圍的景觀建設,每年到了五月中旬以後,古塔被花和綠色環抱,景象非常蔚為壯觀,前來古塔寫生感受歷史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2006年,武陵寺塔作為宋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編輯:高政超

相關焦點

  • 山東巨野永豐塔,一座歷經千年風雨剝蝕仍完好無損的古塔
    探訪歷史文物古蹟,尋覓千年文化遺存,百家號: 拓古傳今與您揭開遠古塵封,感悟滄桑厚重!今天,我們走進山東魯西南的巨野縣,在孔子獲麟的古大野澤去朝聖一座千年古塔,去靜靜聆聽它的的前世今生,去觀賞奇特的屏盜碑。
  • 純木打造最牛古塔,歷經千年,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我們熟悉的古塔大多是磚塔,這座塔卻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木塔。整體採用純木結構。該塔挺拔、穩重、大氣,曾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雖然有近千年的歷史,但保存卻完好。它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座純木結構的大型塔樓,被譽為「世界三大奇蹟塔」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和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可見其地位不容小覷。這座古老的木塔是應縣木塔,也叫釋迦塔。
  • 歷經千年的風雨巍然矗立 毀建滄桑天寧寺
    X精美的天寧寺塔廣安門外北護城河西側一裡許,有一座掩映在現代都市繁華之中玲瓏秀美的千年古塔,它就是天寧寺塔。走近古塔高聳偉岸的身軀,你會從它身上讀出一份歷史的滄桑,領略古塔巧奪天工構造的感嘆之餘,不由的使你敬佩古代工匠們智慧的高尚、技藝的神工。
  • 河南商水 歷經千年滄桑 屢遭兵燹的壽聖寺塔
    塔身各層均有磚雕佛像。各角砌倚柱,簷下有磚雕鬥拱。外壁飾券門假窗。塔身砌有盤旋踏道,可登塔頂眺望。第四層塔心室內北牆嵌有石雕佛像三尊。塔剎為鐵質寶瓶式。結構堅實,歷經戰火、地震,保存完好。壽聖寺塔位於商水縣郝崗鄉北常社店村,距縣城約60公裡。該塔始建於北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兵燹於元,明正統元年重修,明嘉靖二十八年進行過大的修整。
  • 淄川唯一保留下來的這座佛教古塔已歷經千年
    鬼谷洞泉千年景,攀緣南山憶蘇秦。將軍頭村龐涓魂,懸羊山上鼓角聞。雷動三山迎田園,修佛結緣心自真。三佛廟裡香菸直,禹王祠前月如輪。跟隨拍客們在歡聲笑語中來到了位於孝婦河畔的楊寨村,楊寨古塔就座落於村東首主幹道旁。
  • 景州塔印象記:見證千年景州的歷史人文
    在景縣,有一座古塔,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歲孩童,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座古塔就是景州舍利塔。如今,這座1500多年的古塔,已經成為景縣的歷史人文象徵,同時也見證了千百年來景縣的發展。塔高十三層,外形為八面稜錐體,通高63.85米,底層周長50.5米,是一座由磚石結構而成的密簷樓閣式古塔。塔體由青磚砌成,塔內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階梯數百階,登階盤旋而上,可達極頂。塔內各層東西南北均有洞戶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繞行於廊內,可通過洞戶遠眺四方。塔頂成葫蘆形,由青銅鑄就,高2.05米,葫蘆下有鐵絲網罩,高3.3米。每有風起,鐵絲網罩與洞戶被天風鼓蕩,如驚濤澎湃之聲,故有「古塔風濤」之稱。
  • 河南不知年代的「古塔」,破損屹立千年不倒,被稱為「塔堅強」!
    河南省安陽縣倫掌鎮眾樂村北北面,有一座寶豐塔,名為「塔堅強」,又名眾樂塔。眾樂村塔建於一個不知名的年代,按規制建於宋代,明代重修。目前,這座塔處於荒野之中,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不僅文物的考古價值逐漸消失,而且對附近生活和工作的人們構成安全威脅。
  • 景觀丨6座古塔,瞭望千年變幻滄桑
    塔,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而出現的一種新的建築類型,因此也被稱為「佛塔」。中國在兩千多年間營造的三千座佛塔,與古寺古城、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成就了屬於中國的人文風景。現在留下來的中國古塔,經過上千年的風雨,已經不僅僅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經等的建築,而是一種中國文化的沉澱和定格。
  • 歷經滄桑、命運多舛的千年古剎——法門寺
    >對於一座屹立了三百多年,經歷了地震、暴雨等自然災害的磚石古塔,能撐到現在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古塔始建之初是一座四層木製結構,因供奉阿育王贈送的佛祖舍利子而命名為「真身舍利寶塔」,憑塔建寺,名為「阿育王寺」,又名「無憂王寺」。古塔的名字也很多,「護國真身寶塔」「無憂王真身寶塔」「大聖真身寶塔」等等。
  • 擁有千年歷史的「國寶」海春軒塔,歷經風雨見證愛情
    他看見當地經濟繁榮,特將塔改名為海春軒塔,寓意春回大海、生機勃勃。  遊客楊琪是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大二的學生,受同學小秦相邀前來東臺遊玩。「小時候,爺爺奶奶會經常給我們講古塔的故事。古代百姓經常叫它為『西溪寶塔』『定海神針』,因為有了這座塔後,我們東臺就風調雨順,百姓非常尊敬它。」
  • 《贊武陵寺塔》——2020年5月6日中午飯後小歇觀武陵寺塔有感
    贊武陵寺塔 作者:郭永攀萬綠叢中我獨仰,姊妹情深西北望。昔日寺內香火旺,但聞山下翰墨香。永平古鎮惠風暢,文人騷客遊槐鄉。我輩奮進鬥志揚,好人好事好風光。2020年5月6日中午飯後小歇觀武陵寺塔有感
  • 藏在慶陽深山中的千年古塔,為李世民所建,媲美大雁塔卻少有人知
    位於慶陽市寧縣政平鄉政平村涇河北岸,是一座唐代時期的塔,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李世民在駐守高土庶城廝殺徵戰時期,想念母親,為了祝福母親生日,便在在艮宮山北麓通商古道旁川臺上建起了這座寺廟和磚塔,而且在塔上還有李世民親筆題寫的"凝壽寺"三字,"凝神矚目長安,祈求母儀萬壽無疆",可以看出它的孝道。
  • 古塔風情,一醉千年!古橋唯美,落影成詩!
    " 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歲月在這裡留下了許多難以磨滅的印記,散落在福州大街小巷內的古厝,陪伴著這座城市一起歷經歲月荏苒,為我們留下了難以抹去的歷史印記。
  • 我在西安——騎行鹹陽千佛鐵塔,金龜寺塔
    陝西的古塔有300多座,咋一看還挺多,但是相對於解放前還是太少了,相傳一個韓城縣級市就有300多座古塔,從此推之,我們整個陝西消失的古塔都可能在500-800座之間,不能不為之惋惜。西安現存的塔數量不少,而且唐代的古塔可以說佔據了陝西唐代古塔的半壁江山。
  • 寶慶府古城牆,宛如南方古長城,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仍巍然屹立!
    寶慶府古城牆,宛如南方古長城,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仍巍然屹立!--資江與邵水匯合處旁的古城牆2020.06.02,乘著天氣不錯,專程趕到資江南路,盡情地觀賞這裡的寶慶府古城牆風姿,見證千年寶慶府古城牆古韻。這古城牆東瀕邵水河,北臨資江水東始沿江橋西頭處,西臨西外灣西湖橋南處。寶慶府古城牆,宛如南方的古長城。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仍巍然屹立在資江河畔。
  • 中國7大千年古塔,一個塔身空心,一個木製卻千年不倒
    中國7大千年古塔,一個塔身空心,一個木製卻千年不倒中國建築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有著光輝的印記,有的成為世界上的奇蹟,有的歷經千年的風雨依然佇立在世間,為我們講述歷史文化,也為我們提供一種觀賞的藝術,給人美的享受。
  • 這座近千歷史的古塔告訴你,嶽陽才不是沒有歷史的城市
    既是城中地標,也是湖泊航燈FROM張崢嶸·《話城》///嶽陽人每每談起古城的曾經都會以風雨傲立的慈氏塔作為坐標拼起記憶中零散的城圖一處古蹟蘊含著一座城市的歷史一座古塔承載著一座古城的文化(照片由嶽陽市檔案館提供)巍巍慈氏塔,在近千年風雨雷電的洗禮下,任歲月流淌,四季更迭,總以亙古不變的姿態,傲然站立在春夏秋冬的輪迴裡,為嶽陽這座小城默默地固守著一方文明
  • 聆聽古塔傳奇,探索古人秘密│蓮都千年古塔,你見過幾處
    雖然歷經千百年風霜,依然雄渾挺拔,莊嚴秀麗。除塔座用石件外,其餘全部用青磚建築。塔形挺拔,結構精巧,是明代風水塔的重要實例,更是人們可以登高遠眺的名勝古蹟。石塔歷經800多年矗立無斜,專家考察確認,系國內罕見精品,具有較高的歷史建築藝術價值。
  • 是最早也是唯一,「華夏第一塔」「古塔之王」嵩嶽寺塔的千年孤獨你...
    為何它是古塔造型中的孤例?過眼雲煙,望著它那滄桑的面龐,究竟有多少秘密埋進了荏苒時光。那一道道皺紋所蘊藏的文化密碼,等待著文物專家們來解開。讓我們跟隨專家們,聽嵩嶽寺塔來說話。中原古塔上竟藏著八座「印度塔」拾級而上,踏入嵩嶽寺山門,臺基上的嵩嶽寺塔高入雲表,矗立在巍峨如臥的嵩山之南。身旁的銀杏,與它相守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