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旬工藝美術大師做起「主播」,揚州非遺通草花驚豔網友
怎麼才能做出如大師們手藝的通草藝術品呢? 今天下午,不少市民鎖定平臺直播間 ,看起了揚州非遺雲直播。 一提到手機直播間的「主播」,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活力四射的年輕人們。不過,這次的主播卻是一位「40」後,年過八旬的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戴春富 。
-
「文化之美·金有所屬」 雲南五大非遺金屬工藝創新作品在昆展出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0月29日,由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主辦、雪花秀品牌協辦的「文化之美·金有所屬」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2019年度成果展在昆明西山艾維美術館正式開幕
-
國家級木雕大師直播首秀,玩物得志APP為莆田工美行業創新營銷玩法
(原標題:國家級木雕大師直播首秀,玩物得志APP為莆田工美行業創新營銷玩法)
-
鮮一步播報丨郫都區民間工藝大師非遺交流活動隆重舉行
——郫都區民間工藝大師非遺交流活動隆重舉行由郫都區社科聯、郫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郫縣民俗博物館承辦的「非遺傳承交流,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專題交流會今日下午在郫筒茶館舉行。為提供更好的非遺生態發展空間,非遺辦在區文化館二樓專門設計了「郫都區非遺展廳」,對城市與傳統文化的共生關係進行梳理與研究。
-
跟大師學竹編工藝 陪孩子一起玩剪紙 體驗非遺技藝 人氣最火爆(組圖)
昨日,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以下簡稱「非遺節」)進入第五日,雖然不是周末,但前往非遺博覽園參觀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而人氣最火爆的,還數各個場館內的各種非遺技藝體驗活動。 臺灣館·雅 用布條體驗竹編工藝 本屆非遺節上,專門首次設立臺灣工藝創意館,其中,來自寶島的12位工藝大師,現場演示了染、竹、織、茶、漆五大類工藝。其中,年近八旬的竹編工藝傳承人李榮烈,親自演示了竹編製作工藝,在他手中翻飛的竹編作品,讓觀眾連連讚嘆。
-
非遺進鄉村 桐鄉石門扎染秀走進村文化禮堂
6月25日下午,桐鄉市石門鎮非遺進鄉村藍染秀活動在殷家漾村文化禮堂舉行,來自全鎮的九支隊伍參加了以藍染為主題的走秀表演和比賽。此次活動在走秀中融入了農耕文化、中華武術、環保創意等元素,逐一展示藍染作品。
-
國家級玉雕大師直播首秀觀看人數超10萬,玩物得志讓傳統文化「破圈」
此次《文玩錢塘會》走進蘇州,帶領玩物得志用戶直觀感受由國家級大師帶來的驚豔視覺的獨特雕刻工藝,窺探蘇州玉雕工藝的冰山一 。 此次做客《文玩錢塘會》直播間的大師範同生是新一代玉雕大師中的代表人物。1994年,範同生隻身一人前往蘇州拜師學藝,專攻蘇作玉器工藝,歷經10年的磨練,2003年他看準玉器市場的發展潛力,開始創業,開辦了文同軒玉雕工作室,並持續開展教學培訓,傳承蘇州玉雕技藝。
-
非遺生活 | 康大師共襄《水月觀音》,潮繡再創非遺新紀元
齊魯晚報濟南9月8日訊:由中放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中放杯·繡藝人生刺繡大師精品展」將於2016年9月11-20日在北京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舉行。本次展覽將集中展示24位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及刺繡大師共125件(套)精品代表作,匯集全國多領域刺繡針法,大師作品手工刺繡以圖案工整絹秀、色彩清新高雅、針法豐富、雅豔相宜為特點,用巧奪天工的技藝讓人嘆為觀止,是難得一見的藝術瑰寶視覺盛宴。
-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特色育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案例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秉承「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的職教特色,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產教融合平臺為依託,以非遺傳承大師為引領,以「雙師型」師資團隊為智庫,以網絡「雲課堂」「雲展廳」為渠道,創新「四大課堂」非遺文化育人機制,推動實現中國非遺紫砂陶的活態傳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玩物得志APP「文玩錢塘會」走進莆田,與國家級大師分享木雕文化
緊抓時代發展新機遇,網際網路成為非遺傳承新引擎非遺需要創新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的&34;,與死板無生命的&34;不同,這些&34;具有蓬勃昂揚的生命力,仍然鮮活地存在並融合於我們的社會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所以能夠保持強大的生命力,穿越歷史滄桑流傳至今,原因就在於它們符合社會發展潮流,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
-
雲直播展示非遺魅力 網上夏令營日照營的故事
日照市文化館(日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作為日照市非遺保護、傳承與發展最重要、最專業的陣地,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非遺保護人人參與」的非遺保護理念,面向全市廣大市民,創辦「日照非遺現在時」傳習大課堂。
-
非遺傳承人「出街」秀絕活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劉培)6月25日端午佳節,在武漢市江岸區黎黃陂路,江岸區第二屆雲上非遺·健康生活節活動舉辦,中藥、木雕、麵塑、泥塑等20多名非遺傳承人集體「出街」秀絕活。記者 林琳攝中藥大師街頭教市民一招識藥「看,它的色澤更加通透,手感質地也更加細密,如果還是無法辨別,可以嘗一嘗。西洋參味道苦,越苦越好,苦盡甘來。」展位前,張義生拿出西洋參和人參兩味相似藥材,教大家正確「解碼」。
-
濰坊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增添新名片 濰坊市首個傳統工藝工作站...
濰坊傳媒網訊 (記者高翠)12月9日上午,濰坊市首個傳統工藝工作站——殘疾人傳統工藝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南屯小鎮非遺園舉行。殘疾人傳統工藝工作站的成立,為濰坊市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增添一張新名片,更為非遺事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既是書展也是非遺展,江蘇各地工藝大師現場「炫技」展示非遺之美
還能看到各種帶有江蘇各文化區域民俗風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展演! 第十屆江蘇書展期間,首次亮相的「方志江蘇館」每天都安排精彩的非遺展演,讓記載在方志文獻中的工藝美術和民間技藝在觀眾面前生動展現。 24日下午,在「方志江蘇館」門口,精彩的東臺發繡表演秀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欣賞。
-
大師小匠以國之名禮遇「一帶一路」全球外交官非遺文化交流論壇
,中國文化研究會非遺工作委員會主任虞東升,世界非遺傳承人大會組委會秘書長朱連強,世界非遺傳承人大會組委會副秘書長、大師小匠創始人劉奕,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秘書長曾細安,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秘書長龔麗,中亞網絡電視臺臺長胡周,女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鄧娟,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化市場專業委員會會長李克浪,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陳麗華,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馬英民,中國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荊志忠,河南省鈞瓷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黨經緯
-
魯臺會:非遺大師秀絕技,市民過把癮
當天上午,記者在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展區遇到了不少「熟面孔」,很多市民之前連續來展區裡逛了兩天,依然沒有逛夠。本屆海峽兩岸非遺聯展除了強調原生態的呈現、個性化的布展外,還特別注重現場的互動性和市民的參與,市民跟藝術大師面對面互動,直呼過癮。
-
【嶺南文化】學院「嶺南特色工藝非遺傳承經典」叢書正式出版發行
廣州的「三雕一彩一繡」、佛山的「石灣陶藝」、肇慶的「端硯」等傳統民間工藝,是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瑰寶。傳承發展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育新時代的技藝傳承人和技能工匠,是廣東職業院校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擔當。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堅持內涵引領、特色發展,積極推進「非遺進校園」,傳承嶺南傳統技藝。
-
廣東音樂類非遺傳承人上網直播 傳統文化傳承多樣化
廣東省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有49種,而入選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則更為多樣。在非遺音樂保護上,以往多以校園、媒體以及社區推廣為主,而要讓非遺傳播走得更廣更遠,更需要不斷拓展傳播渠道,更需要多方合力。 7月18日,廣東省(酷狗)傳統音樂復興計劃正式啟動,項目聚集了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
-
思明區首屆文化遺產藝術生活節舉行 看「文化大秀」 學非遺技藝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吳燕如 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文化大秀」輪番登場,讓人如痴如醉;非遺傳承人亮相中山公園,面對面傳授技藝;文物尋根志願宣導團正式上線,走街串巷講述文物背後故事;非遺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創意市集裡人頭攢動……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將傳統工藝技法與現代設計相融合 非遺苗繡可以很時尚
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的工藝技法融入現代設計,結合竹編、銀飾、箜篌、古歌等民族元素,呈現中華服飾的風採。不久前,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舉辦的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上,「木真湘韻——非遺服飾秀」精彩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