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發明一種酷刑,只是一張普通紙,百年時間卻為何沒人能抗住?

2021-02-08 短兵接戰1

古代的中國,中央的君主就是權威,而君主手下的官員則必須好好的聽話,如果有違反君主命令,或者貪汙犯罪,必定會招來刑法。為了治理這些貪官,並且做到威懾他們,讓他們不敢做出違法的事情,歷代的君主都是絞盡腦汁,想出各種嚴厲的刑罰手段,而最出名的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發明的一張紙刑罰--貼加官。

明朝的刑罰體系在中國的歷史上可以說是最為殘忍,對於貪官和不法之徒的處罰力度也是最大。明朝的懲罰制度已經發展成了完整的體系,各種刑具應有盡有,車裂、凌遲、剝皮、灌鉛等等,這些毫無人性的懲罰手段,光聽著就會讓人聞風喪膽,有些可以直接要了一個人的命,而有些則是為了慢慢折磨人,讓犯人在生死的邊緣徘徊。在明朝有一種最厲害的酷刑,發明他的人正是明朝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的家庭是貧窮的農民家庭,從小生活就很清苦,之後他加入了軍隊,並且帶領著自己的隊伍不斷壯大,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基於自己小時候貧苦的生活經歷,他就非常痛恨那些貪汙的官吏,又因為他長期在軍隊中廝殺,所以他這個人心狠手辣,做事情毫不留情。明朝建立初期,社會還非常混亂,中央朝廷的官吏非常腐敗,從中央到地方都是腐敗的官員,所以朱元璋為了懲罰這些腐敗的官員,並且為了起到讓他們不敢腐敗的作用,他就想出了一種酷刑,而事實證明,這種酷刑非常的殘忍。

其實這種刑罰的工具非常簡單,而且隨處都可以找到施刑的工具,只需要一張紙和一些水。這種刑罰的步驟就是:首先將犯人綁在一個地方,讓他不能反抗,之後把一張紙蓋在他的臉上,然後在這張紙上噴水,由於在當時使用的是桑皮紙,所以被水打溼了的紙張就會嚴嚴實實的蓋住這個犯人的臉,讓他感到無法呼吸。如果一張紙並沒有多大的作用,那就會接著再加一層紙,再噴一次水,之後犯人就會一直感覺到將要窒息的感覺,呼吸困難,並且在這種情況下,求生欲會非常強烈,而心裡的防線也會立馬就崩潰。

影視劇李密當官中,就有使用這種刑罰的劇情,他在審訊犯人的時候,於那個人的臉上貼了一張紙,隨後噴了一口水,沒有多長時間這個犯人就堅持不住,招供。由此可見這種刑罰的為了有多大,明朝朱元璋也正是用這種兇殘的刑罰整治了許多貪汙犯法的官員。

隨著這些嚴厲的懲罰推行開來,明朝所有的官員都知道了皇帝痛恨貪官,一旦觸碰了法律,就會招來慘無人道的懲罰,而大部分貪官在經歷過一次後,都不敢再次違法貪汙,否則自己的性命都難保。正是這樣,明朝前期,朝廷和地方的官員都非常廉潔,一片正氣,很少有人會貪汙犯罪,因為他們都清楚,有一個手段殘忍,又非常厭惡官員貪汙的皇帝。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朱元璋發明一酷刑,一張普通紙,卻很少有人能扛得住!
    歷史上朱元璋發明一酷刑,一張普通紙,卻很少有人能扛得住! 朱元璋從一介草民當上皇帝的確不易,他從小受盡人間疾苦,很小的時候他的爹娘病餓交加,被貪官汙吏剝削而死。朱元璋自己為了能有口飯吃去當和尚,逆襲為大明的開國皇帝。他深深地認為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 朱元璋為懲治貪官,將一張白紙變成酷刑,五百年間沒人扛得住
    他經常將自己從前吃的東西賞給文武百官品嘗,希望他們能夠憶苦思甜,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好生活,但是有些官員時間久了還是經不住誘惑。濫用職權為自己謀私利,遇到這樣的人朱元璋毫不手軟。生性縝密的朱元璋連多用一張信紙在他眼裡都算貪汙,他親自督辦的貪汙案件裡有些只是收受了一件衣服或者兩雙鞋子,這些朱元璋雖然不會重罰但是會層層調查,直到弄清全部案情抓到所有的涉案人員。
  • 歷史:朱元璋發明一種刑罰,刑具是普通的紙和水
    他自己發明了一些辦法來整治這些人,這些辦法就是為貪官汙吏發明的酷刑,對整治這些貪官汙吏,那是效果非常地明顯。他所發明的第一種酷刑的名字叫做剝皮實草。這種酷刑非常的殘忍,那麼,這個剝皮實草到底是怎樣實行的呢?原來,就是找一個刀工非常好的人,讓他將貪官的整張人皮從身上完整的剝下來,然後在人皮裡面鋪上石灰或是稻草,再將人皮縫合起來,這簡直聽起來就令人害怕。
  • 朱元璋發明一種酷刑,用一張紙便能殺人,從此以後,明朝無人敢貪
    雖然明朝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刑罰體系,其各種刑具更是駭人聽聞,但是,最為厲害的還是朱元璋,此人堪稱刑罰專家,發明的一種酷刑,用一張紙便能殺人,明朝從此再無人敢貪。但是經歷過朱元璋所創造的這種刑罰的人,倘若給他一個進行選擇的機會的話,大概有些人會毫不猶疑選擇乾脆利落地被殺,也不願意被如此折磨。這不禁讓人好奇,朱元璋的刑罰到底是什麼?其實朱元璋的這種刑罰工具十分簡單,並且長相也不會令人害怕,只需要水和一張紙,其名字叫作「貼加官」。
  • 朱元璋發明了一種最文明的酷刑,幾百年來沒有一個人能扛得住
    這個學名可能不太為人熟知,但是很多人都在電視劇中看過這類情節:將打溼的紙覆蓋在犯人的臉上,一層一層的疊加 或許有人會說了:這算哪門子酷刑啊?聽起來一點也不恐怖! 在這裡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大錯特錯。當犯人被固定住手腳後,行刑者把弄溼的桑皮紙覆蓋住犯人的臉。在這裡要說一下了,這種桑皮紙拉力強、韌性大,會像牛皮糖一樣粘在皮膚上,要多難受有多難受。各位看官可以自行腦補一下。
  • 朱元璋發明了一種酷刑,只需要幾張紙一壺水,犯人生不如死
    酷刑是我國古代統治者最喜歡的一種方法,在很久之前我國古代殘暴的帝王就用炮烙之刑、車裂之刑、凌遲之刑,這些刑罰以來能夠威懾百官和百姓,另一方面又能滿足帝王內心邪惡的想法,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也研究也一些刑罰,並且發明出了兩種。
  • 朱元璋發明的酷刑,簡簡單單的紙讓人痛不欲生
    這種酷刑叫作貼加官,主要是將犯人固定好,不斷地往犯人臉上桑皮紙,每貼一張都要加水,這樣紙就能緊緊的貼附在人的臉上。隨著不斷地加紙,犯人會逐漸窒息,不斷地擊垮犯人的心理防線。大約在五貼以上,犯人就會窒息而亡,期間每多貼一張紙,犯人所承受的痛苦以及心理壓力都不一樣,有利於審問。這種刑罰用具簡單,而且能殺人於無形,所以讓人不寒而慄。剝皮揎草朱元璋發明酷刑的主要是為了懲罰貪官以及維護中央集權統治。
  • 貼加官這種酷刑有多可怕?歷史上從沒人能忍受五張紙
    不過在古代的時候可不講究這些,當時對於犯人官府的手段相當的殘忍,在史書上記載的各種酷刑讓人不忍直視。其實,我國歷史上除了各種文化、民俗等頗受外國人喜愛之外,也有許多外國人特意研究各種酷刑,像炮烙,剝皮、宮刑等。在古代因為皇權擁有至高的權力,為了避免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想要篡奪皇位,因此發明出了各種酷刑用來震懾這些人,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
  • 古代「溫柔」的酷刑:一張紙給你加官,五張紙就要你的命
    網上很多人說,朱元璋發明一種酷刑,只是一張普通紙。這種酷刑就是「貼加官」。當然,也有人稱之為「開加官」。 這個酷刑大概是這樣進行的。
  • 朱元璋發明的兩大酷刑,剝皮楦草與貼加官,終明一朝無人能抗
    大明建國之初,朱元璋一句「今嚴法禁,但遇官吏蠢害吾民者,罪之不恕也」,使得官吏不敢貪汙腐敗,但另一方面,卻因為朱元璋沒有及時調整官吏俸祿,導致官吏依靠俸祿無法維持體面的生活。所以,有一些人或為了維繫體面,又有一些人或按耐不住心中的貪念,一時間官吏橫行、貪腐成性。
  • 朱元璋發明的「貼加官」,是什麼刑罰?只用一張紙還不流血
    朱元璋作為我國古代少有的草根皇帝,甚至民間疾苦和百姓的無奈,所以在登基稱帝後,最是在意百姓的日子過得如何,甚至在大殿上以莊稼糧食來對考生進行測試,還帶著身份尊貴的皇子走到莊稼地裡去幹農活,讓他們切身體會百姓的生活,在他看來了解了百姓才能真正治理好這個國家。
  • 明朝皇帝發明一種酷刑,行刑工具僅是紙,卻令人生不如死
    古代封建帝王為了更好地進行統治,發明了不少嚴厲的酷刑,大家從歷史劇裡面對其也有所了解的就是車裂和腰斬。但是明朝皇帝為了統治發明了用紙來實施酷刑的工具,那麼紙到底是如何來執行的呢?眾所周知,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估計蔡倫也沒有想到後人竟然能夠用紙殺人。首先執行者會用水把紙給浸泡,之後用溼紙貼到犯人的臉上,由於犯人與紙貼的非常緊密,因此犯人也是難以呼吸,這樣一層一層貼,差不多5張紙左右就可以把犯人折磨死,有的犯人可能受不了折磨就招供。
  • 僅靠錘子就能剝一張完整的皮,此酷刑朱元璋發明,魏忠賢升級
    說到最喜歡用酷刑的朝代,那肯定是明朝,就連清朝的那些慘不忍睹的刑罰都是繼承了明朝,不過這些酷刑自封建社會結束後,就也隨著時間而消失在歷史中了。明朝有一牛人,可以說是酷刑的奠基人,他發明的酷刑讓人聞之色變,此人便是魏忠賢。
  • 朱元璋發明了一種新的文明酷刑,行刑到一半還可以後悔
    朱元璋是一個草根出生的皇帝,當了皇帝後也並沒有對當初扶持自己的功臣有多好,反而還大肆屠戮,為此,朱元璋也發明了不少新的酷刑,其中有一樣,和17世紀歐洲發明的笑刑一樣,溫柔而文明的致人於死地,這種刑罰就是——貼加官。
  • 朱元璋發明一酷刑,刑具僅一張紙卻讓人膽寒,身體不流一滴血而亡
    所以貪汙的官員面對的會是種種的酷刑,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屢見不鮮。比如說貪汙六十兩的不僅斬首,還得將皮剝下來,填塞稻草和石灰,掛在官府的案桌旁邊。這便是常指的酷刑剝皮揎草,大明開國功臣藍玉用的便是這一種,不過考慮他的功績,藍玉的皮被送還給他女兒了。
  • 朱元璋的一個發明,只是幾張桑皮紙,用在犯人身上,無人能扛住
    三年多的乞討生涯讓朱元璋成長了很多,他看到了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也看到了朝廷的不作為,因此在後來的戰爭中,他格外的意志堅定。而在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對官員的管制更加嚴苛。為了懲治貪官汙吏,約束官員,朱元璋不僅讓官員們弄了一個《大明律》,更是自己親自額外製定了一個《大誥》,各種各樣已經廢止的刑罰又被拿了出來,而且朱元璋自己還發明了不少新鮮的刑罰。
  • 明朝錦衣衛發明一種酷刑,只有一個人挺過去了,但下場令人唏噓!
    明朝錦衣衛發明一種酷刑,只有一個人挺過去了,但下場令人唏噓!白居易的一首詩篇《琵琶行》,讓人們看到了琵琶的美好,「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珠小珠落玉盤」,「凝絕不通聲暫歇」,讓人回味無窮,如同天籟之音一般,在古代,王昭君出使塞外,也是帶著一把琵琶,在無邊荒漠之中,彈奏琵琶,大雁都忘了飛翔,紛紛掉落,所以,王昭君才有「落雁」的美貌之稱,不過 ,琵琶代表的不只是音律,也不只是美好,到了明朝,這一切都變了
  • 紙能包住火,還能抗電擊,湖南大學教授發明神秘納米紙
    你相信紙能包住火,還能抗電擊嗎?5月6日,記者從湖南大學獲悉,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建鋒教授研發出了一種高端的雲母基納米紙材料,正在申請專利中。一張25微米厚的薄紙片,可以抗4000V高壓電擊(通常65V就可電暈人),耐565℃的高溫,可拉長0.8倍,能廣泛應用於高壓絕緣領域。
  • 古代的銀票只是一張紙,為何沒人造假?只因成本風險太高
    北宋結束了長期戰亂,經濟得以發展,而金屬貨幣已經無法滿足市場流通,宋朝商人為了方便做買賣,首先發明了「交子」,引起了統治者的重視,開始大量發行紙質貨幣交子,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按照發行的先後順序,宋朝先後發行了交子,錢引,小抄,會子等幾種紙幣。最開始由富商聯合發行,後來官府開始統一發行,並且成立了益州交子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官方紙幣發行機構,而交子製作工藝和流程也越來越標準化。
  • 明朝讓人聞風喪膽的「貼加官」,到底是何種酷刑?一般人撐不過5張
    在千百年的歷史跨度中,一直都有殘酷的刑法被發明,以此來懲罰犯人。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建立起了明朝,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在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為了懲罰不順從他的人,想出了各種辦法,其中最臭名昭著但又最聞名的當屬加貼官。整個明朝時期,酷刑都貫穿著整個明王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