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代婚姻史:「十裡紅妝」器具雕刻工藝中,雕刻手法都有哪些

2020-12-06 百家號

紅妝器具的雕刻工藝源遠流長。明清時代寧式家具裝飾技法的發展以清道光為界,分為前後兩個階段。清代道光以前以朱金木雕裝飾為主,即雕刻和紅漆相結合,清代道光後以骨木鑲嵌裝飾為主,集雕刻、鑲嵌於一身。我們跟著小編一起聊一聊,「十裡紅妝」器具的雕刻工藝中,雕刻手法都有哪些?

木雕工藝是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門類,可分為觀賞性和實用性兩種。

觀賞性工藝品是指陳列、擺設在桌臺、案、幾、架之上的供人觀賞之藝術品。它以立體圓雕之工藝技術雕刻而成,常有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海洋生物、十二生肖、仕女等;實用性工藝品是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如大量的家具雕刻,另有落地燈、壁燈、漆器屏風、木刻屏風、鏡架、木刻鐘座、宮燈、鏡框、筆架、筆筒、首飾盒、儲蓄罐等。這種工藝品在選材上比較注重木材質地的細密度、柔韌度,就是不易變形的樹木如椴木、樺木、柏木、楠木、沉香、紅木、龍眼木、銀杏木、樟木等。

中國的佛教自漢代就從印度傳進來了,之後,佛教造像藝術大為流行,雕刻佛像的木材一般會選用紫椴木等,如雕刻一尊「八臂千手觀音」佛像,往往會採用一體通雕、圓雕、浮雕、平雕、透雕、鏤空雕等技法來完成。

在古代的雕刻工藝中,雕刻手法都包含哪些?

毛雕,盛行於唐代,屬於金銀平脫雕刻技法,也叫凹雕,是在平板上或圖案表面用深淺不一、粗細不同的曲線或直線來表現各種圖案的一種雕刻手法。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金銀片上雕刻極細的花紋,絲毫精勻,纖如毛髮,故名「毛雕」。

平雕,分陰刻、陽刻兩種,一般是在材質平面上進行雕刻,也即所雕花紋均與雕刻品表面保持一定的高度與深度。陰刻與陽刻所雕的地方很有講究,不能隨便使用,如柜子門板邊的絛環等多採用陽紋平雕藝術,這種藝術在家具上較常見,而陰紋雕就不常用。

圓雕,顧名思義,也稱全雕,是立體的圓形雕刻,圓雕的表現形式是把雕件的整體感覺雕出來,可以說是三維的立體雕塑,雕刻者全方位出擊,前、後、左、右、上、中、下等均要雕刻,觀賞者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欣賞到雕刻品的各個側面。圓雕的內容與題材豐富多彩,人物、動物甚至於靜物,無不被雕刻者表現於刀下。圓雕的藝術手法與形式也多種多樣,如實用性與裝飾性、具體與抽象、戶內與戶外、著色與非著色等。圓雕在材質的選取上更是多姿多彩,有木質、石質、泥塑、金屬、植物、紡織物、紙張、橡膠,等等。在紅妝家具裡面,我們時常會看到雕刻者將桌子的腿雕刻成竹節形狀,四面一體,一氣雕成,這就是圓雕的表現手法。在紅妝家具中,圓雕作品往往會用在家具的搭腦上。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故又稱「凸雕」,是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分為淺浮雕、中浮雕與高浮雕三種。浮雕在內容、形式和材質上與圓雕一樣豐富多彩,浮雕選取的材料一般是木頭、石頭、象牙和金屬等。與平雕相比,浮雕的圖案紋路都有明顯的高低、深淺之變化,用壓縮的方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原理來表現三維空間,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

因為浮雕大多是附屬於另一個平面的,故使用面比較廣,建築上可以使用,家具器物上也可以使用,而且它有壓縮的特點,所佔空間較小,故適用於多種環境裝飾,小編認為,現在的城市在美化環境時,對於浮雕的採用也越來越普及,浮雕所顯示出來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在紅妝家具中,經常能夠看到的浮雕作品是床掛麵板,這種面板多採用高浮雕與淺浮雕手法,以刀代筆,如同線描,使得紋面凸起,多層交疊,效果非常好。不過,許多千工床往往結合浮雕與透雕兩種工藝進行製作,看上去更加美觀。

透雕,亦稱鏤空雕。古人非常喜歡這種雕法,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人們使用的陶器上就有透雕圓孔作為裝飾。漢魏時期的各式陶瓷、香燻均有透雕紋飾。透雕除了大量地使用於建築物上,在家具的製作上更是無所不用其極。透雕所用的材料有木、石、象牙、玉、陶瓷等,用鋸條鏤刻空洞,一般要經過繪圖、鏤空、鑿粗坯、修光、細潤等一系列操作工序而成。

清乾隆年間,這種工藝水平達到頂峰,如當時的鏤空套瓶、轉頸和鏤空轉心等工藝品,更是此類藝術品中之極品。透雕的空洞,視線不受限制,使人能夠清晰地看到雕刻的圖案,虛實有致,玲瓏剔透,極富藝術感染力與裝飾效果。透雕中還有透空雙面雕,類似於蘇州的「雙面繡」,將圖案的兩面施以毛雕,所做的家具有條案擋板、架子床、鏡臺、隔扇、門窗板、衣架等,這種藝術,有些在平面上追求類似於圓雕的效果,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古時的整件家具如果散架了,其透雕雕板也可以作為單獨的藝術品來珍藏、陳列,在拍賣市場上,拍賣價格居高不下。

透雕的難度最大,從石料挑選、作品布局、刀具配備到雕刻程序等,都與一般的雕刻技法有所區別。特別是對於鏤空雕石料的選擇,必須是性純質細,鏤空部分的石材絕不能有裂紋和高密度的砂格出現,否則容易斷裂。鏤雕使用的工具,除一般雕刻刀具之外,還需要特製的長臂鑿、鏟底刀、鉤形刀、扒剔刀以及小鋸刺等專用刀具。由於鏤空雕內部景物的空間很有限,只能依靠擴大入刀方向的辦法來克服操作上的困難,所以鏤空雕景物的設計,最好是多面透空,這樣一來,操作起來相對容易。

另有半浮雕、半透雕,多數用於桌案的牙頭與牙板上,頗有一種迷離感。綜合雕,言下之意,就是集上述諸雕藝術於一身的雕法,在紅妝家具中,多用於千工床的製作,如拔步床之類的大型器具。

知識小拓展

了解了古代木雕工藝中這麼多的雕刻手法,大家可以和小編一起,在文末評論區探討一下,在看過的一眾電視劇中,都見過哪些的雕刻手法呢?

相關焦點

  • 淺談古代婚姻史:「十裡紅妝」器具的雕刻步驟和「吉子」的妙用
    木雕工藝的基本要領和技術要求都很高,每一件作品的完成,來自一個個程序,每一個程序都不能忽視。我們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十裡紅妝」器具的雕刻步驟都包含哪些?無論是裁衣還是鑿粗坯,在民間都有一些老話,非常有代表性,如「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等。木雕作品繼而要掘細坯掘細坯就如同十月懷胎,跟小孩子日漸成人形頗為相似。
  • 淺談古代婚姻史:「十裡紅妝」器具中的器物紋樣
    器物紋樣主要是將器物圖案如銅器、玉器或瓷器以及其他器型的圖案裝飾在器具上,這種圖案構圖簡潔、線條明快,主題鮮明,寓意內涵豐富,體現了和諧的思想。我們跟著小編一起聊一聊,紅妝器具中的器物紋樣都包含哪些?古代臣子上朝時所持的「朝笏」與「手板」則兼了爪杖與如意兩者的功能。在清代,如意的使用率極高,在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禮儀的臣下必敬獻一柄「如意」,以祝新政順利,政通人和。外國使節臨走時,皇帝必定贈送一柄「如意」,表示兩國友好。在帝後、嬪妃的寢宮中均擺放著「如意」,除了表示吉祥平安之外,還能頤神養性,寧心健體。無論是宮中大婚或祝壽,如意是必不可少的吉祥之物,以表示福星高照,平安吉祥。
  • 淺談古代婚姻史:「十裡紅妝」器具中的天官賜福與和合二仙紋樣
    在「十裡紅妝」器具中,人物紋樣是其中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這種表現形式技藝高超,難度較大,但藝人們仍然樂此不疲,經常採用這種形式。我們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紅妝器具中的天官賜福與和合二仙人物紋樣怎麼樣?天官賜福清代的西周生在《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七回中有關於天官賜福的介紹。道教信奉天、地、水三神為三官。天官就是紫微大帝,隸屬於玉清境,由青黃白三氣混合而成,總領諸天帝王。每逢舊曆正月十五日,即上元節那一天,天官會下降賜福於人間。
  • 淺談古代婚姻史:紅妝器具植物紋樣中的靈芝和牡丹紋樣
    在中國傳統的家具裝飾中,我們的先人創造出了種類繁多、絢麗多姿的裝飾紋樣,其中植物紋樣就是使用較為廣泛的題材,在寧式家具包括紅妝器具中,經常性地被採用。這種紋樣形式多樣,種類豐富,又富於變化,人們把各種植物按其自身的特徵賦予其不同的品質、寓意與氣節,運用到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品中,看上去非常美觀,又能彰顯使用者的品性氣節。我們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紅妝器具植物紋樣中的靈芝紋樣和牡丹紋樣的情況怎麼樣?
  • 淺談古代婚姻史:「十裡紅妝」器具中的福、祿、壽三星紋樣
    在民間的繪畫題材中以及器具裝飾中,福、祿、壽三星圖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古代女子大婚的「十裡紅妝」器具中,福、祿、壽三星也是非常常見和流行的人物紋樣。我們跟著小編一起聊一聊,紅妝器具中的福、祿、壽三星紋樣情況怎麼樣?
  • 傳統玉石雕刻都有哪些工藝?
    玉文化需要好的雕刻作品作為承載,玉雕手藝也便成了一門傳承千年的藝術。現代玉雕,早已不是古時純手工的雕刻打磨,為了減少勞動量,提高雕刻速度,現代化的雕刻工具早已司空見慣。但這也成為很多玉石愛好者最大的詬病之處,電動工具總是無法呈現出古玉所獨有的匠心與韻味。
  • 淺談古代婚姻史:古代女子出嫁之萬工轎
    雖然古代女子的地位非常低下,但是古代人對婚姻嫁娶是非常看重的,而女子也唯有在出嫁當天,才是最風光的一天,只要是家裡略有餘財的人家,都會在出嫁當天為女子租上一頂花轎風風光光出嫁的。我們來聊一聊,古代造型精美的萬工轎,和與花轎有關的風俗情況。
  • 古代女孩結婚時的「十裡紅妝」是什麼,出嫁都有哪些婚俗?
    古代女孩結婚時的「十裡紅妝」是什麼,出嫁都有哪些婚俗?十裡紅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古老的傳統民俗,通常指的是女兒出嫁時的場面。通常會用「良田千畝,十裡紅妝」來形容富貴人家女子出嫁時嫁妝的豐厚。古人在婚期的前一天,除了一些床上用品和新娘子要用到的衣服首飾之外,其餘的東西都要由挑夫送往男家,再由伴娘將之鋪好,通俗地講就是"鋪床"。
  • 國家非遺項目寧海「十裡紅妝」,它的起源竟然跟南宋皇帝有關
    趙構年輕,又處於落難中,易於記恩,封浙東女子為王,不是不可能。如果沒有此事,那麼,「十裡紅妝」就不存在了。「十裡紅妝」起源於南宋,應該不會錯! 「十裡紅妝」的民俗內涵 「十裡紅妝」是古代的傳統民俗,是一種宏大的女子出嫁場面。
  • 中國古代建築之雕刻淺談(一)
    橫店春園說起中國古代建築,不得不提的就是雕刻。中國傳統建築的雕刻有三種,分別是磚雕、木雕和石雕。1977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木構遺物上有用石器劈鑿出來的榫卯洞口,距推算此物件距今7000年。商、周代,許多祭祀的器具上已經出現了基本的裝飾紋飾,如雷雲紋,花紋,簡獸紋等。
  • 想成為石雕技師,必須要掌握哪些雕刻手法?
    石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有許多人都立志成為一名石雕技師,傳承這項傳統技藝。那想要成為石雕技師,要掌握哪些雕刻手法呢?就讓石福記石雕來為大家介紹吧。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內容比較單一,而高浮雕是多層次造像,內容都較繁複,多採取透雕手法鏤空,更能引人入勝。2、沉雕。又稱「線雕」,即採用「水磨沉花」雕法,此類雕法吸收中國畫與意、重疊、線條造型散點透視等傳統筆法,石料經平面加工拋光後,描摹圖案文字,然後依圖刻上線條,以線條粗細深淺程度,利用陰影體現立體感。此類雕法多數用於建築物的外壁表面裝飾,有較強的藝術性。3、影雕。
  • 三水守藝│走進非遺之十裡紅妝
    萬工轎看過《國家寶藏》的朋友,想必都還記得浙江博物館有一件鎮館之寶萬工轎的亮相,揭開了寧紹地區「十裡紅妝」婚俗的神秘面紗。「十裡紅妝」文化包括「迎嫁妝」習俗和紅妝器物製作工藝兩部分,以其獨特性被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淺談古代婚姻史:十裡紅妝之婚禮儀式
    我們跟著小編一起聊一聊,浙東地區古時的婚禮儀式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呢?我們說的「六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具體都是什麼內容?問名,是「六禮」中的第一個程序,是整個婚事的序幕,男方家長遣媒人到女方家去詢問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等,也就是所說的「庚帖」,這份帖子相當重要,是關係到男女雙方的婚姻能否順利的一個關鍵,男方會把雙方的八字拿去卜算吉兇,看看他們八字是相合還是相衝。
  • 翡翠最常見的鏤空雕刻工藝你了解嗎?
    翡翠雕刻方式有很多種,自古以來在歷史的發展中玉雕師們都運用了很多雕刻技藝來創造出一件件精美的傳世作品。今天軒哥就來帶大家了解這其中一種最常見的雕刻手法——鏤空雕刻。翡翠最常見的鏤空雕刻工藝你了解嗎?鏤空雕的工藝難度在翡翠雕刻工藝中算是難度很大的,它需要把翡翠中多餘的部分去除,然後在原石中保留突出物體的部分。
  • 淺談古代婚姻史:古代婚嫁中的拔步床
    我們跟著小編一起聊一聊,古代婚嫁的千工床中,拔步床的樣式究竟怎麼樣呢?千工床的常見樣式有什麼?千工床分前後兩部分或幾部分,床之頂上有卷篷,床前有踏步,元代的柯丹邱在其《荊釵記》裡描述的「冬暖夏涼描金拔(踏)步大涼床」指的就是這種床。
  • 傳統民間雕刻工藝,玉雕、木雕與竹刻等,都是手工技藝的代表
    在古代,手工雕刻技藝是創作藝術品的必要工藝,在沒有機器化的年代,造型藝術設計必須有手工完成。因此,誕生出雕刻藝術。一、民間工藝蘇州玉雕作為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古都,蘇州的玉雕技藝早在我國古代時期就已經揚名天下了,蘇州玉雕是我國四大玉雕流派中最重要的一派。
  • 古代時期,各種石料有著不同的雕刻手法,一起看看都有什麼?
    淺浮雕是濟南明清民居建築磚石雕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工藝手法,由於在選材的時候人們普遍會選擇寓意吉祥,諧音福、祿、壽,多子多福,所以雕刻的題材一般分為人物、動物(包括獸、鳥、禽)、花草、文字紋、幾何紋樣、博古器物。
  • 呈現璀璨奪目的木竹雕刻和竹編工藝 /《江西木竹雕刻及竹編工藝圖文集成》
    鉤沉年代久遠的木竹加工歷史,展現多姿多彩的木竹工藝作品,記錄技藝精湛的木竹雕刻名師……《江西木竹雕刻及竹編工藝圖文集成》以生動的文字、精美的圖片,一一呈現。它是人類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器物,是人類通過一定工藝加工製造材料的開端。中國新石器早期幾處有農業發生跡象的遺址都發現有陶器,表明陶器的發明與人類的定居生活和農業生產密不可分。
  • 古代婚禮什麼樣?十裡紅妝的慶典,能否配上女兒的幸福夢
    但是古代民間,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眾多地方志和私人筆記中都明確記載,女方家庭在婚姻締結中的中往往掌握著主動權,俗話說:「抬頭嫁女,低頭娶婦」便是這個道理。其次,嫁妝不僅是婚姻締結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而且從其籌備到發送,也有著諸多的講究和禮儀。並不遜色於男方的納徵之禮。所以在古代婚禮中,娘家嫁女的儀式,是婚禮之中當之無愧的重頭戲。
  • 一空說玉:和田玉雕刻中最常見的古老陰刻工藝
    和田玉的玉雕工藝經過千年的傳承與創新,其雕刻技藝中包羅萬象,在現在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幾大派別,直到現在和田玉的雕刻方法還保留著兩種傳統的陰刻和陽刻,其中在市面上和田玉吊墜中我們最常看到的就是陰刻工藝,今天【一空說玉】就來和大家聊聊以刀為筆的的和田玉陰刻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