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2018成都國際書店論壇」在方所成都店開幕。往屆成都國際書店論壇曾分別以「當世界最美書店匯集於此」「書店與城市風格」為主題展開討論。今年,成都國際書店論壇特別以「閱讀,新浪潮」為主題,希望回到內容提供與閱讀需求的本身。
來自全球書店、出版及文化領域的從業者聚集在此,共同探討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面對未來的讀者,我們應該做什麼?同時,今年成都國際書店論壇在活動形式上也做了多元化的嘗試,新增三大活動版塊:創作者現場、兒童書店工作坊及跨界音樂交流活動,展現了更為活躍的交流方式。
本屆論壇首設主賓國,邀請英國成為2018成都國際書店論壇的主賓國。開幕儀式上,主賓國代表,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主任艾琳致辭:「從2016年起,我們就與方所舉辦的成都國際書店論壇進行合作,這為中國帶來了很多有著巨大影響力的英國出版行業和零售業人士。在過去的3年裡,我們見證了方所將一個專業性的書店論壇發展成為議題更加多元化的大型活動。我們相信,兩國將會舉辦越來越多的文化交流活動,圍繞作者和故事展開的對話將在歷史長河中指引著我們,在全球面臨變化和挑戰的背景之下,這無疑會對未來寫作和閱讀有所啟發。」
本屆專業論壇,邀請了英國倫敦書評書店、捷克8號藝術空間、波蘭選擇的藝術、澳大利亞書商協會等書店行業代表,以及布魯斯伯裡出版社(中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日本夏葉社、德國莫託書店、豆瓣、法國「火神的鍛造間」出版社、英國大英圖書館出版部等出版平臺代表,圍繞三個重要議題:「尋找未來讀者」「透過書店看見讀者」「創新的不同實踐」,深剖內容提供者與讀者的關係。
澳大利亞書商協會(ABA)執行長喬·貝克作為本次論壇的嘉賓代表上臺致辭,他認為:「今年論壇的主題將聚焦閱讀以及書店如何鼓勵閱讀,我們可以對書店暢所欲言——書店的美,書商管理的巧妙之處;我們可以稱讚出版商出版了精美的圖書;我們可以擁有種類繁多的優秀圖書館;我們可以為我們富有創造力、才華橫溢、勇敢的藝術作家喝彩……但我們所有人——作家、出版商、圖書館員和書商——如果我們不能成功地讓我們的潛在顧客選擇閱讀到這些書,那麼就是我們的失職。」
方所創始人毛繼鴻
未來的讀者究竟是什麼模樣?方所創始人毛繼鴻表示出版社在出版一本書時會想像,這是否是讀者有興趣的內容或者是對讀者有益的書。書店則是讓讀者與這些書相遇。當閱讀的內容與形式、工具,有這麼多變化與創新形式的時候,成都國際書店論壇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出版人、書店人、創新實驗者,共聚一堂來討論未來的閱讀是什麼?未來的讀者是什麼樣子?正是當務之急,也是對出版業的未來極為重要之事。
開幕當天,英國泰鬥級出版人、麥克洛霍斯出版社創始人克里斯多福·麥克洛霍斯發表在現場以「閱讀,新浪潮」為主題,帶來開幕演講,暢談西方出版業過去五十年裡發生的改變。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楊照作為嘉賓主持,與克里斯多福·麥克洛霍斯展開有趣對談,大膽預測未來二十五年讀者最想讀的作品,以及下一個十年,傳統的出版模式和出版人職責的根本性變化。
當天晚上,由張曉舟策劃,夏宇、尹麗川、柏樺、楊黎、袁瑋、吳吞、歡慶、顏峻、李劍鴻、宋雨喆、易佳林、老丹等詩人和音樂人還帶來了詩歌與音樂的跨界合作「詩引力」,呈現出一個刷新詩歌與音樂關係的特別現場。
9月14日-17日,除了三場專業論壇峰會以外、由英國倫敦月巷故事書店的創始人塔瑪拉·麥克法蘭帶來的兒童書店工作坊以及日本著名作家松浦彌太郎的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亦將陸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