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如何教,又該怎樣考

2020-12-10 四川新聞網


  【智庫答問】

  編者按

  「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有如上表述。

  美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手段。今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當前,我國已有多地實行美育中考改革,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逐漸擴大。未來,美育如何教,又該怎樣考?鄉村美育能否走出一條特色道路?美好政策與現實落地之間,應該避免哪些誤區?光明智庫匯聚各方聲音,與您共同探討,以期疏解疑惑、擁抱美育。

  本期嘉賓

  西南大學美育研究院院長、教授 趙伶俐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肖向榮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藝術與國防教育研究室主任 許洪帥

美育如何考?

「讓學生按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美」

  光明智庫:近期,教育部相關部門表示,全國已有8個省份開展藝術進中考試點工作,未來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據您所知,試點效果如何?從網絡調查看,有人擔憂美育進中考會增加學習負擔、帶來不利影響,您怎麼看?

  許洪帥:從試點看,儘管在考試內容、評價策略、技術支持和計分選擇上還有改進和完善的空間,但總體反饋和落實效果良好。《意見》表明,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是否達到畢業標準和國家預期,是評價美育成效的基本要求。如果能明確「藝術基礎素養+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對學生藝術學習、學校美育改進、多元主體相互配合予以持續關心、切實支持,自然能達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趙伶俐:美育為什麼要考試?面向人人的美育學業考試,是為了考查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是否有所發展。這顯然不僅指藝術素質,還包括在自然、社會、生活、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審美能力、人文素質。學生對美的追求、理解和體驗水平會受到自身條件限制,學校開展美育也受到辦學質量、教師水平、歷史積澱、地方資源等限制。所以,僅將美育考試限定為固定科目,就很容易讓其變成「談美色變」的苦惱事。美育學業考試應當是為促進「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而進行的考試。

  考什麼?我認為考試科目不應有所局限。除了國家規定的藝術學科如音樂、美術、書法(必修)外,很多學校已經設置舞蹈、戲劇、相聲、地方藝術、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等校本美育課程(選修)。讓學生在必修和選修的大範圍中自選兩個美育科目進行考試即可。

  如何考?考試方法不可單一。學生可以選擇筆試,在掌握一定審美知識基礎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自己的審美理解、審美體驗和審美評價;也可以選擇藝術表演;還可以參加自然審美、社會審美、科學審美活動,展現自己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按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美,這合乎「各美其美」的原則,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參加美育考試的積極性。

  誰來考?建議由任課教師或同年級美育課程教師組擔任出題者和主考者。還可在全校美育節或藝術節活動時,由任課教師、學科教師、家長等組成觀摩評分團,為學生進行等級評價。課程考試和活動等級評價,共同構成美育的學業考試成績。

  肖向榮: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心靈教育,更是培養豐富想像力和創新思維的教育。我們要關注全體學生從美育中獲得了什麼?是否激發出家長和孩子的「獲得感」「幸福感」?如果不是,就違背了美育初衷。考試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考試過程和背後的「初心」。設定評價標準時,應多一些關乎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考評指標。畢竟,「美育進中考」是為中國青少年做藝術啟蒙,幫助其成長為有審美、有素質、有自信的新時代中國人。

鄉村充滿天然美感

農村學校應因地制宜實施美育

  光明智庫:網絡調查顯示,網友普遍認為鄉村美育與城市美育存在一定差距。納入中考後,鄉村考生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鄉村美育該如何進行,是否必須與城市美育「面目相同」?

  肖向榮:首先要明確,城鄉學生的審美水平沒有絕對差異。在萬物互聯的今天,審美差距多是人為、心理層面的。根據北京師範大學舞蹈系《中國網民審美力調查研究》結果看,城市中審美力弱的人比比皆是,鄉村中也存在諸多審美力強的人。因此,在新的美育起跑線上,老師們應因地制宜地為學生開啟真、善、美的世界,讓青少年得到傳統文化、當代文化及世界文化的滋養,而不是拘泥於專業藝術教育的標準,一味追求精細化、技能化。

  趙伶俐:目前,已經有不少農村學校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開設泥塑、根雕、石藝、草編等課程,非常富有創意和美感。如果能明確美育考試目標,放寬美育考試科目,認同多樣的考試方法,那就是對農村學校因地制宜實施美育的支持和認可,也能有效緩解農村藝術教師不足的矛盾。

  許洪帥:在美育教學優質資源配置方面,鄉村與城市的確存在一定差距。事實上,近年來農村學校在美育教學上的改進已經取得了歷史性進步。要看到,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力度正不斷加大,《意見》中也明確了時間表和任務書,我們應當相信各級黨委政府和學校教育戰線的改革決心。當然,還要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立足導向抓重點、因地制宜補短板、集中力量強弱項、強化優勢厚基礎,最大程度推動發展素質教育、落實美育目標。

將考試壓力轉化為展現個性美的動力

  光明智庫:要實現2022年開齊開足美育課程的目標,學校該怎麼教,學生要怎樣學,課程體系又該如何規範?

  趙伶俐:只要堅持以「提高學生審美與人文素養」為目的,開設美育規定課程和豐富的美育特色課程(選修),靈活設定考試方式,就能將考試壓力轉化為展現個性美的動力,激發出學生、教師、家長協力參考的熱情和創造力。

  高校美育,理應比中小學更豐富,更有高度和深度,並與專業教育和專業課程緊密關聯。例如,開設科學美育、橋梁美學、醫學美學、觀光農業、計算機界面藝術等課程。學生至少必選2個學分才能畢業,同時鼓勵多選,獲得更多學分。

  許洪帥:要實現2022年開齊開足美育課的目標,政府應充分發揮科研、智庫和社會的參與作用,大膽改革,激發活力;學校要在遵循美育特點和學生學習規律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美育課程,逐步增加課時,建立常態化全員藝術展演機制;學生要積極參與藝術學習,尋找興趣所在,主動投身於學校、家庭、社會的美育實踐活動中;社會各界應秉持仁愛之心,為促進美育提質增效創造條件。

  肖向榮:一是要提高認識,為滿足國家、社會文化需求培養優質人才,夯實國民人文素養的「塔基」;二是深入傳統,通過優秀傳統文化喚醒人們的審美基因;三是拓寬視野,藉助網際網路等手段有效汲取世界文化精華,順應時代潮流,立足本土、對話世界、傳揚中華文化之美。


原標題:美育如何教,又該怎樣考

相關焦點

  • 美育如何考?過程性評價更重要
    美育進中考,如何考備受關注。據悉,目前湖南、江蘇等4個省已經全面啟動美育中考,將美育科目作為正式考核內容加入中考範圍;同時還有四川、山東等5省12市已經開始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至40分之間。 美育是一個大話題,涉及方方面面,我長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對美育進中考的問題有一些思考。
  • 美育如何考——過程性評價更重要
    作者:張淳(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  美育進中考,如何考備受關注。據悉,目前湖南、江蘇等4個省已經全面啟動美育中考,將美育科目作為正式考核內容加入中考範圍;同時還有四川、山東等5省12市已經開始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至40分之間。
  • 學校美育該如何應對「考試指揮棒」的到來
    學校美育該如何應對「考試指揮棒」的到來 來源:光明日報時間:2020-12-01 11:25:48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2年,學校美育評價體系逐步健全;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 面臨體育美育新「商機」 教培機構如何為學校「錦上添花」?
    那麼,體育美育新政策的頒布,素質教育市場有哪些方向和發展機會?關於體育美育,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的有什麼樣的訴求?校企結合的方式和邊界又是什麼?成為學校的助手 校外機構既能「錦上添花」還能「雪中送炭」如何認識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之間的關係?
  • 面臨體育美育新「商機」,教培機構如何為學校「錦上添花」?
    成為學校的助手 校外機構既能「錦上添花」還能「雪中送炭」 如何認識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之間的關係?體育美育校企結合的方式又是什麼? 「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講,校外教培機構的素質教育應該成為校內素質教育的補充。」
  • 藝術課程進中考,考什麼?如何考?教育部回應了
    10月23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體育已經納入中考,美育進中考已經在8個省份進行了試點。可以明確,體育中考將逐年增加分值,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但並沒有2022年這一時間表。到2022年的目標,是要開足開齊開好體育美育課程。
  • 怎麼考,考什麼?
    23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體育已經納入中考,美育進中考已經在8個省份進行了試點。可以明確,體育中考將逐年增加分值,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但並沒有2022年這一時間表。到2022年的目標,是要開足開齊開好體育美育課程。
  • 教育部回應藝術課程進中考:考什麼,怎麼考?
    23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目前,體育已納入中考,美育進中考已經在8個省份試點,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但沒有2022年藝術進中考時間表。到2022年的目標,是要開足開齊開好體育美育課程。
  • 人民教育家於漪談美育:美育的目的是陶冶活潑敏銳的性靈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內容是於漪老師談美育。最近一段時間, 美育納入中考引發關注,於漪老師的語文教學一大特點是「以情動人」,重視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孩子的情感和美感。 我們一起看看於漪老師如何談美育。
  • 考什麼?怎樣考?誰來考?
    2020年12月3日,雲南省教育廳在昆明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方案》,並就方案中的音體美「考什麼、怎樣考、誰來考」等熱點問題,向媒體記者作了詳細解讀
  • 如何讓體育美育強起來?
    教學如何改進?  「開齊開足」上好體育美育課程  上午10點,江西萍鄉市武功山麻田中心學校的操場熱鬧起來:孩子們走出教室,來到操場跑步、練習摔跤操。  摔跤,是這所鄉村學校的體育特色。每周,學生們都能上80分鐘的摔跤專項訓練課。
  • 推進學校美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課程設置
    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受訪家長中,來自一線城市的佔29.9%,二線城市的佔48.1%,三四線城市的佔19.8%,城鎮或農村的佔2.2%。幼兒家長佔13.5%,小學生家長佔56.9%,初中生家長佔22.4%,其他佔7.2%。
  • 考出十級就解脫?強調美育之下,學鋼琴到底在學什麼
    「考出了十級仿佛解脫 其實還是什麼都不會彈」   今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如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推進學校美育評價改革:   「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萬麗君近日就此表示,「學校教什麼,我們就考什麼。不是說家長要送孩子到校外去學習,各個地方都按照這樣一個標準來執行。」
  • 現代美育,詩教何為
    這些美育觀念從多方面推動了中國詩教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促使詩教直面現代乃至當代的處境。依照朱光潛的「詩教就是美育」這一說法,詩教顯然是現代藝術、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處於現代境遇中的詩教,或者說在現代美育觀念影響下的詩教,實際上包含兩個問題向度:一是傳統詩教的適應性,即傳統詩教通過調整、轉換,尋求合乎現代人生存狀態、審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徑;一是根據現代詩歌的特性,找到詩歌與社會文化的連接點,探索詩教的現代意義和方式。
  • 「美育進中考」考什麼?十道真題測測你的藝術功底_手機網易網
    :52 來源: 萌動娛樂 舉報   隨著《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  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 音樂美術等課程將進入中考 考什麼,怎麼考?
    昨天(23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體育已經納入中考,美育進中考已經在8個省份進行了試點。可以明確,體育中考將逐年增加分值,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但並沒有2022年這一時間表。到2022年的目標,是要開足開齊開好體育美育課程。
  • 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將進入中考 考什麼、怎麼考?
    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將進入中考究竟考什麼,怎麼考?
  • 雲南中考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新方案「考什麼」「怎樣考」?官方解答來了
    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 自建麗 攝雲南網訊(記者 自建麗 實習生 閻素素)12月3日,雲南省教育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方案》,並就方案中的音體美「考什麼、怎樣考、誰來考」等熱點問題,向媒體記者作了詳細解讀
  • 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將進入中考 考什麼,怎麼考?
    昨天(23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體育已經納入中考,美育進中考已經在8個省份進行了試點。可以明確,體育中考將逐年增加分值,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也將逐漸擴大,但並沒有2022年這一時間表。到2022年的目標,是要開足開齊開好體育美育課程。
  • 調查:9省份已開始試點美育中考 超六成受訪家長關心課程設置
    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受訪家長中,來自一線城市的佔29.9%,二線城市的佔48.1%,三四線城市的佔19.8%,城鎮或農村的佔2.2%。幼兒家長佔13.5%,小學生家長佔56.9%,初中生家長佔22.4%,其他佔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