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簫聲動鬧元宵 為什麼要「鬧」?

2020-11-23 金羊網

□易芝娜/編撰

元宵節其實指的是每年新春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中國人素來都有「鬧元宵」的傳統。古人便有「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詩句來形容元宵節的熱鬧。在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喜慶熱鬧場面,張燈結彩,擺宴搭臺,焚香放炮,舞龍戲獅……上演著各種傳統戲碼,有些地方的人們甚至還會通宵無眠,一直玩到正月十六的早上才算結束。

為什麼要「鬧」?當然還是有祛邪、祈福的目的,而且不「鬧」就沒有了過節的氣氛。元宵節也因此成為「中國年」的一場「壓軸大戲」,「鬧一鬧」才算圓滿。

  山東煙臺街頭的大頭娃娃表演 新華社 申吉忠 攝

河北省石家莊市海天陽光園社區舉行的歡慶元宵節活動中,小朋友去探望老人們、餵老人吃元宵 新華社 董永博 攝

河北秦皇島的民間藝人正在表演「地秧歌」。市民們看得津津有味 視覺中國/圖

南京夫子廟前的秦淮燈彩花燈市場上,人們正在選購花燈。兔子燈也是元宵節的「特供」 視覺中國/圖

  山西運城的元宵節活動中,孩子們也扮上古裝參演 新華社 鮑東升攝

四川峨眉山市,舉行傳統「鬧元宵」民俗文化巡遊活動,民眾集體耍起「牛兒燈」以示喜慶豐收和吉祥 視覺中國/圖

福建省福州市花巷幼兒園的孩子們身著節日盛裝,為市民及遊客展演舞龍、舞獅、抬花轎、花傘舞等傳統民俗項目 視覺中國/圖

安徽省合肥市芙蓉小學的學生們正在猜燈謎。這也是元宵節上的「主打戲」 新華社 劉軍喜 攝

貴州臺江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人們在「舞龍噓花」鬧元宵。「鐵花」表演與「舞龍」相得益彰 新華社 楊文斌 攝

  河北邯鄲的民間藝人在表演「跑竹馬」 新華社 楊揚 攝

廣東中山一年一度的慈善萬人行大型活動遊行巡演現場,各個遊行隊伍各具特色 視覺中國/圖

編輯:邱邱

相關焦點

  •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賞析】看太多胭脂粉黛、燈紅酒綠。尋一分素雅多麼難得。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沒想到豪放派的辛棄疾竟也鬥起晏殊、柳永來。
  • 古詩詞中「鳳簫」是一種什麼「簫」,為何叫「鳳簫」?
    「簫」是一種常見樂器,但是喜歡古詩詞的朋友會發現,很多古詩詞中不是稱「簫」,而是稱「鳳簫」,比如,我們熟知的辛棄疾的詞《青玉案·元夕》裡寫道:「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像這樣稱「鳳簫」的古詩詞比比皆是。如:唐代詩人李頻《古意》:「鳳簫拋舊曲,鸞鏡懶新妝。」
  • 「鳳舞九天」——海澱三道文化大餐「鬧元宵」
    (原標題:「鳳舞九天」——海澱三道文化大餐「鬧元宵」) 雞年在民間又叫做鳳凰年
  • 情話燈謎鬧元宵!這些情話都可以寫成燈謎,你要盤嗎?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忘川有話說:眾裡尋他千百度。今天我們就情話燈謎鬧元宵!猜猜哪個謎底是「最愛的人是你」?燈謎一:天鵝飛去鳥不歸,懷念昔日空費心。雲開月下雙匕影,水流幾處又相逢。日落月出人倚月,單身貴族爾相隨。
  • 鬧元宵不僅是「鬧」,更是文化的傳承
    正月十五「鬧元宵」大家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那為何稱正月十五為「元宵」呢?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與此同時,元宵節一過,新年也算是真的過完了。
  • 深圳國際汽車博覽會:鳳簫聲動、飛車光轉
    深圳國際汽車博覽會:鳳簫聲動、飛車光轉 2008年06月04日 13:51 來源:深圳商報
  • 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正月十五就來司馬遷祠鬧元宵,猜燈謎!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辛棄疾的詞,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那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但其實,這也是一首描寫元宵節的千古佳作。
  • 正月十五鬧元宵(年系列九)
    這炮聲是一個提示,快開學了,學生們趕緊完成寒假作業,把書包準備好,要開學了!成年人還有一個最後的狂歡的節日,之後就要迎接緊張勞作的春天,開始新的一年的徵程。元宵節,又叫上元節,這還是百度後的結果,才知道那麼多傳奇和故事。哪像以前,就知道正月十五吃元宵,放花炮,看花燈。
  •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為何特別喜歡「鬧元宵」?
    《水滸傳》中,一共有三次「鬧元宵」,分別是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鰲山,花榮大鬧清風寨」、第66回「時遷火燒翠雲樓,吳用智取大名府」、第72回「柴進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鬧東京」。三次「鬧元宵」的場景從「清風鎮」、「大名府」和「汴梁城」,可以說級別一次比一次高。
  • 正月十五——看古詩與畫中如何「鬧」元宵
    ——金 元好問《京都元夕》  金朝詩人元好問此詩白描般地描寫了京都「元夕」——元宵佳節的熱鬧:"袨服華妝"的人——到處都是;「鬧兒童」——大街小巷都是舞弄花燈的景象,今夜是兒童們的樂園,充滿了歡快的笑鬧。就連「我」這穿著長衫的書生,也加入到了歡度佳節的喜悅中。
  • 元宵節為啥要「鬧」?關於元宵節你不知道的趣事
    都說「鬧元宵」,這個「鬧」字,體現了百姓心中濃濃的鄉情,以及家人團聚的熱鬧和溫馨。元宵節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趣聞呢?今天我們一起揭開元宵節的神秘面紗。為啥子叫「鬧」元宵?體現百姓滿滿熱情過了那麼多年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 新春鬧元宵 「直播+」激發傳統節日文化新活力
    央廣網北京2月19日消息(記者劉天思)「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在喜慶團圓的新春佳節裡,和親朋好友一同觀月賞燈聽曲,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民俗傳統。2月18日,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承辦的陌陌新春音樂季,為直播間的年輕觀眾和樂迷們送上了一場線上即時強互動的元宵節音樂會。
  • 原創作品展-《鬧元宵》
    鬧元宵作者:張壹博年級:六年級學校:山西省元宵好吃呱呱叫,賞花燈,猜燈謎,歡天喜地鬧元宵……」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賞花燈,吃湯圓,喜氣洋洋過元宵!關於正月十五元宵節鬧花燈,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到人間,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
  • 高雅音樂中西合璧鬧元宵 陌陌新春音樂季玩出新花樣
    中新網2月21日電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在喜慶團圓的元宵佳節裡,和親朋好友一同觀月賞燈聽曲,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民俗傳統。2月18日、19日,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承辦的陌陌新春音樂季,為直播間的年輕網友送上了「民樂交響賀元宵」、「中西合璧鬧元宵」兩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演出。
  • 觀花燈,誦詩詞,鬧元宵,十種花燈,十首元宵詩詞伴你度元宵之夜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臨江仙都城元夕 宋 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雲。蓬萊清淺對觚稜。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生查子元夕 宋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燈火相傳鬧元宵 《傳承的力量》元宵節篇彰顯中華文化遊賞之美
    俗話說「正月裡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元宵節為何以鬧為個性?這與元宵的節日時點有關。元宵節是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之後就是春耕,元宵這等鬧,就是要鬧醒天地、鬧醒慵懶,鬧醒春天。「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宋代辛棄疾這首元夕詞記載了勁舞龍燈魚燈的狂歡之夜。  「鬧元宵」之鬧,傳承主線是遊賞。在元宵佳節,中國人形成了走出家門縱情賞燈、交遊的傳統。歐陽修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和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經典名句,都是元宵節遊賞時觸景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