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芝娜/編撰
元宵節其實指的是每年新春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中國人素來都有「鬧元宵」的傳統。古人便有「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詩句來形容元宵節的熱鬧。在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喜慶熱鬧場面,張燈結彩,擺宴搭臺,焚香放炮,舞龍戲獅……上演著各種傳統戲碼,有些地方的人們甚至還會通宵無眠,一直玩到正月十六的早上才算結束。
為什麼要「鬧」?當然還是有祛邪、祈福的目的,而且不「鬧」就沒有了過節的氣氛。元宵節也因此成為「中國年」的一場「壓軸大戲」,「鬧一鬧」才算圓滿。
山東煙臺街頭的大頭娃娃表演 新華社 申吉忠 攝
河北省石家莊市海天陽光園社區舉行的歡慶元宵節活動中,小朋友去探望老人們、餵老人吃元宵 新華社 董永博 攝
河北秦皇島的民間藝人正在表演「地秧歌」。市民們看得津津有味 視覺中國/圖
南京夫子廟前的秦淮燈彩花燈市場上,人們正在選購花燈。兔子燈也是元宵節的「特供」 視覺中國/圖
山西運城的元宵節活動中,孩子們也扮上古裝參演 新華社 鮑東升攝
四川峨眉山市,舉行傳統「鬧元宵」民俗文化巡遊活動,民眾集體耍起「牛兒燈」以示喜慶豐收和吉祥 視覺中國/圖
福建省福州市花巷幼兒園的孩子們身著節日盛裝,為市民及遊客展演舞龍、舞獅、抬花轎、花傘舞等傳統民俗項目 視覺中國/圖
安徽省合肥市芙蓉小學的學生們正在猜燈謎。這也是元宵節上的「主打戲」 新華社 劉軍喜 攝
貴州臺江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人們在「舞龍噓花」鬧元宵。「鐵花」表演與「舞龍」相得益彰 新華社 楊文斌 攝
河北邯鄲的民間藝人在表演「跑竹馬」 新華社 楊揚 攝
廣東中山一年一度的慈善萬人行大型活動遊行巡演現場,各個遊行隊伍各具特色 視覺中國/圖
編輯:邱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