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渝樂團攜手:「地水南音」與「四川清音」首次同臺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港渝樂團攜手:「地水南音」與「四川清音」首次同臺

2019-08-28 20:28: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圖為新聞發布會上的演奏。 劉賢 攝

  中新網重慶8月28日電 (記者 劉賢)「涼風有信,秋月無邊……」這段因影視劇廣為人知的唱詞,出自地水南音《客途秋恨》。「山水間」——渝港民樂交流音樂會上,香港著名粵劇藝術家阮兆輝將唱這段非常有名的南音。屆時,地水南音和四川清音這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首次在重慶同臺呈現。

  記者28日從在重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得上述信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李蘊妍說,此次邀請香港的竹韻小集、重慶交響樂團和重慶市曲藝團,於8月30日晚舉行「山水間」——渝港民樂交流音樂會,加深港渝兩地民眾相互了解,促進藝術文化交流。

  她說,2018年在重慶舉行的「藝聚山城」渝港名伶匯演,讓粵劇和川劇藝術家同臺交流演出。有的朋友看完後表示是第一次看川劇或粵劇。今年的渝港民樂交流音樂會則帶來地水南音和四川清音的第一次同臺演出,「非常令人期待」。音樂會取名「山水間」,也是希望促進香港和重慶這兩個山水之城心相通、情相連。

  演出將以《黃飛鴻主題隨想》拉開帷幕。兩地樂團將帶來包括地水南音著名曲目《客途秋恨》、四川清音《小放風箏》、「江山多嬌」音樂表演組合的七重奏《又見絲路》等精彩演出,同時也帶領觀眾穿越兩地傳統文化。

  「我從7歲唱戲到現在。南音是我很喜歡到曲藝。」阮兆輝告訴記者,南音是廣東的說唱,以前多為失明人士所唱。它平淡,沒有大變化,沒有固定的旋律,但將故事清清楚楚唱給大家聽。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音色甜美,曲牌豐富,代表曲目有《昭君出塞》等。重慶市曲藝團相關負責人鄭昊說,四川清音也是連說帶唱,有故事、有情節,與南音有共通之處,但是地方特色比較強。此次音樂會將上演的《小放風箏》也是四川清音的傳統曲目。

  竹韻小集是香港的專業小型中樂團體,致力於展現中國音樂「小而美、簡而精」的獨特魅力。其行政總監陳照延說,這是首次到重慶聯合演出,帶來地道的廣東音樂,希望觀眾感受到「傳統中有現代,現代中有傳統」的香港特色。

  「江山多嬌」音樂表演組合集合民樂、西洋樂、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等多種表演方式。重慶交響樂團副團長楊嬿說,「江山多嬌」音樂表演組合此次帶來的是器樂七重奏,主題是「一帶一路」建設,謳歌滿載希望的絲綢之路。她認為,音樂會不僅承載文化交融的美好願景,更把中華文化、民族自信、音樂魅力展現在舞臺上。她期待與香港樂團擦出藝術火花,並且更為頻繁地交流。

  此外,竹韻小集將於8月29日下午5時45分在重慶新光天地B1層地鐵通道舉行快閃演出,讓更多民眾了解香港藝術文化。

相關焦點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地水南音、四川清音兩大非遺首次在重慶同臺
    圖為阮兆輝表演地水南音。劉賢 攝中新網消息,「山水間」——渝港民樂交流音樂會8月30日晚在重慶上演。地水南音和四川清音這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次在重慶同臺呈現。香港著名粵劇藝術家阮兆輝帶來有「南音之王」地位的《客途秋恨》,說唱「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 香港著名粵劇藝術家阮兆輝:地水南音沒幾人會了
    圖為香港著名粵劇藝術家阮兆輝出席「山水間」——渝港民樂交流音樂會新聞通氣會。主辦方供圖中新網重慶8月30日電 題:香港著名粵劇藝術家阮兆輝:地水南音沒幾人會了中新網記者 劉賢「我都已經74歲了。地水南音沒幾人會了。」香港著名粵劇藝術家阮兆輝頗為感慨地說。30日晚,「山水間」——渝港民樂交流音樂會將在重慶上演。
  • 福建泉州舉辦國際南音大會唱 慶南音「申遺」成功十周年
    中新社泉州11月20日電 (記者 孫虹)第十三屆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20日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福建泉州拉開序幕,來自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33個海內外南音社團相聚一堂,共慶南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
  • 波蘭樂團攜手泉州南音傳承中心奏響南音傳統曲目《滿空飛》
    昨晚,來自波蘭的瑪利亞波諾米斯卡樂團,攜手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共同奏響跨越國界、直抵心靈的樂章,古老的南音傳統曲目《滿空飛》更不時引來陣陣掌聲。­  作為「2017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泉州分場的重磅演出之一,波蘭瑪利亞波諾米斯卡樂團昨晚給泉州師範學院的師生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 悠悠南音韻 濃濃四海情!第十三屆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精彩上演
    開幕式後,海內外弦友同臺獻上《南音韻·四海情》專場演出,共同演繹大合奏·噯仔指《霏霏颯颯》、《雅調清音萬裡長》、《南音生南國》等9個節目,盡展南音古韻,共敘綿長情誼。來自波蘭的Maria Pomianowska樂團使用波蘭傳統樂器蘇卡等,與泉州南音樂團共同演繹南音曲目《送君》,泉州南音與波蘭古樂邂逅,擦出別樣的藝術火花,為現場觀眾獻上了一場別開生面、創意滿滿的表演。「音樂是國際通用的語言,可以打通人心。」
  • 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開幕!海內外弦友刺桐城唱響千年雅樂!
    開幕式後,海內外弦友同臺獻上《南音韻·四海情》專場演出,共同演繹大合奏·噯仔指《霏霏颯颯》《雅調清音萬裡長》《南音生南國》等9個節目,盡展南音古韻,共敘綿長情誼。南音演唱《雅調清音萬年長》時值南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0周年之際,一首南音新曲《雅調清音萬年長》在晚會奏響,悠悠弦聲訴說南音源遠流長的歷史。
  • 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20日拉開序幕 18場南音會唱免費欣賞
    作為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核心項目之一,第十三屆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將於明天拉開序幕,33個海內外南音社團將攜手舉行18場南音會唱交流活動,全部免費對市民開放。今年適逢南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明日,南音保護傳承成果展將在泉州大劇院一樓率先開展,至30日結束。
  • 2015泉州南音會唱活動舉行 吸引廈漳泉臺等地33個南音社團
    南音社團 泉州會唱 2015泉州南音會唱活動舉行,吸引廈漳泉臺等地33個南音社團東南網3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郭冰德 文/圖)由泉州市文聯主辦的「2015年古韻文都縣域南音會唱」昨日起在泉州源和1916創意園開唱。
  • 「南音新聞」第十三屆中國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隆重開幕!
    中共泉州市委副書記、市委宣傳部部長張永寧在開幕式致辭▲開幕式後,海內外弦友同臺獻上《南音韻·四海情》專場演出,共同演繹大合奏·噯仔指《霏霏颯颯》、《雅調清音萬裡長》、《南音生南國》等9個節目,盡展南音古韻,共敘綿長情誼。
  • 渝港名家同臺競 藝傳統文化大放光彩
    原標題:渝港名家同臺競 藝傳統文化大放光彩 華龍網6月7日6時21分訊(記者 戴文彬)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地方戲曲各有特色,反映當地的民俗、習俗及文化,值得仔細研究和欣賞。6日晚,《藝聚山城》——渝港名伶匯演在重慶市川劇藝術中心上演。
  • 中國曲藝南音受到法國網友喜愛
    中國曲藝南音受到法國網友喜愛新華社巴黎10月21日電(記者徐永春)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近日攜手中國曲藝家協會推出「中國曲藝『雲』欣賞」系列活動第二期,聚焦閩南傳統文化藝術——南音,在該中心官網和社交媒體平臺陸續推出南音代表作品,受到法國網友喜愛和好評。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千載古韻·大美南音」 第二屆「思明杯」南音大會唱落幕
    各地南音樂團在臺上傾情演出。(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  文/本報記者 吳曉菁  圖/本報記者 林銘鴻  流傳千年的古韻悠揚綿長,古色古香的南樂劇院樂音嫋嫋。  演繹傳承:老中青三代同臺獻藝  一根洞簫,獨奏出高難度的《滿空飛》,演奏者卻是只有13歲的呂秉鋒。學藝已經九年的他即將上初二,雖然課業緊張,每天仍堅持練習,「南音就像天籟之音,越學就越有韻味。」  本次南音大會唱的展演團隊主要來自廈門、泉州等地,也吸引了來自菲律賓、臺灣、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南音社團。
  • 「神秘」港企終於發聲,渝太首入成都將交出怎樣的答卷?
    在2020下半年第一場土拍中,渝太地產以總價11.56億元摘得高新42畝地塊,折合樓面價20700元/㎡,溢價率39.86%。打破此前佳兆業創下的成交樓面價15950元/㎡記錄,成為成都2020新一代「地王」(截止2020年7月)。
  • 「南音女王」王安娜:天生好嗓,外柔內剛
    廈門南樂團的演員們都熟練地為自己「改頭換面」,時而傳來陣陣「中氣十足」的調笑聲。王安娜安靜地聽著,梳妝檯暖黃的燈光停留在她瘦削的臉上,稜角分明中平添幾分溫柔。不笑時,嚴肅端莊;笑起來,眉眼彎彎,宛如曲中美人。「她是我們樂團的女王。」這是同事給出的評價。
  • 兩岸師徒同臺共奏 譜千年雅樂南音佳話
    海峽兩岸南音弦友同臺交流,共奏千年雅樂。</p><p>  作為第三屆海峽論壇?閩南文化節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次晚會得到臺灣臺南大天后宮南音社的鼎立支持。臺灣臺南大天后宮南音社一行15人特意組團來泉,並帶來由泉州弦友兩年前赴臺傳授的南音節目與泉州弦友同臺演出。
  • 說說地水南音(附學唱筆記)
    2016年11月19日,平腔南音傳人陳麗英老師在越秀區圖書館舉行了一場《學唱地水南音》的講座。
  • 34個海內外南音社團齊聚泉州 唱響刺桐城
    「噯仔指」是南音傳統演奏形式,作為南音正規排場開頭的第一首樂曲,也是歷屆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的保留表演形式。今年適逢南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晚會亮點很多,南音在海外交流與傳承的故事在此次晚會節目中得以體現,如泉州南音傳承中心與日本泉州會將共同演奏《八面金錢經》,由南音洞簫和日本尺八兩種同門樂器演繹一段傳統的南音經典名譜,彰顯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 【講座】香港電影中的南音說唱
    《一代宗師》裡出現的,就是廣府南音,而且是地道的地水南音。播放《一代宗師》中張智霖唱南音《嘆五更》的片段。名士羅癭公對粵謳的理解,透徹地講出南音、粵謳等廣府說唱藝術「言淺意深、哀婉迂迴」的特質。導演王家衛希望尋找正宗的地水南音瞽師來演唱,於是來到廣州芳村尋找越秀失明人曲藝隊的幾位失明老藝人。劉志光演唱的《客途秋恨》令王家衛傾倒,要請他去香港拍攝。劉志光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赴港,王家衛就請張智霖來拍了這個片段。
  • 南音姻緣
    2000年10月5日 20:30 分四套播出  陳守俊先生是臺灣的南音愛好者,十幾年前他在泉州觀看南音演出的時候,結識了南音演員王心心,於是南音為媒,使他們結下了美好的姻緣。王心心出嫁臺灣之後,與陳守俊一家共同創建了臺北的漢唐樂府。不久前福建泉州電視臺的記者前往臺灣,採訪了陳守俊 王心心夫婦。
  • ——記臺灣南音大師...
    這位75歲的臺灣資深南音大師,今年成為廈門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這也是在廈臺胞首次參評廈門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那段輾轉旅居的日子裡,卓聖翔的南音技藝不斷精進、漸入佳境,並且進入了旺盛的創作收穫期——在香港參加福建體育會南音戲劇組,參與南音的編曲、教學,與受聘來港教學的師父紀經畝朝夕相處,學習南音作曲的知識與技巧;赴菲律賓加入國風郎君社,拜林玉謀為師學習指譜,成為「臺柱」;受新加坡湘靈南音社社長丁馬成的邀請擔任音樂指導並專職作曲,與擅作詞的丁馬成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