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走在生活的低谷中,最該學會的不是沉默,而是自渡

2020-12-21 唯晨說

文/唯晨

你知道人情有多薄嗎?

遭遇生活毒打後的人對此總有最深刻的體會,古訓有言:「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說的就是寄希望於旁人身上不如自己努力,與其央求別人幫忙還不如自己發奮圖強。

人生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溝溝壑壑在所難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是在坎坷的路途上一點點被拉開的,有的人遇到挫折後越挫越勇,有的人則在泥濘的道路上摔倒後一蹶不振。

三毛說:「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裡,其中並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於大部分人而言,養成一個習慣只需三周的時間,而改變心態,即便消耗整個人生都不一定能夠完成。

面對生活中的坎坷,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調整,養成習慣容易,改變心態很難,人在低谷時要學會自渡。

生活的河流從來沒有停止過奔湧向前,我們猶如浮在河面上的一葉扁舟,風浪來時不僅起伏不定還可能會隨時翻船。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那些看起來輕鬆的人要麼在不為人知的背後扛著重擔,要麼在連他自己都看不見的地方有人默默替其負重前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快樂的事情可以分享,痛苦的遭遇卻很難被分擔,在生活遭遇挫折後唯一能做的除了默默將眼淚擦乾便是學會自渡。

有人說,人在低谷中要學會保持沉默,到底人微言輕;還有人說,人在低谷中要懂得折騰,畢竟樹挪死人挪活;還有人說,人在低谷要培養習慣,盡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在唯晨看來人在低谷中最該學會的不是沉默也不是折騰,而是自渡,改變心境才能改變身邊的環境,人之所以是高級動物就因為我們擁有精神,精氣神是一個人的脊梁,能活出精氣神的人不容易,有精氣神的人在逆境中可以被壓倒,也能很快站起來,沒精氣神的人最容易在微不足道的挫折面前一蹶不振。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說:「活著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人在低谷中要學會自我改變自我突破,若一個人連自己都勸服不了,更別提去勸服別人。

一年有四季,人生亦是如此,既有春風得意,又有繁花似錦,還有蕭條清秋,更有凜冽寒冬。

低谷期猶如寒冬,風雪黑夜,滿地荊棘,沒有堅定的信念,將很難繼續向前,在舉步維艱的日子裡,保持沉默只是讓自己冷靜不再陷入更糟糕的境地,學會調整心態理智自渡,才是走出低谷最快的方式。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孩童,跌倒後,有勇氣的孩子會咬牙自己站起來,沒勇氣的孩子則哇哇大哭期待旁人的攙扶,要知道社會從來都很殘酷,沒有人能像母親一樣在第一時間衝過來把摔到在地的「孩子」抱起來哄,多得是圍觀湊熱鬧和躲在一旁捂著嘴偷笑的陌生路人。

泰戈爾說:「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生活猶如一條長河,別人總是靠不住,想要過河終究需要自渡。

老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你強大後,所有人都想跟你攀上關係;在你落魄時,所有人恨不得從未認識過你,這就是人性和現實。

要明白,在低谷中不要想著去依賴別人,很多人就是由於對別人抱有了太大的期望,當願望落空後才會跌入更失望痛苦的深淵。

學會自渡,才能讓微苦的人生變得有點酷。

今日話題:在人生的低谷中該如何自渡?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相關焦點

  • 學會「自渡」,福報也就到了
    想要實現自知,或許並不是容易的事情,用自己的觀點和標準,去衡量其他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衡量自己的時候,難免會做一些「手下留情」的事情。那麼,大家應該怎樣去實現,對自我的認識呢?我一直希望生活在美學裡,我們強調的美,不是匆忙地去趕藝術的集會,而是能給自己一下靜下來,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間。
  • 《菜根譚》:人生低谷時,記住這3句,學會沉默,不要打擾任何人
    每個人的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人生潮起潮落,總有遇到低谷期的時候。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幫助你的人沒有幾個,伸手拉你一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對你看不起、瞧不上,甚至恨不得踩你一腳。生活不會同情弱者,這個時候,你最應該學會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沉默寡言。
  • 學會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生活中與人交談,說的太多,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候保持沉默,反而是最好的做法。在這萬千世界繁華喧鬧,要保持一顆冷靜的心態,才能看清更多東西。有時候不去做多餘的解釋,不是承認,只是問心無愧。有時候有些人我們不必理會,不是認慫,只是沒有必要。事實不會被扭曲,真相也只有一個。我們只管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問心無愧就好。了解我們的人自然知道我們在想什麼,不了解我們的人,我們又何必去在乎呢?人生很短暫,我們沒有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和沒必要的人爭執,這是聰明人的做法。
  • 人越活越沉默:和「心軟」絕緣,和「吃虧」揮手,與「自渡」相擁
    人這一生與其說是在走「紅塵」之路,不如說是在走自己的「心」路。路走得遠了,人會發慌,可當發慌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慢慢地學會沉默。因為「慌」是人走向更加成熟的一個過程。「慌」是什麼?甘願被吃是假「沉默」,而懂得「自渡」才是真「沉默」。
  • 承認錯誤不是認輸而是成長;少說多做不是沉默而是成熟
    理解是包容,理解是修養,理解是美德,理解是胸懷,理解是通往成功的捷徑,奮進中叫人且行且珍惜;學會理解,才能消除隔閡與偏見;學會理解,矛盾才會煙消雲散;學會理解,即使面對各種兇險,相信也會撥開烏雲見晴天。
  • 《菜根譚》:人生低谷時,記住這3句,學會沉默和未雨綢繆的智慧
    「生下來,活下去」此為生活。人的一生,在世界中沉浮,起起落落乃人生常態,誰都有人生低谷的時候。有句老話說的好:「遭難莫尋親。」生活都是公平的,生活不會同情弱者,我們在人生低谷的時候,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學會沉默和未雨綢繆的智慧。
  • 2020我們學會了不打擾:冷暖自知,悲喜自渡
    最受肯定的一個答案是:成年人之間真正的冷漠,不是見面互裝不相識,而是明明有各種聯繫方式,卻彼此不聯絡,亦不刪除,看你的朋友圈,卻從不回復。明一認為,活在彼此的世界裡,卻硬生生地活成了陌生人,這就是成年人之間真正的冷漠吧。都說是,成年人懂自知,懂禮儀,可為何越長大,我們越冷漠呢?
  • 一個人的苦,只能「自渡」
    當你痛苦的時候,你不要指望別人同情你,你只能是「自渡」。命運就是一條河流,命好的人,波光粼粼;命苦的人,驚濤駭浪。當你學會了為自己掌舵,那麼你才是真正的勇士;當你飽經滄桑之後,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加睿智,內心強大到可以容下一片海。
  • 學會看淡,不是面對生活的妥協,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智慧
    01生活是條難走的路,高低不平,坎坎坷坷,有喜悅也有憂傷,交替著向前演釋。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走向成熟,但不能逆來順受,磨掉生活的梭角,要勇於奮進,知難而上,面對生活,面對人生。只有在對的時間碰上對的人才是幸福的,對我不在乎的人,我又何不徹徹底底忘掉,就當作了一個不該作的夢,忘了放下了!04人生就像向日葵在黑夜裡堅持一樣,等待陽光,為了陽光而來到世上。學會看淡,不是面對生活的妥協,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智慧。
  • 人在低谷,自渡全靠這三件事
    深陷低谷,拼命對自己說「要堅強」,心卻不聽你的,你才發現:從沒人告訴過你,如何自渡。其實自渡不難,做好這三件事,足夠了。生活艱辛是常態,無奈忍受卻不是必然。簡書有位作者創業失敗,被人催債催到崩潰,妻子也和他鬧離婚。朋友棄他而去,難受到極點的他開始喝酒。藉口睡不著,他每天2瓶酒,3包煙,家裡凌亂得不忍直視。
  • 萬般皆苦,他人難悟,悲喜自渡
    真的,人生的任何時刻都要自渡,親人或是朋友可以給你物質的支持、精神的鼓勵,但這一路的關卡還是要自己關關破關關過。凡事不可能都盡人意,適當的傾訴不失為減壓的一種好辦法,但一味地抱怨,只會讓自己在悲觀的沼澤裡越陷越深。傾訴過了,就該想想自己要怎樣自渡。悲喜總會羈絆我們的腳步,但別讓自己淪陷在其中。
  • 人生最難的不是學說話,而是懂得適時沉默(好文賞析)
    你的話要說給願意聽的人,但你要說實話,說真話,說有用的話,不是教對方怎麼做,而是啟發,引導就夠了。02沉默,是最好的修行,真正有智慧的人,眼中無是非,出口有分寸,人生也因此少了很多磨難。俗話說:沉默是金。與人交往,寧可沉默,也別亂說,寧可無言,也別話多。人的諸多不順往往就敗在嘴上。
  • 一個人怎麼變得沉默了
    我們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最苦的不是黃連,而是咽回去的眼淚;最累的不是負重的肩膀,而是難以喘息的心。而在這個世上最痛的不是表皮的傷痛,而是一聲不響的沉默。有些覺得沉默這個詞不好聽,覺得它很無情。
  • 人生落魄時,往人少的地方走,學會「自渡」
    他年輕的時候,在城裡混得風生水起,但是後來,家道中落,就回到了農村生活。我以為,二叔在農村的日子很苦,也會恨自己沒有守住財富。但是二叔現在的生活狀態,讓我很羨慕。二叔在農村建了一座小院,有三間小洋房。屋前屋後都有小花園,好像小區的遊園一樣漂亮。當我走到小花園的時候,越來越覺得二叔現在是一個「財主」,過上了詩意的田園生活。
  • 沉默,是一個人最深的境界
    沉默,是一個人最深的境界,就像林中的深潭,很安靜,卻深不見底,不敢輕易靠近。沉默,是一個人的氣度,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逆來順受,卻總能順勢而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沉默的人,有了「海納百川」的氣度。生活的苦,挺一挺就過去了,生活的幸福,也不會太當一回事。
  • 一個人,越成熟,越沉默
    別以為 別人低頭就是弱者,就是沒用的人,往往低頭走路的人,才是走得最遠的人。成熟的人,喜歡沉思,不再逢人便說。一個人越成熟,越不想說話,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身上的壓力很大,生活萬般皆苦。你找人訴苦,就是讓別人看你笑話,而不是被人同情。那些「長舌婦」,就喜歡聽你嘮叨,還希望你多發牢騷,以後他們就有了談資。一個人,安安靜靜待著,可以呆得住,才是智者。唯有安靜的時候,才可以低頭沉思,不要與人分享自己的心路過程,不要把心頭的苦水倒出來。
  •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不是年齡也不是容貌,而是沉默
    但是在慢慢的長大了之後,就發現這個世界跟我們想像中的有著很大的區別,而我們又是那樣的渺小。而我們漸漸的也放下了當時在校園中的毛躁與輕狂,逐漸的變得沉默。因為我們漸漸的知道了,與其去做無所謂的爭辯,還不如保持沉默。而與其衝動做事,還不如保持著理智。真正的成熟不是關於年齡,也不是關於容貌,只是關於以下這個特徵。
  • 做人,有時候要學會:不解釋
    半生已過,學會沉默,看透不說透,讓心靜下來,讓嘴不多言,也就減少矛盾和衝突。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看不懂,看不透,而是不想拆穿。不說是一種修養,沉默是一種成熟。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懂得少說多做,踏踏實實地努力做事。不與垃圾人計較和爭辯,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豁達,更是一種大格局。
  • 人這一生,皆需自渡
    人這一生,皆需自渡,愛情、理想、金錢、人生、家庭,都是自己創造的結果,怨不得任何人。當然,渡己先要渡人,渡人也是渡己。渡,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人需要經歷什麼,要承擔什麼,要創造什麼,要得到什麼樣子的結果。如果你的眼裡只有自己,那麼你就無法「自渡」。真正可以自渡的人,看清了自己,也放下了自己,真正釋懷了,活得從容自由。
  • 女人最大的修養,是學會沉默
    人生無常,難免會有時順境,有時逆境,我們要學會轉逆境為順境。壓抑的時候,換個環境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角度思考;走不通的時候,路旁邊還有路;無需解釋時,沉默是金;女人最大的修養,是學會沉默。尤其是在感情世界裡,心軟、沒脾氣、容易付出全部的女人最易受傷。受了委屈,沉默無語,不去申訴,不去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