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好句積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申論好句積累,公務員申論好句積累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好句積累
點擊進入:2021國家公務員招錄公告預約提醒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1.好句解讀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意思是說名義不正當,道理就講不通;道理講不通,事情就辦不成。
原文內容為: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這句話強調了名義的重要性,也就是對於事物的定義要能夠說的明白,能夠行得通,不能夠馬馬虎虎地對待。這句話可以用來論證「對於制度的闡述要清楚明白,從實踐上要行得通」等觀點。
2.好句妙用(背誦)
對於制度的闡述要清楚明白,從實踐上要行得通,這樣才能保證制度得到履行。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就是告訴我們名義不正當,道理就講不通;道理講不通,事情就辦不成,也就是告誡我們對於制度的定義要能夠說的明白,並且在實踐方面要做好前期調研工作,保證制度能夠行得通,這些要持有科學調研的態度,絕不能馬馬虎虎地對待。闡述地明白,民眾才能夠知曉制度的具體細則,行得通,民眾才能有效地執行,所以這些是制度得到履行的基礎。
點擊查看:<a href="http://bj.huatu.com/zt/15znq/" data-cke-saved-href="http://bj.huatu.com/zt/15znq/" "="">2020北京華圖15周年慶鉅惠活動
2020年北京公務員考試政策法規2020年北京公務員考試提出對策2020年北京公務員考試文章寫作2020年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2020年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2020年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題庫 (編輯: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