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與豬周期帶來隱憂 淨利暴增迎各路玩家入場 生豬養殖能否...

2020-12-16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蔣政 北京報導

4月份以來通報的8起非洲豬瘟疫情,讓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業績暴增之餘,多了一些擔憂。

上述疫情發生在四川、甘肅、重慶、江蘇、陝西等地,多為違規調運。與此同時,非洲豬瘟疫苗研發項目雖從2019年1月啟動,但距離正式上市仍需一段時間。結合國外經驗,非洲豬瘟疫情在國內或將長期存在。

儘管疫情危機未能完全消弭,但其致我國生豬存欄量下滑進而引發生豬價格持續走高,使得大多數龍頭企業盈利能力大增,並吸引更多的產業資金投入其中。

其中,新希望和天邦股份淨利潤增長均超120%,且分別計劃投資300億和70億元用於養豬產業。牧原股份淨利潤增長10倍,其旗下僅一家全資子公司即投入35億元,進行生豬養殖綜合體建設項目。

更多大規模的擴張項目正在進行,但不可忽視的是,新冠疫情使得上述項目延期,若疊加後期豬周期下行期,其風險需整個行業提高警惕。

疫情與豬周期帶來隱憂

一面是非洲豬瘟疫情仍在發生,生物防控工作依然緊張。一面則是生豬養殖企業業績大增並擴產不斷。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多起非洲豬瘟事件。4月21日,四川省巴中市從查獲的外省違規調運生豬中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查獲時,該車共載有生豬106頭,死亡2頭。另外,農業農村部自進入4月份以來,已經接到8起豬瘟疫情報告,涉及四川、甘肅、重慶、江蘇、陝西等地。

不過,同2018年高峰期不同,上述疫情多為違規調運,且涉及生豬數量較少。結合國外經驗可知,防控非洲豬瘟疫情是持久之戰,要想取得實質性防控成效,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儘管我國在2019年1月啟動疫苗研發項目,但距離正式上市仍需一段時間。其間,只能更多依賴企業自身的生物防護工作。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多次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散戶和超大規模的養殖場都較易被感染,也較易受到重創。受衝擊最小的可能是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中小型的自繁自養可能是最安全的。

不過,他認為非洲豬瘟疫情加速我國生豬產業集約化進程。「有資金的企業,能夠藉助疫情吃下競爭對手的市場,沒資金的企業,在受到衝擊後很難翻盤。」他說,這也是很多龍頭企業逆勢擴張的主要原因。

毋庸置疑,非洲豬瘟疫情深刻影響著生豬養殖行業。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截至2019年11月,生豬存欄 19457 萬頭,環比增長 2.0%,同比下降 39.8%;能繁母豬存欄 2001 萬頭, 環比增長 4.0%,同比下降 34.6%。生豬和母豬存欄的同比降幅均突破以往周期的最低點。

這令生豬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並讓多家龍頭企業業績增長迅速。在2019年,牧原股份淨利潤61.14億元,同比增長1075.37%。而在2020年第一季度,該公司淨利潤預計達到40億~45億元。與此同時,新希望和天邦股份淨利潤增長超120%,溫氏股份增長超250%,益生股份、金新農則是分別增長了5倍和7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生豬養殖行業整體結構並未改變,仍以散戶為主,困擾行業多年的豬周期依然存在。

理論上,一個包括上行、下行階段的典型豬周期大概持續 3~4 年。上一輪豬周期為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生豬價格在2016年6月達到最高值,刺激農戶積極養殖導致產能過剩,2017 年行業進入深度虧損,直至 2018 年觸底。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業績滋潤的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在2018年日子並不好過。彼時,各大龍頭企業淨利潤下滑明顯。其中,天邦股份虧損5.72億元,淨利同比下降318%,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41%、78%和63%。

業內普遍認為,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此輪將成為超級豬周期,生豬價格長期維持高位,預計豬肉價格在2020年下半年迎來向下拐點。而下行期間的抗壓能力,才是考驗整個行業的韌性。

深圳中加融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向記者表示,短期內豬周期還將影響著整個行業,且無更好的應對之策。需要注意的是,行業集中度提升有利於熨平豬周期,同時大數據也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掌握能繁母豬、生豬存欄和生長階段的實際數字,有利於生產和上市計劃。

造富神話與各路玩家

儘管疫情和豬周期帶來的潛在危機仍然存在,但截至目前,眾多龍頭企業受益頗豐且不斷做出擴張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搶抓散戶退出機遇,紛紛斥巨資進行產能擴張。

新希望集團在4月21日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籤訂的戰略合作協議中顯示,該集團三年內在四川總投資500億元,有300億元用於養豬產業,未來三年計劃在全川範圍內建設年出欄1200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及相關產業鏈配套。數據顯示,牧原股份在2019年銷售生豬1025.33萬頭。若上述計劃順利實現,幾乎等同於再造一個牧原股份。

重資產擴張的牧原股份投資更加頻繁。4月21日,牧原股份全資子公司汝州市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生豬養殖綜合體建設項目已獲備案,該項目投資35億元,主要建設商品豬全線場等。在此之前,牧原股份與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就合作投資生豬養殖項目事項達成共識,未來一年內,牧原股份投資總規模不超過110億元。

除此之外,康達爾已經更名為京基智農。這家靠養雞發家、後深度介入房地產領域的上市公司,目前已經將現代農業作為戰略核心業務。並在2019年下半年同兩廣地區六地市籤署建設生豬產業鏈項目的投資框架協議。

「資本進入生豬養殖行業,是看到了這個行業巨大的市場容量和轉型升級的機遇期。簡單劃分一下,上述資本一類是飼料集團產業鏈下沉,如正邦科技、大北農等;一類是國資,如各省的農業投資公司或省屬國企,主要是承擔了部分保供給的任務;還有一類就是行業內有競爭力的企業引入的資金。」王中說。

這一行業的造富能力已經得到多次論證。在2020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上,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以185億美元的財富超越丁磊、黃崢、張一鳴等,列全球第43名。4月19日,該公司公告稱,秦英林擬自願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再次無償捐贈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 8 億元人民幣對應的數量股票。

與此同時,超強的吸金能力,讓很多業外資金進入這一領域,其中就包括網易、京東、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

2019年,網易丁磊的第三家養豬場落戶紹興,項目完工可實現總產能50萬頭。在10年前,丁磊就在布局養豬業務;阿里在2018年2月,與四川特驅集團合作「世界首創的AI養豬」項目,將AI、大數據、視頻語音技術引入養豬產業;京東則是在去年11月,京東農牧亮相。

「上述跨界具有超前嘗試性。」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祖力告訴記者。

不過,京東方面對記者提到,京東農牧業務暫時沒有新的消息可以與外界分享。另據深圳中加融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的調研,網易的養豬事業不太接地氣,現在處於停滯階段。

王中對記者提到,阿里和京東涉足這一行業,是希望挖掘產業網際網路的巨大蛋糕。他們的介入主要通過雲計算和AI智能來推動產業的升級。而產業網際網路的大數據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需求並不強烈。

「生豬養殖還是較好的一個行業,市場容量大且養殖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豬肉又是剛需,眾多散戶的退出給規模企業更大的機會。從趨勢上來看,規劃化養殖得到更大支持,散小戶限制較多,未來會逐漸離場。」王中說。

相關焦點

  • 生豬價格大幅反彈,產能恢復至非洲豬瘟前九成
    生豬價格大幅反彈,產能恢復至非洲豬瘟前九成 @央視財經 2021-01-08 21:39 @央視財經1月8日消息,近期,由於春節消費旺季臨近,生豬價格出現了大幅反彈。
  • 生豬價格大幅反彈 產能恢復至非洲豬瘟前九成
    來源:央視原標題:生豬價格大幅反彈,產能恢復至非洲豬瘟前九成近期,由於春節消費旺季臨近,生豬價格出現了大幅反彈。一方面是由於春節消費旺季來臨,另一方面也由於生豬整體的養殖成本增加明顯。在大連一家養殖場,記者了解到,即便生豬養殖成本增加,但由於生豬價格好,目前每頭豬養殖利潤仍可以達到1500元到2000元。較好的養殖利潤,使得生豬產能恢復迅速。截止到2020年11月底,我國生豬產能恢復超預期,生豬存欄量達到了4億頭,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了4100萬頭,生豬產能恢復到非洲豬瘟疫情前,2017年同期的90%以上。
  • 最強豬周期進入下半場,豬企的好日子到頭了?
    這一輪豬周期,始於2018年下半年,疊加非洲豬瘟這隻非比尋常的黑天鵝,國內生豬出欄數銳減,導致豬肉市場供需失衡,豬肉價格在2019下半年出現暴漲,並在年底和今年年初達到頂峰,幾乎是上一輪周期最高點豬肉價的2倍。堪稱史上最強豬周期。
  • 非洲豬瘟南下「流竄」鄭州雙匯 生豬行業再臨大敵
    東北地區疫情剛有緩解,被譽為「養豬業頭號殺手」的非洲豬瘟,又被曝傳至中原腹地。  8月16日,網傳鄭州雙匯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鄭州雙匯」)因非洲豬瘟疫情被實施封鎖,雙匯發展(000895)、萬洲國際(00288.HK)及生豬養殖板塊個股旋即大跌。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第一時間向有關方面確認了此消息的真實性。
  • 非洲豬瘟加速產能出清帶來行業超高景氣度
    去年豬市被非洲豬瘟幾乎是打趴下了,疫情密集型爆發養殖端只剩下自保的力氣了。但是今年換了另一番景象,隨著豬價的止跌上漲,養殖端的話語權與日俱增。尤其是養殖企業再次火力全開投資布局。業內認為,當前豬周期已經全面開漲,非洲豬瘟導致產能出清超預期,使得本輪景氣周期持續時間更長,帶來行業超高景氣度。所以業內表示後市豬價高點更高,這加強了養殖市場的看漲信心和飼養信心。而政策層面對於生豬養殖業是多加鼓勵,收儲、穩定生產的政策陸續出臺。
  • 豬年、豬周期、豬瘟——「吃不起豬肉 看不見豬跑」
    根據資料顯示,2018年8月1日,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某養殖戶的生豬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8月3日11時,經國家參考實驗室確診,為中國首次發現該疫情。  隨後,遼寧周邊省市也開始出現非洲豬瘟疫情,由此向全國開始蔓延。  據統計,截至到2019年6月30日,已經發生143起非洲豬瘟疫情,疫情擴散到25個省份。
  • 農業農村部:非洲豬瘟的影響總體有限 2019年下半年豬價看好
    關於豬肉市場行情,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2018年生豬市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總體有限,豬價波動不大。今年下半年豬價將看好,養殖場戶應適時補欄。  【解說】唐珂表示,預計在春節前,生豬價格將保持穩中略降,市場供應充足。
  • 非洲豬瘟「侵擾」速凍水餃?豬價跳水,養殖戶的轉折點在哪?
    隨著春天的到來,非洲豬瘟疫情似乎也並沒有閒著。總要刷幾波「存在感」才能證明它「頭條殺手」的地位。近期三全水餃讓非洲豬瘟疫情再度「火」了一把,讓本快忘了非洲豬瘟疫情的消費者再次不安起來。雖然已經強調多很多遍,非洲豬瘟疫情只傳豬,不傳人。但如果不能把消費端的恐慌消除下來,那麼對生豬價格勢必會受到相應的影響。例如2013年的春節,在黃浦江中漂浮幾十頭死豬,結果大眾譁然,豬價大跌。
  • 產能恢復周期下 生豬價格長期偏空
    從國內生豬的養殖情況看,非洲豬瘟發生前,國內生豬年出欄量約7億頭,年末存欄量約為4.5億頭。2019年,非洲豬瘟對我國生豬養殖產業帶來極大衝擊,2019年國內生豬出欄量為5.4億頭,同比下降22%,年末存欄量3.1億頭,同比下降27.5%,豬肉年產量為4255萬噸,同比下降21%;2020年國內生豬養殖業緩慢恢復,生豬產量增加11.4%至4.9億頭,由於新冠疫情衝擊消費,屠宰量進一步下滑16.4%至4.55億頭,致使年末庫存預估上升9.5%至3.4億頭,但仍遠低於往年正常水平。
  • 飼餵機器人、豬臉識別,生豬養殖開啟「智能模式」
    今年以來,受非洲豬瘟等多種因素影響,全國生豬供應面臨「大考」。歲末將至,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必將推動各地生豬養殖進入復產、擴產的新模式。近日,記者在一些生豬養殖大省走訪發現,許多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開啟智能養殖,通過大數據、圖像識別、語言識別、物流算法、懷孕診斷等智能運用,探索高效率、風險可控的生豬養殖模式。
  • 正邦科技股東套現忙 養豬快速擴張現隱憂
    與此同時,正邦科技還公布了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新股申請文件的反饋意見,因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9.9億建豬場,證監會一連問了十一個問題,要求就公司環境汙染的整改,行業周期下行、非洲豬瘟疫情擴散等情況下公司產能擴張等作出答覆,這顯示了監管機構對正邦科技逆勢擴張的環境、疫情等問題的關注。
  • 生豬期貨上市將給產業帶來什麼變化?
    據張曉君介紹,從豬周期來看,豬價已步入下跌通道,抵抗式下跌成主旋律。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我國生豬產能已恢復至2017年年末的88%左右(2017年年末我國生豬存欄4.3億頭,能繁母豬存欄4444萬頭),並預計明年二季度生豬存欄基本恢復至正常年份水平。
  • 超強上行周期拐點已至 豬企「躺賺」好日子難延續
    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通過對行業龍頭企業、中小散戶、下遊屠宰企業及行業協會、分析師多方採訪了解到,雖然當前國內生豬存欄量尚未恢復到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前的水平,但業內對於豬價將進入下行軌道的觀點確立,本輪周期拐點已至,養殖企業利潤也將逐步縮水。不過,在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作用下,豬價降至盈虧平衡位置仍需較長時間。
  • 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非洲豬瘟防控相關工作的通知
    按照《2020年全省非洲豬瘟監測方案》要求,紮實開展病死豬採樣監測工作。建立非洲豬瘟撲殺補償、保險賠付與無害化處理掛鈎機制。加強無害化處理環節執法監管,防止病死豬收集、轉運、處理不規範帶來的疫病傳播風險。各市(州)每月3日前匯總本轄區上月無害化處理情況報送至省局郵箱jilinfangyichu@163.com。
  • 全球豬業發展大會紀要:非瘟疫苗研發難一蹴而就,生豬產業呈現三大...
    二、《當前我國非洲豬瘟發展態勢及防控措施》——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主任陳偉生1、歷史中存在三個豬年較為突出:1995 年 6 月:豬糧比 3.88,生豬養殖虧損,豬價極低;2007 年 8 月:豬糧比 8.6,豬價大漲的一年;2019 年 5 月:豬糧比 7.4,新一輪豬年開始。
  • 當豬年遇上「超級豬周期」,站在風口上的「豬」還能飛多久?
    根據牧原股份在年報中的表述,2019年全年,受豬周期、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全國生豬產能、存欄量以及出欄量下降幅度均超兩成,豬肉市場供給持續偏緊。2019年12月,全國活豬平均價格33.28元/公斤,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138.57%。
  • 規模養殖戀上「合同豬」
    經濟導報記者在有「濟南菜籃子」之稱的商河縣採訪了解到,該縣沒有發現一例非洲豬瘟病害,但其生豬產能受到一定影響。好在規模化養殖場經受住了考驗,且在上市公司等大型企業的介入下,產業分工更明晰的「合同豬」養殖在商河蔚然成風,生豬產能有望實現在「今年年底恢復正常」,豬肉價格有望逐漸回落。產能普遍下降3月23日,濟南白條肉報價每斤27.45元。
  • 東北三省非洲豬瘟疫情狀況簡報
    時間:這次黑龍江非洲豬瘟復發時間是在8月份,進入10月份表現更為嚴重,感染的區域和豬廠在快速增加。2.區域:去年未感染非洲豬瘟的區域,這次全部中招,嚴重的地方是牡丹江的穆稜、寧安,雙鴨山的寶清,佳木斯周邊及樺南,鐵力某大型集團剛引進的6600頭母豬廠,綏化、寶泉嶺、蘿北、鶴崗等,去年感染過非洲豬瘟的區域,由於豬的密度降低,本輪感染的少。3.
  • 全球養豬業震蕩:非洲豬瘟洗牌 誰喜誰憂
    自去年8月非洲豬瘟首度進入豬肉消費最密集的亞洲後,如今在亞非歐三大洲正在瘋狂地蔓延開來。隨著非洲豬瘟疫情不斷升溫,各國政府無不上緊發條進行防疫。全球首例非洲豬瘟於1909年在肯亞被發現,潛伏期可達4天-19天,豬農若不仔細觀察生豬,一旦確診,病毒通常已經擴散。
  • 豬比房產更值錢?萬科等地產大佬爭相跨行養豬,賺錢還是賺吆喝?
    在擴大規模化養殖的過程中,萬科集團一方面需要在養豬管理能力、養豬疫病管控、養豬生產效率等方面,引進一部分專業技術人才,不斷積累養殖管理經驗,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還面臨豬價漲跌、豬瘟疫情等面的困擾。萬科集團跨界養豬未來面臨的風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