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並不適合和孩子一起睡?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2020-11-25 騰訊網

老人並不適合和孩子一起睡?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由於孩子睡覺的問題,閨蜜最近和家人鬧得有點僵,儘管沒有吵起來,但家裡的氣氛還是明顯受到了影響。

事情的起源,是閨蜜最近激增的工作量:之前閨蜜工作不忙時,都是白天上班晚上帶娃,給孩子做飯、洗澡,講睡前故事、陪孩子一起睡覺;但這段時間因為太忙,再加上孩子剛巧感冒了,因此閨蜜照顧孩子就難免不周。

爺爺奶奶心疼孫子,也心疼兒媳婦,就商量著由他們來帶孩子睡覺,但閨蜜堅決不同意,每每被孩子半夜吵醒的老公也對她的做法很不理解,覺得她矯情、誤會她是因為迷信觀念才認為孩子不能和老人睡。

閨蜜找我訴苦,我則誇讚了她的正確做法,這件事上閨蜜還真的沒做錯,老人並不適合和孩子一起睡,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1、互相感染

老人、孩子的抵抗力都比較差,一方是年老體衰,一方是年幼體弱,而他們各自身上都會有一些細菌、病毒,也許在自身上已經得到免疫,但卻可能有互相感染的危險。

如果孩子和老人同睡,那麼一方生病了的話另一方也難免「躺槍」,即便沒有發病,身上攜帶的細菌病毒也可能隨著呼吸、咳嗽、噴嚏傳到另一方身上,造成健康隱患。

2、老人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年齡越大的老人身上,那種「老人味」越明顯。

國外有過相關研究,發現這是一種叫做「雙乙醯」的物質,來源是蟎蟲和細菌的快速繁殖。

老年人皮膚比較乾燥,又有很多褶皺,再加上皮膚上容易脫落皮屑,就給蟎蟲、細菌提供了繁殖的溫床,這顯然是對孩子的健康有害的。

3、呼吸

眾所周知,老年人的身體處於衰退期,肺部的衰退很明顯,而肺部是要吸收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的,空氣中灰塵、細菌會很多,老人因為自身肺部組織彈性比較小,呼吸就變得很沉重,呼出的氣體非常渾濁。

孩子和老人同睡的話,肯定是很靠近的,而如果房間空氣流通不是很好,孩子的呼吸就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4、作息習慣

老人覺少,作息習慣往往是睡得晚、起得早,而孩子則需要更多的睡眠,如果讓孩子和老人同睡,老人即便動作輕巧,也難免驚擾到孩子,這就會使得孩子的睡眠受到影響。

另外,孩子的作息也會對老人造成影響,孩子缺覺,要早睡,老人不可能硬拖著,就只好向孩子的作息靠攏,睡又睡不著,因此也很難受。

其實,如果老人身體好、有空閒時間,那白天帶孩子還是挺不錯的,不過晚上最好還是父母來帶孩子睡覺,儘管有些老人身體硬朗,但在孩子父母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沒必要將就不是嗎?

親愛的寶媽們,你們家裡是誰晚上陪孩子睡覺呢?

關注我,每日孕產早教知識全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能和老人一起睡?這不是封建迷信,是真的有科學依據
    很多寶媽生完孩子之後,不能長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由於要儘快的回到工作崗位,看娃的重任自然就落在家裡老人身上,很多新手寶媽也怕和孩子睡覺影響自己的睡眠質量,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所以連寶寶睡覺也需要和老人住在一起,讓老人帶著寶寶入睡真的好嗎?真實案例:表妹生活在農村,由於小時候家裡條件艱苦,所以她從小到大都特別努力。不僅考上了大學,在城市裡也有了落腳之地。
  • 為何不建議讓孩子睡雙層床?並非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為何不建議讓孩子睡雙層床?並非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小編周末去嫂子家做客,順便看望一下剛剛一歲大的小侄子。小侄子乖巧可愛,迷人的小眼睛一眨一眨地分外有趣。哥哥嫂子家裡經濟條件非常好,所以也是給小侄子買了一個非常豪華的雙層床,空間很大。
  • 這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育兒問題上,老年人往往有更多的避諱,而這些避諱有些是為了寶寶的健康,也有些是出於對寶寶的祝福,但也有些真的只是封建迷信。 在不同的地方,往往有不同的說法,但細心觀察的話可以發現,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說法,那就是「天黑不能帶寶寶出門」,老人的說法是孩子眼睛乾淨,能看見大人看不到的某些東西,而自己又體質弱,晚上出門就很容易被一些髒東西纏上。 雖然這種說法的解釋並不科學,但說法本身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除了葬禮,這4個地方家長儘量別帶孩子去,並非迷信而是有依據的
    有很多家長都反饋,孩子去了不該去的地方之後常常出現哭鬧或者生病的現象,這也讓人覺得十分納悶,到底是不是迷信?01除了葬禮,這4個地方家長儘量別帶孩子去,並非迷信而是有依據的小章的兒子剛剛滿一周歲,孩子長得很可愛,但就是膽子有點小
  • 為何有時孩子見到某些老人會大哭?並非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而且有的人還說小孩子能預測人的生死,如果面對一個老人經常哭鬧的話,就說明這個老人已經快要去世了,那麼作為現在受到良好科學教育薰陶的青年人,我們覺得這是真實的嗎?曾經我也遇到過一件事情,遛彎看到一個老奶奶,她突然就哭了起來,我當時就比較尷尬,給別人解釋說是孩子還小怕生,可是老奶奶隨後就失望的說道:「我也知道我快去世了,這不怪孩子。」
  • 寶寶未滿3歲,最好不要跟老人一起睡,這非迷信,而有科學依據的
    剛開始沒啥異常,可是不久孩子總是咳嗽,經常頭疼腦熱的。這天媽媽著急帶孩子去醫院,打開婆婆房門,看見床上只躺著婆婆一人,轉過角看見孩子竟然掉到地上,而且身上啥遮擋衣物都沒有。經歷過這件事,再加之醫生的話,媳婦算是總結出來了,孩子和老人一起睡,傷害隱藏得很深。
  • 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農村的傳統文化氛圍非常的濃鬱,而文化鑄就了傳承,所以農村有著比較多的傳統習俗。而作為對人們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紅白事來說,在農村傳承下來的風俗規矩更是極其的講究。而且這種喪葬習俗必須要遵守,在農村有老人去世之後人們一般都會把去世人的衣服燒掉,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
  • 為什麼老人說吃雞頭如食砒霜?並非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有不少人喜歡用雞肉做成佳餚,更是偏好一些特別的部位,比如雞腳、雞頭等。但是很多人就比較困惑,為什麼鴨頭那麼多人吃,卻很少人吃雞頭呢?老人說:吃雞頭如食砒霜,這是真的嗎?你還真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不能吃雞頭,這並非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 為什麼孩子見到某些老人會大哭?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一直以來,我國民間就有著類似的說法,小寶寶似乎有某些「神秘」的能力。比如,有些人會在買房子的時候帶著寶寶,要是哭鬧,就證明房子風水不好,不適合居住。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能感知生死。如果突然對老人哭鬧,則暗示老人命不久矣!那麼,作為生活在「五星紅旗」下的「新人類」,我們真的要相信這些嗎?
  • 「懷孕不抱新生兒」老人說法有道理嗎?並非迷信,不妨用科學解釋
    文/好奇的萌娃控女人懷孕後就成了家中的「大熊貓」,被呵護保護著,生怕發生一點意外,傷害到孕婦和腹中的胎兒,尤其是家裡的老人,會告訴孕婦諸多的叮囑,而關於老人的叮囑,有的是有迷信的色彩,而有些則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 為什麼出嫁女不適合在娘家坐月子?並非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
    不過,很多地方有一種說法,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產後還要排惡露,屬於「贓物」,回娘家坐月子會給家人帶來黴運。其實這種說法沒有一定科學依據,不過出嫁女還真不能回娘家坐月子,這4個原因可不是迷信,看完你就懂了。
  • 並非古人迷信,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並非古人迷信,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眾所周知,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對喪葬禮儀就已經很重視,不管是河南新鄭裴李崗發現的114座新石器時代的古墓,還是在西安半坡山上的250座墓葬群,墓葬方向一致並非巧合,顯然能夠看出當時的民眾心理、信仰以及習俗,那時候已經形成了喪葬制度,而隨著時代進步,不斷完善
  • 並非老人迷信,有科學解釋
    於是關於寶寶出生的說法就很多,就比如老一輩兒常說白天生下來的孩子,不論是財運事業還是命運都是極好的,將來一定有所作為,能成大事;而晚上出生的孩子,命運則會比較坎坷,財運和事業比較差,成大事的可能性比較小。孩子一定要生在白天?
  • 其實「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因為中國古代對於喪禮都有「事死如事生」的說法,所以中國人往往會選擇厚葬自己的親人,尤其是一些王公貴族包括皇帝,他們的墳墓當中往往會放上一些很貴重的寶貝,這也就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力,這裡面當然就有盜墓賊了。然而盜墓也是一門技術活,要盜墓,尤其是盜古墓,首先要學風水學,這樣你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大概會有墳墓,是男的還是女的,包括能不能安全地進入。
  • 給孩子壓歲錢有講究,大多人還不知道,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這些祝願不僅僅是家長們對孩子的期待,也是給孩子支配錢的一種權利。給孩子壓歲錢有講究,大多人還不知道,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一年之中最重要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過年這一天,對於成年人來說,是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一家人聚在一起圖個團團圓圓、熱熱鬧鬧,生活中,有些大人在乎給孩子壓歲錢的時間,有的認為應該大年三十晚上給,有的則會選擇在大年初一的時候給。
  • 給娃取名不能太大:男不帶天女不帶仙,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男不帶天女不帶仙,也就是說男孩子的名字裡不能有天這個字,而女孩子的名字裡最好不要有仙這個字。 這個說法有些人會覺得有些迷信色彩,但通過一些實例卻表明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 不是講究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城裡的孩子可能對黃鼠狼都不太了解,最多也是在童話故事裡知道它,都聽過它半夜去雞圈裡偷雞的故事。確實,在農村裡,人們都將黃鼠狼當作禍害,見了都想打它。但農民對它也只是停在打的階段,並不會像見到老鼠那樣直接把它打死。這是為什麼呢?
  • 其實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生老病死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人懼怕死亡。因此世界各地也有著很多講究,其中一個不得不說的,就是在葬禮上的各種規定了,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在哪裡,都會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不能讓貓靠近葬禮,尤其是靠近屍體,但是這個講究到底是有沒有科學依據的呢?還是只是大家的講究?
  • 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而且科學家研究發現,老人說黃鼠狼不能殺,還真的是有科學依據的,並不是迷信那麼簡單。雖然黃鼠狼喜歡小偷小摸,而且行蹤詭秘,但是黃鼠狼對人類其實是有貢獻的,就像蛇看似可怕實則也對人類有益一樣,黃鼠狼也是如此。
  • 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很多人認為這跟迷信思想有關,比如說什麼招魂儀式,再比如說害怕逝者突然睜開眼。但是封建迷信不可取,蓋白紙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並且還是有多方科學依據,現在就讓我們看一看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講究吧。首先這是出於衛生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