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水青山 繪就生態畫卷

2020-12-19 金臺資訊

荒山坡地披新綠。 廣安日報記者 張啟富 曾誠 攝

山巒疊翠、水波瀲灩、田疇載綠、花木扶疏……冬季的廣安大地,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成為廣安市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宗旨。

「十三五」時期,廣安市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著眼補齊汙染防治短板,從大氣汙染防治到水環境治理、從汙染減排治理到淘汰落後產能,打出一系列治汙「組合拳」,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

自上而下共同參與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2019年,廣安空氣品質提前一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品質排名多次入圍全國前20強;

截至2020年10月,廣安城區優良天數277天,優良率90.8%,同比2015年上升8.9個百分點;PM10、PM2.5日均濃度分別為48.7、29.2微克每立方米,同比2015年分別下降39.3%、32.9% ;

納入考核的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穩定達標,嘉陵江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渠江、大洪河、御臨河達地表水Ⅲ類水質,城市和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質優良比例分別為100%、96.3%;

全市無重度汙染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廣安市生態環境方面捷報頻傳,數字的背後,凝聚著廣安市在生態環保領域的一再探索和艱苦實踐,彰顯的是廣安市加快推進環保工作的堅定決心、認真態度和務實作風。

近年來,廣安市出臺《廣安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常態化、制度化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環保法律法規納入幹部學習培訓重要內容,集中宣講《廣安市集中式飲用水安全管理條例》《廣安市城鄉汙水處理條例》,提高幹部群眾的環保法律意識;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於貫徹落實四川省打贏藍天保衛戰等9個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確保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力有序。

市委領導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主動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市生態環境局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抓細抓實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全域治理城鄉生活汙水,全力推進生活垃圾整治;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採取推動重點行業升級改造、全面淘汰落後產能等方式,整治「散亂汙」企業及集群;市城管執法局以城市精細化管理為抓手,嚴格治理職責範圍內的各類汙染行為,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各地積極開展「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淨河護河成效明顯……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實踐的不斷深入,廣安市各部門各單位環境保護的思想和行動定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基礎不斷夯實,全市生態環保工作從單打獨鬥的「小環保」走向由黨委和政府主導的「大環保」體制。

多方出擊鐵腕治汙

堅決打贏「三大戰役」

今年10月13日上午,市委書記李建勤帶隊到武勝縣,督查調研生態環境保護、河(湖)長制工作落實情況並開展巡河時強調,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樹牢上遊意識,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抓實抓好「四排」「四亂」整治,堅定不移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落地落實,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作為「川東門戶」,廣安有著重要標籤:國家「『十二五』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關注的7大重點流域之一,長江上遊重要生態敏感區和生態屏障,下遊特大城市重慶的重要飲用水源保護地。

近年來,廣安市創新開展「1 4 1 N」河湖管護模式,全面落實「河長制 警長制」,深入開展「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編制《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三年推進方案》,完成528個行政村生活汙水治理,國控省控考核斷面和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流域水質明顯好轉。

除了治水外,廣安市在大氣、土壤治理方面,也打出了「組合拳」。

治理大氣方面,廣安市開展了工業企業汙染治理,紮實推進揚塵汙染治理,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強化秸稈焚燒管控,加強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抓好汙染天氣應急應對,讓藍天白雲成常態。2020年,累計完成7家水泥企業和廣安火電廠4臺機組180萬千瓦超低排放改造達標認定,完成139座加油站、2座儲油庫油氣回收改造以及4家企業尾氣收集工藝升級改造,整治「散亂汙」企業296家,協同推進臭氧精準治理。同時,常態化管控建築揚塵、柴油貨車等大氣汙染。今年4月、9月、10月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廣安排第16位、19位、8位,未出現重汙染天氣,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8位。

土壤汙染防治方面,廣安市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完成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和耕地質量類別劃分工作,嚴格固廢危廢監管,建立汙染地塊名錄,強化生態紅線管理,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紮實開展「清廢行動」及礦山礦企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排查整治,加強涉鎘等重金屬企業管控,全市規範轉移危廢8593噸,排查礦山礦企264家,發現生態環境問題73家,完成整治49家。

在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交辦案件基礎上,廣安市對大氣、水、土壤、基礎設施、履職落實等12個重點方面再次進行全面排查清理,建立問題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嚴格銷號標準,累計排查出環境問題709個,現已完成整改689個;自查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280個,現已完成整改219個。

「十三五」期間,全市上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一抓到底的韌勁,清除生態環保領域的沉痾頑疾,並以科技手段為依託、以體制機制為保障,實施精準嚴格的治汙行動,堅決打贏「三大戰役」。

「破」「立」並舉融合推進

打造生態效益生態品牌

12月2日,在武勝縣龍女湖旁,一條2.4公裡的濱江路和嘉陵江相映生輝,公路邊上是一座全新的濱江公園,吸引著武勝市民前來享受美好的休閒時光。「武勝越來越美了,生活在這裡就是一種幸福。」在這裡散步的居民張德文說。

變化的背後,是市委、市政府跳出傳統治理思維,創新生態文明建設的又一有益探索實踐。

近年來,廣安市加快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將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發展,讓一座美麗的江灣湖畔休閒旅遊城矗立在嘉陵江畔。

伴隨著嘉陵江生態經濟示範帶建設推向縱深,沿線也成為集新型城鎮化示範帶、現代特色農業園區、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帶、生態鄉村示範帶等於一體的示範帶。

「荷花基地搞得好,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嶽池縣白廟鎮瞿家店村村民龍利民對生態建設產生的紅利同樣有著切身感受。

龍利民說,這幾年,瞿家店村的荷花節聲名鵲起,曾出現一天湧入萬名遊客的盛景。生態建設與農業、旅遊業融合發展,不僅扮美了鄉村,也帶富了村民。

如今,白廟鎮已經成為嶽池縣鄉村旅遊的一匹「黑馬」,成功舉辦過鄉村旅遊文化節、櫻花節、荷花節、柚子節等。

各生態縣(區)、生態鄉鎮不斷鞏固和深化創建成果,向生態要品牌、向生態要效益,特色生態農業、生態旅遊融合發展,較好地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

「十三五」期間,廣安市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作為破解可持續發展難題的「金鑰匙」,不斷破解制約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廣安模式」,對廣安產生了一系列積極的改變和影響。如今,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人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廣大群眾已成為生態文明紅利的第一分享人。(廣安日報記者 盧琴)

相關焦點

  • 肅南縣守護綠水青山野生動物頻頻「上鏡」
    肅南縣守護綠水青山野生動物頻頻「上鏡」 2020-06-14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大江時評:守護「三色線」繪就綠色發展新畫卷
    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廣袤的江西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青山綠水是江西的自然稟賦。  江西處處層巒疊翠,青山朗潤,是中國版圖上「最綠的省份」之一。隨著生態保護的持續推進,江西切實守護好了山脈、山體、森林、水系、溼地等生態資源,構築起綠色生態的堅固屏障。  守護好綠水青山,以生態治理打造「綠線」。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就必須以生態環境建設為根本,馳而不息的加大生態治理的力度。
  • 繪就更加美好的生態畫卷
    原標題:繪就更加美好的生態畫卷(人民時評) ——從生活變化感受全面小康④   我們揮毫潑墨,書寫生態畫卷,讓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之美從理想照進現實,讓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浸潤美麗家園
  • 守護綠水青山 建設生態家園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落實國家和省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積極開展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及生態修復,有力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礦業經濟轉型發展。走進駐馬店樂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花木扶疏、綠樹成蔭,處處風景如畫,宛如一座公園。
  • 司法激濁揚清 守護綠水青山
    密織法網護衛綠水青山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必須用最嚴密的法網,為守護綠水青山提供可靠保障。  今年4月9日,一起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安徽省肥東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  同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試行)》正式發布,對正確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嚴格保護生態環境,依法追究損害生態環境責任者的賠償責任,提供堅實法治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蔡學恩表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大背景下,人民法院現代生態文明司法理念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 守護綠水青山 描繪美麗鄉村
    連日來,記者行走在土家大地的山寨村落,感受著醉美的田園風光和鄉村振興美景:橋頭鎮野鶴村的千畝脆紅李基地掛滿了果,村民們在地裡套種辣椒忙得熱火朝天;黃水鎮萬勝壩村的萬畝蓴菜基地採摘正歡,四面八方的遊客紛至沓來;中益鄉華溪村水土流失改造激戰猶酣,「一村一花」特色產業園打造有序推進……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守護綠水青山,我縣在方圓三千平方公裡的大地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 守護綠水青山的「環保人」
    守護綠水青山的「環保人」 2020-12-04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基層動態 | 公益訴訟護航 守護綠水青山
    基層動態 | 公益訴訟護航 守護綠水青山 2020-11-24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繪就更加美好的生態畫卷(人民時評)
    我們揮毫潑墨,書寫生態畫卷,讓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之美從理想照進現實,讓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浸潤美麗家園如今,綠色不僅在山川大地蔓延,更在人們心中延展,越來越多人開始養成綠色生活習慣北京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如火如荼
  • 用綠色畫筆,繪出大美江西「畫卷」
    近年來,「兩山」理念在江西生動實踐,英雄的江西人民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做大做強生態這篇大文章,用綠色畫筆,繪出「風景這邊獨好」大美江西「畫卷」。  用綠色畫筆,繪出江西最美「底色」。綠色是江西的「底色」,江西人民用綠色畫筆,把江西的「底色」繪得更美,讓「萬裡江西披錦繡,綠水青山帶笑顏」的優美畫卷永駐贛鄱大地。  用綠色畫筆,繪出民生福祉「暖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
  • 【每日一習話】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nbsp&nbsp&nbsp&nbsp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曾多次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反覆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nbsp&nbsp&nbsp&nbsp早在2005年8月2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日報》的《之江新語》欄目中就提出了「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著名論斷,並指出,浙江省「七山一水兩分田」,許多地方「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擁有良好的生態優勢。
  • ...中小學生「詩畫綠水青山,繪就兩型湘潭」主題書法繪畫大賽的通知
    關於舉辦全市中小學生「詩畫綠水青山,繪就兩型湘潭」主題書法繪畫大賽的通知各縣市區、園區發改(產業)局、教育局,各市直中小學校:為了全面宣傳兩型社會建設、《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保護條例(2019年3月修正)》《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2010
  • 「每日一習話」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曾多次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反覆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早在2005年8月2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日報》的《之江新語》欄目中就提出了「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著名論斷,並指出,浙江省「七山一水兩分田」,許多地方「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擁有良好的生態優勢。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 關於舉辦全市中小學生「詩畫綠水青山,繪就兩型湘潭」主題書法繪畫...
    關於舉辦全市中小學生「詩畫綠水青山,繪就兩型湘潭」主題書法繪畫大賽的通知各縣市區、園區發改(產業)局、教育局,各市直中小學校:為了全面宣傳兩型社會建設、《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保護條例(2019年3月修正)》《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2010-2030)(2018年修改)》,在全市廣大中小學生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綠水青山看中國》撰稿前衛:我們都是中國的圓夢人
    從節目組凝練的鮮明主題、表現的全新形式、運用的多種手段、表達的思想理念來細心品鑑,相信觀眾朋友們一樣能夠感受到《綠水青山看中國》的視覺上的斑斕彩夢、情懷上的鄉愁舊夢、人文上的穿越奇夢、生態上的守護驚夢,選手中的青春瑰夢。(小標題)斑斕彩夢:視覺上的中國如此美不勝收饒是天下最美的畫師,也難畫出層次豐富、色彩斑斕的大美中國。
  • 新華網評:這五年,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回望非凡的五年」系列網評之四: 宋 燕 昔日不毛之地披上「綠裝」,黑臭水體「變身」生態河道,大氣霧霾治理取得明顯進展……一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畫卷正在這片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徐徐鋪展開來。
  • 【地評線】大江時評:用「三色彩筆」,繪出全面小康幸福畫卷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比如,江西崇義縣因鎢礦採選冶煉造成環境汙染,近年加快調整經濟結構,關停汙染嚴重的採礦加工企業,從黑色轉向綠色,從工礦縣蝶變生態城。好生態引客來,高山有機茶產業和生態旅遊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治理環境汙染,走綠色發展之路,從守護綠水青山中收穫「真金白銀」,摘掉貧困「帽子」。可見,讓「綠色更濃」,以「綠」生「金」一起奔小康,風景會更好,日子會更美。
  • 「趕考」新時代丨大國小鮮⑩:守護綠水青山 打造綠色河湖
    江河湖泊是寶貴的綠色財富,河北省秦皇島市於2015年在全省率先實施「河湖長制」,並不斷放大河湖長管河、治河、護河的綜合效益,重拳精準發力,實事落地見效,真正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增進民生福祉帶來了優質的水生態環境
  • 《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山水林田湖草美 坐遊神州話生態
    《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作為央視新春賀歲節目閃亮登陸CCTV科教頻道春節黃金檔。  這是全國首檔大型生態文化節目,以美麗中國、生態保護、地理文化為主軸,一經播出,便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  第二季的《綠水青山看中國》,其中有時下最炙手可熱的生態文明熱詞金句輪番登場。  譬如為什麼說青藏高原的保護關乎亞洲氣候變化;庫布齊沙漠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沙漠變綠洲的地方,為治理沙漠的全球性難題提供了怎樣的中國經驗。
  • 守護碧水藍天 繪就綠色畫卷!東營市2020年生態環境建設綜述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城市的發展未來。今年以來,東營市深刻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創新生態環境建設思路,以生態環保和「四減四增」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治汙染、建體系、調結構,狠抓重點難點問題攻堅,繪就出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的綠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