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其實也是要考驗爸媽的「文化程度」的,現在社會下不少人放鬆了對取名的要求,甚至開始用各種諧音梗,或者是遊戲梗的方法去給孩子取名。
但是如果遇到姓氏很孤僻,或者是不太好取名的姓氏,這可就讓父母們感到苦惱了。有位網友分享了給自己兒子取名的故事,其實一切源頭都得歸咎於孩子的爸爸,因為在中國一般孩子的姓氏都會隨著父親,但是偏偏這個孩子的爸爸姓「滾」。
這個字來做姓氏確實是少見又難以運用到起名方向上,這可愁壞了孩子的媽媽,於是乎孩子的媽媽都開始要決定讓兒子跟自己姓了,但是這個時候孩子的爺爺出現了。
就在孩子的爺爺逗著孫子玩耍的時候,了解到了孩子媽的苦惱,於是一口氣之下起了四個名,最後定下的是「滾源」正是代表財源滾滾來,寓意好又朗朗上口,又特別符合這個圓滾滾的小嬰兒,孩子的爸媽一聽,當場就非常的滿意,果然還是老一輩的人文化博大精深啊!
在中國,很多老一輩的人甚至是年輕一代的人,都可能會受之前糟粕文化的影響,覺得起一個好的名字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的,於是起名的時候都會去找各種生辰八字去算命,然後十分謹慎地去敲定每一個字。
但是一個人的姓名真的能夠改變人生的運勢嗎?這當然是不能的。最直接的,人的出生時間是先天因素就已經決定的,如果真的要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的話,其實最後靠的都是個人本身的後天去加以改善。
當然大多數父母謹慎給孩子命名的出發點,肯定都是想要孩子未來能夠健健康康一帆風順,但是靠一個名字來支撐,肯定是效果甚微。
孩子擁有這幾種能力,長大更優秀,家長要儘早培養
第一:獨立生存的能力
這個年代裡,中國式家長教育孩子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給孩子的溺愛。而這些溺愛往往就是無限無窮且無底線的,這樣的溺愛造成了很多孩子,開始變得內心脆弱且行動能力差,什麼都要依賴著父母去解決問題。
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一點:自己是沒有辦法,一直把孩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保護傘之下的,如果孩子不能夠自我的去接受闖蕩,那麼孩子將永遠沒辦法長大。
所以家長們最應該培養孩子的一個技能,就是獨立生存的能力,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做,不要總是家長幫助代勞,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去感受成長,培養他們的生存技能。
第二:交際能力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一個詞,就是「社恐」,展開來說就是社會恐懼症,也就是對密集的人群或者陌生人產生害怕和抗拒,沒辦法進行交流的一種症狀,當代年輕人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但是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交際和交流的,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很容易在社會工作中吃虧,甚至可能連個好的朋友都交不到。只有培養好了孩子的交際溝通能力,那麼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才能夠更加的順利。
第三:團結協作能力
人有時候會需要獨自去面對問題,但是人也是需要合作的。並且在遇到一些困難和阻礙的時候,只有大家的合作起來才能夠實現闖關。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去培養孩子的協作能力,互相幫助。
之前遇到這樣的一類家長,她就直接地告訴孩子,如果你成績好的話,別人問你用什麼方法學習,你千萬不要分享給別的同學,不然他們就會超過你了。如果家長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私利己。
第四:說話做事要講究誠信
先有信再做人,民無信不立,如果想讓別人相信自己,就得先具備有誠信這一東西。對孩子來說,培養誠信最重要的就是家長要做好榜樣,不要總拿一些事情去為了哄騙孩子而撒謊。
同時教孩子誠信的時候可以從一些小事做起,就比如簡單的「有借有還」「不能開空頭支票」然後就是關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作出解釋和培養。
每個人的成功不能都是靠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去拼運氣的,有的時候腳踏實地後天的素質技能培養才是立人立事最重要的。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姐姐輔導作業,弟弟被罵哭,姐姐被氣哭,網友:這一幕太真實
新生兒太醜,爸爸一臉無奈,媽媽眼角含淚,貨品一出概不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