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治理!丨臭氧成影響山東空氣優良率第一因子

2020-12-16 瀟湘晨報

夏天的午後風和日麗,藍天白雲,空氣貌似很清新,人們看環境監測數據才發現,當天臭氧汙染。具有迷惑性的健康殺手臭氧正成為除顆粒物外,對空氣品質影響最大的汙染物。

日前,山東對臭氧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出重拳,印發2020年夏秋季揮發性有機物強化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利用5個月的時間,對石化、有機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和加油站(儲油庫)5個重點領域進行治理,這些領域的工業園區、企業集群和重點企業成為重點管控對象。

據了解,為減少VOCs汙染,濟南、煙臺、泰安等山東多地已陸續出臺鼓勵夜間加油舉措,加油站領域治理先行。

多地出臺鼓勵夜間加油舉措

近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惠澤等旗下多家加油站都推出了夜間加油優惠活動。其實,除了濟南外,煙臺、泰安等山東多地也已陸續出臺了鼓勵夜間加油的舉措。

加油站治理只是這次山東對VOCs綜合治理的一個領域。這次山東鎖定石化、有機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和加油站(儲油庫)5個重點領域,自5月到10月份,重點地區為除威海和煙臺外山東省其餘的14城市,尤其是京津冀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及蘇皖魯豫交界地區。重點管控對象為工業園區、企業集群和重點企業。

「VOCs的排放量與石化企業的類型、規模、投產時間以及管理水平都有很大的關係。以煉油廠為例,VOCs以無組織排放為主,其中設備洩露30%、存儲揮發30%、裝卸揮發15%、廢水廢固逸散15%,佔全廠VOCs排放量90%,工業尾氣和燃燒煙氣只有微量VOCs排放。」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處長張金智介紹說。

據了解,VOCs廢氣組分複雜,排放量大面廣,治理難度大,涉及石化、儲運、貨櫃製造等33個行業部門,86個細分行業,115個子排放源。

不容忽視的是,近年來,VOCs日漸受到重視,但相比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治理起步晚,排放量並沒有降低。山東省的VOCs居全國前列,是造成山東省臭氧汙染較重的主要原因。夜間加油可以避開陽光直射和高溫,減少汽油揮發。

政府搭臺 企業唱戲

「第三方市場不規範,檢測點數明顯少於實際,部分企業報告存在數據造假嫌疑。比如,儲罐收集不到位,老儲罐改造安裝回收系統空間較小,生產過程集氣罩效率偏低,小型企業敞開式生產較為普遍。」對近日省生態環境廳暗訪加油站VOCs治理時發現的問題,張金智透露。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我國VOCs治理市場起步較晚,準入門檻低,加之監管能力不足等,治汙設施建設質量良莠不齊,應付治理、無效治理突出。

「山東省低溫等離子、光氧化等低效技術應用甚至達80%以上,治理效果差。一些企業由於設計不規範、系統不匹配等原因,即使選擇了高效治理技術,也未取得明顯治汙效果。」張金智說。

據了解,為此,山東擬按照「政府做媒,自由選擇」的原則,建立治理技術交流平臺,實現「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幫助企業找出VOCs汙染排放治理問題,根據「體檢單」督促企業儘快整改,針對企業VOCs汙染防治重點難點問題,將邀請專家進行研究會診,提出問題解決思路和治理路徑相關建議,及時反饋至企業,以幫助企業精準治理。

臭氧成影響山東空氣優良率第一因子

山東為何要對臭氧汙染治理出如此重拳?

「臭氧成為影響我省空氣優良率的第一因子。2017年至2019年,臭氧超標天數分別為47.2天、56.7天和73.2天,分別拉低當年優良天數比例11.6、13.9和19.2個百分點。」18日,張金智介紹說。

據張金智介紹,通常臭氧濃度在5-10月份開始出現超標現象,高值時段主要集中在夏季,峰值集中在6月份。

來自省生態環境廳的數據顯示,山東的優良天數正在逐年增加。然而,2013-2019年,山東省臭氧濃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臭氧濃度較2013年反彈了28.8%。

「臭氧汙染越來越嚴重,這會抵消由PM2.5汙染控制帶來的公共健康收益。」張金智說。

截至2020年6月15日,山東省臭氧濃度為173μg/m3,同比整體改善,改善幅度為1.7%。16個城市中,濟南、青島、濟寧、泰安、臨沂臭氧濃度同比反彈,反彈幅度分別為4.9%、4.5%、11%、7.3%、1.1%。

【來源:山東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2020年空氣品質優良率100% 藍天保衛戰顯成效 晉江收穫『好氣質』
    歲末年初,晉江生態環境局傳來好消息:2020年晉江空氣優良率100%,高於年度目標97%;細顆粒物濃度19ug/m3,優於年度目標26ug/m3;6項汙染物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達到年度空氣品質改善目標。與此同時,2020年晉江財政總收入227.67億元,增長2.7%,GDP預計增長4%,實現了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 大氣汙染防治特護期長沙「亮劍」②丨點長制:以「點」代「面」管出長沙好空氣
    同時,開福區組建點位長微信群,每小時通報站點實時數據,當數據出現升高預警,點位長第一時間調度部署。正是在強力機制的推動下,2020年,開福區按年度計劃系統鋪排了餐飲油煙達標排放;高排車輛整治;非道路移動機械設備編碼、上牌;「散亂汙」企業搬遷和清退;低氮鍋爐改造;油氣回收監管等等一系列重點工作,伍家嶺、沙坪兩個站點也在空氣品質臨近汙染邊緣中共搶回優良天數30天!開福區伍家嶺、沙坪兩個國控站點2020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均達到292天以上的既定目標,空氣品質優良率在內五區排名第一。
  • 【大氣汙染防治】臭氧技術在有機廢氣治理中的應用
    臭氧與有機物反應的速度快,使用方便,不會產生二次汙染。目前,臭氧技術在廢水處理和煙氣處理等 多方面都有較多的研究和應用。臭氧氧化技術是一種近年來備受重視的水汙染治理新技術,在廢水處理過程中臭氧與有機物的反應是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的,一種是利用臭氧分子本身的強氧化能力,直接氧化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另一種是通過生成氧化能力更強的HO˙來實現。
  • 福田區空氣優良率達97.9%
    記者今天獲悉,為進一步強化揚塵汙染防治管理,提高轄區環境空氣品質,打贏藍天白雲保衛戰,福田區嚴懲揚塵汙染防治違法行為。據悉,截至今年9月初,福田區空氣優良率達97.9%,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5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日平均濃度為1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
  • 雷宇:臭氧與PM2.5協同控制納入「十四五」治理範疇
    會上,雷宇介紹了「十四五」大氣管理的總體思路、治理內容,以及通過產業布局調整提高環保水平、推進重點區域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多贏的政策和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臭氧首次被納入「十四五」規劃的治理範疇。
  • 這個冬天浙江空氣品質怎麼樣?會不會有重度汙染?剛剛,最新預測來了
    1】過去11個月,浙江省空氣品質好於全國平均首要汙染物是臭氧,其次為PM2.5全省69個縣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日AQI優良率為96.6%,同比上升3.5個百分點。臭氧已成為影響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的主要汙染物,其次為PM2.5。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數佔總超標天數的92.3%,以PM2.5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數佔7.7%。我省設區城市空氣品質總體好於全國平均。PM2.5平均濃度在31個省份中排名第8位,優良率排名第12位。
  • 連續四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5%以上,貴陽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見實效
    爽爽貴陽(圖片來源於網絡)1月7日,記者從貴陽市「聚焦環境治理,全力守好生態底線」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貴陽全面打響了大氣、水、土壤、固廢、農村五大汙染防治攻堅戰,連續四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5%以上,空氣品質在全國省會城市名列前茅。
  • 空氣汙染成國人第四大健康殺手!全球每年死於空氣汙染疾病的人數...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危昱萍 北京報導  編   輯丨周上祺  圖片來源/ 新華社  空氣汙染健康影響研究層出不窮,也是公眾極為關心的話題。  圖片來源/ 新華社  衡量空氣汙染健康影響,首先看看各國空氣汙染情況。  南亞部分國家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地區,包括孟加拉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 臭氧攻堅戰:肆虐全球七十載,藍天下的老惡魔(南方周末)
    導致異常的是一類叫做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物質,它們是大氣汙染物PM2.5和臭氧的前體物之一。常見的VOCs有甲苯、二甲苯等,包括人為源和天然源,人為源來自汽車製造、印刷、塗料、加油站等行業,天然源則來自植物釋放等。這些年,中國PM2.5得到了有效控制,藍天變多,聯合國曾評價「中國空氣治理是可借鑑的範本」。
  • 廣東:空氣品質改善「天花板效應」凸顯,減排邊界效應顯現
    「通過治理黑臭水體,來倒逼汙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也就是汙水治理廠的建設,管網系統的完善。」劉其漢表示,我省汙水處理能力一直以來排在全國第一,管網建設也在加快,去年新增了5949公裡,但缺口仍不小。接下來,黑臭水體整治的工作重點是:綜合採取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循環等措施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 300天優良 錦江區空氣品質位列五城區第一
    300天優良 錦江區空氣品質位列五城區第一 2021-01-1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位專家齊聚 探討臭氧的應用與發展
    我們通過一些專家的介紹來進一步了解對臭氧的認知: 一、陳玉成:人類無需害怕臭氧,臭氧是人類的好朋友 約99%的紫外線是通過大氣中臭氧層完成過濾,和工業淨水使用的臭氧來源不同,但是化學成分是一樣的。發現臭氧有一百多年歷史,過去二十年發展很快。 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在空氣、水、食品安全,都有應用。
  • 重視臭氧汙染,生態環境部擬啟大排查,綠會政研室建議與公眾舉報...
    但其中一項影響深遠、危害很大的臭氧汙染,卻往往被人們忽視。近年來大氣治理的成效顯著,但臭氧汙染卻未降反升,值得關注。臭氧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使用廣泛,例如可應用於食物及水資源的消毒。然而當人類生活區周邊的臭氧濃度超過一定限值,就將造成灰疆和光化學煙霧等汙染,嚴重影響正常生產與生活。
  • 湘潭市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專項檢查
    湘潭在線8月1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連日來,湘潭藍天白雲刷爆朋友圈,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種天氣情況下很容易滋生臭氧汙染。8月8日起至月底,市生態環境局將牽頭組織各縣(市)區環保部門對21家涉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重點企業進行監測檢查,為下一步臭氧汙染防治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 貴陽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名列全國省會...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程曦) 1月7日,記者從貴陽市「聚焦環境治理,全力守好生態底線」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貴陽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8.9%,連續五年穩定在95%以上,環境空氣品質連續四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在全國省會城市名列前茅。
  • 【海東市】六縣區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率94.9%
    12月16日上午,海東市向社會公布今年前11個月,海東市環境質量總體情況、空氣、地表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聲環境質量狀況,六縣區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達302天,優良率94.9%。  海東市所有幹支流年均水質均達到功能區目標,主要河流黃河海東段水質繼續保持優。
  • 這就是山東|錯時加油、線上監測,山東這樣增「顏值」,提「氣質」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7日訊 (記者 李明 胡高彤 孫小茹 盧偉霞) 2020年是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近期,山東各地各部門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任務,不斷擦亮生態底色,助推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 未來十日多地將現臭氧汙染 氮氧化物和VOCs是主因
    【財新網】(實習記者 姚曉輝)未來十日中國多地將出現不同程度的臭氧汙染。生態環境部6月3日通報了6月中上旬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結果顯示,6月中上旬,受持續高溫和近地面偏南風輸送影響,京津冀大部、山東大部和河南北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現臭氧輕至中度汙染,其他地區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 2019年度上海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09天 比2018年多13天!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去年本市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天數為309天,比2018年的296天多了13天,AQI優良率為84.7%。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公報顯示,本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臭氧汙染仍較突出。
  • 北極也有臭氧洞,10年才有一次|北極地區|平流層|南極|蒙特婁議定書
    導讀:與南極每年春季都會出現臭氧洞不同,北極臭氧洞出現頻次非常少,基本上10年才會出現一次。今年春季北極上空的臭氧洞規模達到100多萬平方公裡,成為史上最大的北極臭氧洞。這次臭氧洞的產生和新冠疫情無關,主要是源自平流層極區異常強大的極渦,極渦隔絕了南北熱量和空氣交換,在極區低溫環境裡形成臭氧洞,隨著春末極渦的分裂,臭氧洞也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