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政治重難點是哲學,哲學要背知識點的同時要學會分析,在選擇題,簡答題中都是都容易做出來。哲學在政治卷中佔18分,它考五本書知識點分散,但是哲學這一部分就有18分,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在難學也有方法學,找到規律就遊刃而解了。
哲學框架
哲學:①哲學基本問題及不同流派(唯心主義,形上學等)②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辯證法:物質世界是聯繫的、全面的、發展的。認識論:人類的認識是反映與能動的統一。唯物史觀:歷史發展是能動的客觀物質性過程。
哲學知識的邏輯
否定之否定規律:事物的發展總是要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形成一個周期,從形式上看循環往復,從實質上看是前進上升。例如,萬事萬物發展的方向是已對已對矛盾存在。A和B是一對矛盾,事物處於A狀態,A要發展首先要否定自己,然後進入B狀態。就像種子生根發芽成為花,然後花否定自己枯萎,落下的種子。這個種子不是第一次的種子而是在數量和質量上前進和上升了的種子,否定自己一次進入對立面。它的意義是,人類社會起點是公有制社會再到私有制,而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概念未來可以預測,這公有制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
矛盾的統一性和鬥爭性: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鬥爭性指的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鬥爭性按照不同的性質可以區分為對抗性的鬥爭和非對抗性的鬥爭兩種情況。同一性指兩者不能單獨存在,比如男人和女人。矛盾的鬥爭性是指,A跟B有矛盾,非對抗性的是師生對抗性的是同學,在考研時,兩人報考同一學校同一專業,之間存在著矛盾這是對抗性的。
哲學應試技巧題中見分曉
2020年單選題,它最後的問題是對人工智慧社會效用的評價是,而這道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A選項有真理性,對錯問題題目中沒有對錯的評價,選項錯誤。B選項人類的認知有認知性認知和評價性認知,認知性認知是是什麼的問題,而嗯,評價性認知是對事物評價。題目中給的是對事物發展程度的認知性評價,這道題是對人工智慧的性能等評價,而不是是什麼的問題,選項錯誤。C選項是客觀性而不是主觀性的評價。所以這道題最後選D。在政治的答題過程中,要仔細閱讀題目,看清楚題目到底是在問什麼再去選答案,哲學的答案有很多幹擾項,必須要逐字逐句地分析。
考研要在千軍萬馬中選出優良的士兵,你要緊繃精神,打起12分的精神面對你要面臨的挑戰,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