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一首《菊花》,通篇處處引經據典,但是寫得很是有韻味

2020-12-17 塵世曉書僮

李商隱,義山,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為後世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尤其是他的愛情詩最受人們的追捧,晚年由於無依無靠,一個人獨自生活,這時他回想起了年輕時經歷過的愛情,寫下了諸多情意綿綿的愛情詩;而且大部分都是無題, 例如《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等等,那都是廣為流傳,這些作品不僅寫得深情,同時情感細膩,讀來也是令人讚嘆不已,所以從這些作品中,我們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

儘管很多人認為李商隱寫其它類型的作品不行,甚至都不如同時代的杜牧,其實是沒有深入去理解,一些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感人肺腑,譬如這首《菊花》,同樣寫得很是有趣,整首詩雖然同樣引經據典,可是寫得很有韻味。詩人正是託物言志,把自己比喻為菊花,從而寫得很是有趣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又有著一種淡淡的憂傷。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裡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菊花也是歷來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它與梅花、蘭花、竹子被後世稱為「四君子」,所代表的正是一種獨特的精神。而對於我們普通的讀者來說,從這樣的作品中,不僅能夠感受到詩作本身的韻味,同時更多的還能夠從中體會到詩人的一片真誠,以及對於人生的感悟,這也正是此詩最能夠打動我們的地方。

這首詩雖然不是愛情詩,可是卻最能夠體現出李商隱當時內心的感受,作為那個時代著名的才子,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是處處不如意,一輩子無非只是擔任了小小的幕僚,對於他來說自然是很憂愁。還在少年時代李商隱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希望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可是誰能夠想到最終像普通人一樣只是碌碌無為,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首聯和頷聯便是先描寫了菊花的樣子,然後又是引用了典故,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使得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菊花的顏色暗暗淡淡,呈現出一種清雅的紫色,而且有的又是恰到好處的黃色,總之菊花的顏色,那也是各種各樣,各不相同。菊花開在了陶淵明的家的籬笆邊,也生長在羅含的家中,而且香氣在很遠的地方都能夠聞得到。在這裡陶淵明和羅含,則是使用了典故,不過還是比較容易理解。

頸聯和尾聯又是描寫了菊花的品格,還有對於菊花的讚美,從而突出了這首詩的主題,菊花從來不會畏懼秋寒,同時也能夠承受住寒霜,完全無所畏懼,但是菊花又害怕黃昏來臨之後,這時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我一個人獨自沉浸在金鸚鵡杯中,獨自去品嘗美酒,也想把自己化身為白玉堂前的明君所使用。在這最後一句中,正是李商隱正是希望自己可以有所作為,能夠實現人生理想。

李商隱這首《菊花》看似在寫詠菊,其實更多的還是通過對於菊花的描寫,以此告訴了世人,他是希望可以實現理想,能夠去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很可惜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碰壁,所以從這首詩中,我們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真誠,還有他骨子裡的悲痛之苦。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有所成就,可以實現理想,去成就一番事業。

相關焦點

  • 謝枋得很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處處引經據典,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但是由於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以至於許多的文人心中都有一處屬於自己的桃花源記,希望可以生活在那個地方,終日裡與美景相伴,過著平淡而樸實的生活。文人的生活往往充滿了詩情畫意,可是生活在動蕩中的文人,顯然更渴望有一處真正的桃花源,但是世界之大,那個地方在哪裡呢?
  • 謝枋得很有意境的一首小詩,通篇處處引經據典,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但是由於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以至於許多的文人心中都有一處屬於自己的桃花源記,希望可以生活在那個地方,終日裡與美景相伴,過著平淡而樸實的生活。雖然這首《慶庵寺桃花》沒有前一首《武夷山中》有名,但是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當時謝枋得在浙贛一帶抗擊元兵,但是很快他的部隊就被元兵衝散,他只好退守到信州(今天的江西省上饒市),在那裡他隱姓埋名,後來躲到了福建的武夷山,寫這首詩他無非就是告訴了別人,他是不可能為元朝服務,那種決絕的態度,也是令人敬佩。
  • 元代才子張可久這首驚豔之作,通篇處處引經據典,也是寫出了新意
    ;通篇寫得也是很巧妙,並且還處處引經據典,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也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其實張可久作為那個時代的才子,對於元曲的發展,同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名篇佳作寫得很優美。我們想要讀懂一首作品,自然還是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張可久原名張伯遠,字可久,號小山。但是有的記載又有出入,所以筆者在這裡就按《四庫全書》裡的記載來介紹。
  • 元代才子張可久這首驚豔之作,通篇處處引經據典,也是寫出了新意
    馬致遠也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散曲大家,寫下過很多令人驚豔的作品,那麼除了他之外,還有一位作者張可久也是名滿天下,他的作品也是風格迥異,有著很鮮明的個性,尤其是他的名篇《一半兒·落花》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也是很巧妙,並且還引處處引經據典
  • 杜牧很有趣的一首詩,通篇無一生僻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
    晚唐時期的詩壇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當屬杜牧和李商隱,兩個人都是少年天才,寫過很多優美的詩作,特別是他們的愛情詩,最為後人津津樂道,寫得很深情,也很感人;現實生活中,他們也是愛得轟轟烈烈,也愛得很真誠,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們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意,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一片深情
  • 李商隱一首經典的詠雨詩,通篇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不著一個雨字
    這首《微雨》,那就是一首很感人的作品,整首詩意境悽美,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憂愁;寫這首詩時李商隱剛剛初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很不幸他沒有高中,這件事情對他打擊也是很大,畢竟李商隱在參加科舉之前非常自信,認為一定可以金榜題名,可是放榜才發現原來並沒有考中。
  • 清朝無名氏一首無題詩,頗有李商隱的風採,通篇寫得很有韻味!
    以這首《無題·朝鬥壇前山月幽》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通篇寫得很有韻味,每一句都別具一格,不僅充滿了詩情畫意,也寫出了新意,從開篇到結尾句句有深意;雖然同樣是從平凡的事物寫起,可是詩人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從而讓整首詩有了一種獨特的美
  • 李白這首詩處處引經據典,通篇寫得很是有趣,讀來讓人讚嘆不已!
    當然過多引用典故,也是不可取,用得多了會讓作品落入俗套,只有用得合適,用得巧妙,才能夠讓作品達到了推陳出新的效果。唐朝詩人在創作時就喜歡引用典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商隱,翻開他的詩集,我們會發現許多的作品裡都暗含了典故。
  • 李商隱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感人至深
    唐朝後期社會矛盾尖銳,而且由於「牛李黨爭」的關係,讓很多的有識之士捲入其中,從而成為了犧牲品,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李商隱,由於他早年間是由於牛黨的人,跟隨當時的宰相令狐楚,一度是春風得意;令狐楚當他極為欣賞,處處提攜,還專門教他學詩;可是李商隱在遇到了王氏(後來的妻子),開始瘋狂追求王氏,最終抱得美人歸,不過他前面所有的努力也從此付之東流。
  • 歸家不成的李商隱滯留外地,寫下一首感傷之作,通篇無一字不憂愁
    跟隨當時的宰相令狐楚,一度是春風得意;令狐楚當他極為欣賞,處處提攜,還專門教他學詩;可是李商隱在遇到了王氏(後來的妻子),開始瘋狂追求王氏,最終抱得美人歸,不過他前面所有的努力也從此付之東流。愛情讓李商隱失去了所有,再也不可能會有任何的機會,但是他對於妻子一往情深,每次在外地,他都要寫詩,或者是寫詩,給遠方的妻子,在這首《端居》一詩中,可見李商隱極為深情,同時又流露出了思鄉之苦;一個人滯留在外地歸家不成,另外還盼望妻子的家書,可是始終杳無音訊,這讓詩人感慨萬千,所以這首詩也是他眾多作品是比較傷感的一首。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詠菊詩,開篇的兩組疊字句,美得令人驚豔
    它在冬末初春時節開花,這一時期天寒地凍,但是梅花從來不會畏懼。文人們的這種美好的願望,也就在他的筆下顯得很獨特,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而然就不一樣,每一首作品都意境高遠,寫得很有韻味,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處處引經據典,寫出了新意還充滿諷刺
    ,最經典的要數這首《海上》,整首詩處處引經據典,運用了真實的故事,還有神話傳說,以此相結合,再突出那種諷刺意味,所以寫得很巧妙。人們可能比較熟悉的還是李商隱的愛情詩,每一首都纏綿悱惻,寫得情意綿綿,其實除了愛情詩之外,他的諷刺詩也是一絕,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便是寫得很傳神。
  • 範成大很感人的一首愛情詩,通篇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寫得極為深情
    範成大,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詞人、文學家、思想家;他與當時的陸遊、楊萬裡、尤袤等人被後世稱為」中興四大家「,儘管範成大在名氣不如陸遊和楊萬裡,不過他很多的作品那也是寫得很唯美,特別是晚年時期的作品,大多都是描寫了鄉村普通的風景,但是寫得又是生動有趣,從而顯得別具一格
  • 歷史上,最美的「菊花」詩作:出自李商隱筆下,第一句超級驚豔!
    李商隱筆下的詩作,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最是比如在描寫秋天「菊花」的詩作中,李商隱筆下的一首《菊花》堪稱經典,千百年來,被奉為極品。唐·李商隱·《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裡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 白居易這首詩通篇寫雨,但是不著一個雨字,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上去很普通,可是卻寫得很有韻味,可以說是老少皆宜,每個人都讀得懂。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在國外名氣很大,連李白和杜甫都要望塵莫及。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他的詩很少引經據典,這也就不會有理解上的障礙,一些詩人由於過多引用典故,使得後人往往會難以理解,然而白居易的作品沒有這方面的障礙。
  • 李商隱最具有諷刺意味的一首詩,很是值得我們一讀,通篇寫得生動有趣!
    李商隱,字義山,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而且他的詩作深受文藝青年的追捧,特別是他晚年創作的那一系列的愛情詩,每一首都纏綿悱惻,寫得極為深情,讀來也是令人讚嘆不已。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開篇的疊字句寫得很傷感,通篇充滿憂愁
    李商隱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詩人,他的作品情感細膩,尤其是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寫得極為深情;現實生活中的李商隱就是一位深情的男子,愛得真誠,正是由於他的一片深情,使得作品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李商隱這首詩水平很高,開篇的疊字句讓人立馬感受到了他的悲痛之苦,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雖然身處外地,但是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所以詩人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寫盡了人生的無奈,明明思念故鄉,可是又無法回去,這也是詩人最為痛苦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整首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 李商隱這首詩處處用典,但寫得最深刻,最後兩句寫出無數人的心聲
    李商隱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他與當時的杜牧還一起並稱為「小李杜」,特別是他的愛情詩,那都是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每一首都足以令人感動,其中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更是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雖然他的詩作很優美,也非常的深情,但是想要理解起來應當說是比較困難,畢竟他的很多詩作用典太多,往往在一首詩中處處用典,這也使得他的作品難以解讀,尤其是他的這首《錦瑟》,更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這首詩也是用處處用典。其實唐詩裡很多的作品都會使用典故,但是李商隱似乎特別喜愛使用典故,他的很多作品裡都經常會使用一些典故,這也使得他的作品往往比較難以理解。
  • 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但是同樣寫得很美,這首詩就充滿了詩情畫意
    一部《全唐詩》收錄唐朝所有詩人的作品,裡面一共是有四萬九千多首,每一首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寫得很是唯美。不過對於大部分的作品來說,卻又是處處引經據典,後人往往是難以解讀,不過有一位詩人的作品卻又與眾不同,那就是中唐詩著名詩人白居易。
  • 李商隱最驚豔的一首詩,通篇更是悲傷,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這也正是李商隱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我們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筆下的那一份深情,以及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一份感傷。其實到了晚唐詩歌開始是在走下坡路,但是以李商隱為首的這群詩人,他們還是創作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這一時期的社會也比較尖銳,但總體上來說,文化還是比較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