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山大學南校區發掘出漢代古墓?

2020-12-05 宇宙情報員

2019年開年,中山大學春暉園與施工隊合拍的古墓麗影開機,中大學子校友轉變為古墓派傳人,繼續弘揚魔法精神娛樂身心

本人在附近生活了五年,居住地研究生公寓。

考據派認真嚴肅地回答一下:

一、關於古墓地址位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春暉園食堂旁的工地現場,計劃建新飯堂(不是體育館,體育館在這塊地的北面,研究生公寓前面)上圖:

這塊地厲害,三年前還是中山大學逸仙泉水廠、中山大學文印中心的平房,羅校長到任後,拆拆拆變成了一片大草坪,再到現在挖挖挖建新飯堂工地到。。。挖出了漢墓,研究生三年見證了宿舍門前滄海桑田於一瞬啊。

剛開始動工:

然後,在這條路通往圖書館的路上,有一片很有特色的老式建築群,每次都喜歡特地欣賞下路過的美麗風景:

然而,這棟樓旁的石桌凳腳原來竟然就是人家的墓碑。。。打擾了

放大看看墓碑是啥

學在中大,真是常常有驚喜,處處有秘密

二、挖出了什麼?好多吃瓜群眾「羅古喧天」無非就是好奇這是個什麼墓?有什麼東西?值錢不?

首先,科普一下考古發掘小知識。

一般來說,考古測繪現場工作還沒有結束,官方報告沒有發布,大家都有責任保護髮掘現場保護文物以防引起文物流失非法之徒盜掘,保護考古現場一手材料保護著作權(畢竟大新聞要悄悄醞釀啊,南越王墓當年發掘就各種小心,就擔心炸開了鍋),所以就有喧譁一陣過後有人出來維護世界和平:「請大家儘量不要拍照 拍了也不要發在網上」。BUT自媒體時代,瞬間消息就傳開了,吃瓜群眾的好奇心怎麼可能耐得住!!!

其實在高校內部發現已經很好了,如果是房地產開發為了趕工程資金回流,估計大家都不會知道信息就涼涼(不是黑)

我們先來看主流媒體的報導:

南方+中山大學南校區施工現場挖掘出古墓,知情人士:疑似漢墓__南方plus_南方+南都南方都市報:中山大學南校區食堂工地挖出漢墓!

廣州考古院已介入發掘廣州市考古文物研究所表示,目前勘探發現多座東漢和明清時期墓葬,以及唐代水井等文化遺存。

廣州市考古文物研究所表示,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地勢較高,適宜古人生產生活,死後埋葬。(好一個風水寶地啊~)

其實,中山大學挖出古蹟也不是第一次了

其實基建挖到墓一點也不稀奇,南越王墓出土前五六十年代廣州基建也挖到了很多漢墓,漢墓非常多,全國起碼都上千座了。

言歸正傳,從今天的情況來看,好像沒挖出多少東西,幾十年前被破壞得比較嚴重了,現在是廣州市考古人員在發掘(不是中大考古系專業啊~),東西理論上考古所做完了資料整理、研究後有可能移交給博物館,但是廣州市的博物館還是中大博物館就要具體去爭取了。(看中大實力了,不是要建博物館嘛,不知原來選址哪裡,如果廣州博物館看不上這些文物不知道會不會留在中大呢,且繼續吃瓜吧)

先補充個背景知識,因為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古代是等級社會,隨葬品的話本身也是會按照墓主人身份有限定的,不能逾制。文物方面感覺不算特別值錢,沒啥金子銀子玉器那些哈哈哈哈,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就是所謂的一些隨葬品——「明器」,為了給那些死去的人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用的。

從現場流出來的圖片看,大部分都是像北京路那樣有個以前人工建築的痕跡在(一開始傳出來的視頻我和同學在研究也說看著就是燒得很整齊的磚,不像漢墓),也有一些文物,大家還是期待考古隊的考古報告吧,才能具體判斷。

如果是平民階層的墓都不會特別值錢,除非是一方大戶人家。但是凡是人類活動的痕跡也都會有研究價值的,況且這種人們都喜歡聚居的地方,這片又是和謝靈運有關的康樂園(扯遠了。。)~墓碑上面有明顯的梁氏、張氏,嘉慶年間之類的文字信息,另外如果墓誌的碎片能釋讀出來也會有不少信息,對於研究這一帶人類活動還是有價值的,可以對照文獻得到不少補充吧,比如廣州城郊海珠區附近人類活動村落社區聚集情況、嘉慶年間梁氏張氏如何逐步遷播到此地(腦洞開大了),畢竟看著這片墓地規模挺大的。但是這樣的墓這樣的器物如果放在全國已有同類就沒啥價值了,因為無法推進我們對古人及其社會新的認識。

至於後續新飯堂會不會施工,我覺得會的,大家都希望能在上面建個博物館,文體兩開花,但是中大博物館選址好像不是這裡,不知道羅校長下一步會怎麼布局了哈哈哈(羅校長:又挖出東西了,腦殼疼,頭大)(學生們:這回真的是墳頭吃飯墳頭蹦迪了)

以往經驗,價值不大的遺蹟都會回填,見識家鄉漢墓遺蹟最終上蓋了街角公園哈哈哈。

至於文物到底值不值錢,如果是古玩界的話有些人覺得那隨便破銅爛鐵存個上百年都說是值錢的,價錢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看市場怎麼運作和炒作而已,有些不是實際價值,而是市場潛力估價,就像上市公司那種市值多少吧~

所以還是散了吧,別想著撿點什麼了,但是歡迎大家報考中山大學,成為古墓派傳人~

最後還是祝大家期末順利,過個好年~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現古墓葬 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
    近日,「中山大學發現古墓」的新聞在網絡熱傳。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本次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晚期人類活動影響,該處墓葬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行考古挖掘。
  • 中山大學現古墓葬 涉及多朝代
    原標題:中山大學現古墓葬 涉及多朝代大學校園內發現古墓!近日,「中山大學發現古墓」的新聞在網絡熱傳。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本次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晚期人類活動影響,該處墓葬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行考古挖掘。中山大學校園內一擬建食堂發現古墓1月6日,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一擬建食堂發現一處古墓。
  • 中山大學挖出漢代古墓,墓中出土十餘件文物,學生:我們是古墓派
    但是隨著近些年來考古工作的發現,向世人證明了嶺南的廣東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最近在廣東中山大學發現的一座漢代古墓。近日,廣東中山大學廣州南校區春暉園食堂附近正在施工建設體育館,就在工人們挖地基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座古墓。很快工地領導把這一消息上到了有關部門,廣州考古院文物專家聞訊後迅速趕到了現場,並對施工現場進行了封鎖。
  • 中大發現漢代古墓 發掘近40件隨葬陶器 暫不需要實施原址保護
    古墓發掘現場大洋網訊 昨日,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現古代墓穴。記者了解到,文物部門已經進駐現場開展考古工作,此次發現的是多座東漢和明清時期墓葬,以及唐代水井等文化遺存。在漢代墓穴中,有近40件陶器隨葬品,包括壺、釜耳杯、動物模型等。
  •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近日,中山大學一在建食堂發現古墓葬的新聞引發關注,當地考古部門已經介入勘探。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已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後期活動影響,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一步勘探。
  • 中山大學食堂工地挖出漢代古墓 其中散落近四十件古物
    2019年1月7日,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現古代墓穴。文物部門已經進駐現場開展考古工作,此次發現的是多座東漢和明清時期墓葬,以及唐代水井等文化遺存。在漢代墓穴中,有近40件陶器隨葬品,包括壺、釜耳杯、動物模型等。
  • 中山大學挖出古墓?不稀奇!「古墓派」學校還有這些
    前兩天,廣東那個中山大學本來在修食堂,結果在工地上挖出了古墓,還不止一處,涉及東漢到明清時期的,還有唐代的水井。>>這不是該校第一次挖出古墓中山大學挖掘古墓已有先例1961年,中大修球場,兩度出土漢代墓葬。1981年,該校修教學樓,又挖出來東漢墓穴,當時就由中大人類學系教授帶領學生,自己動手發掘清理。這種實習機會,你就說羨慕不羨慕!
  • 今天被「古墓派」刷了屏,為啥學校總能挖出古墓
    1月6日,一則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漢代古墓的消息,瞬間讓中山大學上了熱搜。當天下午,中山大學宣傳部門確認,該校廣州校區南校園擬建學生食堂項目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情況屬實。該校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進駐現場,正在按有關規定進行辦理。
  • 今天被「古墓派」刷了屏,為啥學校總能挖出古墓……
    月6日,一則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漢代古墓的消息,瞬間讓中山大學上了熱搜。當天下午,中山大學宣傳部門確認,該校廣州校區南校園擬建學生食堂項目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情況屬實。該校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進駐現場,正在按有關規定進行辦理。
  • 中山大學東漢墓墓主是什麼人?富人
    記者黃聞禹 王娟報導 中山大學此次一共發現幾處古墓?這些古墓分屬哪些年代?出土的文物有哪些?文物價值如何?墓主人又是何身份?……帶著一系列疑問,新快報記者昨天再次來到考古發掘現場,採訪此處考古負責人,揭開中大「古墓派」謎團。 去年7月曾立項調查 據工地現場的項目介紹顯示,發掘出古墓的地塊本擬新建學生食堂1棟,分為地上5層(部分4層),最大建築高度23.85米,佔地面積7507平方米。
  • 廣州的校園 到底有多少「古墓派」
    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古墓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廣州的校園,到底有多少「古墓派」? 本次中大南校區發掘現場總共發掘出37件(套)文物,其中東漢墓出土文物35件(套),清墓出土釉陶罐1個、墓誌1塊。這個墓地上部已經被晚期、後代建設破壞了,現在只剩下一個墓底局部。
  • 中大古墓九大謎團解開了
    近日,位於廣州新港西路的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數座古墓的消息引爆朋友圈。昨日下午,南都記者來到校園食堂工地的考古區域,看到現場考古工作人員正在對出土古墓進行拍照、測量。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朱海仁、考古現場負責人宋中雷、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劉鎖強等相關專家,一一解開中大古墓的重重謎團。    1    中大南校園一帶為何頻頻出土文物?古人在這裡的生活是怎樣的?    答:漢代海珠區並不是現在的一個大島嶼,而是以寶崗、曉崗、赤崗、馬崗頂等高地為中心形成的小島。
  • 這幾所學校厲害了,在古墓上建校,學生:我們是古墓派弟子!
    因為這些學生所在的學校就是「古墓派」高校,這些學校都曾發掘出大型的墓葬。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建在古墓上的高校。中山大學:中山大學的南校區在廣州市海珠區,學校在建新食堂時突然發掘出了一座古墓。專業的考古學家經過勘探發現這座墓葬裡包含有多個朝代,因為考古學家在其中發現了多個朝代的文物。
  • 阜南縣發現漢代古墓!發掘出陶井、銅鏡、錢幣等陪葬品。
    2020年11月30日 阜南縣王化鎮盧寨村 在施工取土時發現漢代墓葬 阜南縣文物管理部門已對此古墓葬 進行搶救性發掘
  • 學校校園發掘出125座古墓,最新消息發現...
    繼去年初中山大學發現古墓後廣州又一個校園內發掘出古墓葬>10月13日下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廣雅中學內的最新考古發現:有125座古墓在校園內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古墓派網友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20年7至10月對勘探發現的古代文化遺存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目前已清理的古代文化遺存,包括墓葬125座、灰坑32個、水井7處、溝4條、池2個,出土陶瓷器、青銅器、石器等各類文物470餘件(套)。
  • 學校校園發掘出125座古墓,還有最新發現
    繼去年初中山大學發現古墓後廣州又一個校園內發掘出古墓葬10月13日下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廣雅中學>內的最新考古發現:有125座古墓在校園內一時間消息刷爆廣州人的朋友圈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古墓派網友紛紛秀出他們的腦洞
  • 廣州這裡發掘出57座古墓!漢代到清代都有!出土文物太壯觀
    260粒水晶、瑪瑙、琥珀等質地的珠子、管飾,帶有「大興四年」紀年文字的磚、宋代的帶柄龍紋鏡……昨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橫枝崗搶救性發掘成果,57座漢至清代墓葬,近500件(套)文物,為豐富人們對廣州城市歷史的認知提供了新的寶貴資料
  • 廣州學校挖出125座古墓,中國「古墓派」學校哪家強?
    傳說中的高校"古墓派"文 | 這和那近期,廣州一中學的在建工地發掘出古墓125座,其遺存跨越先秦至明清的各個時期。圖源@新快報中山大學:"我在古墓上吃了四年飯"同位於廣州,且挖出古墓的學校列表中,中山大學的古墓發現也榜上有名。
  • 考古挖出祖師爺,西安的大學有這麼多千年古墓 誰才是真正的「古墓...
    相傳古墓又叫活死人墓,是全真派掌教王重陽最初修煉的場所,而王重陽的戀人叫林朝英,她在與王重陽分手後,便一直待在活死人墓,後來更是創建了古墓派。 當然了,小說中林朝英和古墓派都是虛構的,而王重陽和活死人墓卻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