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環春秋——澳門氹仔老街坊口述歷史》(2018年7月版)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定價:38.00元
編輯推薦:
書中所記錄的事件,都是氹仔老街坊們的親身經歷,在他們的講述中,讀者看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和年份,以及宏大的歷史敘事,而是立體、鮮活的歷史細節。加之訪談對象現今都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可謂見證了歷史的「活化石」,從他們那裡獲得的第一手口述資料,本身就是彌足珍貴的。這些都使得這本書具有非常珍貴的學術研究和史料價值。
內容簡介:
《龍環春秋——澳門氹仔老街坊口述歷史》一書主要由對十位氹仔老居民的訪談整理而成。這十位老人作為歷史的見證人,分別來自餐飲業、造船業、爆竹業等行業,他們對近幾十年在氹仔生活的回憶和講述,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澳門氹仔地區近幾十年的發展、變遷。
作者介紹:
林發欽,歷史學博士,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所長,副教授。澳門特區政府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會長、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澳門歷史文化、中國與荷蘭關係史、文化遺產、口述歷史等。
樣章試讀:
前言
現代口述歷史源於美國,後為保存「公眾記憶」的歷史記錄方式。那麼,怎麼理解口述歷史呢?中華上下五千年,無論是遠古先民傳說,還是春秋戰國智者先賢口頭傳授並編撰成書的《論語》之類,抑或近現代各種形式的社會調查、媒體訪談,乃至老一輩人給子孫講述的家庭淵源或個人往事,等等,都可以理解為廣義的口述歷史。
近些年隨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口述歷史已不僅僅局限於「記錄」,而是越來越注重對訪談員的專業培訓,以及研究領域的專業規範。正如英國學者保羅·湯普森(Paul Thompson)所謂「用人民自己的語言把歷史交還給人民」,說的就是口述歷史在史料徵集及現代史學研究上的專業性、規範性及平民性的特點。
在澳門歷史研究中,口述歷史日漸受到重視。2008年,為加強澳門學術研究,打造特色研究平臺,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應運而生。協會的宗旨是團結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利用科學方法,推進口述歷史資料的採集、編輯和研究工作,並通過對民間私家著述和公私文書資料的收集、整理,促進澳門歷史研究的發展,提升澳門的文化形象。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成立至今,深入不同的社區開展了多項口述歷史訪談,從新橋、下環、福隆、十月初五街到氹仔、路環,訪談不同階層的澳門老居民數百人,以「社區變遷」和「行業興衰」兩個視角,透過受訪者口述「親歷、親見、親聞」的回憶,從不同方面反映澳門社會近百年的歷史發展,並保存了大量視頻、音頻、圖片和文字,為保存社區歷史、弘揚社區文化做出了一定貢獻。
協會近年來計劃將以往訪談成果匯總成「澳門口述歷史叢書」(以下簡稱「叢書」),並開始分批出版。從內容上來講,本「叢書」涉及人物、家庭、行業、社區、風俗等專題,不僅補充了澳門現代史文字資料之不足,亦豐富了澳門歷史。就早前對澳門歷史研究情況的考察,澳門現代史最重要的史料實為口述史料,而非文字史料。現今在世的已過古稀之年的老澳門人,經歷了抗戰、新中國成立、澳門回歸等重大歷史事件,他們的集體回憶構成了一幕幕最真實、生動的澳門現代歷史圖像。
另一方面,「叢書」於內地出版,在提升澳門文化傳播輻射力的同時,亦能深化兩地的文化交流。縱觀澳門出版物現狀,內容呈現多元化,圖書市場空間雖有明顯發展,但還面臨不少問題,具有澳門本土特色的書籍一直很難大量在內地傳播。而此次「叢書」由內地出版社出版發行,是澳門口述歷史出版物在出版地域、傳播途徑上的一項大突破。
自訪談計劃啟動以來,協會訪談團隊走進澳門的街頭巷尾,尋覓那些瀕臨消失的人和事。經一位位古稀之年的澳門人的口述,以及我們的專業團隊後期的整理、篩選、撰稿及史料研究、校對等工作,協會已經開始了編撰書稿進而出版的工作進程。
相信這些涉及澳門經濟、歷史、文化及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鮮活的口述歷史材料,以及文中所配珍貴的老照片,能很好地展現滄桑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澳門風貌。
這本《龍環春秋──澳門氹仔老街坊口述歷史》,是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團隊對澳門氹仔老居民、老街坊進行訪談的整理稿。
當訪談者進行完訪談之後,我們先將訪談錄音進行逐字逐句的轉錄,形成規範的轉錄稿,然後以第一人稱再次修改成稿,理順文字,增加大小標題,形成了預備交付出版的初稿。
附錄「口述歷史資料」是團隊在項目進行時所做的一些基本記錄,例如受訪者的姓名、年齡、基本情況,訪談地點等,希望能夠對此項目的整體面貌有一個清晰的把握。
本書圖片資料是根據受訪者提及的生活經歷以及相關事情,儘可能地做的一些補充。
幾年時間過去了,當年接受我們訪談的不少人,已經不可避免地年長了許多歲,更有人已經離開了我們。而當年我們協會這個由大學生、高中生組成的年輕的訪談員團隊,如今均已經走向了社會,在不同的專業領域都有很好的發展,他們中有文博機構的公務員,有教師,有社會工作者,還有博士生。他們當年在口述歷史協會所進行的口述訪談項目,對於他們更多地接觸社會、鍛鍊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有著莫大的幫助。
謹將本套叢書獻給可愛的澳門以及生活在澳門這片土地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