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理解魯迅的文章有錯別字,為何偏容不下教師陳果念一次錯字

2020-12-18 美詩美文

有多少人和筆者一樣,上學時最愛做的是改錯題和選擇題,而不是填空題?因為前兩種題只需要判斷對錯,而不用去創造內容,而後一種題顯然更需要水平。在近幾年的文化圈,越來越多的「錯」,讓大家改得不亦樂乎了。

先有北大校長林建華念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中的「鴻鵠」二字,若是一般場合讀錯了也就罷了,但他是在北大校慶演講上讀錯的。事情經媒體報導發酵後,自然引來了不少質疑聲。隨後林教授也公開致歉,多數人表示諒解,此事就算過去了。

無獨有偶,復旦大學的網紅教師陳果也因讀錯了字,被不少網友質疑,甚至有人稱要將她趕下講臺。陳果這兩年有多紅大家都知道,被人稱為「小於丹」。這次她讀錯的是「耄耋(mao die)之年」中的「耄耋」二字,她的讀法是「毛至」的音。對於陳果的被群嘲,她的鐵桿粉絲拋出了一個頗為有趣的反問:魯迅錯別字不少的文章都能入課本,為何陳果念一次錯字就要被炮轟?

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所以本期就和大家討論一、二。這位鐵桿粉絲說的確實沒錯,魯迅的文章不但有錯別字,而且錯得不少。隨便舉一些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為了忘卻的記念》、《記念劉和珍君》:紀念寫成了記念,連文章的題目都錯了《祝福》中的「我就站住,豫備她來討錢」:預備寫成了豫備《孔乙己》中的「便替人家鈔鈔書」:抄寫成了鈔《藤野先生》中的「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採」:喝彩寫成了喝採《社戲》中的「又漂緲得像一座仙山樓閣」:飄緲寫成了漂緲(其實縹緲也是對的)

這些都是曾入選或現在還在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上學時很多同學調侃:「魯迅寫錯的字就是通假字,咱們寫錯就扣分」。既然魯迅這些文章能進課本,那為什麼我們要逮著陳果以及北大校長的一次小錯不放?咱們真的雙標準了嗎?個人覺得並沒有。

我們仔細看魯迅這些錯字,就不難發現,這些錯字多數都是同音字的替代用法,這是因為魯迅寫小說時,白話文興起不久,很多文字該怎麼使用沒有明確的規定。那時候不像我們現在有一樣,有規定好了的《新華字典》可以去查。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如今我們常用來形容女性的「她」字,在1920年劉半農先生寫出《教我如何不想她》之前,是沒有的。當時為了這個「她」字該不該被使用,文壇發生了激烈的爭論,魯迅先生支持劉半農,並逐步開始在自己的小說中用「她」代替「伊」字。作為白話文運動的支持者,很多生僻字魯迅都在用。

按今天的眼光來說,他可能錯了,但大家都知道,魯迅11歲就跟著壽鏡吾先生在三味書屋的學習,他的文化功底是極強的,這一點體現在他的小說、雜文中和詩歌中。同時大家不質疑魯迅的原因,更多的在於魯迅文章的內容。對於多數人來說,陳果為一些人不喜並不完全是因為讀錯了個字,而是她授課的內容本身,這才是問題的本質。換句話來說,若是任何人能寫出能與魯迅相媲美的文字,那他讀錯字、寫錯字,大家都是能理解的,這才是真相。

雖然筆者不贊同有人拿魯迅的錯別字,為陳果找藉口,但也並不欣賞大家逮著一個字不放的做法。漢字如此博大精深,生僻字、同音字、形近字如此之多,陳果並非研究漢字學出身,只是一個哲思課的老師,偶爾念錯一個字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大家喜歡或者不喜歡她,完全可以從她授課的內容角度去考慮,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魯迅多篇文章有錯別字,為何入課本時不修改?專家:想改但不能改
    魯迅先生是民國著名文學家,一生留下了許多經典著作,堪稱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現在有很多都被收錄進了課本中,從小學到大學幾乎都能看到他的文章。如果仔細閱讀魯迅的文章,很容易就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魯迅的多篇文章都存在錯別字的現象。
  • 魯迅先生的文章明明有錯別字,為何入選課本時卻不修改?
    說起魯迅先生,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畢竟我們從小學開始就逐漸接觸到了這位中國近現代最有名的作家,到了中學,無論是初中或高中,魯迅先生的作品更是頻頻出現在語文課本中,而且很多都是要背誦全文,這讓中學時代的我們頭疼不已。甚至有不少學生因此而十分討厭他。
  • 復旦老師陳果把「耄耋」念成「毛至」,該理解嗎?
    這些人的走紅,是因為自身的某種特質在網絡作用下被放大。近年來,出現了很多網紅,復旦大學的女教師陳果也是其中之一。前幾年,陳果授課的視頻迅速在網絡上走紅。視頻中,身材高挑的她,打扮幹練,一手拿著粉筆,一手插褲袋,霸氣側漏,在課堂上侃侃而談。很多網友被她授課時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徵服,有人喜歡陳果的美貌、口才,有人愛上了她的思想。
  • 魯迅先生多篇文章有錯別字,專家卻稱不能修改,這到底是為何?
    說起魯迅先生,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畢竟我們從小學開始就逐漸接觸到了這位中國近現代最有名的作家,到了中學,無論是初中或高中,魯迅先生的作品更是頻頻出現在語文課本中,而且很多都是要背誦全文,這讓中學時代的我們頭疼不已。甚至有不少學生因此而十分討厭他。
  • 魯迅先生寫的廈門大學,錯別字居然就有3個,難道是先生太粗心?
    前面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講了魯迅先生的文章中出現的眾多「別字」的事情,其實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不僅有許多「別字」,還有一些「錯字」,比如著名的廈門大學,它的校名用的就是魯迅先生的字,但是就「廈門大學」這4個字,按今天的眼光來看待,其中有3個字就是錯別字,那麼魯迅先生怎麼給廈門大學寫了3個錯別字呢?
  • 為什麼檢查文章時發現不了錯別字?
    第一次檢查:我真沒發現那個字 有個成語叫「一目十行」:指一次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一般情況下,我們快速瀏覽閱讀並不是逐字進行,而是跳躍進行的。我們的大腦對信息加工程度是有限的,即使眼神餘光捕捉到了刺激,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的大腦並不會去判斷它是否錯誤。所以第一次校對失敗!
  • 魯迅的多篇文章有錯別字,為何入課本時不修改?專家無奈道出苦衷
    除了以上兩篇經典做過修改,專家在選錄經典名篇時,還會修改很多原作中的錯別字,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眼尖的朋友會發現一個令人想不通的事:魯迅的多篇文章有錯別字,但入選課本時卻一字不改?古代漢字不多,所以會出現一詞多義,翻看字典就能發現,「記念」確實有懷念、掛念的意思。這種用法在古詩詞作品中被用得很多,李商隱、羅貫中、關漢卿都曾這樣用過。魯迅小時候是在私塾學習的,他的古文功底是極強的,所以一直習慣用「記念」二字,這是能理解的。
  • 復旦美女教師陳果:因將「耄耋」讀成「毛至」,一夕跌下神壇
    引言《周易·繫辭下》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老祖宗千年之前就說過,有些事情,本不應該得到,但是自己得到了,想必也是少不了災禍。即便是僥倖得到的東西,最終仍不是自己的。
  • 陳果:從網紅教師到「萬人炮轟」,一夕間她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她上課的風格與其他思想老師不一樣,學生們一聽驚為天人,也有社會人士聽她的課頓覺自己悟了。可這樣一位優秀教師,卻在不久後又被「萬人炮轟」,這就令人好奇了。此外,在她上央視時,曾把耄耋兩字讀成毛至,這就更令有些人對她反感了,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思想道德教師陳果為何受歡迎?
  • 魯迅作品真的錯字連篇嗎?知道這些後,才明白是自己讀書太少了
    這種沒有鮮明觀點,兩邊討好的方法讓筆者很不舒服,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那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文化教授,因此筆者認為他肯定有自己文化思想,文化厚度,但在一篇文章中,對過去作者的文章字句保持模稜兩可的態度,實在是缺乏學者的嚴謹與爽快。對於魯迅先生文章中存在大量的別字,筆者是不認可的。
  • 網紅教師陳果把「耄耋」誤讀「毛至」,當時絲毫沒有感到尷尬
    復旦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陳果,曾經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網紅老師。陳果老師以她妙趣橫生、深入淺出的講課風格,向人們講述了很多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不僅受到了她在復旦大學的學生的好評與追捧,也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好評與追捧。
  • 復旦大學美女教師陳果,為什麼能迅速走紅?
    這位叫做陳果的老師大概在為本科學生上一門類似於思想教育的課程。我十分佩服她能將最不受人待見的一種課詮釋得如此具有表演性質,很專業的表演,這讓人不由自主想起了新東方的勵志講座,想起了百家講壇和於丹老師,想起老電影中的女政委。而每當念及此,我心中總有一股暖流經過。因為,我終於通過屏幕得見了人們最近議論紛紛的這位美女老師。
  • 全國唯一"錯別字"火車站,67年未修改錯字,專家:不改還更美
    這個出現了錯別字的火車站乃是蘭州火車站,也是全國唯一的錯別字火車站,我們看蘭州站上面的這個幾個大字可以發現"蘭州火車站收到了很多類似的反饋,但67年過去了,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這個錯字作為城市的門面牢牢佇立在火車站大廳的正上方。為何蘭州火車站始終不願意改這個錯字?
  • 陳果:央視上將「耄耋」念成「毛至」,女神教授被捧得太高?
    陳果走紅是偶然還是必然?很多人對陳果並不陌生,作為抖音上紅極一時的愛情導師,陳果熱度一直是高居不下,而她在央視上的錯誤行為暴露了她的學識。這個看似才華橫溢的美女教授,真的如眾人所說的那般無所不能嗎?陳果是有一定的真才實學,不然每堂課怎會座無虛席?
  • 文章錯別字檢測軟體哪個好?讓你有效的避免錯字尷尬
    文章錯別字檢測軟體哪個好?讓你有效的避免錯字尷尬,利用文章錯別字檢測軟體查詢文章當中是否存在錯別字,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為流行語言造成的漢語汙染,也可以保證文章有更好的閱讀體驗,才不會讓人挑出錯誤而被取笑。
  • 楊八裡:錯讀「耄耋」為「毛至」,陳果「網紅」之路會終結?
    3月30日,新京報以《陳果讀錯「耄耋」沒什麼 大學課堂盛不下那麼多雞湯》為題,報導了復旦大學的網紅哲學老師陳果,因為學生上傳朋友圈的一段關於「毛至之年」小視頻,再次被刷屏,可以說是又火了一把。   如果你已經看過關於「毛至之年」的小視頻,不用說你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 陳果印象:她是個靈氣逼人,隨口就能爆出金句的老師
    偶爾也會關注復旦,關注與陳果相關的一些報導。這次,我之所以靜下心來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今年3月,她的一段授課的小視頻中,誤把「耄耋(mào dié)之年」說成了「毛至之年「。而且,不像是口誤,而是真的以為是念「毛至」,也因此,「毛至之年」那一陣子在朋友圈被刷屏,給她招致很多質疑。甚至有些自媒體作者為博眼球,揚言陳果已經跌落神壇,已經被封殺被大眾遺棄等等。
  • 復旦女神陳果跌落神壇,只因將「耄耋」讀成「毛至」,遭媒體炮轟
    曾經表示深受啟迪的人轉而攻擊陳果,表示她講的東西不切實際,不能用於實際,還認為她沒表現出復旦教師的水平,質疑她的教師資格。就這樣,眾人釜底抽薪,齊心協力地把陳果又拉下了神壇,架到祭壇上。
  • 手把手教你查找、修改公眾號文章中的錯別字!
    手把手教你查找、修改公眾號文章中的錯別字!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文章推送之前,已經對內容進行了反覆的檢查校對。但是文章推送之後,還是能發現幾個「漏審」的錯別字。除了懊惱生氣之外,有沒有辦法能有效避免這種尷尬情況再次發生呢?一、查找錯別字使用小螞蟻編輯器的【查找錯別字】功能,為你的推文增添一個保障。
  • 當年因為讀錯兩個字,被大眾恥笑的復旦女神陳果,如今怎麼樣了?
    但是自她讀錯兩個字後,被很多網友恥笑,我們便很少在網上看到她的身影,那麼她現在怎樣了呢?近些年來短視頻越來越多,人們也熱衷於將自己的生活分享到社交平臺上。2019年,那是和每一年一樣陳果在復旦做講師的一年,然而,在一次講課時她的學生把她講課的視頻傳到了網上,一時間陳果進入了大眾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