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生之街」:風雲變幻三十年,被瞄準的中華美食聚集地

2020-12-06 翔泰教育細說日本

「麻辣燙」、「火鍋串串」、「祖房四樓」、「蒙古肉餅」、「酥茶」、「沙縣小吃」……

這裡就是外國留學生在日本的聚集地:東京新宿區的高田馬場。

走在東西向的早稻田街道上,顯眼的漢字招牌林立道路兩側。這些餐飲店都是面向中國人,店老闆也是中國人。這裡曾經是「拉麵一條街」,但是隨著周邊環境的變化,拉麵店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餐飲店。

01、在高田馬場開店的中國人

從高田馬場站步行5分鐘,在早稻田街道上有一家2017年開業的餐飲店「本格熊貓」。老闆,廚師,服務員都是中國人。走進店裡幾乎聽不到日語。

老闆劉少虎來自四川,他將家鄉的料理帶到了異國他鄉。他說:

「日本的四川料理放的糖比較多,太甜了,根本不是家鄉的味道。因為我們的顧客主要是中國人,所以我想做原汁原味的家鄉菜。最近有越來越多的日本顧客開始接受正宗的川菜了。」

在高田馬場站周邊一公裡範圍內,類似的餐飲店有20多家。店門口基本上都張貼著漢語的招牌。很多飯館甚至登上了美食網站。2018年,在中國本土擁有6萬多家分店的著名餐飲連鎖品牌「沙縣小吃」正式走向海外,海外1號店正是高田馬場店。

杉森昭祐先生出生於1942年,他是高田馬場銀座商業街振興協會的老牌成員和負責人,他說,高田馬場中文招牌的變多,是從2017年開始的。

杉森先生的母親,原本也在這裡有一家經營了半個世紀的文具店,後來因為身體不適關閉,2017年,中國人經營的奶茶店搬進了杉森先生家文具店的舊址。

「二戰後,在這附近做生意的人,都因為年紀大了和沒有繼承人關了店。緊接著就有中國人想馬上租下店面。我這裡剛空出來就有5個人申請:4個中國人,1個越南人。我在這個城市生活了70年,走在大街上,有時候甚至完全聽不到日語。這裡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確實變多了。」

02、被中國「富裕階層」瞄準

高田馬場與橫濱的中華街不同,高田馬場並不是中國人的聚集區,這裡還有零星的星巴克、麥當勞、KTV等東京城市的印記。

那麼,為什麼高田馬場會有如此多的中國人?

高田馬場有很多來自亞洲國家的留學生,其中最多的就是中國人。據早稻田大學留學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早稻田留學生總數為6124人,其中中國留學生為3419人,佔整體的一半以上。

早稻田大學國際部東亞部門部長江正殷說:

「當年胡錦濤主席曾在早稻田大學發表過演講。中國媒體爭相報導,早稻田大學也因為國家主席的演講而人氣飆升。加上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國內富裕階層將目光轉向了世界。

對於中國父母來說,教育就是為孩子進行投資。雖然他們也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常春藤盟校,但是考慮到安全性,還是選擇了日本。」

03、三十年前的「新華僑」

時間追溯到30年前。改革開放前,很多來日本打工的華人主要聚集在橫濱、神戶等地,他們被稱為「老華僑」,之後來日本打拼的華人被稱為「新華僑」。李小牧就是「新華僑」的一員。長居日本的華僑李小牧說道:

「高田馬場這4個字不是漢字嘛,哪個字都能讓中國人聯想到這裡比澀谷、新宿更適合生活。我當初自費留學來日本的時候,就是在這裡租的房子。」

988年,李小牧兩手空空來到日本尋找工作。因為在當時,在日本賺10萬日元就能回國買一套公寓。

「就是為了賺錢才來日本。我那時一邊在情人旅館打掃衛生,一邊在街頭兼職發放印著向外國人介紹工作的紙巾。後來在歌舞伎町介紹外國人去風俗店,拉客賺點小費。來日本半年時間月收入就超過了100萬日元。」

了解高田馬場歷史文化的法政大學博士稻葉佳子說: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在歌舞伎町居住的人一般都是來自地方,為了進京才選擇居住這裡。為了給這些人提供住處,高田馬場、大久保町周邊建起了很多木質公寓,公寓沒有浴室和衛生間。80年代以後,國內移居者被李小牧這樣的外國勞動者取代,慢慢的就成了外國人聚集地。」

04、層出不窮的語言學校

新宿區成立時間最長的日語學校「江副學園 新宿日本語學校」校長江副隆秀認為,高田馬場中國人多的原因與日語學校有關。

1983年,日本政府開始實施「留學生10萬人計劃」。他說:

「高田馬場的街道貫穿東京東西,有山手線環繞城市中心。留學生的住宅區主要集中在郊外的鐵路樞紐附近,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高田馬場周邊有早稻田大學和很多專科學校,被稱作新宿的文教地區,街道治安比較穩定。所以逐漸誕生很多日本語學校,學生主要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漢字圈』學生。」

05、「日本人尚未意識到的問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人手不足問題的加劇,高田馬場的街道上出現了很多空店鋪。但是因為中國留學生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業者開始在高田馬場租店開店。

在車站前的混居樓3樓經營居酒屋「人生一串」的理想先生說:

「現在因為有微信,所以即便不在租金高的街道上開店,在這裡開店也能吸引到顧客。好多留學生會把同學朋友介紹過來。最重要的是高田馬場是華僑街,沒有舊觀念的約束,能自由經商。因為即使都是中國人,不同年齡段人的想法和對經商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樣。」

據統計,目前在新宿的外國人約有4.32萬,基本上每8人中就有1人是外國人。而外國人中,中國人最多。

傍晚5點,高田馬場車站前的商業街摩肩接踵,滿是中國留學生,因為這個時間正是日語學校下課的時間。200米的街道上非常擁擠,每天早上和傍晚都會經歷這樣的「人潮」。

除了中國,現在越南、緬甸、印尼等國家的留學生也在逐漸增多。江正殷說:

「我覺得今後以中國為首的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肯定會越來越多。相應的教育、不動產、旅遊、飲食行業也會不斷發展。

他們從出生開始就在發達國家長大,高中畢業的時候也能說著與當地人一樣流暢的英語,未來相信自己能夠活躍在世界的舞臺上。

我認為這些年輕人對日本社會的影響非常大。但是日本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些人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電視臺報導:日本的中國美食街
    在日本橫濱生活的華人想念家鄉的味道時,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橫濱中華街了。可中華街的餐飲迎合了日本民眾的口味,對華人來說不能用 「地道」 來形容。近期,日本電視臺介紹了在東京附近可以品嘗到地道中國美食的新去處:位於日本埼玉縣西川口車站附近的中國美食街。
  • 蘇州吃貨聚集地全在這裡,細數蘇州各大美食一條街
    ,已經貫穿了幾千年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的沉澱形成了蘇州獨特的飲食習慣和美食體系。而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外來人口的日益增多,蘇州的美食也逐漸的朝多元化發展。想必大家在欣賞蘇州園林美景的同時也一定不想辜負自己那顆吃貨的心吧。
  • 台州中華美食第一街地塊3.58億元成交:米其林、黑珍珠「配齊」
    意味著我們離台州中華美食第一街又近了一步。 地塊位置示意(僅供參考)台州市商貿核心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3.58億元拿下該地塊為商貿核心區台州中華美食第一街項目地塊未來,這裡將是美食聚集地,黑珍珠、米其林「配齊」台州中華美食第一街位於台州中央公園與中心大道商業產業帶交匯處,東至中心大道,南至洪家場浦,西至台州大道附近,北至現代大道。
  • 世代漂泊的他們,用160年撐起了日本最大的中華街
    紀錄片《新日本風土記,橫濱中華街》 字幕by 歷史獨角獸 在日本橫濱這個港口城市,從海邊步行約五分鐘的距離,有一條有著160多年歷史的,錯綜複雜的街道——橫濱中華街。在這長500米的狹窄街道上,坐落著240多家中華料理店。來自中國的華僑們,支撐起了這條有著濃厚的中國氛圍的街區。
  • 上海的美食街都在這裡了 二十多條馬路可是吃貨聚集地
    原標題:上海的美食街都在這條微信裡,有6條馬路可是新吃貨聚集地  據樂遊上海,在上海,吃什麼是很糾結的問題,因為可以選擇的地方太多了!但是去哪吃,不必糾結,挑一條符合你心情的美食街,總有一家店能滿足你。這麼多年來,上海湧現了很多美食街,有的歷久彌新,也有的漸漸退隱江湖,來看看這個盤點吧!
  • 中國花了960億日元,把日本京都一整條街「搬」到了大連,結果...
    對於中華美食,日本人也非常喜愛,從以前會將中國的飲食稍微改良成日本人能夠接受的料理,到現在日本人也在瘋狂尋找正宗地道的中華美食,能吃辣的日本人越來愈多。日本喜愛中國文化,還能從中華街能看出來,就現在來看,橫濱中華街、日本神戶南京町、長崎新地中華街都是日本人熟知的,以及馬上要建好的大阪中華街。
  • 中國人在日本①|東京「新中華街」池袋華人社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赴日移民的數量被嚴格限制,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的改革開放,以及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出臺,使得赴日華人數量顯著增長,其中留學生群體的數量增長尤其顯著。池袋再次由於其便利的交通條件和低廉的地價相繼吸引了一大批為留學生設立的民營語言學校,便宜的房租、豐富的打工機會也留住了中國留學生。
  • 美食聚集地蘇州十全街:十全十美,十分好吃!
    要說蘇州的美食聚集地,十全街絕對有姓名。要在十全街上吃一頓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這裡的選擇實在太多,常常會讓人陷入無限的糾結!街如其名,十全十美,十分好吃。精緻的蘇式糕團隨季節和時令而變化,可以從年頭吃到年尾不重樣。夏季最受歡迎的時令糕團是炒肉餡糰子。充滿韌勁的皮子包裹著由肉末、筍丁、木耳、黃花菜等炒成的餡料,咬一口,滿嘴鮮美的湯汁,專治夏日裡的食欲不振。
  • 日本三大中華街比較,哪一個更有中國味?
    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居,自古以來兩國交往頻繁,有非常多的中國人待在日本,自然而然也就有唐人街,不過美國叫唐人街(China Town),日本卻叫「中華街」(中華街 ちゅかがい),其實都是一回事,就是指華裔聚集的地方而且有很多中國風的建築和文化。
  • 日本橫濱中華街的困境:如何留住中國味道成難題
    橫濱中華街(資料圖) 人民網東京3月2日電 2月19日,在熱鬧的鞭炮聲中,日本橫濱中華街迎來了2015年的春節。舞獅隊伴著太鼓和銅鈸聲沿街走進每一家店鋪,一張一合的「獅口」拂過店員和顧客們的頭頂。 這是一家創建於明治時期的老字號,一直堅守著橫濱中華街的老傳統。秘傳醬汁燒制的叉燒肉自不待言,店內古舊的餐具彰顯著老店的自信。然而這位老員工卻略帶失望地嘆道「橫濱中華街變了很多」。 不少「中華街粉」們也表示出同樣的感受。 「老店越來越少了,以前的名廚都離開中華街在外邊開店了,便宜又好吃。我自己也基本不去中華街了。」一位常年在橫濱工作的市民說。
  • 上海最有名的商業街,繁華了一百多年,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
    1848年,南京路闢築,初名「花園弄」。由於英國人喜歡騎馬,建起了上海最早的跑馬場公園,由馬踏出了一條路,故而稱為「大馬路」或「馬路」。1865年,花園弄被英租界管理機構以南京之名作為路名,正式命名為「南京路」。
  • 青島夏季旅遊美食大攻略:念著美食去尋美食聚集地
    從前,在茫茫的大海上,生活著海參、扇貝、鮑魚、海螺、梭蟹、石夾紅蟹、鮁魚、黃花魚、琵琶蝦、大對蝦等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他們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它們被人類發現,人類用自己智慧將它們就變成了盛載盤子裡面的美食、人們口中的美味……哎呀,說了這麼多相信想要暑假到青島遊玩的朋友們,一定直流口水了吧,那還等什麼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青島有哪些特色美食吧
  • 中華料理是怎樣傳入日本的? 日本美食
    粵菜最早的粵菜發源於橫濱的中華街,那個時候是明治時期,中國處於民國和晚清的戰亂期。這時候,很多廣東和福建人開始下南洋尋找生存的機會。這些人就是現在在東南亞的第一批華僑,分布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也有不少沿海的中國人東渡去了日本。於是在日本開設了最早的第一批中華料理。橫濱中華街
  • 北京那些美食一條街,哪一個是你的「菜」?
    北京有哪些美食一條街?馳名中外的簋街美食、主打麻辣風味的廣安門美食街、小資餐廳聚集的霄雲路美食街……哪一個是你的"菜"?來吧!1.簋街美食地點:東城區東直門簋街美食特色:簋街位於東直門內,東起二環路東直門立交橋西段,西到交道口東大街東端。在這條一公裡多的大街上,150多家商業店鋪中,餐飲服務業佔到90%,餐廳密度之大在京城恐怕難以找出第二家。因此簋街也被稱為是北京的餐飲一條街。
  • 日本大阪最出名的購物商業街—心齋橋
    說到日本關西地區,大阪可以作為代表之一。而大阪之於大家的樂趣,無外乎購物和美食。對於許多第一次來到日本的國人來說,這兩點也是最吸引人的。何況大阪作為近畿地區的中心,從這裡去到京都,神戶,乃至更遠的姬路,熊野,伊勢志摩地區交通都是非常便利的。
  • 2017年新潟春節祭隆重開幕 感受中華文化美食魅力
    人民網新潟2月12日電 (記者賈文婷)為期兩天的2017年新潟春節祭於11日拉開帷幕,新潟市本町商業街上張燈結彩,大雪紛飛也阻擋不了民眾來場熱情。如今,新潟春節祭已經走過3個年頭,為日本民眾打造體驗傳統中國年、近距離接觸中華文化與美食的平臺。
  • 在日本過春節——日本三大中華街的春節活動
    春節臨近,日本三大中華街:橫濱、神戶、長崎早已裝點起來準備迎接春節。如果想在日本體驗中國的年味,去這些地方就可以啦。神奈川縣橫濱中華街橫濱中華街從1986年起就開始舉辦春節慶祝活動,舞獅舞龍等已經成為橫濱的冬季風景線。
  • 安徽十大美食街等你逛!合肥美食街就佔了6個,快來打卡!
    中秋國慶放假通知也下來了,2018年最後一個長假的放假安排,你們準備怎麼過?不妨跟著美食遊安徽!安徽飲食文化內涵豐富,匯聚了合肥本地、大江南北、及全國各地的特色知名小吃欲老字號餐飲。你知道安徽有什麼好吃的嗎?樓主為大家收集了安徽人氣最旺的十大美食街,身為吃貨的你,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安徽十大美食街!
  • 重慶68條美食街,你吃過幾條?
    科園美食街,是一條重慶老牌的好吃街。除了吃當地美食,還可以看到美食街上舉行花燈展演、民俗表演等各類活動,2015年被評為「中華美食街」。必吃美食:血豆腐、石耳燜雞、泥鰍鑽豆腐……城口大巴山美食街 大巴山原生態美食這條街上匯聚了「大巴山原生態美食」,所有店鋪以本土特色傳統菜式為主,包含湯鍋、火鍋、燒烤等,隨便選擇一家都能滿足你的味蕾。
  • 深圳美食攻略,10條人氣最旺美食街!你去過了嗎?
    蛇口是深圳外國人最多的聚集地之一這裡匯集了世界各地數十家餐廳酒吧到蛇口可以品嘗來自全球的美食美國牛扒、義大利披薩、日本生魚片澳洲羊腿、 韓國烤肉、泰國冬陰功湯、印度飛餅、櫻亭日本料理等地址: 蛇口太子路\海上世界廣場4華強北美食街華強北美食街的範圍很大振興路、華發路、燕南路、中航路等都是華強北美食街範圍內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