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火鍋串串」、「祖房四樓」、「蒙古肉餅」、「酥茶」、「沙縣小吃」……
這裡就是外國留學生在日本的聚集地:東京新宿區的高田馬場。
走在東西向的早稻田街道上,顯眼的漢字招牌林立道路兩側。這些餐飲店都是面向中國人,店老闆也是中國人。這裡曾經是「拉麵一條街」,但是隨著周邊環境的變化,拉麵店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餐飲店。
01、在高田馬場開店的中國人
從高田馬場站步行5分鐘,在早稻田街道上有一家2017年開業的餐飲店「本格熊貓」。老闆,廚師,服務員都是中國人。走進店裡幾乎聽不到日語。
老闆劉少虎來自四川,他將家鄉的料理帶到了異國他鄉。他說:
「日本的四川料理放的糖比較多,太甜了,根本不是家鄉的味道。因為我們的顧客主要是中國人,所以我想做原汁原味的家鄉菜。最近有越來越多的日本顧客開始接受正宗的川菜了。」
在高田馬場站周邊一公裡範圍內,類似的餐飲店有20多家。店門口基本上都張貼著漢語的招牌。很多飯館甚至登上了美食網站。2018年,在中國本土擁有6萬多家分店的著名餐飲連鎖品牌「沙縣小吃」正式走向海外,海外1號店正是高田馬場店。
杉森昭祐先生出生於1942年,他是高田馬場銀座商業街振興協會的老牌成員和負責人,他說,高田馬場中文招牌的變多,是從2017年開始的。
杉森先生的母親,原本也在這裡有一家經營了半個世紀的文具店,後來因為身體不適關閉,2017年,中國人經營的奶茶店搬進了杉森先生家文具店的舊址。
「二戰後,在這附近做生意的人,都因為年紀大了和沒有繼承人關了店。緊接著就有中國人想馬上租下店面。我這裡剛空出來就有5個人申請:4個中國人,1個越南人。我在這個城市生活了70年,走在大街上,有時候甚至完全聽不到日語。這裡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確實變多了。」
02、被中國「富裕階層」瞄準
高田馬場與橫濱的中華街不同,高田馬場並不是中國人的聚集區,這裡還有零星的星巴克、麥當勞、KTV等東京城市的印記。
那麼,為什麼高田馬場會有如此多的中國人?
高田馬場有很多來自亞洲國家的留學生,其中最多的就是中國人。據早稻田大學留學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早稻田留學生總數為6124人,其中中國留學生為3419人,佔整體的一半以上。
早稻田大學國際部東亞部門部長江正殷說:
「當年胡錦濤主席曾在早稻田大學發表過演講。中國媒體爭相報導,早稻田大學也因為國家主席的演講而人氣飆升。加上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國內富裕階層將目光轉向了世界。
對於中國父母來說,教育就是為孩子進行投資。雖然他們也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常春藤盟校,但是考慮到安全性,還是選擇了日本。」
03、三十年前的「新華僑」
時間追溯到30年前。改革開放前,很多來日本打工的華人主要聚集在橫濱、神戶等地,他們被稱為「老華僑」,之後來日本打拼的華人被稱為「新華僑」。李小牧就是「新華僑」的一員。長居日本的華僑李小牧說道:
「高田馬場這4個字不是漢字嘛,哪個字都能讓中國人聯想到這裡比澀谷、新宿更適合生活。我當初自費留學來日本的時候,就是在這裡租的房子。」
988年,李小牧兩手空空來到日本尋找工作。因為在當時,在日本賺10萬日元就能回國買一套公寓。
「就是為了賺錢才來日本。我那時一邊在情人旅館打掃衛生,一邊在街頭兼職發放印著向外國人介紹工作的紙巾。後來在歌舞伎町介紹外國人去風俗店,拉客賺點小費。來日本半年時間月收入就超過了100萬日元。」
了解高田馬場歷史文化的法政大學博士稻葉佳子說: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在歌舞伎町居住的人一般都是來自地方,為了進京才選擇居住這裡。為了給這些人提供住處,高田馬場、大久保町周邊建起了很多木質公寓,公寓沒有浴室和衛生間。80年代以後,國內移居者被李小牧這樣的外國勞動者取代,慢慢的就成了外國人聚集地。」
04、層出不窮的語言學校
新宿區成立時間最長的日語學校「江副學園 新宿日本語學校」校長江副隆秀認為,高田馬場中國人多的原因與日語學校有關。
1983年,日本政府開始實施「留學生10萬人計劃」。他說:
「高田馬場的街道貫穿東京東西,有山手線環繞城市中心。留學生的住宅區主要集中在郊外的鐵路樞紐附近,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高田馬場周邊有早稻田大學和很多專科學校,被稱作新宿的文教地區,街道治安比較穩定。所以逐漸誕生很多日本語學校,學生主要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漢字圈』學生。」
05、「日本人尚未意識到的問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人手不足問題的加劇,高田馬場的街道上出現了很多空店鋪。但是因為中國留學生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業者開始在高田馬場租店開店。
在車站前的混居樓3樓經營居酒屋「人生一串」的理想先生說:
「現在因為有微信,所以即便不在租金高的街道上開店,在這裡開店也能吸引到顧客。好多留學生會把同學朋友介紹過來。最重要的是高田馬場是華僑街,沒有舊觀念的約束,能自由經商。因為即使都是中國人,不同年齡段人的想法和對經商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樣。」
據統計,目前在新宿的外國人約有4.32萬,基本上每8人中就有1人是外國人。而外國人中,中國人最多。
傍晚5點,高田馬場車站前的商業街摩肩接踵,滿是中國留學生,因為這個時間正是日語學校下課的時間。200米的街道上非常擁擠,每天早上和傍晚都會經歷這樣的「人潮」。
除了中國,現在越南、緬甸、印尼等國家的留學生也在逐漸增多。江正殷說:
「我覺得今後以中國為首的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肯定會越來越多。相應的教育、不動產、旅遊、飲食行業也會不斷發展。
他們從出生開始就在發達國家長大,高中畢業的時候也能說著與當地人一樣流暢的英語,未來相信自己能夠活躍在世界的舞臺上。
我認為這些年輕人對日本社會的影響非常大。但是日本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些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