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戳心窩子的話,在沒收房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自己買的究竟是個什麼房子。
從2017年至2019年,房價可謂是節節攀升,但儘管如此,房子依然賣得很火,好像開發商已經先算準了似的,世界看起來多麼美好,可只有買房人才清楚,自己買的房子質量究竟怎麼樣。
1
就像博彩愛好者,總覺得下一把會贏。買房人在動輒千萬的營銷費用包裝、轟炸下,也會覺得這次房子會好,會不一樣。
也正因此,我們也更容易被套路,忽略了很多東西。
比如,所有樣板間從來都不會裝門,所以較難發現,原來空間如此狹小,會開門撞人、撞馬桶、撞床……
比如,90%的樣板間都比實際要大一點,再加上燈光、鏡子等的作用,讓人產生空間還可以的錯覺。
比如,相當部分樣板間家具都比實際要小,直到買家具時才發現,臥室只能放下一個床頭櫃,只能放下1.2米的床。
2
如果說這些已經司空見慣,能勉強接受,下面這些就不能忍了。
說是高端改善系產品,高規格打造,結果交房貨不對板,負責人告訴我們樣板間僅供參考。
說是品牌電梯,結果交房3個月,電梯一周壞3次。
說是大開發商樓盤品質有保證,結果4月交房,7月樓頂開裂,一場大雨秒變「水簾洞」。
更嚴重者,百色某高檔小區交房不到一年過道瓷磚大面積空鼓、脫落,質量堪憂!!!衛生間管道低到無法吊頂,吊頂堵住半個窗戶,入戶門相互打架……
不要以為這些離我們很遠,都是發生在百色的真實事件。
3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
天然氣從臥室過的「炸彈房」,公共綠地變私家菜園、「植草磚」,牆體開裂、漏水,車庫漏水,樓板薄隔音差,紙板門等等。雖然交房即維權頻繁上演,但一些開發商依然我行我素,底線還在不斷降低。出現這麼多問題,原因很複雜。
2017年前後,樓市火爆,市場盲目搶房,忽略了產品本身。如今交房,問題集中出現。
某些品牌開發商,追求規模與業績快速擴張,卻疏於後端工程管理。亮麗的銷售數據另一面,卻是多地開發項目陷入「交房危機」。
有的是交了房沒有房產證,開發商跑路聯繫不上,售樓部也人去樓空,甚至整個工地連個保安也沒有了!
還有限價降標,精裝修一地雞毛,這個問題可能兩年後會更明顯。限價背景下,品牌開發商大概率不會賠本賺吆喝,要保持利潤,只能降標;小開發商的裝修材料和質量更無法保證。
而且精裝修都是「封閉工程」,可能交房時一切都沒有問題,而入住不久後問題集中爆發,「紙質地板」,發黴牆壁、水電走線等等問題等等防不勝防。
4
2020~2022年百色交房高峰期即將到來,又將有26個項目迎來交房。這批房源會怎樣呢?
龍景區13個:億家·龍景名鎏、億家·龍景天際、億家·龍景豪庭、碧園·紫荊城、路橋錦繡廣場、金宸璞悅、品潤劍橋郡、五洲·半島陽光、百色恆大悅瀾灣、泰富城、竹洲商業街、鼎盛和泰養生文化園、南大茶博城
迎龍區9個:國生·閱江閣、益眾·尚城、領秀尚都、千姿悅府、金宸悅珺、宏泰·新時代廣場、恆寧·城市廣場、迎龍嘉院、百色碧桂園城央府
鵝城區3個:廣豐·一品郡、中山廣場、神舟·壹號公館
註:以上提到樓盤多為部分樓棟交房
我們衷心希望,以往收房時那些糟心事兒,這批業主一個也別碰上,這批開發商都能博取一個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