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記者 盧偉
法制網通訊員 孫力 李逸飛
13年前,兩名嫌疑人尾隨一名取款人到其家中,持刀將該取款人和其兩名家人殘忍殺害。13年間,面對先期被抓獲的嫌疑人的「零口供」,陝西省寶雞市公安局渭濱分局民警默默踏上追兇之路,從未輕言放棄,成功將逃匿的另一名命案在逃嫌疑人抓獲,最終還原了「零口供」背後的真相。
今年6月5日,寶雞市渭濱區檢察機關對兩名嫌疑人提起公訴。
十三年前小區突發命案
2005年9月5日13時許,寶雞市渭濱區某小區發生一起入室搶劫殺人案件,致受害人吳某、曹某、王某3人被殺害。警方經過調查發現,受害人吳某當天中午從證券公司提取的6000餘元現金,以及其使用的一部小靈通和家中的一部手機被搶走。案發後,渭濱分局技術人員對現場進行認真仔細勘查,從現場的一張證券證上提取一枚帶血指紋,並發現了數十處非死者的血跡及足跡。經省、市、區各級刑偵專家會偵一致分析認為,該案是一起二人以上入室搶劫殺人案件,其中一名嫌疑人在作案過程中受傷。
案件發生後,渭濱分局立即成立專案組,並多次邀請各級刑偵專家「會診」,認真仔細分析研究案情,力爭找到破案突破口。由於當時刑偵和監控等方面技術滯後等諸多因素影響,致使案件久偵未破,但警方始終沒有放棄案件偵辦工作,默默尋找著案件的任何一處蛛絲馬跡。
真可謂功夫不負有心人,警方的努力最終出現轉機。2015年4月12日,專案組在指紋自動識別系統中檢索比對時發現,2005年9月6日從吳某等三人被殺現場提取的一枚血手印同鹹陽市秦都區李某某曾被公安機關採集存檔的指紋信息高度吻合。2015年4月15日,警方快速出擊,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抓獲歸案。但是,李某某到案後,拒不交代其犯罪事實。高懸多年的命案,卻因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的零口供而陷入僵局,甚至面臨著李某某被無罪釋放的困境。這使專案組每一名偵查員內心深處都久久難以平息。因此,專案組至上而下樹立了大海撈針,掘地三尺也要找到該案另一嫌疑人的決心和鬥志。
尋找另一名漏網兇犯
為了打破僵局,專案組根據刑偵專家對在逃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的刻畫,多個渠道開展「大海撈針式」的追兇。
專案組根據辦案經驗,首先把重點放在深入排查李某某的社會關係上。民警先期針對其兩次服刑,圍繞獄友開展摸排工作。李某某1983年8月因盜竊、擾亂社會秩序,敲詐勒索被鹹陽市法院判刑10年,在監獄服刑期間因故意傷害又被判刑15年,1992年底李某某被送至另一監獄服刑,2002年8月1日釋放回家。
據此,民警奔赴甘肅、河南、西安等地,對兩所監獄1983年至2005年刑滿釋放的李某某獄友約500餘人逐一進行排查,重點對其同案的多人進行了全面排查。
同時,專案組圍繞李某某2002年8月出獄後至2004年6月在河南新密市某廠打工的軌跡開展排查。經赴遼寧瀋陽向李某某二哥了解,不知情的其二哥曾在2002-2004年期間在河南省新密市一家耐火材料廠任副總,曾介紹李某某到新密市多家耐火材料廠上班。2004年4月,因李某某腰椎受傷治癒後回鹹陽老家。
據此,經赴河南新密調查,李某某曾經打工的第一家耐火材料廠目前仍在,但是沒有李某某財物工資報表等任何資料,也沒有任何人對李某某留有印象,其餘幾家耐火材料廠均因重汙染於2008年已破產,故未獲得任何有價值線索。
民警調取了河南省新密市某醫院李某某2004年4月26日至2004年5月28日因腰椎受傷住院治療的記錄,當時病歷填寫工作單位是某耐火材料廠,也排查了其同病室的人員,但是結果讓民警再度陷入失望之中。
隨著刑事科學技術的發展,當時的陝西省尚未建立DNA 數據Y型庫,河南省建立了Y資料庫,因考慮到李某某2002年8月至2004年6月在河南打工,加之其河南籍獄友較多,為擴大排查線索,2017年7月、11月,專案組民警兩次使用河南省公安廳Y系排查資源,對現場提取的血跡進行Y系排查。因以上方法均為排查到另一名在逃嫌疑人,2018年1月,偵查員再度到鹹陽對李某某2004年6月至案發時在鹹陽的生活交際圈進行排查。旨在通過深入排查李某某社會關係和生活軌跡,從時空上壓縮其活動範圍,篩選出另一犯罪嫌疑人。
為了早日將在逃的另一名嫌疑人抓獲,專案組邀請公安部畫像專家對尾隨吳某的嫌疑人模糊視頻進行刑偵素描畫像,通過刑偵素描畫像,將輪廓不清難以辨認的模糊視頻資料清晰化,欲給偵查員的調查摸排工作提供參考。
在此基礎上,專案組根據尾隨視頻及現場足跡推測在逃嫌疑人身高和年齡,由技術人員測量案發時尾隨吳某的在逃嫌疑人的身高,再結合吳某的身高按比例折算,推測在逃的另一名嫌疑人身高177cm,並根據足跡及作案手段推測嫌疑人作案時年齡30歲左右。偵查人員帶著這些專家意見和對嫌疑人的年齡及身高等刻畫,於2018年1月摸排李某某的諸多社會關係時,採集了李某某在鹹陽社會關係人的生物檢材100餘份,並與當月15日將這些生物檢材送檢。
經檢驗,李某某的關係人李某的DNA與案發現場嫌疑人遺留生物檢材的DNA完全一致。
多種技戰法終將嫌疑人收入網中
儘管李某的生物檢材被採集,但沒有李某其他任何數據可供警方查詢,唯一的出路就是使用視頻監控發現李某。專案組以李某的居住地為基點調取鹹陽市公安公共視頻及社會視頻資源1000餘GB,經過對調取的長達2400餘小時的視頻查看梳理,這才很艱難地從鹹陽公交集團調取的鹹陽至西安的59路公交車上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李某2018年1月15日11時12分從鹹陽市秦都區一個十字路口手提行囊乘坐公交車的行蹤。民警順線追蹤,繼續追蹤發現李某於2018年1月15日11時54分從西安城西客運站下車。
因城西客運站有價值的公安公共視頻很少,城西客運站又處在四通八達的要道,李某下車後目標失控,給視頻的延續工作帶來了困惑。專案組果斷決定以客運站為中心,向四周擴展,使用外圍有價值的監控封鎖李某可能經過的各個路段,調取了漢城北路和棗園西路什字周邊的社會視頻近100餘GB。但經過仔細研判,民警仍未發現李某的行蹤。
隨後專案組迅速召開專案會議,集思廣益,最終確定了使用路面行駛車輛的行車記錄儀發現嫌疑人的偵查思路。於是,民警調取了2018年1月15日11時54分以後24小時內途經漢城北路和棗園西路上的車輛的行車記錄儀的錄像。但在西安這樣的大都市,路面車輛是車水馬龍,要調取24小時內的途經車輛,這無疑要花費大量時間,會耽誤追捕有效時機。專案組選擇行駛密度大,又有軌可循的公交車為調取對象,調取了多個線路的100餘輛公交車行車記錄儀錄像。
民警經認真查看,很快就從212路公交車行車記錄儀錄像中發現李某橫穿馬路的行蹤。視頻顯示,李某極力躲避視頻,在一綠化帶進行偽裝,然後再次從偵查員調取的視頻中消失,這使視頻追蹤再次陷入低谷。
因公交車的車輛行車記錄儀監控不具有連續性,一輛車與一輛車之間有一到兩分鐘的時差是視頻的盲區,這給視頻偵查帶來了極大困擾。專案組認真分析已調取的視頻,經對234路公交行車記錄儀監控反覆查看,從234路公交車側窗發現2018年1月15日13時05分李某有舉手攔停過往長途汽車的舉止,遂調取去了城西客運站13時以後發出的所有長途汽車的監控。
由於部分車輛沒有監控,已有車輛均未發現李某的行蹤,專案組不得不選擇從車輛GPS行車軌跡來入手。民警調取2018年1月15日13時至14時一小時途經漢城路車輛的GPS軌跡近3萬條,結合視頻分析研判發現,有一輛計程車和一輛發往甘肅西峰的長途車行駛軌跡相似。偵查員大膽推測李某坐計程車追趕長途汽車躲過安檢後,搭乘長途汽車逃跑。
偵查員迅速趕往西峰,聯繫這輛西峰的長途車。經走訪司機張某回憶,他今年1月15日13時50分確實在西安拉過兩名男子,但難以回憶起乘客的任何體貌特徵。民警見狀,只好繼續以視頻為依託,大量調取了以甘肅西峰客運中心為點向四周輻射近2000GB的視頻資料。但是由於視頻條件差,偵查員經反覆認真查看,儘管發現了李某在西峰中心客運站下車的行蹤,但隨後李某再度消失,案件又一次陷入了僵局。
面對李某又一次消失,專案組民警另闢蹊徑,採取技術偵查與視頻追蹤結合的辦法,再次默默進行嘗試。李某再度消失後,民警對李某的關聯社會關係全面進行布控發現,狡猾的李某到甘肅西峰後仍然不和家人、朋友聯繫。
據此,偵查員再次改變策略,重點對李某的社會關係進行分析研判,並通過實時調取甘肅西峰、甘肅蘭州、青海西寧、陝西鹹陽等地大量視頻資料,最終發現了東躲西藏的李某蹤跡。
今年3月12日,民警對實時視頻資料反覆查看,驚喜地發現李某在鹹陽市出現。專案組迅速調兵遣將,於當日在鹹陽市渭城區某廣場將化裝潛逃的李某抓獲。
還原「零口供」背後的真相
因李某多次受過打擊處理,心理素質超強,遇事不急不慌,拒不承認作案事實。為保證審訊順利進行,專案組制定了周密的訊問計劃和技巧。李某被抓獲後,專案組織巡特警全副武裝到西寶高速路口接押,以嚴陣以待的高壓勢態營造氛圍,來擊敗李某長期潛逃不露馬腳而鑄的僥倖心理防線。同時,專案組全面掌握李某性格、生活經歷和個人情感及家庭情況,通過講政策,論情理,談感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審訊,意在擊破其頑固牴觸審查的情緒。
為了讓審訊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專案組從犯罪心理學角度挑選了多名經驗豐富以及和李某年齡相近的老偵查員參與審訊,以便更容易和李某交流,通過對其訊問過程中的寒暄、對其吃喝等生活的關懷,觸及李某人性的良知,讓其帶著心理負罪感。面對警方提供的環環相扣的證據鏈和科學周密的審訊技巧,李某如實的供述了其夥同李某某2005年9月5日在寶雞渭濱區搶劫殺人的全部犯罪事實,也給李某某的「零口供」畫上了句號。
2005年9月初的一天,李某夥同李某某經預謀後,攜帶彈簧刀從鹹陽乘大巴汽車來到寶雞準備實施搶劫。趕到寶雞後,2人先在寶雞火車站東側的一招待所留宿踩點。2005年9月5日12時許,李某、李某某到寶雞火車站東側某證券公司營業大廳踩點時,發現受害人吳某在營業大廳取錢,2人遂將吳某確定為搶劫對象。見吳某取錢走出營業大廳,李某和李某某尾隨其後,一路多次換乘公交車進行跟蹤,一直尾隨其進入吳某家中。2人迅速將門關上,先將吳某殺害。當他們準備離開時,又發現室內西南臥室床上的曹某,又將曹某殺害。李某某先從臥室出來,在客廳遇見王某。王某持家中的一把工藝鐵劍在李某額頭左側砍了一劍,砍破了李某的額頭。李某遂手持彈簧刀在王某胸前亂捅幾刀。李某某發現後也趕過來,從王某身後持刀捅了王某幾刀。王某倒地後,二人繼續持刀在王某身上亂捅,將王某殺害。李某在廚房水池清洗、包裹自己額頭傷口,李某某翻找家中的財物,搶走家中的一部小靈通、一部手機及吳某包內6000餘元現金,然後二人逃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