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依依,拍出的是生機,炊煙嫋嫋,拍出的是生活,靈動舞姿,拍出的是生命,想成為攝影大師,你的手足夠有力嗎?你的眼睛足夠銳利嗎?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先有一份拿得出手的作品集~
一份出色的作品集,不僅僅在於作品本身的優秀,更在於,作品與要求是否契合,那你對作品集的了解夠了嗎?
什麼是作品集
1.作品集指用於申請國外藝術院校時,針對性創作的作品集合,一般由4-5個Project組成,區別於一般素描、國內院校課堂作品、畢業設計,藝術留學作品集需要專業、有創意、國際化。
2.對於藝術與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作品集是藝術留學的核心,國外院校大都要求學生提交作品集,作品集的質量是學生藝術綜合實力的展現,是國外院校決定是否錄取的重要依據,優秀作品集還為學生贏得高額 獎學金。
作品集的四大特點
針對性
了解學校研究方向,英美法各國,甚至學校作品集要求不同
唯一性
獨立完成展示自己,團隊項目可以作為補充
專業性
展示對專業的認識,靈感、設計思想、展現方式、成品質量
綜合性
全方位表現自己,按照學校要求,數量適當4-5個項目
國家攝影大解析
因為思想文化存在差異,導致各個國家及院校對攝影專業申請要求也是不同的,說到這裡,yoyo君要提醒那些打算出國留學的童鞋們,一定要明確自己想去的國家,申請的專業,針對性的去了解。這樣才能節省時間和精力。
1、語言分數是必不可少的,美國院校對語言分數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但,美國是對語言要求最嚴的。
2、90%的學校要求學生提供作品集,方式多樣,比如:紙質、幻燈片、CD/DVD的形式。攝影作品偏商業性。
3、記得給每幅作品加一個注釋:時間、背景、目的、思想。來解說自己創作的靈感
tips:儘量讓學校從作品集中看出你的創作才能和多種創作手法,最後一定要剖析本人的優缺陷,找出比擬合適本人的項目,同樣是攝影,每個大學每個攝影專業都有本人的特性,在申請時儘量揚長補短而不是揚長避短。
美國大學一般對於攝影專業作品集的要求是不少於20張,大部分學校都要求申請者提供CD或者是DVD的格式文件。申請者最好把自己的作品進行分類呈現,並做一些簡單的注釋文字。
英國作為繪畫主義、寫實攝影、超現實主義攝影的發源地。選擇英國學習攝影也成為眾多學子的不二理由。
1、語言分數要求:滿足申請學院語言要求
2、作品集偏概念性,通過Slideroom或CD-R提交。風格上要統一。
3、作品集能夠表達你的興趣、能力等。每張作品需寫上自己的名字。
tips:英國的注重點在於圖像和後期的處理,創意和攝影作品本身是一方面,後期的圖像處理和電子藝界方面的掌握也佔了很大一部分。掌握圖像處理軟體也是重中之重。
英國的作品集不同於美國,本科作品集一般再35—50之間,而研究生的作品集大都是50+,當然數量不是主要的,質量才是最重要的。
1、語言分數(一是語言很重要,二是代表溝通能力)
2、一般由3~5個project組成,每個project要有一個主題
3、作品集注重創造力、國際化,要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
4、如果希望到加拿大留學,那麼一定要提前開始準備自己的作品集,儘量從加拿大藝術類院校的網站或加拿大藝術類網站上尋找靈感和體會加拿大藝術環境,如此創造出的作品集才能夠更適合加拿大老師們的「口味」。
攝影作品和作品集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那怎樣的作品才是出色的作品集呢?
擺脫錯誤的攝影理論
攝影是件有趣的事,也是件有技術含量的事,要想真正的提高你的攝影水平,做出出色的作品集,有一些錯誤的理論是你要摒棄的。
傻瓜機大家都知道,就是攝影只和快門相關,你只需要按快門,其它的事情相機來做。時至今日,攝影設備雖然發展的很「高端」了,但傻瓜模式依然存在,當你是拿著單反,依然習慣用「傻瓜模式」,還期望能拍出不一樣的「大片」嗎?這種做法簡直就是分分鐘zuosi的節奏,就別指望考官能注意到你了。
攝影看似隨意,卻也是需要對時間、環境有預測,優秀的攝影師在某一個時間、決定去某一個地方拍攝也絕對是有目的的。對於作品集來說,確定的主題是必備的,因此對場、景、人、物的選擇都是需要考量的。
並非好的風景就360度無死角,好作品或許就是差在1度之餘。經常看到這樣的風光作品,遠景是日落的晚霞五彩斑斕十分漂亮,但前景有很多電線桿、橫穿畫面的電線……這就是沒有做到及時的判斷選擇有利的機位,這樣的照片基本上就沒什麼看點了
「如果有一種鏡頭可以滿足各種拍攝需求該多好」,有這種想法的人大多有不喜歡換鏡頭的習慣
而且鏡頭的價格也是不菲,但這不能成為你不換鏡頭的理由,除非你不想在攝影路上走的更遠
雖然說拍攝過程中換鏡頭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容易錯過最佳拍攝機會
但反之試想一下,你願意拍一堆不好的照片,還是願意靜心思考用最佳狀態拍幾張好片?
審閱你作品集的都是精英老師,所以,你換鏡頭的小細節,也許就能幫你捕獲某位老師的「芳心」。
熱愛大光圈,永遠使用大光圈是初學攝影的一種極壞的意識。
單反攝影的目的不應該是,只是追求所謂的虛化效果,而更加銳利清晰的圖像也是我們需要的
攝影外出採風可以提高對光影的理解,但如果去一趟旅遊景點回來,就認為自己拍攝的滿滿都是作品的話,可能為之尚早。
或許真的可以拍出一些與眾不同的作品,但大部分應該都和之前去過的攝友在同樣的機位同樣的角度拍攝的,好的風光可以拍出不錯的作品,但想要與眾不同就要學會走出前人的影子。
作品集的前期準備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攝影的地點,特殊的人和物都要經過一定的考究。
於景於物皆有情
端正了攝影的態度,拍攝就變成了重中之重,往往作品反映的都是作者的感情,拍人表達感情當然會比較容易,但是一本作品集都是人,也就沒什麼新意了,所以把物拍出人的感情就需要好好推敲推敲了。
美國著名攝影師拉爾夫·吉卜生曾說,我不理會照相機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式。
「而我的目標是用相機呈現花花草草的情緒。」西恩捧著相機,自信地說。
在雨天拍出有情緒的花花草草,很簡單也很實用。
「雨是夏天的常客,當太陽從烏雲中穿透下來,大自然的畫面別具風情」。雨天,很多人都喜歡懶洋洋地窩在家中,西恩卻是一個例外,每逢陰雨天,她總是端著相機往外跑。
「下雨時,景物的光線、層次、透視深度、色調、氣氛、情趣等都有它的獨到之處,是晴天所拍不到的富有詩意的場景。雨水可清洗枝葉花朵上的塵土,增添一層光澤,花朵更豔麗,枝葉更碧綠有滋潤感。」她講道。
為此,她還將雨中拍攝花草的要點整理出來分享:
景物本身的反差最好要大一些;可用大光圈小景深,對焦在前景把背景拍虛化;拍雨中的花草,可裝上偏振鏡,消除反光,使色彩更鮮豔;
雨中的花草格外豔麗,掛著水珠的花瓣更是靈氣;
「雨後不久是花卉攝影非常魔幻的時刻,此時用微距鏡頭拍攝帶著雨珠的花朵,會有令人驚豔的效果。如果使用微距鏡頭拍攝,最好用上腳架,因為稍微的移動就會造成糊片。
準備一份nice的sketchbook
其實攝影和其它很多設計專業類似,都可以通過sketchbook去展示自己的拍攝過程,當你不知道怎麼表現自己無與倫比的攝影天賦時,就準備一份sketchbook,不要以為他只是設計學生的寵兒,作為未來的攝影大咖,對你同樣適用。
這四頁手繪本展示了一個作品的多個階段。既有前期的創意展示說明,也有拍攝方法和相機運用的規劃,同時作者也畫了一個story board去展示拍攝的效果。
在不同的作品下面註解,當然,不要忘了做好排版,美感是第一位的,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