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法院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司法服務保障

2021-01-20 中國僑網

  原標題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南沙自貿區法院推出多項創新舉措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章程

  南沙自貿區法院 逐夢新時代

  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日前正式發布,其中明確提出「加強粵港澳司法交流與協作,推動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著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位置的廣州南沙,責無旁貸地肩負著重要使命。

  一流的大灣區建設需要一流的法治營商環境予以保障,營造優質的法治營商環境對南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東自由貿易區南沙片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南沙自貿區法院)積極響應,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大力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在創新審判機制、打造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完善訴訟服務、加強司法交流協助等方面主動作為,連續推出多項創新舉措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南沙自貿區法院院長吳翔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東時,鮮明地向全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南沙自貿區法院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牢記使命擔當,不斷改革創新,立足本職,在服務保障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徵程中勇當標兵,不斷推動各項工作上水平、走前列。

  文、圖/章程 通訊員/付斌、王君

  創新涉港澳審判機制:出臺全國首個屬實申述規程

  「本人確信所提交的案涉文件材料真實可信,不存在隱瞞事實、虛假陳述等行為。」這種港片中常見的庭審承諾,如今已在南沙自貿區法院涉港商事案件審判中普遍適用。2018年10月,南沙自貿區法院借鑑香港訴訟程序規則,出臺全國首個《涉港商事案件屬實申述規則適用規程》,規定涉港商事案件訴訟參與人應籤署書面承諾書,向法庭確認提交文件和陳述內容屬實,若違背屬實申述承諾,法庭可依照相關法律規定給予制裁。

  據南沙自貿區法院副院長李勝介紹,為服務南沙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南沙自貿區法院在堅持我國民事訴訟基本制度的基礎上,先行先試,持續有計劃地借鑑適用英美等法系中被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訴訟規則,在出臺《涉港商事案件屬實申述規則適用規程》之前,該院已成功借鑑當事人主義送達、律師調查令等訴訟規則,全力提升自貿區審判國際公信力。

  「南沙自貿區法院在公正、平等方面做得很不錯,我相信內地的法治環境不斷完善,香港企業將會更多地來內地投資。」參與了5宗案件審理後的香港籍人民陪審員賴亞力感慨道。

  賴亞力是南沙自貿區法院首批港澳籍人民陪審員之一。時間回溯到2014年11月,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率先聘任5名港澳籍人士擔任陪審員,賴亞力便是其中一名。截至目前,南沙自貿區法院港澳籍陪審員人數已增聘至9人,邀請港澳籍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並主持調解涉「一帶一路」沿線國出口貿易糾紛。為何選港澳籍居民擔任人民陪審員?據南沙自貿區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港澳籍人民陪審員對港澳法律制度、風土人情有更多的了解,通過他們親自的體驗和直觀的比較,可以其樸素的社會正義感和公平觀來評價內地司法過程的正當性、公正性。通過港澳籍人士與內地法官的專業判斷相結合,尤其在處理涉港澳案件中,能更好地實現司法公正,消除港澳同胞因制度理念和生活環境差異等因素造成對內地司法的距離感,也增加了裁判透明度。另一方面,通過港澳籍人民陪審員參審能夠了解不同法系的先進經驗和實踐,為內地司法改革提供借鑑。

  2018年6月,南沙自貿區法院結合新修訂的《人民陪審員法》制定出臺《港澳籍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管理規定》。為深化粵港澳司法交流與合作,助推對外開放,南沙自貿區法院已經建立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審判制度。

  打造涉港澳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上線全國首個「商事多元調解平臺APP」

  今年1月1日起,南沙自貿區法院集中管轄天河、黃埔、番禺、南沙、增城五轄區內的一審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糾紛案件。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如何更加公正高效地審理涉外、涉港澳糾紛,成為南沙自貿區法院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南沙自貿區法院全力打造了「線下」調解與「線上」調解並行的「一站式」、智能化多元糾紛化解體系。該院先後與香港南沙聯誼會、澳門南沙商會建立訴前信息共享、訴中聯動調解和訴後執行協調等制度,搭建多元化解涉港澳民商事糾紛的立體平臺。早在2016年9月,南沙自貿區法院便成立了南沙自貿區商事調解中心,首批聘任來自政府機構、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組織的12家特邀調解組織,來自社會各個行業的專家學者、資深律師、企業家等45名特邀調解員(港澳籍特邀調解員7名),為化解自貿區內商事糾紛特別是涉港澳商事糾紛,提供國際化和專業化的服務。並創立了社區法官制度,聯合律師、公安、司法沉入基層,構建訴前聯調「大格局」。2017年12月,該院又成立了多元調解中心,特邀調解員隊伍進一步擴展至75名,整合商事、智慧財產權、勞動爭議、家事四類調解資源,構建起集約化調解平臺。依託專業「調解資源庫」,2018年,多元調解中心成功化解糾紛152起。

  知名運動品牌彪馬與某貿易公司商標權糾紛案的調解,在南沙自貿區法院展開。糾紛雙方代理律師分別位於上海、雲南,而特邀調解員則在廣州主持調解。出人意料的是,這樣高難度的跨地域調解,當天即告成功。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是南沙自貿區法院上線的全國首個「商事多元調解平臺APP」。

  據了解,「商事多元調解平臺APP」是南沙自貿區法院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關鍵環節,於2017年11月上線。該APP系統可對多方遠程調解自動採集固定圖片、語音、視頻等證據,調解結束後,申請人或被申請人可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調解流程,不再受傳統線下調解的空間限制。上線一年,已有155起糾紛通過「商事多元調解平臺APP」化解。

  完善涉港澳訴訟服務:打造全國特色的「多語接待崗示範窗口」

  一站式、多功能、人性化……在南沙自貿區法院一千多平方米的訴訟服務大廳裡,導訴諮詢區、立案綜合區、信息化自助區、便民服務區、信訪疏導區、調解服務區、律師工作區和社會服務區等八個區域功能齊全,手機充電、無線網絡、郵寄快遞、銀行取款、傳真、印表機、書吧、自動售賣機、平板電腦等設施一應俱全。當事人只需輕觸指尖,即可通過嵌入式平板電腦查詢、檢索各類糾紛的訴訟指南和訴訟文書樣式。得益於優美、舒適、便捷的服務環境,一些市民群眾上午辦完事後,中午還在這裡休息半天才離開。

  2018年12月21日,南沙自貿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被評為「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示範窗口」,是全省八家獲此殊榮的法院之一。

  為了主動適應自貿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求,南沙自貿區法院還積極拓展涉外、涉港澳訴訟服務。建設中英文網站,提供中英雙語和繁簡雙體訴訟指引,在涉港澳案件中使用港人港企熟悉的語言文字進行庭審,試行繁、簡體中文法律文書一併送達,訴訟服務大廳實行多語種導訴服務,實現多國語言無障礙接待,打造全國特色的「多語接待崗示範窗口」。此外,南沙自貿區法院還嘗試製作簡體和對應繁體中文版訴訟法律文書,並積極嘗試涉港澳案件由港澳律師協助送達司法文書,有效提高涉港澳案件送達效率。

  「在這裡案子有多種渠道化解,服務貼心有溫度。」代理多起涉外商事糾紛的林新華律師對南沙自貿區法院的訴訟服務點讚。

  加強粵港澳司法交流:內地首次展現港澳庭審場景

  「court!」隨著香港法庭書記員一聲宣布,香港模擬庭審正式開始。庭審中,原被告律師對證人進行交叉詢問,幫助法庭逐步還原事實真相……2018年12月16日,粵港澳大灣區民商事訴訟制度比較研究暨粵港澳三地模擬庭審活動在廣州舉行,港澳庭審現場同時「搬」進內地,粵港澳三地法官、律師齊聚廣州,共同還原了真實的三地庭審場景。

  據了解,將內地和港澳三地的庭審以如此直觀的形式進行比較研究,在國內尚屬首次。南沙自貿區法院副院長李勝說,三地模擬庭審比較活動搭建了粵港澳大灣區司法溝通交流的橋梁,能夠有效增強內地和港澳的法律理論實務界交流。

  本次模擬庭審活動是南沙自貿區法院發揚首創精神,持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司法交流,服務大局發展的一個縮影。為加強港澳與內地司法交流與合作,南沙自貿區法院還舉辦了 「法院開放日港澳青年學生專場」活動,來自港澳地區的50多名青年學生參觀了南沙自貿區法院執行指揮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多元調解中心和法庭。其中一名港澳籍青年在參觀完後感慨道:「我要做溝通內地與港澳法治文化嘅橋。」

  近年來,南沙自貿區法院在全國範圍內屢屢「吃螃蟹」、勇當自貿區司法改革「先行者」、爭做粵港澳司法交流的「排頭兵」,為構建自貿區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司法交流提供了實踐樣本和有益探索。

相關焦點

  • 廣州南沙推動設粵港澳大灣區律師聯盟 調解涉外案件
    南方日報記者 梁文祥 攝   南沙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示範區  推動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聯盟  23日,廣州南沙自貿片區法治營商環境建設成果專題活動舉行。
  • 創新引領 法治護航 前海法院為自貿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前海法院成立以來,充分利用前海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示範區的機制優勢,緊緊圍繞前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把制度創新作為助力自貿區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目前,前海法院發布服務與保障自貿區發展十大創新案例,總結提煉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法治建設創新成果,推廣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打造「雙區」驅動「核心引擎」,貢獻更多司法力量。
  • 南沙開發區港澳辦攜手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共同推動粵港澳全面...
    12月2日,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在廣州南沙舉辦。本次交流會由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暨南大學主辦,活動以「創新 合作 發展」為主題,邀請國家、省、市、區政府代表,粵港澳三地知名專家學者、智庫,行業協會、企業等重要嘉賓出席,共計200餘人參會。
  • 解碼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
    隨著明珠科學園正式動工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廣州)正式動工,廣州正著力構建以呼吸領域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支柱、重大科技基礎設施(4個)為前沿研究戰略支撐、省實驗室(4個)為原始創新主力軍、多個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為技術供給主平臺的,具有廣州特色的「1+1+4+4+N」戰略創新平臺體系「硬核」布局。
  •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來了
    隨著明珠科學園正式動工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廣州)正式動工,廣州正著力構建以呼吸領域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支柱、重大科技基礎設施(4個)為前沿研究戰略支撐、省實驗室(4個)為原始創新主力軍、多個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為技術供給主平臺的,具有廣州特色的「1+1+4+4+N」戰略創新平臺體系「硬核」布局。
  • 廣州南沙將投資超百億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醫療高地
    南沙中心醫院 南沙區政府供圖  中新網廣州9月28日電 (王堅郭雯珺)據廣州南沙區政府28日消息,未來幾年,南沙預計投資逾100億元用於推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等部屬、省屬和市屬三級醫院建設項目,此外還將規劃投資超55億元用於區屬醫院新(改、擴)建工程,全面提升區屬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屆時南沙將可以提供超8000張病床床位,帶動南沙新區醫療服務水平整體提升,形成高水平、強競爭力的粵港澳大灣區區域醫療衛生新高地。
  •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廣州南沙喊你來創業
    「我們想要回來」「我們會認真研究把公司落在南沙」,在2018(第十八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論壇上,不少企業家考察了廣州南沙的環境後這樣表示。  蔚來汽車與廣汽合作的公司總部就在南沙;陽光印網創始人、董事長張紅梅有意願回到自己第一站創業地廣東,並在南沙建起雙總部;均瑤集團創始人之一、副董事長王均豪從廣州地圖上得到靈感,覺得南沙就像廣州的「舌尖」一樣深入大灣區,區位優勢極其明顯……  「南沙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
  • ...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勇:推動前沿技術在廣州法院...
    在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方面,廣州法院一直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率先在全國啟動5G智慧法院建設,形成「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的網際網路司法「廣州模式」;率先上線微法院小程序,推出「區塊鏈律師調查令」平臺,實現掌上訴訟「一站式」服務。
  • 廣州南沙法院出臺類案辯論程序指引 破解「類案不同判」
    為統一法律適用和裁判尺度,提升司法公信力,10 月 21 日上午,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廣東自由貿易區南沙片區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類似案例辯論程序的訴訟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並首次適用該程序對一宗確認不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作出裁決。
  • 楊萬明:為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提供優質司法保障
    針對人民法院自身建設問題,《指導意見》提出,人民法院特別是深圳法院必須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提高服務保障能力水平。《指導意見》第五部分在完善訴訟制度、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強審判專業化建設、人員分類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改革措施,支持深圳法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提供示範樣本。
  • 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在廣州黃埔成立
    日前,廣州市黃埔區舉行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成立揭牌儀式。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是在黃埔區司法局指導下開展調解工作的專業化組織,在三地五方的共同合作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消除大灣區企業的後顧之憂,為其提供專業、高效、便捷的溝通調處平臺。
  • 廣州智慧法院助力司法審判「不打烊」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廣州中院發布《關於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 服務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意見》(簡稱《意見》),重點打擊涉疫情的違法犯罪行為。2月13日,全市法院快審快判廣州市首批4件涉疫情刑事案件。
  • 鳳凰衛視進駐廣州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媒體文創產業中心
    廣州南沙引入世界媒體500強 三宗地塊,成交總價超過51.5億元。該地塊位於南沙黃閣鎮亭角大橋東側梅山工業區,為商住用地,宗地面積168094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280627平方米,起拍樓面價6432元/平方米。
  •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周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周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行金羊網  作者:朱智祥  2019-04-24 粵港澳青年為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金羊網訊 記者朱智祥 通訊員吳敏婷報導: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 三犇國際拍賣行落地廣州為粵港澳大灣區商業賦能
    記者獲悉,三犇國際拍賣股份公司正式落戶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據粵港澳大灣區網站介紹,三犇國際拍賣股份公司是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粵港澳大灣區領導小組支持下,為貫徹 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由粵港澳大灣區信息有限公司和虎門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組建,並經國家相關部委批准,落地廣州的的全國性
  • 廣州南沙:構建「四個一流」生態,南沙求賢若渴
    環境:一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高地「南沙以實力支撐,聚焦新格局,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努力跑出經濟增長加速度,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的經濟增長極點。今年前三季度南沙的GDP達到了129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2%,增速為廣州市第一。
  • 2020大灣區演說家大賽總決賽在廣州南沙成功舉辦
    「蓮」結灣區,「線上+線下」齊聚南沙2020年大灣區演說家大賽總決賽以澳門回歸20周年的主題曲「蓮成一家」為主題,冀望「蓮」結灣區內各演講好手,分享各自的「成」長故事,首度衝出澳門,走進廣州南沙。經過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超過40場海選,最終10名來自不同地區的青年演講好手脫穎而出,在南沙決賽的舞臺上角逐各個獎項。其中,兩名香港青年因疫情原因通過「線上連線」方式參與半總決賽,在半總決賽現場,香港青年陳梓懷用了四個有趣又貼地氣的生活小事例向大家傳達出信念往往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這一理念,引發現場觀眾及選手的強烈共鳴。
  • 粵港澳青年睇過來!創業就來南沙創享灣TIMETABLE~
    通過線上智能辦公及五星級酒店式的精細化運營管理,為粵港澳青年創業者打造活躍的創業社區和生態,連接更多年輕人及平臺資源,引進港澳優秀的科技創意項目,提供完善的孵化服務,讓港澳科技創意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區委副書記、區長董可,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邢樺參加揭牌儀式。
  • 廣州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呼之欲出
    12月14日廣州南沙2020「連結世界 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將拉開帷幕。南沙將發布廣州南沙國際英才需求榜單、「南沙集聚國際英才20條」的優惠政策、頒發2020南沙高端領軍人才證書、舉辦國際英才集體籤約儀式、與國際獵頭公司代表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廣州南沙將全力打造大灣區國際人才資源配置樞紐,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人才之城。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 南沙萬豪酒店全面動工,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騰飛!
    4008-163-163 轉 20538 中國金茂萬豪酒店全面動工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