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8旬老人堅持28年無償掃街 以賣報為生(圖)

2020-12-21 浙江在線

武漢8旬老人堅持28年無償掃街 以賣報為生(圖)

2012年09月11日 10:52:40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近日,網友「愛管閒事的小貓」拍攝的一段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一位80多歲的老人,腰幾乎彎成90度,拄拐蹣跚地端著撮箕走到街對面倒垃圾。1分半鐘的視頻,感動了眾多網友。據介紹,老人賣報為生,每日拾撿周圍垃圾。網友「煢小子」說:「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老大爺來回倒垃圾的距離,他的精神著實讓人動容。」

 

  弓腰挪行,30米路走了2分多鐘

  昨天早上,記者在江岸區友益街133號門前,見到了正在賣報的李誦韶。老人今年84歲,頭髮全白,背弓得幾乎與地面平行,膝蓋上裹得嚴嚴實實。街坊介紹,老人的雙膝有嚴重的風溼病,即使是盛夏也裹著厚厚的布條。老人身後的椅子旁,放著掃帚和撮箕,撮箕中是老人掃來的菸頭和紙屑。

  對面水果店的陳小姐說,每天都能看到老人在街上來來回回撿垃圾。

  從李誦韶的報攤到垃圾桶僅15米的距離,老人一手拿撮箕,一手拄拐杖,要拖著雙腿在人流中挪行40多步。普通人30秒就能走一個來回,老人卻用了2分多鐘。老人說,自1984年開始擺報攤起,他每天要像這樣收集清倒垃圾七八次。

  街坊王先生介紹,附近的人都認識李誦韶,商戶和街坊都自覺不亂扔垃圾,有時還會主動幫老人倒垃圾。

  腿腳不便,為何還要每天撿垃圾?老人回答:「每天賣報沒啥事,看到有人亂扔就撿撿,地上髒了就掃掃,就當活動雙腿。」

 

  28年自食其力贏尊重

  李誦韶說,他老家在河南商丘,1955年來漢參加武鋼和一冶的建設,長期背土方,使腰背和雙腿落下了病根。後來因為身份資料被毀,沒法落實政策、辦戶口。老家生活比較拮据,為了不拖累老伴和一雙兒女,28年前,他又回到武漢以賣報為生。10年前,老伴病逝,他的腰痛和風溼又比較嚴重,但依然不願回家。「我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腿腳不便但身體還行,自己能養活自己。」老人說。

  據老人介紹,他每天約賣50份報紙,大概能掙十幾塊錢。現在租住在勝利街同興裡,由於行動不便,大約要走1個多小時才能到家。有時候風溼病犯了,乾脆就在報攤睡了。

  「李爹爹很倔,街道考慮他生活困難,很多年之前就準備特事特辦給他辦低保,他多次拒絕,堅持要自食其力。」車站街街道辦城管科科長程永生說,「2001年,街道還是給他辦了低保,現在每個月能領到400多元。除去100元房租和基本生活費,應有結餘,但他依然每天賣報。」

  熟識老人的老街坊都說,他腿腳如此不便還要堅持賣報、掃垃圾,他們看著都覺得心疼,但老人的這股子倔勁讓他們很佩服。

來源:荊楚網 作者: 編輯:孫勇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7旬日本老人連續28年率團來華追尋歷史真相
    7旬日本老人連續28年率團來華追尋歷史真相 2019-07-30館方供圖   中新網南京7月30日電(通訊員 俞月花 蘆鵬 記者 申冉)30日,現年73歲的石川克己連續第28年率領「和平之旅訪華團」來到中國,追尋日本侵華歷史真相。此次參訪團員共14人,過半為80後,專程來到侵華日軍按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下文簡稱江東門紀念館),與館方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
  • 6旬老人攀崖種樹30年紀念戰友 荒山變綠林(圖)
    6旬老人攀崖種樹30年紀念戰友 荒山變綠林(圖) 2016-09-28 08:50:03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6年09月28日 08:50
  • 8旬老人出資8000多元印製經典論著《四庫全書》
    原標題:8旬老人出資印製經典論著多名文史專家助力,《四庫全書》漳人著述輯錄出爐晨報訊(特派漳州記者 黃小英)漳州人文薈萃,英賢輩出,有35名作家的著作曾入選著名的《四庫全書》。為了傳播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近日,82歲的退休教師毛英羨將平時省吃儉用省出來的錢拿了出來,出資8000多元,印製了10套共210本的《四庫全書》漳人著述輯錄,無償捐獻給漳州市圖書館、漳州市政協海峽文史資料館和相關的研究學者。昨日,記者來到毛英羨老人家裡。談起印刷《四庫全書》漳人著述輯錄的事,毛英羨笑著說,這微不足道,能幫助到別人,為社會做點貢獻,令她感到很開心。
  • 遂寧8旬老人的古醫書情緣
    就是一個月多前,這位遂寧老人將萬分珍貴的古醫書,無償捐獻給了遂寧市檔案局。他不僅捐獻了《寓意草》。《醫門法律》《雲林神彀》《本草從新》……49本珍貴家傳古醫書,在這個秋天,「住」進了遂寧市的檔案局。耗子啃、火燒、賤賣家傳古醫書劫難重重沿著船山區復橋鎮醫院旁的鄉道,步行十分鐘,就是魏禮元的家。
  • 武漢 大學教授16年無償獻血超8萬毫升 疫情期間也不間斷
    武漢正能量【武漢 大學教授16年無償獻血超8萬毫升 疫情期間也不間斷】15日上午9時,潘迎春像往常一樣來到武漢市血液中心,填表、徵詢、體檢,檢查合格後,她再一次擼起袖子獻血,這也是她第200次無償獻血。
  • 賣報23年,徐州老人堅持每天出黑板報,摘抄報紙要聞!左鄰右舍都愛看!
    老人每天都要出黑板報  每天早上8點,徐州黃山外國語學校書記、校長李桂樹都會來到便民點,讀一讀當天的新聞,跟老大爺閒聊幾句。在他看來,李榮華每天賣報、寫報、讀報,在黑板上寫下關於民生、招工、休閒旅遊、婚戀、鄰裡糾紛調解等內容,都是在為百姓服務。   《全省按下「晴好」鍵,明天開始回暖》《徐州市綜合性企業服務平臺啟動》《中國最賺錢高鐵是京滬高鐵 年淨利潤達百億》《這些生活習慣正在「榨」幹你的眼》……李榮華一般只摘抄標題和導語,都是與百姓生活相關的重要新聞。
  • 6旬老人堅持8年為文化遺產「立傳」-唐湘鵬 文化遺產 獨行俠 立傳...
    原標題: 6旬老人堅持8年為文化遺產「立傳」李俊傑 攝  題:「獨行俠」唐湘鵬:6旬老人堅持8年為文化遺產「立傳」  足跡踏遍了全縣20餘個鄉鎮,660多個行政村和5400個自然院落,徒步距離超過兩萬裡,160多萬字文字資料……為了用鏡頭和文字真實記錄下鄉村的文化遺蹟,從2006年開始,今年65歲的湖南邵陽縣文廣新局退休幹部唐湘鵬,堅持不懈地完成了他的「獨行俠」發現記錄之旅。
  • 圖:7旬老人發明「自來水」毛筆
    圖:7旬老人發明「自來水」毛筆 2007年03月27日 15: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什麼樣的短訊,讓年過8旬的老領導痛心疾首
    有這麼一位大丁非常尊敬的老領導,曾在90年代全國知名企業小天鵝擔任頂尖領導位置,與無數國部級領導交情匪淺,彼此欣賞,年過8旬,依舊不忘關注中華企業,常年奔走於各大企業,無償為各大企業提供建議,對接資源,這樣的老領導,大丁打從心眼裡佩服!從年少輕狂的時代,就把一生奉獻給了祖國,至今不曾有任何怠慢!
  • 百歲老人改編五禽戲操練80年 收9旬老人為徒
    百歲老人改編五禽戲操練80年 收9旬老人為徒 2017-11-01 08:27:58來自:海外網評論全屏下載 平常,他也總是帶領院裡的100多名老人打太極、做自創的養生操,還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老人如今眼不花、耳不聾。他告訴記者, 解放前,他曾在霍元甲創辦的精武學校重慶分校習武。畢業後,他先後在求精中學、重慶十八中擔任體育老師。練的這一套養生操,就是戴啟亨在20多歲時,根據五禽戲演變而來。他每天早上10點左右就開始鍛鍊,每次約20分鐘,從不間斷。「他的身體,比有的年輕人好!」
  • 一個賣報老人的商道哲學!
    【閱讀量1000+】中華上下5000年所有經典知識,太齊全了!【雨巷古聲】完整紅樓夢詩詞全集+目錄!需要的清抱走!一首詩裡竟然有28位才子葉嘉瑩:中華詩詞之特美(一)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營銷的小故事
  • 91歲老人創編近百首兒歌 想無償奉獻給孩子們
    為孩子們創作近百首兒歌的姜澤先老人   新聞回放:3月21日,是第38個世界兒歌日。孩子們喜歡唱什麼?部分流行歌曲「上榜」。老師說,教材、書籍、網絡,是幼兒園獲取兒歌主要途徑。為了應對備選曲目少的難題,老師們會改編老歌,創編新歌。
  • 《賣報歌》的來由:風雨中的小毛頭已經89歲(圖)
    我是賣報的小行家……」歌詞朗朗上口,曲調悠揚動聽,幾乎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唱過《賣報歌》,但大多數人不知道,這首創作於上個世紀30年代上海灘的歌曲,背後有一段發生在上海灘的奇緣。今年已經89歲的楊碧君老人,就是那位曾在抗戰時期的上海灘上賣報的報童「小毛頭」。近日,她向本報記者講述了《賣報歌》的由來,以及她和聶耳叔叔之間不得不說的一段故事。
  • 耄耋老人無償捐贈民國時期地契印花稅票(圖)
    耄耋老人無償捐贈民國時期地契印花稅票  圖為地契印花稅票。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徐喆 通訊 員劉勝)近日,家住路北區的85歲老人趙世璽,向市檔案館無償捐贈家傳近百年的民國時期地契印花稅票及民國時期財政部執照、徵收田賦收據等資料。  老人介紹,這是他們家當時上輩人趙氏家族經歷使用後留存下來的,地契、執照和收據上均蓋有我市原豐潤縣公章,還原了我市當時政府徵稅管理、百姓納稅、土地買賣等真實情況,為考證我市歷史提供了實物依據。
  • 聶耳侄女願為新賣報歌譜曲
    聶麗華在這裡工作、生活幾十年,關於聶耳的故事,也在這個院子裡相互傳說了幾十年。    按照約定,7月3日下午3點,記者準時走進了聶麗華家。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聶老的微笑格外親切,她禮節性地用抹布擦了擦沙發和茶几讓記者落座,隨後拿來糖果和礦泉水,繼而坐下來,主動與記者聊了起來。    故事從祖母彭寂寬說起。「我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忙,經常跟祖母待在一起。」
  • 北京掃街大叔一口流利英語走紅 曾當過13年英語老師(圖)
    老人利用和外國人交流的機會提高口語攝影本報記者魏彤  南鑼環衛大叔「麻溜兒」講英語  視頻在網上爆紅曾當過13年英語老師  近日,一則名為「掃街大叔講一口麻溜兒英語」的視頻在網上爆紅。視頻中,一位年逾半百的環衛工人用英語回答提問,介紹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並給年輕人學習英語提出建議。  老人自稱姓李,曾是山東棗莊的一名中學英語老師。為了了解自己嚮往多年的北京,上月初,他離開家鄉,到北京找了一份環衛工的工作,邊掃街邊遊覽京城。據悉,老人還在利用業餘時間為兩位學生輔導英語。  「我學英語不只是學它的語法,還有英語國家的文化。」
  • 8旬壽星下跪道歉,老人不該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8月29日,山西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發生坍塌,此時的8旬壽星在門外招呼親友才躲過一劫。本應是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日子,卻發生了意外。導致29人遇難,7人重傷,21人輕傷。據了解,老人本來不想辦宴會,但是為了大家開心,不僅同意辦宴會,而且還提前了生日,誰知會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故,老人痛苦萬分,當自己的老伴被搶救出來時滿臉是血,不幸遇難……事情發生後,便被推上了熱搜話題。各大媒體便立即找到老人進行採訪,曝光自己的媒體,增加收視率。
  • 陝西農村發現1座「地窯院」,8旬老人生活了62年,看生活是啥樣
    近日攝影師有幸在關中地區的農村拍到了一對生活在地窯裡的8旬老人。圖片上這位奶奶姓王,今年80歲了,她的老伴姓劉和她同歲。說起自家的土窯院子王奶奶很是激動,她說這是當年劉爺爺為了娶她給她建的新房,在當年農村就是「豪宅」,所以他們現在一直生活在裡邊的不願意離開。
  • 汨羅玉池男子12年無償獻血19500毫升(圖)
    圖/瀟湘晨報通訊員 周敏 葉霄Mcz瀟湘晨報網  12年,30次無償獻血,19500毫升血液捐獻,這個獻血量相當於4個正常成年人體內血液量總和,今年56歲的任志明是汨羅玉池鄉大山裡一名地道的農民,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 向堅持無償獻血的「熊貓大俠」致敬
    昨日,位於武漢市青山區的武漢動車段車間裡,俞宙獲得國家衛生部頒發「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的消息,很快在同事中傳開了,大家紛紛點讚。(《楚天都市報》9月18日)  據報導,在武漢這座千萬人口的大都市中,像俞宙這樣擁有Rh陰性AB型「熊貓血」的人僅佔總數的萬分之三,而註冊為志願者的只有不到60人,對於急需輸血救援的病患而言,他們絕對是真正的「熊貓大俠」。對於普通人而言,能夠堅持無償獻血已屬不易,作為稀有血型的擁有者,俞宙能夠堅持20年隨叫隨到而且不計回報,確實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