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迪士尼總部宣布關閉位於美國佛州奧蘭多的迪士尼樂園,4.3萬名員工將於下周開始放無薪假,僅保留約200名員工從事必須的工作。
一大堆媒體和個人就開始唱衰迪士尼,甚至有媒體直接表示迪士尼關閉的這麼多天,累計虧損6000億元,沒有說是人民幣,也沒說是美元。
這個數字被大眾獲知後,一大堆人在社交媒體上唱衰:「迪士尼這下子肯定要倒閉了!」
這麼說的人,真的是太不了解迪士尼了,先不說6000億虧損這個數字是否真實,單單說那些開始放假的員工,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慘。
據報導,這些休假的員工將在一年內繼續享受醫保等福利,比如去牙科就醫等等。
休假結束後,他們可以通過刺激法案和州失業獲得每周600美元的額外聯邦補償。也就是說,他們休假,也有美金拿。
在休假期間他們也可以做其他兼職,拿到一部分收入,不過按照佛州美國人追求享樂的生活習慣,應該不會有人願意去兼職,可以想像,是在沙發上吃著薯條和炸雞,看電視、玩手機,開著電腦玩各種單機遊戲。
對於那些喜歡用各種信用卡超前消費的美國人,那的確是慘了!不過沒有人可以禁止你提前消費,或者是提前存款,抵禦未知的黑天鵝事件。
自由,意味著你必須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迪士尼的實際情況到底怎麼樣?
到目前為止,華特·迪士尼在全球的6座迪士尼全部關閉,包括巴黎、上海、東京、香港、奧克蘭多、洛杉磯的迪士尼樂園。
有人說上海迪士尼主題樂園關閉,可喜可賀,也有人說上海迪士尼關閉,會進一步重創迪士尼總部。
這麼說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迪士尼在上海的主題樂園,僅僅是迪士尼總部十幾條業務線中間的其中一條業務線的1個主題樂園,該樂園的暫時關閉,對總部的影響微乎其微。
更何況上海迪士尼主題樂園十有八九是全世界率先開園的一個。
對於那些希望迪士尼賺不到錢的親們,得搞清楚上海迪士尼樂園大部分股份掌握在上海政府手中,屬於中資,是正兒八經的社會主義迪士尼。
從這座迪士尼樂園賺到的錢,實際上最終反饋給了全社會,包括投資基建等等情況。
同時還創造了至少數千人的崗位需求,同時還帶動了一系列周邊經濟活動,例如餐飲、酒店、交通需求。
迪士尼的背後實際上也是最近傳的比較火熱的猶太資本之一,這幾天美國發布了一系列法案,要求外資退出中國,但是對於資本自身來說,更有可能待在相對更安全的地方,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受到數千億美元的損害。
迪士尼發布了美國方面無薪休假的指令,但是對於川普的這一呼籲,並未做出任何回應。
總的來說,迪士尼主題樂園留在上海,實際上對中國是有一定幫助的,並非像某些媒體宣揚的那樣,錢都到了華爾街那邊。
和大家想像的不一樣的是,迪士尼在中國的分公司:華特迪士尼(中國)擁有大量的電影相關製作、剪輯人員,這也是為什麼,迪士尼的動畫片、電影中近幾年包含大量中國故事的原因。
對於中國來說,非常缺乏文化輸出,如果迪士尼能夠在西方講好中國故事,對於中國公司輸出國外,那絕對是利大於弊。
也有人擔憂,迪士尼系列電影《花木蘭》等等影片暫停上線,會令迪士尼遭受損失。
事實上迪士尼賺錢的周期不是半年,也不是一年,甚至是三年,以及更長。
迪士尼發展至今已經超過100多年,所掌握的資本不可估量,也不是一家純粹只為了賺錢的公司了。
短期的影響,並不會讓迪士尼太難。
《花木蘭》等等迪士尼電影並非永久下線,而是暫停,幾個月之後,等疫情完全結束,社會經營活動恢復,這些電影也會如期上映於全世界各大影院。
迪士尼的粉絲們已經按捺不住,當《花木蘭》上線之時,大概率也是收益爆滿之時。
即使在RiskRaider風險雷達中,AI也推導出華特·迪士尼(中國)的風險狀況屬於健康水平,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是在76%的情況下,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輿情中,可以看到,迪士尼在近期針對歐洲地區,將一款線上流媒體軟體Disney+的視頻轉碼率儘可能的降低,簡單點說就是讓更多人可以通過該軟體在線看迪士尼的所有已放映電影。
Disney+在2019年的北美地區,下載量榮升第一,超過Tik tok,用戶可通過該軟體付費播放電影,其中超過500部電影,7500集電視劇集,10部原創電影。
流媒體這條業務線已經成為迪士尼十多個業務線中,非常重要的一支。
據迪士尼總部表示,在未來,這條業務線也將成為收益的主要來源之一。
疫情席捲歐洲和北美,事實上進一步推動了這條業務線的發展,怎麼還會有人說迪士尼會就此倒閉?
簡直是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編。
下面這張圖,基本上涵蓋了迪士尼的所有業務線,包括迪士尼玩具、《星球大戰》電影都屬於迪士尼。
迪士尼的多元發展戰略,成功抵禦了多個黑天鵝事件,當一條業務線受到嚴重影響時,其他不受影響的業務線補足空缺,繼續為集團總部產生收益。
通過RiskRaider風險雷達可以看到華特·迪士尼(中國),過去三年淨盈利累計17.6億人民幣,至少中國分公司會非常非常安全。
為什麼迪士尼主題樂園老是虧損?
不少人在查看迪士尼除東京、上海以外的主題樂園時,都會發現這些主題樂園年年虧損。
很多人會奇怪,明明全世界的迪士尼主題樂園收費都很高,還有一系列餐飲、住宿消費,為什麼財報上面還是顯示虧損?
首先聲明,我不了解迪士尼主題樂園為什麼會虧損,但是我知道一部分跨國公司為什麼一定要虧損。
大家不要把跨國公司虧損太當一回事,除非整個集團真的大規模關停,否則就是沒事。
跨國公司有專門的全球財務部門,他們會吃透各地的法律空子,在高稅率國家和地區全都做成虧損,然後把利潤轉移到稅率最低的國家和地區,蘋果公司就是這麼幹的,你能想像嗎?他們居然是在愛爾蘭交稅的。
很多公司把總部開在開曼群島或者百慕達也是這個原因,好讓CFO富可敵國。
另外,他們不是在做假帳。
大部分情況下根本沒必要做假帳,因為他們完全可以合法合規但不合理地把盈利做成虧損。
我不清楚迪士尼的情況,但是這就是跨國公司的一類現象。
每個國家的稅務標準都不同,這是一切合理避稅的基礎。
通常來講,大國家例如法國、德國、美國,稅率會非常高,而部分小國家稅率會很低,畢竟要為了吸引投資。
正因為有了稅率差,讓全球避稅成為了可能。甚至有的國家根本沒有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這兩個稅種,操作起來就更容易了。
但與此同時,全世界大國的法律也在不斷完善中,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各大跨國集團的財務應對也在不斷升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鬥爭無窮無盡。
另外一方面,迪士尼是一家為了IP形象,可以放棄與之矛盾但產生利潤的項目的公司。
這也是一家典型的美國公司,包含著美國夢,從起飛到巔峰,再到如今的迷茫。
華特·迪士尼不可能就此倒閉,但伴隨美國夢而生的迪士尼,似乎正在遠望東方,尋找下一個資本安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