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突發「排華」事件?勿信謠言!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圖為一名馬來西亞網民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照片,呼籲民眾團結。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7月15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一些社交網站近日出現傳言,稱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最近發生針對華人的種族暴力事件,警方處置不力,出現華人死傷,這些傳言上還附有血腥照片。有媒體據此播發了有關「大馬出現仇華風波」的報導,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目前,馬來西亞政府、王室成員、警方等均已出面駁斥,稱事件無關種族,呼籲民眾保持冷靜。新華國際客戶端進一步調查發現,事實上,這原本是一起簡單的犯罪案件,經網絡不實傳言引發了小規模群體事件,馬來西亞政府已經採取措施予以控制,所謂針對華人的大規模種族暴力事件並不存在。

  【簡單犯罪案件】

  事件源於11日傍晚的一起簡單案件。警方說,在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的馬來西亞最大電子用品市場劉蝶廣場,一名20餘歲的馬來人青年試圖在一家手機專賣店偷走一部手機,被店員發現。店員和商場保安合力將這名青年和他的一個朋友抓獲,移交警方。

  現場閉路電視的錄像記錄了整個過程。馬來西亞警方稱,這是一起事實清楚的盜竊案。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馬來西亞警察總監卡立說,負責此案的警員扣留兩人中的其中一人,在未獲得上司允許的情況下釋放了另外一人。然而,獲釋的青年隨後謊稱自己遭到華人店家欺騙,糾集朋友,當晚到商場試圖報復鬧事,與店家發生衝突。店內部分商品和設備遭到破壞。

  圖為7月12日晚至13日凌晨的事發現場。新華社發

  此後,這一事件被傳到社交網站上,很快衍生出各種版本和有關種族議題的傳言。12日傍晚,大約上百人聚集在劉蝶廣場附近,一度闖入廣場打砸,但被安保人員和警方攔下並趕回廣場外的空地。此時局勢依然在控制之中。

  不久,一家華文報紙的攝影記者在拍攝時突然遭到暴徒毆打,另外兩名華文報紙的記者也受到攻擊。

  警方出動防暴隊和高壓水槍,驅散聚集人群。由於劉蝶廣場地處吉隆坡繁華商業區和夜生活聚集區,加上當時正值周末晚上,仍有不少外國遊客和本地民眾,暴徒在散去和轉移過程中向警方投擲爆竹等,繼續鬧事,在這個過程中,有車輛遭到打砸,數名民眾受傷。

  警方最終控制了局勢。發生群體事件的地點已經恢復平靜,吉隆坡也沒有如傳言形容的那樣到處都是警察,氣氛緊張。警方說,包括3名媒體記者在內,至少9人受傷,均無大礙。

  圖為3名受傷的媒體記者。新華社發

  【網絡謠言生事】

  有關這一事件的不實傳言11日至12日開始在網上流傳,但並沒有引起廣泛關注,直至12日晚至13日凌晨發生小規模的騷亂。隨後,馬來西亞政府、王室成員、警方等均出面駁斥,稱事件無關種族,呼籲民眾保持冷靜。

  總理納吉布敦促民眾不要盲從暴徒心理,應該保持冷靜,等待事實清晰。他說,這是一起簡單的犯罪行為,卻被一些別有用心者從種族角度看待。「一起案件演變成為一起種族事件,這不應該發生。」

  納吉布批評在網絡上發布不實傳言者「不負責任」。「許多上傳到網絡上的照片與事件沒有任何關係,」他說,「人們不應該如此之快地接受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或讀到的東西。不要如此容易被蒙蔽,保持冷靜,讓當局處理這一事件。」

  事件發生後,警方已經著手追捕鬧事者、網上發布謠言者,並尋找其他相關人員協助調查。截至14日,馬來西亞警方已經逮捕25人。涉嫌偷手機的青年14日被控上庭,但他拒絕認罪。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在全國近3000萬人口中,馬來人以及其他原住民佔大多數,華人人口約佔25%左右,還有相當數量的印度裔。自獨立以來,馬來西亞基本維持了社會穩定,歷屆馬來西亞政府均提倡不同族裔之間和諧共處。現任總理納吉布上臺後提出「一個馬來西亞」的理念,希望進一步推動國家團結。

  在事件中受傷的《星洲日報》記者陳偉倫回憶,自己受到圍攻時,在場與他一起採訪的馬來人記者試圖幫他脫困,在場執勤的馬來公務員送他到醫院,為他治療的醫生也是馬來人。隨著事件的來龍去脈逐漸明了,馬來西亞各界、包括普通的網民開始自發呼籲不要相信謠言,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和諧和穩定。(記者林昊 趙博超, 編輯張偉 郜婕, 新華國際客戶端獨家報導)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突發「排華」事件? 勿信謠言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一些社交網站近日出現傳言,稱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最近發生針對華人的種族暴力事件,警方處置不力,出現華人死傷,這些傳言上還附有血腥照片。有媒體據此播發了有關「大馬出現仇華風波」的報導,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目前,馬來西亞政府、王室成員、警方等均已出面駁斥,稱事件無關種族,呼籲民眾保持冷靜。
  • 馬來西亞「排華」事件是謠言!
    7月12日到13日凌晨的事發現場。(新華社發)   社交媒體衍生「仇華」謠言 警方已逮捕25名造謠者   一些社交網站近日出現傳言,稱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最近發生針對華人的種族暴力事件。有媒體據此播發了有關「大馬出現仇華風波」的報導,引起輿論關注。   目前,馬來西亞政府、王室成員、警方等均已出面駁斥,稱事件無關種族,呼籲民眾保持冷靜。
  • 闢謠| 這些最新疫情謠言勿傳勿信
    近期,隨著個別地方出現新增疫情,有關疫情謠言也再次捲土重來。雖然疫情的變化時刻牽動人心,但面對五花八門的各類消息時,我們應隨時心存謹慎,避免在「無意」中成為謠言的放大器和恐慌的傳播者。人民網「求真」欄目就近期一些涉疫謠言進行了整理,提醒廣大網民勿信謠勿傳謠,疫情當前,謠言當止。
  • 1.8 印尼排華事件
    印尼排華事件   巴新發生排華事件   在2009年5月,緊鄰印尼東部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生了排華事件   巴新發生的排華事件,不由讓人想到1998年發生在印尼的針對華人的暴力事件,這一事件被稱為「黑色五月」,當年的很多圖片文字在網上的傳播,使很多中國網民對此記憶猶新。
  • 曾長秋:突發事件下網絡輿情引導與謠言治理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更需要進行網絡輿情引導與謠言治理,以弘揚主旋律、伸張正能量。從當前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治理輿情的經驗教訓來看,重點在對網絡謠言的識別和防治方面。
  • 毛澤東時代如何應對海外排華事件?
    毛澤東時代中國華僑,特別是東南亞華僑地位、受歧視程度要遠遠高於今天,在毛澤東時代類似今天越南這種規模的反華排華事件只是小兒科。 一、印尼自50年代初開始反華排華事件不斷 外長陳毅1960年表態「華僑問題是小問題」 由於歷史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性質雙重原因,使得二戰後東南亞華僑地位不但沒有因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惡化,這其中印度尼西亞表現的最為猖狂,而在毛澤東時代由於種種原因,對於印尼大規模反華排華行動,只能譴責了事。
  • 網傳張家界「教字婭二中學生劉雅婷跳樓」是謠言 勿信!
    網傳張家界「教字婭二中學生劉雅婷跳樓」是謠言 勿信! 微信朋友圈傳播的謠言信息  紅網張家界站3月2日訊(分站記者 張潘)「張家界教字婭二中跳樓學生劉雅婷寫給全教師的一封信對此,紅網張家界站(張家界在線)記者立即聯繫相關部門,經證實純屬謠言!    同時,記者在網上搜索「二中跳樓學生劉雅婷寫給全教師的一封信」發現所謂「劉雅婷遺書」,早在2014年6月就面世了,而且全國多家「二中」躺著「中槍」,各校方都紛紛公開闢謠。
  • 印度尼西亞的土著數次暴力排華事件就是例子
    以猶太人經營羅斯柴爾德銀行為例,兩百多年來屹立不倒,業務遍及世界各地,一直也沒有發生嚴重的跑路事件,你把東西存在該銀行放心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大部分國家物價飛漲,印尼經濟基礎差,物價漲得特別厲害,暴徒散發謠言:是華人商會的老闆們聯合起來大漲價。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大批暴徒針對華人商店打砸搶燒,五千多家華人商店被洗劫一空,1250人在混亂中死亡,只有85人承認被強姦,一些人權組織估計應該有上千人被強姦了,只不過她們選擇息事寧人,不敢指認罪犯。
  • 有關汛情的幾大謠言 請勿傳勿信
    但災難面前,謠言已經先行,影響正常的防汛抗災秩序。人民網盤點了以下幾則汛期謠言,提醒廣大民眾不要恐慌,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謠言一:網傳武漢多處被淹 謠言二:國廣停車場被淹?100多輛拖車待命?
  • 【網信闢謠】重慶市民酒精消毒引爆炸?別信!謠言
    【網信闢謠】重慶市民酒精消毒引爆炸?別信!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謠言1:重慶市民在家用酒精消毒引爆炸真相來了近日,重慶朋友圈瘋傳一小區居民樓起火的視頻信息,並配文稱,是因為家中女子在噴灑酒精消毒,引發了爆炸。經重慶網警核實,該視頻實為武漢一小區居民樓發生爆炸,且起火原因並非是使用酒精。
  • 微博與微信在突發事件中傳播機制特點比較研究——基於「馬航事件...
    (二)突發事件在微博、微信時代下的傳播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③]。隨著玉樹地震、昆明PX等突發事件的頻發,此類事件的信息傳播和應急處置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 南昌警方闢謠:「南昌西客站殺人事件」純屬謠言
    不過,也有一些無聊的網友喜歡沒事找事,4月2日開始,一則名為「南昌西站發生殺人事件」的消息在網上迅速傳播,還連結了一則小視頻。為此,記者聯繫上南昌公安相關負責人,獲悉這則消息純屬謠言。  4月2日上午,不少南昌市民發現自己的微信朋友在轉發一則名為「南昌西客站殺人」的視頻,畫面中有男子持刀砍殺無辜路人,之後又轉而用刀砍旁邊的汽車。
  • 世界上華人最多國家:大街上漢字隨處可見,當地人卻嚴重「排華」
    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在大家的印象中泰國,馬來西亞的華人是非常多的,走在街上常常能看見華人,但是隨著發展這兩個國家的華人好像已經沒有那麼多了。 在早些年馬來西亞剛獨立的時候,當地華人、華僑數量竟然高達40%,而在泰國也有700萬的華人,其華人人口佔據泰國人口的14%,這也是非常高的了,但是現如今世界上華人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 印尼為何對50年前排華事件展開調查:多種因素促成
    曾在印尼國內屬于禁忌 如今對屠殺事件展開調查和研討  印尼為何對50年前排華事件展開調查  發生在半個世紀前的印尼排華事件,今年已數度被推向公眾視野。  據當地英文報刊《雅加達郵報》報導,4月25日,印尼總統佐科下令在全國各地尋找1965年排華事件遇難者的萬人塚。
  • 上海疫情出現反覆,相關謠言也小範圍爆發 | 上海闢謠平臺發布11月...
    11月9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報告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此後半月內,上海市接連出現數例本土確診病例,謠言也呈小範圍爆發傳播。疫情當前,謠言當止。上海闢謠平臺發布11月謠言榜,提醒廣大網民勿信謠傳謠。謠言1:上海市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上海南站出現突發狀況,即將封城10月30日起,某小區通知「上海市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在微信群裡流傳。工作人員表示這則通知的確發過,但由於表述有誤,僅發出幾分鐘後就撤回了。當時上海市並沒有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
  • 馬來西亞騷亂案非排華活動 警方證實為偷手機事件
    馬來西亞吉隆坡劉蝶廣場發生廣場毆鬥風波。(圖/星洲日報) 人民網7月14日訊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馬來西亞吉隆坡劉蝶廣場發生騷亂,警方已經逮捕18人協助調查。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吉隆坡總警長達祖丁透露,從11日至今,警方已經逮捕18人協助調查劉蝶廣場偷手機並糾眾砸店及衝突事件。 針對網上有人指事件是種族騷亂,他呼籲民眾不要輕信網上流言或衝動行事,應讓警方完成詳細的調查。 達祖丁表示,此案件只是單純的偷手機事件,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糾眾滋事者購買了非原裝的手機,警方也從未收到任何來自糾眾滋事者的投報。
  • 疫情過後,要警惕這場曾經的排華事件再次發生
    從5月13日開始,印尼雅加達等地爆發了自中國和印尼恢復外交關係以來最大的排華事件,史稱「黑色五月暴動」。這場暴動持續了三天,總共造成超過1200人死亡,一萬多人受傷;無數的華人商店、住宅慘遭燒毀,數百名華人婦女被暴徒蹂躪,損失不可勝數。
  • 館員薦書 | 從《紅樓夢》尤氏理喪看如何處理突發事件
    突發事件,因為其不確定性、緊急性、威脅性,在發生時無法通過常規手段處理,而通常以預防為主,但應急處置作為應對四環節中的一環,對事態發展有決定作用。在小說《紅樓夢》中,關於突發事件及其應對的情節有很大現實性。
  • 越南排華事件:越最大外企臺塑緊急求助軍方(圖)
    中國與越南的南海海域衝突升溫,引爆越南排華運動,波及越南臺商工廠。昨天(5月13日)越南爆發群眾暴動,平陽省工業區昨天一日三陷,越南示威民眾騎著摩託車手持越南國旗,衝進廠區示威並攻擊大陸管理人員。許多臺商人人自危,平陽省只要掛出「中文招牌」的廠房或銀行,幾乎都被砸,到昨晚為止,平陽省內數大工業區幾乎全數淪陷。
  • 1965年,印尼發生了「排華」事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歷史上,有一件觸目驚心的事情就是印尼排華事件。1965年的印尼排華事件中,有三十萬華人遭遇了無情的屠殺,這件事情激起了我們的憤怒,然而最後也沒有換來印尼的一句道歉。 在這場政變中,一直身處暗處的蘇哈託站了出來,他軟禁了蘇加諾,想要實行獨裁,為了加強自己的威望,轉移民眾視線,他竟然下令殺了三十萬華人,這就是令世界震驚的印尼排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