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邊的茶農們正在採秋茶。尹炳炎攝
年過完了,就盼著春天快點來。在杭州,每年春天都有件大事,那就是西湖龍井上市。
而作為「綠茶之王」的西湖龍井,就像一個烙印,在消費者的心裡根深蒂固,毋庸置疑。
但就在今年的西湖龍井開摘前夕,杭州一家知名茶葉公司突發奇想,要把西湖龍井由「綠」變「紅」,推出了一款暫定名叫「龍井紅」的紅茶,原料就是西湖龍井的秋茶和夏茶。
「龍井紅」,這個新鮮稱謂念起來,還真有點拗口,甚至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紅茶傍上「龍井」的金字招牌合適嗎?會不會影響西湖龍井的品牌?如果上市,「龍井紅」會有市場嗎?消費者會買帳嗎?
【事件】
杭州知名茶葉行今年要賣「龍井紅」
不少遊客想在西湖邊喝到紅茶
剛過完年,位於梅家塢的這家茶葉有限公司就開始忙了。因為今年,他們不光要賣龍井綠茶,還要賣「龍井紅茶」。今年夏天,「龍井紅」有望在杭州開賣。
西湖龍井明明是綠茶,為什麼要做成紅茶來賣?
茶葉公司相關負責人老胡告訴記者,每天客來客往無數,工作人員都會熱情地奉上一杯正宗的西湖龍井綠茶。但近幾年,總有些客人會來問:「你們有紅茶嗎?」
再想想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前七成都是喝綠茶的,但現在幾乎已經一半一半了。紅茶是目前世界上生產和消費量最多的一個茶類,約佔世界總銷量70%以上。
但現在在杭州,乃至整個浙江,也只有杭州雙浦的「九曲紅梅」,來支撐著本地的紅茶市場。
喝紅茶的人越來越多,但在浙江近20多個名優茶葉品種,都是綠茶產品,品種比較單一。
能不能把西湖龍井中,相對春茶比較「賤」的夏茶和秋茶,加工成紅茶呢?這個問題,老胡已經整整想了兩年了。
龍井夏、秋茶與其荒廢,不如做成紅茶
西湖龍井,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每年3—5月份採摘和製作的茶葉,稱為春茶;6—7月份採制的茶為夏茶;8—9月份採制的茶葉為秋茶。
茶樹在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後發出新芽,春天的氣溫較低,茶樹的嫩芽保存時間較長,採摘期也長,而且春茶一般無病蟲害,不會使用農藥,所以春茶,特別是早春的春茶,往往是一年的茶葉中品質最好的,口感鮮爽。
夏茶適逢天氣炎熱,茶樹生長快,茶葉易老化,其中的胺基酸,維生素的含量相對於春茶就明顯地減少了,咖啡鹼、茶多酚等也有所增加,所以夏茶相對而言要苦澀一些。秋茶則介於春茶和夏茶之間。
西湖龍井一級保護區現有茶園面積6000餘畝,每年的春茶,當地茶農都以炒制西湖龍井茶為生。最可惜的是,西湖龍井夏茶、秋茶根本沒有採摘、生產和加工。應該把這些現有的資源合理利用起來,既發展了企業,也能給茶農帶來了不菲的收益。
即使是夏茶和秋茶,那也是西湖龍井,把西湖龍井加工成紅茶,這個想法,也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但是去年,信陽毛尖變身「信陽紅」的成功案例,讓老胡有了信心。
名牌綠茶變身紅茶國內已有先例
河南省信陽市的綠茶「信陽毛尖」,也是著名的綠茶,全國十大名茶之一。跟西湖龍井一樣,信陽毛尖的春茶很值錢,但夏茶和秋茶几乎沒有人採,即使採了也全部丟掉。就算有人來收購,也是七角一斤賤賣,人工費都收不回來。
後來,當地政府決定嘗試開發新的茶葉產品——信陽紅茶。讓茶農把夏茶和秋茶全部採摘下來,茶商收購加工成信陽紅茶。
去年,信陽毛尖夏茶和秋茶每斤的收購價,已經比以前漲了10多倍,其中,獨芽可以賣到30元一斤,品質甚至超過了紅茶發源地福建的紅茶。
雖然可能有人會質疑,開發「龍井紅」,有傍名牌的嫌疑。
對此,老胡覺得,「龍井紅」採用的原料,都是獅峰、梅家塢、雲棲,虎跑等地西湖龍井原產地所產的鮮葉,用最原始的手工和機器相結合炒制出來的,既保持了西湖龍井茶特有的高雅韻味,又融入了中國紅茶醇厚回甘的特點,所以叫「龍井紅」一點都不為過。
另外,說得直白一點,茶葉的品牌很重要。「西湖龍井」的牌子響,紅茶打「龍井」的牌子,在市場上也比較吃得開。
【熱議】
「龍井紅」會不會影響「西湖龍井」的牌子?
西湖龍井變身「龍井紅」,究竟靠不靠譜?因綠茶而名揚海內外的西湖龍井一旦「染紅」,有哪些正面效應?會不會影響「西湖龍井」的牌子?昨天,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和杭州一些資深茶商、茶農。對於這家茶葉公司力推「龍井紅」的行為,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見解。
<贊成方>
可提高夏茶和秋茶的利用率
梅家塢村,有2234畝西湖龍井茶基地,佔整個西湖龍井茶一級保護區面積的三分之一。
在梅家塢,每年的春茶是個寶,但夏茶和秋茶,採下來,加工好,每斤也只能賣百元左右,而採茶工的工錢都要50元一天,炒茶工更貴。
所以現在,梅家塢的茶農,都懶得去採夏茶和秋茶,有時候為了茶樹生長,必須要採,採下來就直接扔在茶地裡當肥料,非常可惜。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一些專家們,也聽說了「龍井紅」。把西湖龍井的夏茶和秋茶,加工成紅茶,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夏茶和秋茶的利用率。
除了做紅茶,也能對夏茶和秋茶進行深加工,從春秋茶中提取茶多酚等營養成分,做成保健品,這也是一種把夏秋茶利用起來的方式。
可增加西湖龍井茶農的收入
做茶的人都知道,西湖龍井茶農,一年就賺了三個月的錢,3、4、5月,等春茶下市了,就歇下來了。
按照現在茶葉公司對茶農春秋茶的收購價,有茶農算了筆帳,就拿梅家塢來說,近2300畝茶園可以做23萬公斤紅茶,按平均每斤200元計算,可增加總計4600萬的收入。按1000戶(加上梅家塢村周邊的農戶)茶農計算,每戶每年可淨增4萬元的額外收入。
春茶結束後,茶農又可以投入到夏秋茶的採摘中去,茶農不用再去找其他工作,可以繼續在家生產茶葉,增加年收入。
另外,及時把春茶和秋茶採摘掉,還有利於茶樹的生長,來年的春茶會長得更好。
<擔憂方>
西湖龍井做紅茶有些不倫不類
早些年前,龍井村就有一批年輕茶農,突發奇想,想要把爛在茶地裡的西湖龍井夏茶和秋茶,合理利用起來。他們經過研究,嘗試著把西湖龍井的夏茶和秋茶,通過工藝發酵,加工成了紅茶。
紅茶做出來後,茶農們還專門把茶葉送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請那裡的專家品嘗鑑定。專家們喝過後一直認為,用西湖龍井夏茶和秋茶加工成的紅茶,氣味挺香的,口感也不錯,可以跟烏龍茶和大紅袍媲美。
正當年輕的茶農們想放開手腳,大幹一番的時候,卻遭到了龍井村老一輩茶農的極力反對。老茶農們說,幾千年來,西湖龍井一直都是全世界有名的綠茶品牌,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紅茶,不倫不類,會影響西湖龍井的品牌。
梅家塢也有些老茶農說,做得好還好,萬一做出來的紅茶品質不好,那不是要砸了西湖龍井的牌子?
取名「龍井紅」可能存在產品商標侵權
把西湖龍井的夏茶和秋茶,加工成紅茶,提高夏茶和秋茶的利用率,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但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商建農認為,如果把加工出來的紅茶,牌子打「龍井紅」,有點不太妥當。
商建農說,「西湖龍井」和「龍井」這兩個商標品牌,都是註冊過的,兩個牌子都是綠茶的著名品牌,如果加工出來的紅茶叫「龍井紅」,可能會存在商標侵權。
西湖風景名勝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局的調研員趙宏權,也聽說了杭州有家茶葉有限公司會在今年推出「龍井紅」,但趙宏權說,目前來看,把西湖龍井的夏茶和秋茶,加工成紅茶,還不太成熟,也許技術上是過關了,但從感情上來說,不管是茶農還是消費者,都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萬一市場和消費者都接受不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容易混淆西湖龍井的綠茶品牌
西湖龍井茶商會會長戚國偉表示,把夏茶和秋茶利用起來,加工成紅茶,這個方向是好的,其實杭州很多茶葉公司都曾有過這種想法,但顧慮其實也挺多的。
戚國偉說,九曲紅梅有100多年的歷史,它也是利用龍井的夏茶和秋茶加工而成,但它的名字跟西湖龍井,完全搭不上邊,就是自創的一個紅茶品牌,所以不會對「西湖龍井」產生什麼影響。
但是,「龍井紅」,一聽就跟西湖龍井有關係了,傍著「西湖龍井」這個名牌。所以紅茶的名字到底叫什麼,還值得商榷,需要權威部門和相關專家來進行論證。
也有不少杭州市民表示,如果以後有外地親朋問起來,西湖龍井到底是綠茶,還是紅茶?該怎麼回答?
把原本荒廢的西湖龍井夏茶和秋茶合理利用起來,增加茶農的收入,確實是條創新的路子,如果「龍井紅」的名字能改一下,就不會產生歧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