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廳等多部門聯合下發通知,9月起,將在全省學校開展為期三年的「戲曲進校園」活動。為了讓更多的小學生全面了解優秀戲曲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和魅力,提升孩子們的戲曲素養,河南多地積極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給師生們帶去了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的傳統文化盛宴。
鄭州
11月15日下午,「梨園雅韻、共享國粹」戲曲進校園活動現場。新華網 丁友明 攝
為了讓更多的小學生全面了解優秀戲曲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和魅力,提升孩子們的戲曲素養,11月15日下午,由鄭州市二七區銘功路小學主辦的「梨園雅韻、共享國粹」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舉行。據悉,本次活動邀請了河南省京劇院演員金鑫為隴西教育共同體的音樂教師和孩子們講授了戲曲知識。他用生動的語言、惟妙惟肖的肢體動作,結合戲劇服裝、道具、頭飾等,為孩子們講解了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等我國主要戲劇種類,詮釋了生、旦、淨、醜等戲劇角色的特徵,介紹了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的要求,並現場指導孩子們學習了猴戲的動作要領。兩名男生現場讓金鑫用油彩勾畫了美猴王臉譜,他們還為兩名女生試化了花旦戲妝。>>>詳細
開封
開封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金明中學舉行 圖片來源:開封文明網
11月9日,開封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金明中學舉行。市豫劇院的演職人員送來了一場戲曲盛宴,受到該校廣大師生的歡迎。演出舉行之前,主持人向學生們介紹了戲曲舞臺上生、旦、淨、醜等戲曲基本知識。隨後,開封市豫劇院的演員們演出了《包青天》《清官頌》選段,以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花木蘭》《穆桂英掛帥》選場。舞臺上,生、旦、淨、醜俱全,唱、念、做、打精彩,贏得了臺下師生的陣陣掌聲。>>>詳細
洛陽
豫劇《抬花轎》「抬轎」和《齊天大聖孫悟空》表演 圖片來源:洛陽教育
11月15日,豫劇《抬花轎》「抬轎」一折在市實驗中學上演,標誌著洛陽市「戲曲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今後,洛陽市在校學生不出校園,就可免費欣賞到優秀戲曲節目。啟動儀式上,洛陽豫劇院演藝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演員表演了《抬花轎》《齊天大聖孫悟空》《朝陽溝》《花打朝》《西遊記》《穆桂英掛帥》等經典劇目的精彩選段。>>>詳細
駐馬店
精彩表演 駐馬店網記者 周由 攝
11月16日下午,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駐馬店市文明辦、駐馬店市教體局、駐馬店市文廣新局、駐馬店市財政局聯合主辦的駐馬店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儀式在市實驗中學舉行。啟動儀式後,來自駐馬店市演藝中心的戲曲名家們為現場觀眾帶來了《朝陽溝·上山》、《三娘教子》、《穆桂英掛帥·出徵》、《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等豫劇選段。>>>詳細
南陽
演員們和觀眾互動併合影 圖片來源:宛城網
南陽宛城區「戲曲進校園」活動正按照原計劃在全區中小學校如期開展,承擔宛城區演出任務的南陽市豫劇團的藝術家們帶著優秀傳統劇目唱段,走進南陽市二十六小和二十八小,為該校師生們帶來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的傳統文化盛宴。這是該區全年27場演出計劃的第12、13場演出。>>>詳細
漯河
豫劇《三娘教子》(圖左) 演員為孩子們畫「美猴王」(圖右) 圖片來源:漯河名城網
日前,2016年漯河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演出在漯河小學舉行,漯河小學500餘位學生代表出席開幕式。開幕式上,漯河市豫劇團演員為現場的小學生們表演了精彩節目,既有活潑的《七品芝麻官》選段,又有靈動的《金猴獻技》表演,還有板胡獨奏《打虎上山》,更有經典的《朝陽溝》《三娘教子》《黃鶴樓》等經典唱段,贏得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金猴獻技》格外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在臺下,孩子們圍著演員看來看去,露出好奇的眼神。>>>詳細
濮陽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傳承戲曲文化精髓、培養學生戲曲素養,根據濮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戲曲進校園」來到了濮陽市油田第五小學。活動中演員們與孩子們進行了戲曲知識的互動,向孩子們介紹了中國戲曲的發展歷史,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中國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梨園春擂主李素花還給同學們現場演唱了豫劇《穆桂英掛帥》,得到了孩子們陣陣熱烈的掌聲。互動環節結束後,還現場進行了《綻放戲曲》社團社員選拔賽,專家們認真聽取了戲曲愛好小朋友的演唱,選拔出了100名戲曲社員,在隨後的時間裡專家們將對社員們進行專項訓練,培養孩子們的戲曲素養,力爭發現一批高素質的戲曲人才,使中國的戲曲藝術得到有效傳承。
靈寶
戲曲表演 圖片來源:靈寶職專
弘揚傳統藝術,傳承特色文化。11月3日,三門峽靈寶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靈寶職專舉行。據悉,該市將按照「一年展開,兩年提升,三年普及」的發展步驟,力爭三年內在全市範圍校校建有戲曲社團,創建一批「戲曲特色學校」,培養一批戲曲愛好者和特長生,實現「戲曲特色學校」學生能唱戲,非特色學校學生會看戲,全市中小學校所有學生每年免費欣賞到一場優秀戲曲演出的目標。當天,靈寶市蒲劇團等藝術團體為師生送去了蒲劇《三娘教子》選段等精彩節目。(河南文明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