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幻電影到底差在哪兒啦?

2020-12-15 CCTV6電影頻道

科幻類型是電影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數據顯示,科幻片在美國電影行業中平均佔當年票房收入的15%—25%,在歷年票房前十名中名額過半。

2016年北美票房前十名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飛速發展,觀眾對科幻片的需求也逐漸顯現出來,高關注度的國產科幻小說紛紛傳出要拍電影的消息,「中國科幻元年」的概念從2015年說到了2017年。

《三體》小說封面

然而迄今為止市場上仍然幾近空白,我們不禁好奇,儲備了這麼久的中國「科幻元年」到底還差什麼?

中國科幻片的門檻:文化語境、美學反差和參考缺失

說到國產科幻片類型的缺失,過去人們的第一反應總是做特效「技術跟不上」,但事實上,在電影還沒成產業的年代,中國是曾經拍出過科幻片的。

你還記得當年的《霹靂貝貝》嗎?

而如今,很多國產片都在與國外的特效公司合作,技術和錢是一部分原因,但顯然不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亟待解決的是,怎麼讓技術和錢在我們的電影體系中順利運作起來。

浙江青年電影節科幻電影論壇現場

科幻片需要足夠的製作成本,「但是多少算足夠?這樣的一個問題在咱們當下的工業體系是沒有答案的」,正在製作科幻片《拓星者》的張小北對此深有體會。

「簡單的說,我們現在拍一部國產的科幻電影,需要花多少錢?需要花多少時間?達到什麼樣特定的效果是沒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鑑的。」

中國內地影評人、編劇,太空堡壘預告片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張小北

張小北認為,即使我們知道《銀翼殺手2049》的成本是1.5億,《全球風暴》的成本是1.4億,但這些數值放到中國市場就失去了參考價值,其原因也很簡單。

「我們得承認,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科幻片是需要依靠本土市場的,就是說我們是有上限的,而好萊塢是有全球市場作為回收的,所以他們對於製作的考量和我們完全不同。」

《銀翼殺手2049》上映前的論壇,曾表示中國科幻元年還未到來

由於沒有成功的國產科幻片範例,目前科幻片最能參考的是國產的奇幻和魔幻電影,「他們在流程上有可供參考之處,但很多細節是不同的」,在張小北看來,目前國產從業者做科幻電影還面臨一個悖論。

「之前有人問過我說為什麼好萊塢的科幻電影要花那麼錢,你只有花那麼多錢才能做出這樣的效果,但是在中國要反過來,現在做科幻電影類型的絕大部分都是新導演,那也意味著他需要市場的檢驗,他做第一部電影的時候肯定不會拿到一個合理的製作預算。」

張小北正在製作的電影《拓星者》

在科幻片的創作方面,正在製作《流浪地球》的郭帆也曾提出一個棘手的問題,「在中國科幻當中,到底是美國人說了算還是中國說了算?」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當客觀世界中的中國沒有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時候,這是文化語境上難以解決的問題。

導演郭帆

郭帆認為,另一難題則是美學上的反差,「如果鋼鐵俠摘掉面具,是小羅伯特·唐尼,我們會覺得是對的,但如果是王寶強,即便是劉德華我們也會覺得不搭,因為中國電影中很難看到中國人或者亞洲面孔和這些機械、高科技感的東西放到一起。」針對這兩個問題,郭帆坦言,「要一點一點去摸索,會是非常困難的一個過程。」

製作中的《流浪地球》

「科幻元年」何時來:軟科幻易突破,從業者需更多野心

目前,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張小北執導的《拓星者》、寧浩導演的《瘋狂的外星人》、滕華濤導演的《上海堡壘》等科幻作品都在製作中,很快會與觀眾見面。

預計2018年上映的三部華語科幻大片

張小北表示,在中國做科幻電影一定要有野心,「我經常跟我們劇組的工作人員講,你做一個很大的失敗也比平庸的成功要強,我們一定要不擇手段地前進,因為只有不斷的積累很多應用之後才能產出適合中國本土的科幻電影,才有適合中國本土的電影體系。」

張小北在 「崛起、黎明、決戰——《猩球崛起》系列」回顧展映活動上

關於「科幻元年」何時到來,網劇《河神》製片人常犇坦言,「這會有一個很漫長的學習養成和鎮痛的時間,從對科幻這個題材本身信仰的角度出發,現在我們更多的人是敬畏甚至是畏懼這件事情,包括行業裡的工作人員,大家都在聊中國有沒有這個土壤,中國式的文化怎麼落地。」

「現在咱們中國市場足夠大,電影市場每年的票房都在增加,可以消化這個相對比較高的成本。我所關注的更多的是誰能夠把這件事幹出來。」

《河神》製片人常犇

作家、編劇潘海天認為,中國電影行業需要對科幻有強烈的認識,「我們想往外面推科幻項目的時候是很難的,跟那些製片公司談科幻,他們會說中國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我們不敢去做這樣的東西。」

「從每個技術工種開始,都要對科幻有一個很強烈的認識,可能還需要很多張小北這樣的導演去蹚前面的路,可能會犧牲掉,但是會儲備很多的技術支持和經驗教訓留給後面的人,這樣才能夠慢慢成功。」

作家、編劇潘海天

至於未來國產科幻片的發展方向,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軟科幻更容易突破。知名特效公司BaseFX創始人克里斯多福·布蘭博表示,「未來的科幻電影可能不會老談太空、外太空的事情,有一些新銳電影會提到新科幻的概念,他們會去構思很多小的概念。」

Base FX創始人兼CEO克里斯多福·布蘭博

潘海天也認為,「可以像韓松老師的故事,有一些很詭異、很現代的故事,可能是社會中的某個規則發生了改變,引起了整個社會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這種東西對特效上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它同樣可以拍出非常風格化、故事性也非常強的故事,我覺得這個很有可能是很快看到而且可以得到突破的片子。」

作者:K

編輯:賽東施

覺得好就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看·電影 | 寧浩最「差」作品,是對科幻的挑戰
    電影解構常指對經典意象和傳統行為逆向的、偏向的分析和重塑。長久以來,出現在電影中的外星人,承擔的往往是「他者」的角色。這些或敵或友的「天外飛仙」,既幫助地球人類反思存在,也令「我們」體驗到與浩渺宇宙未知種族的差異性。可《瘋狂的外星人》中流落中國街頭、被當成猴子來訓練、打耍的外星人,卻用更為多元的可能性顛覆著經典模式。
  • 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到底在哪裡?
    8月9號,由滕華濤導演,鹿晗舒淇主演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如約上映,在上映前,《上海堡壘》曾經宣傳說這部電影將會開啟國產科幻片的新紀元,繼《流浪地球》之後的又一國產科幻力作。但顯然,《上海堡壘》交出的成績單並不能讓觀眾滿意。
  • 《上海堡壘》關不上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
    本文不想為《上海堡壘》「洗白」,我們想探討的問題是,一部爛片真的足以阻礙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嗎?《上海堡壘》到底有多爛在機緣巧合的機會下,我在廣州唯一一家杜比影院觀看了《上海堡壘》,感覺就像是在裝潢華麗的高級餐廳吃了一頓蒼蠅館的地溝油快餐。
  • 電影史上十大高分科幻電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十部高分科幻電影,感興趣的可以去看喲~1.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場景宏偉大氣,劇情嚴謹驚險,情節非常感人。電影中有很多經典場景,就比如飛船和空間站對接的情節,真的是非常震撼了~喜歡看科幻電影的小夥伴一定要去看這部片子!
  • 三體不能交給好萊塢來拍,中國科幻電影何去何從?
    《三體II:黑暗森林》4月12-21日的上海首演現場,原著作者科幻代表作家劉欣慈現身,並解釋了三體為何不能交予好萊塢,需要國產電影的努力?《三體》究竟有有何獨特之處,必須要如此高的標準才能出現在大眾眼前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扒一下。
  • 「科幻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說到科幻電影,就不得不提那部,號稱「開啟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了。故事中:為了逃脫即將被太陽吞滅的危險,人類帶著地球踏上旅程。這個腦洞還真的是格外的大。不過想來也是,我覺得科幻電影向來拼的就是腦洞,看的主要就是震撼,要不然怎麼叫科幻電影呢,就像《復仇者》、《海王》等許多大片主打的不都是震撼嗎?說到這裡,忘了問你:你喜歡科幻電影嗎?知道科幻電影、特效等詞用英語怎麼說嗎?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科幻電影算跑得快嗎?
    作者 | Talk君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很多人說2019年是中國科幻的元年,因為這一年我們終於有了一部可以讓每個人都值得驕傲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
    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在發布《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時也表示:「中國科幻產業平穩向上發展。2019年我國科幻產業總值658.71億元,比2018年的456.35億元顯著增長。」然而,儘管科幻的市場規模在持續擴大,頭部影視投資公司對科幻類型的投入不斷加碼,為何《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再創造票房奇蹟?
  • 劉慈欣:美國是世界科幻中心 中國科幻市場還沒啟動
    我們企業有2000人,新建一個大發電廠,只能容納400人,剩下這1600人去哪兒?在這個氛圍之下,《三體》的風格就變得有些陰暗了,生存競爭就浮出水面了。  美國是世界科幻中心 對外抱有天生的輕視感   北青報:您的《三體》英文版在海外評價不俗,我看最近《紐約客》雜誌將您喻為「中國的阿瑟·克拉克爵士」,認為您的小說是對極限問題的哲學思考。
  • 中國科幻電影還會繼續「流浪」嗎?
    這些早期的西方科幻作品引發了中國第一次科普熱潮,國內也誕生了一批原創科幻小說,其中最著名的就要算是老舍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貓城記》。與中國科幻小說悠久歷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科幻電影始終讓人覺得缺乏存在感。即使如今的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已經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本土電影也在不斷地創造票房奇蹟,科幻電影始終是一塊國內電影行業無法迴避的短板。
  • 理性分析:郭帆會成為中國科幻電影之父嗎?
    但是,即便是站在中國科幻頂端的郭帆,抬頭望去,卻依然是連綿起伏,高聳入雲的大山。郭帆對於中國科幻電影與好萊塢的差距直言不諱:「我們目前只達到了好萊塢的中等水平,相比好萊塢頂級的科幻還有15年左右的差距,我們希望用10年左右的時間追回差距和好萊塢的「造夢工場」並駕齊驅「。郭帆甚至危言聳聽道:「留給中國科幻的時間不多了」。
  •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後,次年在哪裡?
    而中國的科幻電影之路,有據可考的第一部自1938年由楊小仲執導、韓蘭根主演的《六十年後上海灘》始,到十七年電影時期鮮為人知的、由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少兒科幻電影《小太陽》以及大躍進背景下的《十三陵水庫暢想曲》,再到八九十年代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珊瑚島上的死光》、《霹靂貝貝》等,每一部電影的出現都多少帶有「裡程碑」的意味而名留古早中國科幻史。
  • 假如沒有劉慈欣 中國科幻電影怎樣?
    電影圈外也瘋狂不僅僅是電影從業者只關注劉慈欣,社會各行業也似乎認定只有「劉慈欣」才代表了中國科幻。目前中國的科幻文學作品中,能有英文譯版者寥寥無幾,只有《三體》,能享受到英文、日文、韓文甚至越南語、羅馬尼亞語等小語種的譯製版本進行出版,不過畢竟是雨果獎獲獎作品,也實至名歸。
  • 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發布「科幻十條」 促進科幻電影發展
    【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發布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蹟。不少人將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很快一股科幻熱在中國影視圈瀰漫。以科幻為名的項目越來越多,都夢想它可以成為第二個《流浪地球》。
  • "銀河帝國"引爆科幻熱潮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元年"
    原標題:小說《銀河帝國》引爆科幻熱潮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元年」 套裝一經推出,就登上了噹噹科幻小說榜的TOP1。在這一年,越來越多的讀者成為科幻小說的粉絲。直至2014年,電影《星際穿越》的走紅給科幻市場投了一枚炸彈。「《銀河帝國》以一天接近2000套的訂單量在瘋漲。」許姍姍向記者透露,現在科幻類作品的版權越來越難拿了,近一年,版稅更是翻了4~6倍,有的作品甚至翻了10倍以上。
  • 《銀河帝國》引爆科幻潮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元年?
    《銀河帝國》引爆科幻潮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元年?套裝一經推出,就登上了噹噹科幻小說榜的TOP1。在這一年,越來越多的讀者成為科幻小說的粉絲。直至2014年,電影《星際穿越》的走紅給科幻市場投了一枚炸彈。「《銀河帝國》以一天接近2000套的訂單量在瘋漲。」許姍姍向記者透露,現在科幻類作品的版權越來越難拿了,近一年,版稅更是翻了4~6倍,有的作品甚至翻了10倍以上。
  • 小說《銀河帝國》引爆科幻熱潮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元年」
    原標題:小說《銀河帝國》引爆科幻熱潮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元年」  原標題:小說《銀河帝國》引爆科幻熱潮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元年」 套裝一經推出,就登上了噹噹科幻小說榜的TOP1。在這一年,越來越多的讀者成為科幻小說的粉絲。直至2014年,電影《星際穿越》的走紅給科幻市場投了一枚炸彈。「《銀河帝國》以一天接近2000套的訂單量在瘋漲。」許姍姍向記者透露,現在科幻類作品的版權越來越難拿了,近一年,版稅更是翻了4~6倍,有的作品甚至翻了10倍以上。
  • 誰將扛起中國科幻電影的大旗
    不過不是電影上映後,而是這部電影上映之前。《流浪地球》剛開始立項的時候,中國電影市場還沒有過「硬科幻工業大片」成功的先例。導演郭帆前作是青春片《同桌的你》,票房還行但是口碑平平。導演都是熱愛科幻的青年導演,之前也沒有經驗,為此也非常的努力上進。但是電影的前期預告,質量可以說實在太差了。《希望島》則是好萊塢業餘團隊的作品。
  • 盤點那些不能錯過的科幻電影
    【文章原創部分來自於網絡】導語;科幻電影的題材是現在不少人喜愛的類型,天馬行空的腦洞。那些好看的電影有哪些?下面就讓我來帶你們了解幾部經典的科幻電影吧親愛的讀者你好,我是本篇文章的小編,很高興你我能在這麼大的網際網路相遇,期待你能在我的文章中發現些什麼,並且也希望你能從文章中開心快樂!!許多科幻電影會表現出對政治或社會議題的關注,以及哲學方面對人類的處境生活環境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