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中呂不韋滅掉的東周國是東周王朝嗎?

2020-12-11 我是不會遊泳的魚啊魚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討紂王,在西岐建立西周,一統天下。一直到周厲王時代周朝開始由盛轉衰。連年戰亂,周人苦不堪言。在公元前841年還爆發國人暴動,周厲王躲到山西霍縣避難。

後又傳到周幽王,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諸侯大敗犬戎立太子宜臼為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東周。

之後周天子的權勢日益縮小,諸侯的權勢日益高漲,先後經歷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可謂是風雨飄搖。

公元441年周貞王去世,留下四個兒子。先是老二姬叔殺死老大姬去疾,又是老三姬嵬殺死老二姬叔成為周考王。也就是歷史上的三王並立。

周考王害怕老四爭權就把周王室的一部分土地封給四弟姬揭成立西周公國。姬揭就是西周桓公。

西周公國第二代又出現兄弟相鬥,西周公國惠公又把一部分土地封給弟弟姬根成立東周公國。

這時候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還都臣服於周王室,認他為正宗。一直到周赧王時候,周赧王搬到西周公國和西周公一起辦公。這時候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常常鬧矛盾。

公元前256年,西周公國因為參與諸侯對秦的戰鬥,惹怒秦昭王,派大將摎滅掉西周公國,逼死周赧王,周王朝和西周公國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公元前249年東周公國又與諸侯伐秦,被呂不韋滅國。其實呂不韋這時候滅的根本不是周王朝,而只是姬姓的一個諸侯國罷了。周王朝在公元前256年就被秦滅了。

相關焦點

  • 《大秦賦》發生在東周,為什麼有秦國先滅東周,再滅西周呢?
    《大秦賦》正在熱播中,僅僅四天,《大秦賦》的豆瓣評分就到了8.5分,可見觀眾對於該電視劇的認可,當然評分會隨著電視劇的播放發生變化,但至少開了個好頭,《大秦賦》講述了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攻滅六國,建立統一的國家,並成為第一個皇帝的故事。
  • 《大秦賦》中東周君向呂不韋請降,為什麼口中含玉呢?
    《大秦賦》劇中的東周君在公子異人剛剛登上王位的時候,覺的秦國連死兩王,國中必定不穩。於是東周君就聯合其他六國一起攻打秦國。而這時候的呂不韋因為是剛剛當上秦相,為了獲得軍功,增加自己的權威,就主動請求去攻打東周國。
  • 《大秦賦》中的西周、東周是怎麼回事?看了這篇就全明白了
    原創:唐封葉|葉話文史公眾號前言秦迷們期盼許久的《大秦賦》終於上演了,讓大家飽了眼福。不過前幾集中出現了東周和西周,把很多對歷史不太了解的觀眾弄糊塗了——西周早就滅亡了,怎麼還有西周呢?中學歷史課本裡教的、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東周、西周,是指東周王朝和西周王朝,當然西周王朝在前、東周王朝在後,具體說周王室建都豐鎬時期就是西周王朝,等到犬戎破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的周朝,歷史上就叫它東周王朝了。而《大秦賦》裡所說的東周和西周,則是指東周王朝在東周王畿內分封的兩個小諸侯國,即東周國和西周國,中國古代朝和國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大家一定能明白。
  • 《大秦賦》中為何有兩個周國,原來東周不等於東周國
    在《大秦賦》第三集裡秦昭襄王贏稷攻入西周國,在實際上和名義上滅亡了周朝。但第五集又出現了一個東周國合縱攻秦,這是為何?這個東周國哪裡來的?觀眾們一定感到困惑,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大秦賦大秦賦其實在高中時代我們就見過所謂的二周,在賈誼的《過秦論》裡有一句「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這裡的二周就是電視劇裡的東西周國
  • 大秦賦中秦滅周王朝?周王朝其實是壽終正寢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歷史再次呈現在觀眾面前,在電視劇第9集中,秦相呂不韋率大軍攻打東周國,東周君在其他諸侯國不來援助的情況下,只好銜璧出降,請求呂不韋保留周王室血脈。實際上,秦滅東周國是真,但周朝真的不是被秦滅亡的,接下來宿管阿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是怎麼一回事。
  • 《大秦賦》中,秦國滅掉西周,又滅東周,東西周為何會同時存在?
    然而,很不幸,秦昭襄王竟然直接攻打王畿,滅掉了西周國;七年後,秦莊襄王再一次攻打東周,東周滅亡。很多觀眾不禁疑惑:西周和東周應該是先後存在的,怎麼會同時存在呢,是不是編劇搞錯了?筆者很負責地告訴大家:《大秦賦》這部劇的質量我不評價,但關於東西周的問題,編劇真沒搞錯!不僅沒搞錯,而且還很專業!
  •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時光著身子、口中玉璧,還原古禮還差多少?
    央視一套《大秦賦》裡有這麼一幕,為了樹立秦國的威望,剛剛擔任秦相的呂不韋率領5萬秦軍一舉滅掉了東周君,理由是東周君攛掇山東六國合縱攻秦。根據史書上記載東周君同樣是因為這個原因被秦國誅滅的,而在電視劇《大秦賦》裡,東周則是在呂不韋率領的秦國大軍面前舉城而降。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當筆者得知,《大秦賦》初播之時,便激動了一把:《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觀感很贊,演員基本上都是演技滿滿的老演員,比如段奕宏、辛柏青、鄔君梅、李乃文、張魯一等。畢竟不用看小鮮肉小花旦的拙劣表演,心情自然會舒服很多,再加上這部劇,製作精良,令人忍不住感嘆,2020年快結束了,終於有一部良心劇可以入眼了。
  • 《大秦賦》一對活寶:西周君與東周君,為何周朝同時有兩個君?
    《大秦賦》熱播,有兩個人物堪稱一對活寶,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西周君,一個是東周君。兩人年紀差不多大,性格特點也極其相似,都是:倚老賣老,不自量力又十分天真。呂不韋剛剛為相,聽說東周君有攻秦之意,為樹立自己在朝中威名,呂不韋親自率兵討伐東周君。東周君實力弱,只能指望六國援軍前來相助,他急派人前往六國搬救兵,很快盼來了韓、魏兩國大軍。由於呂不韋只帶了五萬兵,韓、魏大軍足可抵擋,東周君高興壞了,要擺酒慶賀,並想裡應外合,一舉滅呂。
  • 《大秦賦》背景:都東周了,為啥還有西周公,是不是編劇搞錯了?
    我老婆在看大秦賦的時候,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此時自然要顯擺一番。我可喜歡老婆看歷史劇了,總顯得我很博學^_^。首先說的是西周公,明顯是個公爵,不是王。而此時朝代還是周,如果西周公是周王朝的國君,自然是王。
  •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時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導言:當呂不韋成功滅掉東周之國時,東周君出城投降,採用了袒露上身、手捧短劍、口含玉璧的做法,這樣的投降禮真的符合文獻中記載的古禮嗎?那麼,在《大秦賦》中,東周君作為亡國之君,出城向呂不韋做投降禮,自然也屬於此列。
  • 《大秦賦》的背景為戰國末年,為何卻同時存在東周和西周?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先是有秦昭襄王攻滅西周,又有秦異人,即秦莊襄王攻滅東周。 可是,《大秦賦》的故事背景不是戰國末年嗎?時間上隸屬於東周。那秦國滅亡的「東周」和「西周」都是什麼地方呢?
  • 大秦賦呂不韋偷笑表情包分享 QQ段奕宏呂不韋偷笑圖gif大全
    大秦賦呂不韋偷笑表情包分享 QQ段奕宏呂不韋偷笑圖gif大全時間:2020-12-04 22: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賦呂不韋偷笑表情包分享 QQ段奕宏呂不韋偷笑圖gif大全 大秦賦呂不韋偷笑表情gif很多地方都有的,大家都在用這個gif,如何使用呢,在QQ微信裡面都有的
  • 呂不韋,有何功於大秦
    《大秦賦》中殘酷的宮廷爭鬥結束了,嫪毐叛亂被殺;趙姬被囚;呂不韋被罷相,秦王政終於徹底掌控王權。在秦王貶斥呂不韋的旨意中有這樣的問話:「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這才封建等級制度下,這就是從從地上直接到天上了,飛一般的跳躍,這樣的封賞絕對是高於呂不韋的貢獻的,願不理群臣都不有怨言。我們所熟知的呂不韋功績有兩個,一個就是滅亡東周;另一個就是編寫《呂氏春秋》。我們想說滅亡東周這件事情,這主要就是呂不韋從商人直接調到丞相的位置,跨度太大,沒有一點功績,群臣都不滿意,所以才拿東周出氣。
  • 大秦賦呂不韋是好人還是壞人 大秦賦呂不韋算是忠臣嗎
    《大秦賦》中為大家呈現的是會是一個真實的呂不韋。人若有人性,便不能以好壞來區分,只有童話故事裡才會簡單地說,你是壞人,他是好人,呂不韋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  呂不韋聰明,能運籌帷幄,懂得審時度勢,但同時也有普通人的欲望,貪戀權利、錢財以及美人。
  • 《大秦賦》嬴政初露鋒芒,呂不韋一戰成名
    《大秦賦》第四集開始,嬴政開始逐漸成為主角,小小年紀就展露不凡,很有帝王之相。「賤商」呂不韋一戰成名,徹底打破世人恥笑的眼光。趙王的心思早被呂不韋識破,並想出了應對之策,秦子楚立即將情況上報給了父王並建議,派使臣前往燕國遊說,讓燕國和秦國同時出兵討伐趙國。燕國早就對趙國恨之入骨,所以欣然接受了秦國的建議並火速派兵攻打趙國要地。聽聞燕國來犯,趙王只好打消了攻打秦國的念頭,為了避免兩面受敵,趙王準許丞相親自將嬴政母子送回秦國,以緩和關係。
  • 《大秦賦》中周天子曾經坐擁天下,為什麼後來會蝸居河南?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大秦賦19#中國古代史90曾經不怒自威的周天子熱播劇《大秦賦》中,公子異人出兵滅掉了西周君,呂不韋又出兵滅掉了東周君。那麼周為何有西周君、東周君兩個國君?昔日強大的周王室又何以淪落至此?
  • 《大秦賦》中周天子,曾經坐擁天下,混到蝸居河南,到底怎麼回事
    曾經不怒自威的周天子 熱播劇《大秦賦》中,公子異人出兵滅掉了西周君,呂不韋又出兵滅掉了東周君。那麼周為何有西周君、東周君兩個國君?在犬戎之亂中,周幽王被殺。幽王死後的第二年,太子宜臼即位,史稱周平王。在中原諸侯的護送下,平王東遷洛邑(洛陽)。
  • 《大秦賦》洗白呂不韋?段奕宏演繹「賤商」的家國情懷
    而在《史記》中的呂不韋,以商人的準則,先和嬴異人交易,在和華陽太后交易,再和趙姬交易,再和天下學子交易,「自古至今以術取富貴秉權勢者,毋如呂不韋之穢且卑,然亦無有如不韋之巧者也。「在呂不韋看來,一切皆可交易,只是看收益和代價成不成比例而已。
  • 從《大秦帝國》三部曲到《大秦賦》,看秦國一統天下的強國之路!
    《大秦賦》以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著名的「邯鄲之戰」開篇,可謂是吸引了不少影迷的關注,然而影迷們本以為《大秦賦》的豆瓣評分會一路扶搖直上,卻沒有想到該劇在維持了一段時間的8.3分後,驟然降到了7.7分。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大秦賦》得不到更多影迷的認可,值得肯定的是,《大秦賦》是《大秦帝國》三部曲的延續,完成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後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