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古代哲人老子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五千言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發人深省,給人生以深刻的啟迪。道德經的智慧是全世界所公認的。值得深思的是,在老子寫《道德經》的年代,東西方世界出了不少的智者。在中華大地上,百家爭鳴,出現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思想家,在西方出現了蘇格拉底,印度出現了釋迦摩尼,那個時代可以說地球文明是一個智慧大爆炸的年代。可是,現代卻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的智者。那麼為什麼 古代人比現代人更智慧呢 ?人真的越來越笨嗎?
仔細品味道德經的奧秘,會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道德經》中,參透了《道德經》的奧秘,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古代人為什麼比現代人更智慧?
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智慧效法自然
《道德經》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人的智慧來自大自然,古代人更貼近自然造化,是對天地運行規律的觀察和總結。無論是道德經,還是伏羲發明八卦,都是對貼近大自然所作出的總結。道德經是道法自然的智慧凝練,八卦是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之後,形成的一套「與天地準」、而且能夠「彌綸天地之道」的一部偉大著作。
可是,現代人生活在鋼鐵森林之中,離大自然越來越遠,又怎麼能及古人的智慧呢?
二、西方門類知識導致思維迷信固化
並且,現代人因為分門別類的科技約束,反而顯得狹隘而浮躁,遠離了老子時代的大智慧。追本溯源,現代人多學西方門類知識反而導致思維迷信固化。在古代宇宙天地之間,人的思維會更開闊,更系統,更全面,更有利於激發人類智慧。所以,現代的 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這些不是智慧,相反反而會約束人的智慧發展,當人類大腦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時候,人類只會變得越來越笨。
你看現在的那些孩子們,迷信百度,遇到什麼問題都通過網絡搜索來解決問題,這樣看似解決了現實的問題,卻讓人慢慢喪失了獨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利令智昏,欲望減弱了人類智慧
同時,現代人現代人受物慾所困,獨立深入思考天地的時間讓位於追名逐利。正如莊子在《大宗師》中所說:「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深陷慾海、貪婪無度,就會失去生命中的靈性與智慧,錯過人生中許多好的機緣與福報。一個人如果淡泊名利,生命中的靈性與智慧就會比較豐富,就會得到人生中許多好的機緣與福報。
在中國漢語中,有一個成語「利令智昏」就是對這一原因的深刻概括。追名逐利的人生會讓人變得更愚蠢,更缺少智慧。
結語:
道德經的終極奧秘:古人為什麼比現代人更智慧,人真的越來越笨嗎?對於這一問題,我們在老子《道德經》中就能夠找到答案。老子之所以是聖人,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就因為他能夠直接以自然為師,感天悟地,聆聽大道,從中感悟生命的智慧。當然,對於現代人來說,要提高智慧,可以藉助古人提供的鑰匙,開啟宇宙的大門,品讀天地規則。道德經就是這樣的一把鑰匙,讓我們看到了宇宙的 大格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