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姓相爭中國第一大姓氏,到最後猛然發現竟然是一家人

2020-12-13 德叔說社會

中國作為一個傳承千年的文明古國,不但國土遼闊、人口眾多,在華夏的土地上,更是有著幾十個民族的百姓共同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有著各種各樣的姓氏,這些姓氏因為有著不同的來歷,也有著不同的繁衍途徑。到現代社會,每個姓氏的人口數量已經產生了不小的差距,每年我們都會統計出全國姓氏排名。

中國第一大姓到底是什麼?王?李?張?公安部日前的統計是王姓,然而去年由相關專家組織的統計結果卻是李姓。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日前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其次是李姓,有9207.4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然而就在2006年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研究員主持的百家姓統計研究,公布結果卻是李、王、張分列前三位。

新版本未含港臺地區

新版本統計得出姓氏人口總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有10個,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前100個姓氏總人口佔全國人口的84.77%。這一結果與2006年的版本相比,差別也僅限於第9和10之間的順序。但前100位中兩個版本還是存有一定的差別。對於其中的差異問題,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義達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比較了這兩份統計結果的差別原因:2006年版的調查屬於抽樣調查法,歷時兩年。涉及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全國1110個縣和市,得到了3億人口的數據,共獲得姓氏4100種。而此次的排名,是依託公安部的全國13億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姓的排序生成,但公安部戶籍登記中未能納入港澳臺地區,且王姓的分布呈現出北多南少的狀態。根據袁義達2006年版的研究數據表明臺灣地區李姓就要超過王姓幾十萬人。

不規範字也是差異原因

對於其他一些區別存在的原因,袁義達表示從他大致分析2007年新公布的百家姓名單可以看出:排名第33位「肖」姓和排名第66位「付」姓數據應該加入被擠出百位的「蕭」姓和「傅」姓的數據,因為在歷史上沒有「肖」和「付」這兩種寫法的姓,這是由於繁簡體書寫區別造成登記時,在電腦中被處理成了兩種姓氏,而第77位的「閆」姓顯然應該被寫作「閻」更為準確,因為歷史上閆姓屬於閻姓的別支。人口數量不可能超過後者。這樣一來兩個版本必然會有不同。

1985年袁以達創建了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的研究,發現了中國人姓氏由於其父傳子的傳遞方式決定了它世代相傳的形式類似於Y染色體的遺傳。他認為,本著科學研究為目的,最好在公布結果時能有一些嚴謹的表述,如類似「肖」和「付」這樣的問題,很明顯會有一個誤導。他也希望讀者當使用登記這些姓氏時,不要用不規範的字。

01

關於中國第一大姓氏最終花落誰手,多年來爭論不休。據統計,目前中國北方第一大姓氏是王,而南方的第一大姓氏是陳。而且兩家都認為自己在全國範圍內,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來看一看具體的數據了。根據調查數據,王姓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陝西、甘肅、寧夏、新疆、江蘇、安徽這十六個省都是獨佔鰲頭的第一大姓。而陳姓則在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香港、澳門這七個省區稱王。據說在廣東省,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姓陳。這樣的數據對比下來,可以十分明顯的看出來,王姓的人口數量是要遠遠多過陳姓的,可是王陳之爭仍舊持續了很多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02

原來在這組數據調查的過程當中,人們發現王姓當中有很多人之前是姓陳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早在春秋時期,陳厲公的兒子陳完逃亡到了齊國,在哪裡隱姓埋名改姓為陳,為的是躲避追殺。而他所帶的僕從侍衛也都跟著他一起改姓了田,之後,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改姓王。而且齊國大將軍田單的後裔也改成了王姓。換句話說,也就是如今姓王的朋友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曾經都是陳氏的後人呢,或許五百年前就是一家也不一定。

03

其實所謂的姓氏名字也不過是一個代號而已,不論姓什麼,流著的都是華夏子孫的血。

相關焦點

  • 中國姓氏分布圖出爐,「第一」竟然是一個姓!
    據估算,中國87%的人口都姓著百家姓中的姓氏,逾1/5的中國人姓李、王或張,總共超過2.75億人。大多數中國姓氏都在中國境內有一個地理「基礎」,這一點較少為人所知。一些有趣的地圖告訴我們,哪些姓氏在中國的哪裡最為集中。大家都來看看你的根在哪裡?
  • 中國古代姓氏文化,從上古八大姓到百家姓
    姓氏的起源姓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說姓氏蘊含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智慧,那麼你知道姓氏如何誕生的嗎?後來到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夏朝,分封制度開始出現,諸侯國開始林立在中原大地之上。原本寥寥幾個的姓已經無法滿足,如此多諸侯國樹立自己的標誌的需求。
  • 這個姓才是中國第一姓 它是張姓王姓的祖宗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自從中國有宗族制度開始,就有了姓氏,大概從夏朝開始,到周朝建立完整的宗法制度,據專家統計,中國的姓氏最多的時候有22000多個。隨著社會的發展,多數姓氏消失了,現在只有3500個。
  • 中國人口最多的4大姓氏,張姓沒出一個皇帝,此姓卻出了66位
    新年伊始公安部採用大數據技術對全國的戶籍人口進行姓氏統計分析,公布了2019年中國人口的姓氏排名,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王、李、張、劉」。與2018年相比依然穩坐頭幾把交椅,這就是現在的「新百家姓」。新百家姓所謂新百家姓,就是某些機構對中國的姓氏進行統計,然後按照人口數量由多到少的順序進行排列,從而得到的姓氏排名,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姓氏排名至少要有前一百位的姓氏排名才可以。1987年,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袁義達將統計的姓氏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進行了公布,這也就是最早的「新百家姓」。
  • 中國人口「最多」的4大姓氏:張姓沒出一個皇帝,此姓卻出了66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李姓才是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排在第二,當時兩大姓氏人口相差一千多萬,沒想到僅僅四年,王姓就超過了李姓,可謂是增速驚人!據統計,中國見於文獻的姓氏就超過了五千個,這麼多姓氏中,為什麼「王、李、張、劉」四大姓氏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人口最多的四個姓氏?
  • 中國上古兩大姓氏,因酷似日本姓,未能列入《百家姓》中
    中國上古兩大姓氏,因酷似日本姓,未能列入《百家姓》中   姓氏是每個中國人特有的國民標籤,而中國姓氏不僅起源較早,關於來源也博大精深,因此就形成了五花八門的姓。說到這裡,我們自然能想到百家姓,沒錯,百家姓來源於北宋時期的中國古代幼兒讀物《百家姓》。
  • 「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 20個少數民族不用姓氏
    「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 20個少數民族不用姓氏 在「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張是中國最大群體的姓氏,分別有9500多萬人、9300多萬人和9000萬人,三姓人群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1%,「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
  • 竟然有人姓「柴米油鹽醬醋茶」,談中國歷史上姓氏的來源
    宋代的《百家姓》內收當時常見的單姓408個,複姓76個;明代陳士元所編《姓綜》一書,共錄單複姓3625個;近代臧勵和所編《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的姓氏4129個;1984年人民郵電出版的《中國姓氏彙編》收錄的姓氏達5730個;據最新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詞典》統計,中國歷史上共有姓氏11969個,其中單姓5327個,雙姓4329個,其他姓氏2313個。
  • 有趣的中國姓氏,最長的姓竟然有17個字
    南宋鄭樵《通志》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一般來說,天子有姓而無氏,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隸只有名,無姓氏。隨著歷史發展,到了周代,姓和氏開始混淆;戰國時,姓和氏走向融合;秦漢時期,姓氏合二為一,而且平民也開始有姓。
  • 如果你在這14大姓氏中,那麼恭喜你,你和秦始皇是一家人
    中華民族本就是一個大家族,而中華文化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傳承性,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姓氏上。如果你在這14個姓氏中,那麼恭喜你,你和秦始皇是一家人!
  • 中華民族有11969個姓氏 有人姓"毒"有人姓"死"
    死這個姓在臺灣,而且只有一家人,這一家現在很恐慌,因為沒有孩子。於是便專門為這事開會討論,「為死而生」。因為他們只有有了孩子,這個姓才可以延續下去,不然這個姓就沒了。有意思的是,我講的這個節目播出以後,有位觀眾和我聯繫,他家鄉那裡竟然就有姓「死」的,而且人數還不少呢!這是一些極特殊的姓。  常見的姓是一個字,複姓是兩個字,那麼還有沒有字數更多的啊?有的是。
  • 「王」姓竟然排第一,姓王的人為啥是這麼多?
    ,在中國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姓氏,這已經是遵照了數千年的傳統了,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關於百家姓的一些歌謠,通常也認為「李」姓的人數最多,但實際不然,2020百家姓最新排名!「王」姓竟然排第一,姓王的人為啥是這麼多?
  • 都暻秀和中國有微妙的關係,是姓氏的原因?韓國「都」姓很獨特!
    金是韓國排名第一的大姓,光EXO金氏家族的四兄弟就讓人傻傻分不清。還有李姓和樸姓緊隨其後,在韓國存在感極強。但是也有一些姓氏在韓國不是那麼常見,比如EXO都暻秀獨特的「都」姓就是一個很獨特的姓氏,因為太過少見,所以在剛剛出道的時候還被錯誤翻譯成了「度」。
  • 2019年百家姓排名公布 「王」姓是全國第一大姓氏
    全國31個省(區、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盡相同,「王」姓是全國第一大姓氏。報告採用大數據技術對全國戶籍人口(不含港澳臺地區)的姓氏和姓名用字、2019年新生兒姓名用字等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按戶籍人口數量排名,2019年的「百家姓」與2018年相比略有變化。「王」「李」「張」「劉」「陳」依舊佔據頭五把「交椅」。
  • 百家姓裡面竟然沒有這個姓,看看是不是你的姓氏
    中國的歷史悠遠,也有這光輝燦爛的文明,從哪裡可以得知這些呢,只有一樣東西,那就是文字,因為文字記錄了一切,也告訴後人一切。最近一直讓小編非常驕傲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到一篇文章說,中國的文字,五千年前的文字,只要是中國人,都可以看得懂,這說明,我們的傳承,我們的文化底蘊,是悠遠流長的!
  • 此姓在中國不進百家姓前一百,在越南是第一大姓,曾經是皇室姓氏
    在中國,百家姓裡面的姓氏多達500多個,有單姓,也有複姓,這是中國幾千年歷史逐漸演變和發展而來的,當中有些姓氏傳入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比如越南、朝鮮等。百家姓最初制定的時候是有排名的,當中有一個姓氏,在當今中國排不進百家姓前100,但在越南它是第一大姓氏,還曾經是越南皇室姓氏,它就是「阮」姓。
  • 「王」姓竟然排第一,姓王的人為啥是這麼多
    就比如說姓氏,在中國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姓氏,這已經是遵照了數千年的傳統了,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關於百家姓的一些歌謠,通常也認為「李」姓的人數最多,但實際不然,2020百家姓最新排名!「王」姓竟然排第一,姓王的人為啥是這麼多?
  • 中國最罕見的兩個姓氏,操姓都沒這兩難聽,女孩子姓這個肯定得哭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姓氏就是其中之一。 跟我們如今的姓氏不太一樣,在古代的時候,姓、氏、名都是分開的。百姓只能擁有名,不能擁有姓,姓是貴族專屬,用來區別家族血脈;到了後來,貴族男子還能擁有氏,專門用來區分身份地位。
  • 中國史上不可通婚的6對姓氏,最後一對是同宗血親,可別找錯對象
    中國史上不可通婚的6對姓氏,最後一對是同宗血親,可別找錯對象中國史上不可通婚的6對姓氏,最後一對是同宗血親,可別找錯對象國的歷史源遠流長,這一點單單從姓氏這一點上就能看的出來,並且我國還有百家姓之說,但是我國的姓氏並不僅僅只限於一百種,而是多不勝數
  • 一「姓」更比一國強,淺談我國這兩大姓氏的分布與變遷
    《百家姓》這部採用四言文體、句句押韻的傳統姓氏作品果然不愧能流傳千古。在中國歷史上的著作之中,《百家姓》自然是擁有著極高的地位,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學校和家長拿它來當作孩子的啟蒙讀物。當然百家姓的姓氏排行以及其中原因相信每個人都是知道的,真正的姓氏排行還是依照各大姓氏的人數。而這些年來,我國姓氏排名第一的位置,被兩大姓氏所交替佔據,分別是王姓和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