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防偽與鑑別:第三套人民幣(中)

2020-10-10 有趣的錢幣

轉自: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 貨幣相對論

第三套人民幣幾點說明

水印的研發與使用。1961年以柳溥慶為首的攻關組依靠自製設備和自己的技術,生產出我國首批水印鈔票紙,不僅打破外國的技術壟斷,也結束鈔票紙依賴進口的歷史。鈔紙中採用了滿版水印和固定水印。其中拾元券採用了固定天安門水印,其他券別上有的採用滿版水印,包括古錢水印、空心五星水印和國徽五星水印。因在研製過程中,我國正處於國民經濟困難特殊時期,為節約研發成本,因而將研發過程中製作的水印紙張直接用於第三套人民幣各券別中,由此第三套人民幣紙幣中出現相同券別鈔紙上有的沒有水印,即便有水印的鈔紙,有的水印也不相同。



螢光版拾元券。一九八九年四月,在湖南省懷化市銀行營業櫃面在收點客戶存款時,發現一九六五年版拾元券背面膠印花邊圖案油墨呈螢光反應,經查這批油墨由西克巴公司提供,該油墨採用紫外光乾燥技術加速油墨快幹,因此在此批油墨中含有螢光粉物質,在紫外光源下部分油墨呈螢光反應。當時有關部門只注意了墨色,對油墨的成份中有螢光粉等特殊性能未進行檢測,造成部分螢光油墨印製的拾元券成品投放市場。第三套人民幣拾元元螢光版號段:

IV V 07375001--100000000;

VII I 00000001--24550000;

IX VI 01890001--04101000;

IV VI 00000001--700000000;

V X 03300001---100000000;

V IV 00000001--100000000;

V V 00000001--100000000;

V VI 00000001--100000000;

V III 85250001--100000000;

IX IX 34670001--35440000(補票)。

目前錢幣市場有許多錢幣經銷商銷售多券別的所謂螢光版人民幣,其實是當時鈔券印製時,由於印製油墨質量造成墨痕在紙張上滲透而引起的,並不是油墨本身帶有螢光物質,在紫外光源下很容易區分出來,錢幣愛好者在購買時不要輕易相信,避免上當受騙。



製版工藝與應用。在第三套人民幣中,出現了採用不同製版工藝進行印製,在主景、面額數字中,有的採用凹版印製,有的採用平版印製;有的同一年版的券別,有的正面部分圖案採用凹版印製,背面採用平版印製;有的全部採用平版印製,反映了鈔券製版多樣性。



第三套人民幣防偽暗記

拾元暗記。背面有「工、人」二字暗記,分別藏於天安門右側華燈柱子之右和天安門左端邊緣處,天安門右側華燈柱子右上還有「Z」字母暗記。

伍圓暗記。背面行長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記。


貳元暗記。背面石油鑽井架下,草絲中藏有一個「2」字和"R"。



壹元暗記。背面右側山坡上有「工」字暗記。


伍角暗記。正面紡紗車間右側齒輪下端藏有一個「5」字。



貳角暗記。正面大橋左橋頭坡地上,膠印版增加了「2」字暗記。



壹角暗記。膠版背棕: 蘭字二三羅馬,紅二羅膠,紅三羅膠四種在正面圖案中大門右側五與六欄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與第七報欄杆之間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個小"+"(注意,是小的"+"), 左邊第二個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記。



壹角暗記。凹版背棕:在正面圖案中大門右側五與六欄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與第七報欄杆之間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個「+」(比平版背棕「+」略大),左邊第二個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記。



相關焦點

  • 人民幣防偽與鑑別:第三套人民幣(上)
    轉自:人民銀行上海總部 貨幣相對論為了促進工農業發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眾使用,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於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票面設計圖案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當時中國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農輕重工並舉的方針。
  • 人民幣防偽與鑑別:第三套人民幣(下)
    轉自:人民銀行上海總部 貨幣相對論第三套人民幣假幣 第三套人民幣流通期間,假人民幣製作方法呈多樣性,出現了以手工描繪方式、石印印製、蠟版油印、謄印和機制假幣等類型。此外在廣西等地陸續發現了石印和木刻假人民幣,這些假人民幣製版技術粗劣,印製工具簡陋,套印定位基本不準確,造成假人民幣人像、線條等部位嚴重失真或圖案不完整,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該假人民幣極易鑑別。 從第三套人民幣流通情況來看,該時期偽造假幣總量相對較少,變造假幣開始出現,主要通過揭頁、拼湊移位方式來進行。
  • 2020第五套5元人民幣防偽鑑別(組圖)
    2020第五套5元人民幣防偽鑑別  1、光彩光變面額數字  位於票面正面中部。改變鈔票觀察角度,面額數字「5」的顏色在金色和綠色之間變化,並可見一條亮光帶上下滾動。  溫馨提示:微信關注廣州本地寶(ID:bdbguangzhou) 微信公眾號,回復 人民幣,即可獲得2020年新版人民幣圖案、發行時間、防偽鑑別、相關問答、公告原文等
  • 第三套人民幣伍角平板水印防偽要點
    第三套人民幣伍角平板水印防偽要點:第三套人民幣在中國建設的初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期間因為遇到10年文化大革命,人民幣的設計、製作、發行受阻,加重了其特殊的歷史意義。增強了防偽功能,表現出我國的印刷工藝水平在特定環境及年代中的提高; 是政治、經濟、文化等等的集大成者,起到了承前啟後的特定作用,收藏意義重大。
  • 第三套人民幣價值行情
    打開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如何鑑別第三套人民幣? 第三套人民幣的防偽措施主要是水印和圖案中隱藏的暗記。具體如下: 壹角券[1960年版]:(空心五角星滿版水印)正面推獨輪車的人前穿淺色衣服的人褲子上有一顆空心五角星「☆「暗記。
  • 人民幣第一套流通紙幣上的微縮防偽暗記(五十元面值)
    ,第一套流通紙幣冠字最先採用羅馬數字冠字,接著第二套和第三套流通紙幣相繼採用了羅馬數字作為冠字,一般是三冠字和兩冠字。直到第四套流通紙幣才更改為英文字母(或者說漢語拼音字母)冠字,第五套流通紙幣後續版別(2005版和2015版)的多冠字更是採用了字母中間夾阿拉伯數字的新式冠字。
  • 第三套人民幣設計稿,太美了
    五角券第三套人民幣五角券,紡織女工五角券於1972年印製,1974年5月發行,2000年7月1日與第三套人民幣整體退出流通,是第三套人民幣最晚發行,最晚投放的,也是第三套人民幣流通時間最短的品種,歷時26年。
  • 人民幣紙幣的防偽措施(一)防偽技術
    紙張品種多、質量差異大、製作工藝不統一是第一套人民幣紙張第一大特點。 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到1962年4月20日,7年間共發行11個面額,13種版別;1953年版10元、5元、3元券(俗稱「蘇三幣」)1964年4月15日停止流通,其餘各券種1999年1月1日停止流通。
  • 第一套人民幣500元瞻德城紙幣鑑別方法
    我國當時印製的第一套人民幣不管是錢幣的用料、印刷還是印製技術上都存在很大缺陷,也不存在防偽標誌,第一套人民幣中的500元瞻德城紙幣流通了不足4年,其價值相當高,是一版幣中的絕品四珍之一,正因為其高昂的價格,市場上魚龍混雜,出現了很多偽造品,然而,為了鑑別第一套人民幣500元瞻德城的真偽,藏收藏愛好者們還是找到了幾個比較適用的鑑別方法
  • 人民幣第一套流通紙幣上的防偽微縮暗記(一百元面值)
    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的版別年號。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正式發行,一直持續到1953年12月,共發行了5年左右時間。發行時間在目前的五套人民幣流通紙幣中並不算長, 但是發行面值和版別卻是最多的,光被錢幣收藏界公認的就有62個品種,其他諸如部分品種的原版和再版、防偽微縮暗記差異、印鈔紙張的差異(紙張厚薄和顏色深淺等)、票面規格差異等未細分的品種更多,如果細分品種的話起碼有一百多個品種。
  • 人民幣第一套流通紙幣上的防偽微縮暗記(一元和五元面值)
    所以,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自發行之日開始,金融部門就一直在與偽幣做鬥爭,第一套流通紙幣不停的發行不同版別的紙幣,防偽應該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人民幣第一套流通紙幣部分面值版別的防偽微縮暗記(一元和五元面值)。
  • 開展新版人民幣防偽知識宣講活動
    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元紙幣已於2020年11月5日發行。為提升公眾對新版5元的認知度,普及防偽知識,進一步提升公眾識假、防假、反假能力,確保新版人民幣的正常流通,郵儲銀行中山市板芙支行開展形式多樣的新版人民幣宣傳活動。
  • 第三套人民幣五角紙幣收藏 要注意什麼?
    ======推薦閱讀=====  人民幣:53版10元怎麼辨別真假 (圖)  烏木佛珠多少錢?烏木佛珠有什麼功效?   你知道極品海南黃花梨的3大特點嗎?目前雖然說第一套的人民幣以及第二套的人民幣價格已經高高在上並且存世量極為稀少難以收藏,但是其實像第三套的很多品種以及第四套的大部分品種現在還是有著不少的存世量的,因此收藏起來難度也沒有那麼大。  第三套人民幣中有很多的品種目前的市場價格還有比較大的上升空間,比較值得大家去關注,這其中就包括了第三套人民幣的五角紙幣。
  • 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哪套最值錢?
    命令指出,為適應國家計劃經濟建設的需要和廣大人民的願望,在財政收支平衡和金融物價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和鞏固我國的貨幣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新幣(第二套人民幣),收回舊幣(第一套人民幣),公布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1種,每種券別版面均印有漢、藏、蒙、維吾爾四種文字。
  • 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上的防偽微縮暗記(五百元面值)
    接著上面,繼續說說第一套流通紙幣的五百元面值防偽微縮暗記。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五百元面值有3種版別年號6個品種左右,具體如下: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1949版農民與小橋五百元:於1949年9月10日起開始發行,年號為1949年和民國38年,冠號為三位羅馬數字冠字+七位阿拉伯數字流水號碼,為凹凸印印刷工藝(正面深茶色,背面藍綠色)。
  • 新版第五套人民幣來了!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記者 吳雨)中國人民銀行29日對外宣布,將於8月30日起發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0元、20元、10元、1元紙幣和1元、5角、1角硬幣。在保持現行第五套人民幣主圖案等相關要素不變的前提下,新版提高了票面色彩鮮亮度,優化了票面結構層次與效果,提升了整體防偽性能。
  • 第三套人民幣詳細介紹
    我們今天介紹的是「第三套人民幣」。與第二套人民幣比價相等,並在市場上與之混合流通。這套人民幣與第二套人民幣相比,取消了3元紙幣,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幣,保留了1分、2分、5分紙幣。紙幣中「中國人民銀行」六字是由馬文蔚先生所書寫。票面上兩方印章分別為「行長之章」和「副行長章」。
  • 第三、四、五套人民幣質量變遷史
    自力更生思想下的第三套人民幣,曾獲國際最佳鈔票。  第三套人民幣是中國自主設計、繪製和生產的一套人民幣,也是在我國全面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下誕生的。  第三套人民幣的產生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原因。
  • 天津乾藝:第三套人民幣
    藏品名稱:第三套人民幣種類:紙幣保存程度:完好年代:近現代藏品簡介: 第三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於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的法定貨幣。它與第二套人民幣比價相等,在市場上混合流通。 該套人民幣先後共發行7種面額、8種原版、9種票券。如果按冠號、印製工藝和鈔紙的不同,至少可細分為24種。其漢字行名仍沿用馬文蔚的書體,但漢字面值改成了印刷宋體字。一是主題思想鮮明。內容相互呼應,極富民族特色,象徵文化教育新改革。
  • 人民幣第一套流通紙幣上的微縮防偽暗記(十元和二十元面值)
    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設計製版、印刷色差、印鈔紙張等原因而產生的不同版別。早期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的發行是在解放戰爭中開始的,不管設計製版還是印刷生產,以及原材料的供應上,都比較簡陋。,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十元面值的微縮防偽暗記:接著上篇繼續說說第一套流通紙幣中的十元和二十元面值微縮防偽暗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