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絲的由來

2020-12-12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樂器識匯,ID:YQSH7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髮源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鬱的地方色彩。常用於吹奏山歌、農曲等民間曲調。

起源

葫蘆絲是由中原的笙逐漸演進、改造而來的。笙,歷史久遠,發源於中原,後傳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制。其兩支副管不開音孔與古簫一樣,可用於發出持續的五度音程。但它的主管已開有7個音孔,與後來的簫、笛非常相似,又顯示出它在歷史上的激進。

中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葫蘆絲進行了不斷的改革。1958年,雲南省歌舞團首先把音域擴展為14個音。北京的一些文藝團體又製成兩種新葫蘆絲。其中的六孔葫蘆絲,可吹奏單音、雙音、單旋律加持續音及兩個和音旋律加持續音。既保持了原來樂器特有的音色和風格,又增大了音量、擴展了音域、豐富了音響色彩和表現力。

葫蘆絲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由一個完整的天然葫蘆、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整個葫蘆做氣室,葫蘆底部插進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蘆中的竹管部分,鑲有一枚銅質或銀質簧片,中間的竹管最粗,上面開著幾個音孔,稱為主管,兩旁是附管,上面只設簧片,不開音孔(指傳統葫蘆絲),只能發出與主管的共鳴的和音。

這種樂器以葫蘆做為氣室,葫蘆口做為吹口,通體長約30釐米。常見三管,亦有單管,雙管或四管的葫蘆絲。無論竹管多少,多以中間的竹管為主管,其餘為副管。主管上開幾個音孔,一般前六後一,傳統的葫蘆絲副管上方不開孔,只在管身底部打一個洞,用塞子堵住,塞子與管身之間有線連接,需要時則用小指將其打開。改良的葫蘆絲則沒有使用傳統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樣在管身上方開一音孔。這樣更方便於在演奏時對副管音的反覆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靈活。

阿昌族的葫蘆絲和傣族的相似,用葫蘆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長6釐米,主管長50釐米 ,副管分別長33和17釐米 ,在兩支副管緊貼主管的一側,分別留有一條竹片,用線與主管綑紮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用三根竹管插入葫蘆底部,用蠟封固,上端和竹製吹管僅長兩釐米。主管用於演奏旋律,兩根副管發出純五度音程的持續音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續音或需要單持續音時,還可將副管堵住。

分類

以附管發音數:

雙音葫蘆絲——只有高音附管發一單音,另一附管只起到配飾作用。

三音葫蘆絲——兩隻附管都分別發一單音。低音附管不常用,特別是中、低音葫蘆絲的實用性幾乎為零。

以附管形式:

音塞式單音附管被軟塞塞住。

按孔式單音附管的發音須用上手小指或下手拇指控制。

多音式多音附管上有四個音孔,可配合主管發出簡單的旋律音。

以音高:可分為超高音葫蘆絲、高音葫蘆絲、次高音葫蘆絲、中音葫蘆絲、次中音葫蘆絲、低音葫蘆絲、超低音葫蘆絲等。

以音域:

傳統葫蘆絲標準傳統型葫蘆絲音域為一個純八度加一個純四度,即包含十七個半音,共九個全孔音。

擴音域葫蘆絲又分為加鍵和不加鍵兩種。在同一主管上音域擴寬為一個八度另五個音。

以產地:

雲南葫蘆絲音色甜美、圓潤、清晰,屬標準傳統型葫蘆絲,具有鮮明的傣族風格。

北方葫蘆絲音色粗獷、開放,音量大。但有的廠家生產的葫蘆絲比標準傳統型葫蘆絲少一個音。

其他產地音色各異。

以調音形式劃分:

可調音葫蘆絲—主管、附管上都安裝有銅製調音節(簡稱銅插),可對音高作細微調整,不能調節筒音。調音是非線性調節, 調定後不能再變動。

不可調音葫蘆絲—主管、附管上都沒有安裝銅製調音節(簡稱銅插)。

相關焦點

  • 葫蘆絲怎麼吹好「傣味」?
    還要深入了解一下葫蘆絲的由來和它的製作工藝等。 其二,指葫蘆絲傣味演奏技法。它不是我們異想天開貼的標籤,而是葫蘆絲在對民歌唱腔進行模仿的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技法。比如,鼻音對應的抖指斷音、疊滑音、小三度疊音,滑音對應的氣滑音;再如,指法以全按著「4」最顯特色,等等。 其三,指傣味葫蘆絲。
  • 阿杜說葫蘆絲:葫蘆絲的3個美學原則及演奏技巧
    今天阿杜要給大家聊一聊關於葫蘆絲的3個美學原則及演奏技巧希望大家好好收藏哦。葫蘆絲是一個民族風的旋律樂器,儘管它的音域範圍窄,但以其獨特的音色魅力成為全國樂器的獨秀,吹奏葫蘆絲時,只要稍加練習就可以掌握它的基本演奏的方法,但我們不能在學習的時候就只想著玩,也要深挖葫蘆絲的演奏魅力,所以我們有必要討論美學原則在葫蘆絲演奏方面的體現。
  • 梁河葫蘆絲製作技藝培訓進縣職中
    「以前都不知道葫蘆絲美妙的聲音是怎麼樣發出來的,參與這次培訓,收穫頗豐。」「培訓時間太短,希望能延長培訓時間。」近日,在梁河文旅局舉辦的葫蘆絲製作技藝進縣職業高級中學的培訓結業座談會上學員說。非遺保護,重在傳承。
  • 成人初學葫蘆絲選哪個調的葫蘆絲?
    一、成人初學建議用降B調,理由:1.降B調葫蘆絲的孔距適中,成年人手指自然放鬆狀態即可把孔按住,不像小C調小D調那樣擠手指,也不像大F那樣要把手指撐開(初學者容易漏氣)!2.降B調葫蘆絲的用氣適中,初學者一般最開始遇到的問題就是把音吹出來以及把音吹準確,降B調葫蘆絲用的氣相對來說是最輕鬆的!3.降B調葫蘆絲的音域在中音區,比小C調低二度,與人聲的音域很接近,所以跟降B調唱譜相對來說最容易!
  • 初學怎麼快速學習葫蘆絲,葫蘆絲專業指法表大全
    初學者對葫蘆絲的選擇,葫蘆絲分,樹脂葫蘆絲,紫竹葫蘆絲,黃竹葫蘆絲,小葉檀葫蘆絲,紅木葫蘆絲幾種類別,按管發音分為,單管,雙管,和三管葫蘆絲,樹脂葫蘆絲較為便宜,小葉檀紅木葫蘆絲較貴,音色質量非常好,初學者建議使用樹脂葫蘆絲作為先前學習,因為樹脂葫蘆絲耐用不易壞,使用時間較長,好保養。
  • 阿清講葫蘆絲:盤點學習,葫蘆絲的7個基礎知識點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第1點:葫蘆絲和巴烏屬於哪一個民族?他們的區別有什麼不同?葫蘆絲是雲南傣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流行的一種簧管樂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先秦時期。葫蘆絲的聲音就像抖動的絲綢一樣優雅柔和,所以被稱為葫蘆絲,代表作有《星星索》、《甜蜜蜜》、《緬甸花開》等等。
  • 石頭聊葫蘆絲:盤點葫蘆絲保養的,4個小技巧
    快進來,讓我們開始今天的知識分享,我是你們風趣幽默,搞笑古怪的葫蘆絲愛好者石頭,專注為你們講解小知識。今天要說的是關於葫蘆絲保養的4個小技巧。我們都知道,葫蘆絲是一個單簧管樂器。簧片類樂器比嘴唇振動類樂器更更嬌嫩。
  • 能吹奏的葫蘆——葫蘆絲
    雖然葫蘆絲的出現到現在已經很久遠了,但是在現代社會中葫蘆絲在各方面的應用依然很寬廣許多的民族樂團,樂隊的表演中都可以看到葫蘆絲的出現,就算是平常在街上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人在吹奏葫蘆絲,並且葫蘆絲也非常的簡單易學,但是它的音色卻非常的悅耳動聽。
  • 科學網—音樂精靈葫蘆絲
    ■本報記者 賀根生李春華在演奏 8月底,葫蘆絲名家李春華應邀來南寧參加廣西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成立一周年活動,給廣西的葫蘆絲愛好者作專場講座和表演,親自示範、傳授葫蘆絲的演奏技巧。 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的李春華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曾師從葫蘆絲藝術家哏德全研習葫蘆絲藝術,編著了《葫蘆絲巴烏實用教程》等二十餘部出版物,創作發表了《打跳歡歌》等近二十首葫蘆絲獨奏作品。 李春華的到來,給廣西的葫蘆絲熱添了一把火。當天晚上,雖然狂風大作,大雨瓢潑,卻擋不住葫蘆絲愛好者和粉絲們參加科韻之聲音樂晚會的熱情。
  • 網絡首發|葫蘆絲與樂隊《喃木諾娜幻想曲》一曲宏大的傣族葫蘆絲...
    《喃木諾娜幻想曲》是著名作曲家陳勇教授於2014年為葫蘆絲而作的一首協奏曲,其總譜厚度長達100多頁,時長20多分鐘,這是葫蘆絲藝術發展歷程中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重要作品。記得2012年我跟隨陳勇教授學習和聲時,在一次課餘時間我向陳老師提出為葫蘆絲寫作品的願望,沒想到時隔兩年便如願以償,更沒想到是陳老師創作的是一部厚重的協奏曲!當面對如此龐大的樂隊和複雜多變的調式時,我倍感壓力!溫婉若水的葫蘆絲如何才能扛起如此大鼎,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煎熬和思辨,於2018年8月4日一氣呵成完成了該曲葫蘆絲部分的錄製。
  • 葫蘆絲和順笛的選擇
    葫蘆絲和順笛均屬於中國民樂的吹管樂範疇,因其便於攜帶,便於練習,演出方便,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管樂都是相通的,然而,依然會有困惑,啟蒙教學,到底是選擇葫蘆絲還是順笛。首先闡明一個觀點,樂器並無高低貴賤之分,葫蘆絲也好,順笛也好,側重點不同,各有特色。
  • 新購葫蘆絲的10大注意事項,學會了葫蘆絲多用幾年
    演奏葫蘆絲的基本前提條件是先有葫蘆絲,那麼面對新購買的葫蘆絲,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今天,沁雪劍士給大家分享一些心得體會,希望有助於大家的葫蘆絲學習。 沁雪劍士認為,新購的葫蘆絲必須重視如下所述的10大要點,從而可以更好地保護葫蘆絲,多用幾年不是夢!
  • 記青年葫蘆絲演奏家倪開宏
    原標題:葫蘆絲吹響民族團結和諧曲——記青年葫蘆絲演奏家倪開宏身著傣族服裝的青年葫蘆絲演奏家倪開宏向臺下的觀眾介紹道。倪開宏,青年葫蘆絲演奏家、德宏首席技師、葫蘆絲傳承人、雲南藝術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考官。他出生在葫蘆絲的發源地——梁河縣勐養鎮。自幼受到葫蘆絲文化的薰陶,10歲開始向本土民間老藝人學習;14歲向中國著名葫蘆絲巴烏演奏與製作藝術家哏德全老師學習;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葫蘆絲演奏與鋼琴調律專業,師從著名民族管樂演奏家王亞軍教授。
  • 葫蘆絲高音1怎樣吹?
    葫蘆絲按傳統習慣,製作時即以第三音孔作(中音)1(即筒音作5),例如,如果一把葫蘆絲第三音孔實際的音是C,那麼這把葫蘆絲就是C調,如果第三音孔實際音是bB,那麼這把葫蘆絲就是bB調。按照筒音作5的指法,葫蘆絲最低音是低音3,最高音是中音6!
  • 愛上葫蘆絲 生活更充實
    近年來,起源於滇西德宏傣族地區的一種樂器葫蘆絲,廣泛地流傳到了祖國各地。這種具有甜美音色,號稱「東方薩克斯」的少數民族特色樂器,用它迷人的魅力逐漸徵服了全國各族人民,並迅速風靡全國。在我市,家住山水華府小區的宋新枝就是一位葫蘆絲愛好者。雖然她已經年過六旬,也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但她卻自學成才,將葫蘆絲吹得有聲有色。今年63歲的宋新枝是一位小學退休教師。
  • 用葫蘆絲吹奏的絕響
    而從10歲起,他就隨著祖父和舅舅,學習葫蘆絲演奏與製作。    1974年,哏德全被招工進了梁河縣糖廠,成為一名抽水工。筒帕裡裝著舅舅親手為他製作的葫蘆絲,哏德全離開了生活了16年的邦蓋村。    經過30多年不懈的努力,曾經的糖廠抽水工哏德全,已經逐漸成為一代民間音樂大師。
  • 零基礎學習葫蘆絲預備條件
    1.準備硬體:葫蘆絲教材一本,葫蘆絲一隻C調或者降b調2.多聽葫蘆絲樂曲培養聽力,為以後葫蘆絲學習打下基礎3.多唱4.打節奏練習培養節奏感,強弱對比等5.喜歡喜歡葫蘆絲樂器,學習葫蘆絲可以給心靈一片沃土。
  • 葫蘆絲入門學習教程
    葫蘆絲是一門簡單易上手的樂器,拿到樂器後不用練習也可以吹出聲響,與竹笛,長笛這些樂器不同。竹笛、長笛這類樂器需要對嘴唇吹氣的方式有一定的技巧才能吹響,相比之下葫蘆絲就更簡單一些。同時葫蘆絲獨特的音色與吸引了一大批愛好者。我們樂器社與伍科亮老師合作出了《伍科亮葫蘆絲教學視頻》的入門技巧與教程系列,點擊連結即可以看到。
  • 君姐講葫蘆絲:盤點學習,葫蘆絲和巴烏髮音的3個不同點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娛樂活動,娛樂項目等越來越多,其中葫蘆絲是比較受音樂愛好者喜歡的一門樂器!今天君姐姐就和大家聊一聊葫蘆絲和巴烏髮音的3個不同點:葫蘆絲「垂直吹」在許多地方與巴烏「水平吹」相同。難怪有人說「會吹葫蘆絲就會吹巴烏」,事實上,它們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兩者之間最關鍵和最明顯的區別是吹氣口的位置和結構,這導致吹氣口形狀和吹氣方法的不同。
  • 葫蘆絲自學方法 - 百度經驗
    已會吹或已能熟練吹二級曲的愛好者,可選擇專業演奏檔次的樂器學習,但葫蘆絲的音色最好是傣味的。初學者可以選降B調或小C調的葫蘆絲學起,降B調的好象吹起來要輕鬆一點。對於特別愛好者來說,需擁有幾支不同調的葫蘆絲,比較常用的有小D、小C、降B、大G和大F調的四、 呼吸方法吹奏葫蘆絲的呼吸法,主要是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關於葫蘆絲吹奏的呼吸法,也可參照聲樂的呼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