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真東渡名揚後世,如果你知道他帶什麼去日本,可能就要恨他了

2020-12-17 奇葩看歷史

說到歷史上最有名的和尚,恐怕除了唐玄奘之外,就是鑑真和尚了吧。畢竟,只有這兩個和尚,在歷史教材裡被大肆宣揚。

而與唐僧外出取經不同,鑑真是把佛經傳給了日本。歷史教材說他促進了對外交流,而且為了東渡付出了許多艱辛,是個可敬的大和尚。

不過,如果你知道他帶了什麼去日本,恐怕你會感到惋惜了。

鑑真出生於688年,14歲的時候出家。鑑真非常聰明,聽過很多大師的傳道之後,心有所悟,於是逐漸成為了新一代的佛學大師。

公元742年,兩個日本和尚找到了鑑真說:「大師,我們來到大唐王朝是尋找高僧到我們那裡傳道的。如今我們來了十年了,還是沒有收穫,如今懇求您到我們國家,給我們宣揚佛法吧!」

鑑真聽說後,表示同意,於是問徒弟們是否願意追隨。剛開始,有些徒弟怕渡海是遭遇危險,打了退堂鼓,但是鑑真說:「為了弘揚佛法,我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出海!」就這樣,他拉到了21個徒弟追隨。

第二年春天,一行人準備出發,結果被官府沒收了船隻。

當年冬天,鑑真第二次準備出海,結果遇到風浪,船隻破損。他們修好了船,重新出發。

不久,他們再次遇到風浪,船又壞了,而且糧食也沒了,三天三夜沒飯吃。好在他們得到了當地官府的救援,才保住了小命。

後來,有些弟子覺得師傅太苦了,就下了狠手:他們向官府舉報說日本和尚誘騙大唐高僧出國,導致人才流失,於是官府把兩個日本和尚抓走了。

在營救出日本和尚後,鑑真繼續謀劃渡海的事。公元748年,61歲的鑑真從揚州出發,結果導航失靈,稀裡糊塗到了廣州。經過這麼多次的折騰,鑑真雖然還撐得住,有個日本和尚榮睿撐不住了,死在了當地。

鑑真感到:這佛祖也不保佑我們啊,渡海好幾次都不成,日本弟子又死在了異鄉。阿彌陀你個佛,好桑心啊!

鑑真一來哭得傷心,二來在異地水土不服,三來又有點病,於是雙目失明,什麼也看不見了。

公元753年,已經66歲的鑑真依然堅挺。這時,日本特意派來了官方特使來迎接鑑真。鑑真認為,這次一定可以成功,於是帶了大量的佛經、法器等物品準備東渡。

你說你去宣揚佛法,就帶這些唄,又沒人管。這老和尚還把自己精心收藏的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的真跡墨寶帶去了日本。

就這樣,鑑真終於成功東渡日本,宣揚了佛法。同時,我們的國寶,也就這樣流落異鄉了。

仔細算一下,鑑真東渡一共嘗試了12年,失敗了五次。最終,他不僅把佛法宣揚到了日本,也把建築、中醫等船樣到了日本。

最終在763年,76高齡的老和尚圓寂於日本。

說起來,鑑真也是為了文化交流,本意是好的。不過,這寶貝竟然就被帶去了外國,總是讓人感到惋惜。

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鑑真6次東渡日本,給日本帶去了什麼寶物,如果不去又如何?
    鑑真6次東渡日本,給日本帶去了什麼寶物,如果不去又如何? 走出國門的名人很多,如果要說僧人,最有名的莫過於鑑真和玄奘。他們一個向西一個向東,都為佛教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鑑真不同於玄奘,他是把中國的佛教文化傳向了日本,而玄奘是把印度佛教的典籍帶回中國。如果站在狹隘的民族主義上來說,鑑真大師變相成了「通敵犯」,可站在一個僧人的角度,弘揚佛法又是他應該做的。 除了弘揚佛法,他最終還給日本帶去了什麼寶物呢?其中最為寶貴的第一樣東西就是醫藥知識!
  • 鑑真東渡日本,給日本帶去哪些影響?
    我們中學課本就知道唐朝的鑑真和尚為弘揚佛法,六次東渡日本的事跡。前五次雖歷經千險,卻始終沒有成功,第六次東渡時,鑑真大師已經66歲高齡,且雙目失明,但是他屢挫屢敗永不放棄的決心終於感動了上天,成功踏上了前往島國弘揚佛法之路。
  • 唐朝時鑑真東渡日本,給日本帶去了什麼?以致後人一直詬病
    鑑真如此瘋狂不顧生死的六渡東海,他為的什麼啊?傳法嗎?鬼才會相信是傳法這個動機。但是除了傳法,中國人找不出鑑真必去日本的原因,因為他去日本帶去的是大唐文化之精華,直接促進日本快速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邁進。
  • 六次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給日本帶去了什麼,他的行為是對還是錯
    在長安期間,鑑真勤學好問,不拘泥於門派之見,廣覽群書,遍訪高僧,除佛經之外,在建築、繪畫,尤其是醫學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造詣。他已成為對佛學具有較深造詣的高僧。之後他回到大明寺並成為了主持,以這裡為中心,開始了他此後三十年在淮南地區廣泛的宗教活動和社會活動。733年成為當地佛教領袖、大明寺方丈,受其傳戒者前後有四萬餘人。時人譽其"江淮之間,獨為化主"。
  • 鑑真東渡送給日本文化和寶貝,沒想好心幹壞事
    原因很簡單,日本太遠了,以當時的航海技術,不管是去日本,還是從日本來,都可謂「九死一生」,任何意外都可能發生。為了一個虛名把命丟了,實在不值得呀!鑑真和尚當時已經快五十了,在佛教圈子裡更是聲名顯赫,座下徒弟不下千人。
  • 鑑真東渡日本,真是去當漢奸的?也有人說,他是被聖德太子感動了
    鑑真東渡,在東亞歷史上一直都被視為中日兩國友好的典範。但是,由於近代中日之間的仇怨,很多人不自覺採用「輝格史觀」來看待鑑真東渡,認為鑑真東渡是去當漢奸的,並且還帶走了一些東西,讓後世詬病數千年。那麼,鑑真東渡的目的是什麼?並且,他帶走了哪些東西?據史料記載,7世紀的新羅(韓國)和日本,都奉行佛教立國思想。
  • 鑑真東渡日本,為何被後人詬病?
    鑑真東渡日本,如果故意忽略中日友好交流、傳播中原文化的歷史意義,那麼帶到日本的王羲之書法真跡《喪亂帖》會被後人詬病,因為中國至今還為沒有王羲之真跡而遺憾!遺憾往往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所以就要找到渲洩的口子,這個口子是什麼呢?鑑真偷渡日本變成了把柄!
  • 鑑真東渡日本帶走這些國寶,讓後人詬病!沒有他就沒有日本侵華?
    不知道這兩個日本和尚是如何忽悠的,鑑真鐵了心要去,徒弟們勸他「大唐和日本之間隔著茫茫大海,路途又遠,實在是太危險了」,鑑真說道「傳揚佛法,何必在惜生命」!當時的客觀情況是海上航行技術落後,唐朝和日本之間往返是很困難的事情,海上的人都面臨著生命危險,死亡的可能性很大。比如日本來唐的使者,死亡率高達一半。
  • 鑑真為何東渡日本?他當年到底帶走了什麼而為後人所詬病?
    鑑真為何東渡日本?他當年到底帶走了什麼而為後人所詬病?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鑑真,今江蘇揚州人,唐代著名僧人,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寶元年),應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之邀決定東渡日本。然而,鑑真的東渡之旅是異常坎坷的,至於原因,除了受限於當時的造船技術和對洋流季風氣象條件的不了解之外,唐朝政府的不支持也是一個非常至關重要的因素。唐朝時期,想要東渡日本必須獲得朝廷的許可,否則一律不準出海,而鑑真當時就沒有獲得朝廷的許可,所以鑑真一行人只能私下籌集渡海,但是沒有了朝廷的支持,東渡就變得非常困難了,畢竟大家都不是出海的專業人才,也沒有充足的物資準備。
  • 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讓後人詬病?
    鑑真是中國大唐的和尚,但卻是整個日本的神。鑑真瘋狂東渡,造成了日本瘋狂的造神文化,日本是個內心驕傲的民族,但卻崇拜強者。日本從老到小,無論什麼時代,提起鑑真來都能跟你講上兩段故事。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經說過,吃水不忘挖井人,鑑真大師就是日本的挖井人。可見鑑真大師在日本是多麼牛。
  • 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到底從中國帶去了什麼,讓後人如此詬病?
    目前在中、日兩國的官方介紹中,對鑑真是肯定的,也是持讚揚的態度的。兩國都認為他促進了中日兩國文化的傳播與交流。當然相對於中國,鑑真的知名度在日本更高,他在日本的地位顯然要高於在中國的地位。在日本,鑑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死後被日本人民譽為「天平之甍」,就是意欲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
  • 鑑真:六次東渡日本的唐朝和尚,你不知道他一生的磨難有多大!
    老爹:你才14歲啊...小淳于:我要出家!老爹:你什麼還沒享受過...小淳于:我要出家!老爹:你這頓悟的也太早了...哪有什麼憑空頓悟,不過是常年澆灌的心思被激活罷了。嬌弱嫩芽長成參天大樹,佛法慧識頓時湧入心竅之間。
  • 鑑真的東渡真的只是為了弘揚佛法嗎?唐朝官府的通緝就已經指明
    鑑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最正統的說法是他帶著唐帝國的使命去傳授佛教的,可是從各個方面的資料來說,唐朝政府並沒有明確的支持過鑑真和尚東渡,從一定意義來說,鑑真和尚的這次東渡可以說的上是一次類似於後世的偷渡,這種方式在當時已經現在都是違法的存在,所以鑑真的幾次東渡才會被唐朝政府阻止,並派人捉拿他。
  • 鑑真:六次東渡日本,傳播中華文化,他是高僧大德
    在唐朝有這樣一位僧人,他曾經前前後後六次東渡日本,去傳播唐朝的文化,傳播中國的佛教文化,而且他在醫學、建築、雕塑等方面也很有建樹。他就是鑑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鑑真這位高僧大德。他們受邀邀請鑑真去日本傳教。這也就能看出鑑真的影響力。而當時的鑑真主持早就已經小有名氣,為了這兩個遣唐使,他是否會放棄自己在揚州的功成名就,而不遠萬裡跋山涉水在去日本講經修道呢。正當所有人都沉默不語的時候,鑑真自己說:「這是我的責任,不管是付出多大的代價,甚至是生命,我都要去弘揚佛法」鑑真鐵了心去東渡日本,傳播自己的理論。
  • 因為一個承諾 鑑真六次東渡日本捨身弘法
    我父親母親都是參加抗日戰爭的軍人,對我來說,能夠去日本演這個鑑真的話,可能更有意義。解說:《鑑真東渡》歌劇創作隊伍陣容強大,江蘇省演藝集團本著把歌劇打造成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的精品力作,以國際化語言講述鑑真東渡,並使這部歌劇成為動人心魄的文化使者,讓日本人看到中華民族的友善、超脫。
  • 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為後人所「詬病」?
    鑑真大師是一代高僧,中國讀過書的人沒有不知道鑑真東渡的。鑑真大師在日本也是神一樣的存在,無論什麼歷史時期,大師在日本都非常受敬仰,沒有人為此提出爭議。在日本一提起鑑真大師的故事,差不多每個日本成年人都會如數家珍,給你講上一兩段。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經說過,吃水不忘挖井人,鑑真大師就是日本的挖井人。可見鑑真大師在日本是多麼牛。
  • 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遭後人詬病呢?
    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弘揚了佛法,促進了中日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因此,鑑真備受中日兩國的高度讚譽。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卻在東渡日本的時候,帶走了一樣東西,遭後人詬病。那麼,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遭後人詬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歷史上鑑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讓後人詬病
    (鑑真東渡油畫)744年第三次,修好船準備出發,又在舟山海面觸礁,只得又回去休整,在休整期間,有佛教徒向官府告密,說有人誘使鑑真出國渡海,官府因此抓了日本留學僧榮叡。又失敗了。744年第四次,鑑真一行30多人瞞著官府,想秘密從福州出發。誰知道鑑真的弟子靈佑,向官府採訪使告密,鑑真他們被追回後,遣返揚州。
  • 一個盲眼和尚不畏艱險,6次東渡,終於到達日本,他就是「鑑真」
    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小編的文章,可能小編做的不夠好希望大家能夠在評論區提出意見和建議。希望大家閱讀開心,感謝啦!看完記得轉發評論哦!比心~!公元742年,經過一番準備後,鑑真帶著他的弟子首次東渡,但因弟子之間意見不一而失去了機會。公元743年年底,開始第二次東渡,船剛剛出海,就觸礁損壞,又未能成行。
  • 五次東渡失敗後,日本僧人都放棄了,為何鑑真還要去日本?
    榮睿死後,一直和榮睿形影不離的日本僧人普照,悲痛的心情就更不要說了。可能是因為榮睿的死對他打擊太大,普照覺得東渡的希望已經破滅了,所以他就再也沒有提起過,那麼鑑真是不是也就放棄了東渡日本的計劃呢?咱們今天接著講鑑真東渡的歷史。因此,鑑真和其他中國僧人對普照真切地進行了一番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