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虛擬大模王》助力9人虛擬同臺,技術摸高虛擬偶像行業穹頂

2021-01-10 砍柴網

在線上娛樂逆勢發展、空前繁榮的這一年,將直播娛樂作為核心戰略要地的虎牙,堅持立足於觀眾用戶的娛樂需求,不斷創造出迎合大眾偏好的直播內容。在直播內容的形式探索和技術升級方面,也以力求拓寬內容邊界作為願景,推動著虎牙不息前行。

2020年結束之際,虎牙一檔《虛擬大模王》以「經典之聲,重返8090」為主題,突破技術關口,創造了9人虛擬形象同臺的行業先例,再一次演繹虎牙「技術驅動娛樂」的內核。

多維技術協同作用,進階虛擬內容生態

在虛擬形象直播的領域中,虎牙已經憑藉《電波偶像X》等內容IP獲得了不少的經驗值。藉助自身穩固的技術基礎以及戰略合作夥伴的技術支持,在全新內容形式的摸索過程還是相對遊刃有餘。

剛結束不久的《虛擬大模王》,便是以技術賦能內容的新範例:9個虛擬形象現身同一直播間連麥互動,進行一系列聲音相關的互動,無論從多終端輸入的圖像運算和合成,還是穩定輸出內容保持直播可看性,都是在技術層面無法避而不答的必選題。

雲端算力加持,聲優主播隔空比拼

得益於虎牙及其技術支持方的優勢,通過雲-邊-端不同環節的共同協力,將混音混畫的巨大工作量轉移至雲端,通過強大算力高效率支撐多路並發,達到穩定支持最多9人連麥同臺的內容效果,才得以讓直播中模仿經典之聲、聲優現場配音等環節高質量呈現在觀眾眼前。

想要打造一流的優質直播內容,有聲之餘還要有色。虎牙通過AI技術提取人表情和身體動作特徵,讓聲優的表情和動作表達更為生動鮮活,為各位聲優主播致敬經典的實力表演增色加分,助力他們在彈幕投票環節中拔得頭籌。

破除技術壁壘,虎牙開闢內容新思路

這次虎牙通過《虛擬大模王》所作的內容新嘗試,不僅在技術層面實現了重大意義的突破,更以一百四十多萬的的觀看人次,側面印證了技術推動內容創新的可行性。

虛擬形象連麥的人數限制、主播在各地終端連線的地域限制、直播間內容的流暢度限制等等,各方面技術性問題的有效解決,有助虎牙構建純虛擬,無邊界的直播場景,更對直播內容行業探索、拓寬虛擬直播邊界和遊戲邊界有極其重要的示範和參考價值。

乘著在線娛樂內容興盛的大趨勢,各大小平臺豆紛紛搶註布局,而在創新內容的策略上,有必要體現出獨特的優越性和溝通定位,甚至借力技術的後盾作用,才能從中脫穎而出。仍遲遲未有行動的內容方,不妨以虎牙作為優秀示例,開拓「技術+」的內容新打法吧。

相關焦點

  • 虎牙《虛擬大模王》一個人撐起一部劇的配音,千種嗓音萬般變化
    29日晚19點,虎牙直播《虛擬大模王》邀請到眾多聲音大咖開啟時空之旅,與直播間的觀眾一起穿越到了8090年代。   此次《虛擬大模王》是由年度房主、和平精英人氣主播柔柔開啟的全網最先進的異地多人競演局,本次比賽是由國風音樂人倫桑攜手DNF第一萌寵主播雞翅和聲優怪物慕容雲磊發起的。幾位人氣主播在本次《虛擬大模王》的節目中以聲音為主題趣味互動,直播間氣氛一直保持高度歡樂。
  • 虎牙虛擬偶像男神齊聚,虛實結合高能點燃電波之夜
    1月9日晚隆重開啟的《電波之夜-虎牙虛擬偶像星光盛典》,除了聯合華為的5G技術帶來低延時的精彩直播,還有更多值得一提的內容亮點,為這次跨越次元的盛會增添濃厚的虎牙色彩。  虛擬明星悉數登場,實時互動傳送娛樂電波  晚玉搭檔虎牙首個數字人晚王為電波之夜完美開篇,兩人跨次元合唱《電波偶像X》同名主題曲,更在臺上借虛擬技術搭橋互相捉弄。
  • 虛擬偶像正在「野蠻生長」
    一場直播,不僅讓那些沒那麼愛看春晚的年輕人們重新認識了蔡明老師,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市場。近年來,虛擬偶像的市場規模都在持續看漲。在小鹿角·音樂財經2019年的文章《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裡是2019年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中,曾有眾多行業人士向我們感嘆,目前正是虛擬偶像爆發的階段。
  • 虛擬偶像泛化下 IDG解讀洛天依背後的風口
    從2016年出演湖南衛視小年夜,成為首位登上中國主流電視媒體的虛擬歌手開始, 洛天依還與郎朗、蕭敬騰等明星同臺表演。在上海禾念的家族式運營模式組合中,除了洛天依,還有言和、樂正綾、樂正龍牙等5個虛擬偶像。 在國內,虛擬偶像參與者漸成勢。自去年以來,虛擬偶像領域呈現平臺加速入局的態勢。目前,包括B站、快手A站、酷狗直播、虎牙、愛奇藝等公司悉數入局。
  • 字節跳動入局虛擬偶像,網際網路巨頭忙圈地-虎嗅網
    網上釋出的一則招募問卷顯示,字節跳動將入局虛擬偶像行業。4月21日下午,一份標題為「字節跳動虛擬偶像女團演員招募問卷「的報名頁面在網上流傳,隨後這一報名頁面更名為「Project V」虛擬偶像女團演員招募問卷。
  • 虛擬偶像,B站打開「摺疊空間」
    鳥憨同臺共唱《勾指起誓》進入B站全站排行榜前十,緋赤艾莉歐演唱《單相思》的片段播放量超過77.8萬,從物述有棲、宇志海莓四曲連唱的評論區來看,因為表演被圈粉而垂直入坑的大有人在。VUP長成從直播間到舞臺上今年BML-VR影響力升級的背後,是國內虛擬主播的崛起。隨著國內虛擬偶像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虛擬偶像的範圍也不再局限於Vsinger。
  • 虛擬偶像在中國,新技術+新內容的大機會
    最頂層就像初音未來和洛天依,他們採用的技術包括動作捕捉、3D建模,一定是行業最頂級的,因為它的核心就是要提供給用戶最好的視聽體驗。除了技術要求高之外,背後的中之人、圍繞虛擬偶像打造的衍生內容:音樂、虛擬劇、LIVE演出等等,都必須用最好的技術打造。最終的商業模式也接近傳統偶像,通過粉絲經濟去做變現。
  • 虛擬偶像PK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
    根據艾瑞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動漫行業總產值達到1981億,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3.9億。喜愛動漫文化、願意消費動漫產品的群體會進一步擴大,二次元文化也將逐漸從「亞文化」變成「主流文化」。和真人偶像一樣,9月29日,K/DA開啟了連續五周的應援活動,粉絲們紛紛在小紅書、微博、B站、快手、鬥魚等平臺上攜帶話題發布相關內容,或者觀看、點讚、轉發相關內容。
  • 翎Ling、洛天依等虛擬偶像「出道」常態化,小眾文化破圈進行時?
    隨著虛擬技術的提升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許多行業都可以給虛擬偶像更多的發揮空間。而今,除虛擬演出外,虛擬直播、虛擬教育、文旅導遊……甚至是品牌IP的虛擬人物化衍生,虛擬偶像的發展前景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從業者看好。
  • 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一將功成萬骨枯
    隨著各種遊戲、網絡直播的興起,AI智能技術的不斷精進,也促生了虛擬主播(VTuber)行業。據國外調研社USER LOCAL 2018年數據,當年YouTube上的Vtuber總數已突破6000人,至今年5月,這個數字更是突破8000大關。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就曾公開表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站開播的虛擬主播數超過6000名,觀看人數近600萬。
  • 虛擬偶像首播吃雞引5萬人圍觀,安菟打入遊戲直播領域
    《絕地求生》最近成為了各大直播平臺最火爆的遊戲,如果當虛擬偶像遇上《絕地求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1月28日,虛擬偶像And2girls安菟女團成員夏行美在生日當天,通過虎牙直播平臺,其他成員和粉絲們為她舉辦了一場另類慶生會,更為觀眾獻上了全球首場虛擬偶像的遊戲直播。
  • 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虛擬偶像進化史
    不過,aespa的誕生正值旗下藝人相關負面新聞被頻繁曝出的時間點,讓人不得不與近期一系列事件產生關聯,導致新女團尚未出道,已經引起相當一部分大眾質疑:相比於如此龐大的概念設計,SM是否有些過於草率,虛擬偶像概念是否僅僅只是消費現實偶像的新噱頭?其實,這倒確實不是SM一時心血來潮。
  • 從虛擬偶像默默醬,看二次元「粉絲經濟」
    這也是虛擬偶像IP授權類產品的一個商機。市面上各類產品都可以與虛擬偶像進行聯名款、合作限定款產品定製,且不限於實體商品,線上的營銷活動同樣可以聯動哦。6月1日,默默醬在抖音發布了同名道具,30天內收穫197.1萬使用量,使用默默醬貼紙的視頻播放量突破了3.9億播放量,也能從側面印證出抖音上的年輕用戶對虛擬偶像的喜愛。
  • 虛擬偶像新潮破圈,資本競逐如何回歸理性?
    據 User Local 統計,截止2020年1月,VTuber(虛擬藝人)總數已突破一萬人,比2018年增加了十倍。虛擬偶像「井噴」態勢不僅反映出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同時也展現出技術「造星」推動下強大的粉絲經濟。站在「新風口」上,不少虛擬偶像產品得到廣泛開發。主流視頻平臺愛奇藝搶奪先機,推出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試圖從這股熱潮中分得一杯羹。
  • 虛擬偶像風潮:下一個洛天依在哪
    除了沿襲洛天依模式,利用vocaloid技術打造新的虛擬歌手,不少公司也開始借鑑日本lovelive和偶像大師的成功,策划起覆蓋音樂、漫畫、遊戲等多領域的虛擬偶像企劃。而在打造原創虛擬偶像IP之外,更多行業公司則希望將虛擬偶像作為粉絲經濟和角色經濟的外延,將這一概念與公司現有業務相結合。
  • 洛天依直播帶貨出圈,虛擬偶像的商業前景如何?
    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虛擬偶像洛天依也進入了淘寶直播室,進行了博士倫、美的、歐舒丹等的首次跨界帶貨,實時在線觀看人數峰值高達到270萬,近200萬人參與了互動打賞。洛天依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並不遜色於真正的明星。
  • 虛擬偶像進階錄:「洛天依」們的未來在何處?
    據公開資料顯示,9月21日,嗶哩嗶哩宣布增持虛擬偶像「洛天依」母公司香港澤立仕的部分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去年10月23日,泛二次元互動興趣社區克拉克拉宣布融資1.2億元,提出了「人人皆可虛擬偶像」的願景;10月28日,在《王者榮耀》三周年音樂盛典上,騰訊宣布將推出「王者榮耀虛擬偶像」,人氣英雄「貂蟬」成為「峽谷第一舞姬」;10月30日,嗶哩嗶哩再次宣布,將與日本GREE社成立合資公司
  • 克拉克拉劉子正:新互動場景下,虛擬偶像「破圈」的新機遇
    網紅型虛擬偶像一定是要讓受眾對自己人設的定位和互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就像這個人就在身邊一樣,走的這樣一個路線。所以網紅類虛擬偶像的變現模式走的是短視頻、直播以及社交平臺這樣的邏輯,它比明星類虛擬偶像的變現周期會更短一些,那麼它所承載的虛擬偶像個數會有大幅度的一個提升。所以我們也看到在日本,虛擬偶像的數量是有一個數量級的增長的,在國內的趨勢也是如此。
  • 虛擬主播「造神」:資本進場,誰會是下一個贏家?
    其中,切茜婭隸屬於上海栩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魔女公司project),該公司於今年9月獲得了高樟資本的投資,其執行董事萬向勇還掌握著微博知名遊戲MCN萌鴿文化,人氣網紅孫笑川、夏一可、魔王都是其旗下藝人,這次入局B站虛擬主播MCN算是對已有網紅業務的擴展。
  • 遊戲才是虛擬偶像的賺錢工具
    以硬核虛擬偶像遊戲《LoveLive!學園偶像祭》為例。這類遊戲通常以模擬真人偶像的音樂創作、組隊、競選、打歌為遊戲元素,基本復刻了真人偶像的活動軌跡。現代意義上的偶像遊戲還包含養成、劇情RPG等元素,因此很多人將《奇蹟暖暖》、《戀與製作人》《刀劍亂舞》等女性向戀愛遊戲也歸類到偶像遊戲範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