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布吶吶
01
痛心。
10月26號,
貴陽女孩小薇(化名)躺在冰冷的病床上,
一個美好的生命就此隕落。
真讓人唏噓。
(圖源:梨視頻)
時間回到10月17號,
小薇在影樓拍攝了2299元的藝術照套餐。
最後選完照片,價格竟然高達2萬餘元。
經過小薇和影樓的多次協商,
影樓遲遲不肯把價格降低。
一次和影樓工作人員進行語音溝通後,
本來就患有抑鬱症的小薇,情緒突然失控。
在聊天記錄中她這樣說:
「難道這樣骯髒的事要讓我遇到嗎?
要逼我嗎?跟抑鬱症患者,剛犯心臟病的人下套嗎?
安眠藥我早就買好了,要逼我嗎?」
第二天早上7:13分,她便發了一條朋友圈:
「又想自殺了,每天都很難熬,
為了不影響別人的感受,都儘量保持微笑面對,
和足夠的耐心。」
(圖源:都市新聞)
7:47分的時候,小薇又發了一條朋友圈:
舅舅我!(救救我)
等父母回到家發現的時候,小薇已經服藥自殺,
再也沒有醒來。
小薇的爸爸媽媽悲痛欲絕。
他們認為那通語音電話,
是導致女兒服藥自殺身亡的導火索。
說好的2千卻變成了2萬。
因為套路消費,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02
女孩的遭遇令人痛心,套路消費實在太可怕!
有一位杭州的楊女士,本來去理髮店理髮。
結果店裡有人說她患有婦科病和扁平疣。
楊女士就稀裡糊塗的花了23萬元辦了一張黑鑽卡,
這其中,有20萬還都是借的。
後來,楊女士越想越不對勁,
就想著對方可以把錢退回來。
但對方說了,已經幫她疏通過任脈了,
療程一旦開始,按約定是不退的。
可是這每月1萬的還貸,楊女士實在吃不消。
不過商家理直氣壯地說:
那份顧客檔案上可是有楊女士本人的籤名,
他們完全有理由一分錢不退。
(圖源:1818黃金眼)
無獨有偶。
小薛也遇到了同樣的遭遇。
本來,她也只是想去理髮店弄弄頭髮。
結果,就花了26萬元。
理髮的時候,店員告訴她:
「你這頭皮有很多蟎蟲,
如果不及時護理的話,就要禿頂了。」
小薛一聽,趕緊花了5萬5做了頭皮。
結果第二天,小薛就過敏了。
店員說,「這種情況說明你體內有很多毒素,
要趕緊排毒啊。」
於是,小薛又花了3萬8做了個背部排毒。
(圖源:錢江視頻)
這還沒完。
店員又說她有乳腺增生,給她做了胸部按摩。
接著又做了腸胃按摩,子宮按摩……
就這樣,小薛在一個月的時間裡,
陸陸續續地消費了26萬元。
後來,小薛的錢花完了。
店員就讓小薛四處借錢,還跟著來到了她家,
直到小薛把錢給他們了才走。
做完一個療程之後,一點效果也沒有。
小薛就找店裡的人退錢,可是這個店竟然轉讓了。
不得不說,現在很多理髮店越來越能耐了。
tony老師們都搖身一變,成為養生「專家」了。
不僅能理髮還能「看病」了。
不過,這些養生「專家」可沒有任何資質,
他們唯一的特長,
就是憑一張嘴把人忽悠得團團轉。
03
除了理髮店,健身房也是商家套路重災區。
《河南商報》曾經報導:
一家「舒悅健身俱樂部」還沒正式開業,
老闆就聯繫不上了。
160多名預先辦卡的會員退卡無門。
溫州的吳女士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
她花了1880元辦了一張兩年期的健身卡。
可是辦卡沒多久,
吳女士發現這家健身房並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開業。
幾經打聽,她才知道這家健身房竟然倒閉了。
仔細留意會發現,像這樣短命的健身房特別多。
難道都是巧合嗎?
不!
這其實是一種圈錢的套路。
(圖源:河南商報)
有的健身房就是靠「倒閉」來掙錢的。
通常,這樣的健身房會先租一個店面。
然後再僱幾個銷售,以廉價的套餐吸引人來辦會員。
他們對外聲稱正在裝修,
用各種謊言和藉口延遲開業的時間。
實則利用這段時間再發展新的會員。
最後時機一到,卷錢就跑。
所以,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
那些「倒閉」的健身房是真沒錢了。
有的只是表面「倒閉」,實則「掙錢」跑了。
04
消費者走過最長的路是什麼?
就是商家的套路。
我們也收到過很多人被商家套路的留言:
在火車站附近吃飯,
點了一份黃燜雞米飯,竟然收我100,
我差點沒給老闆幹起來。
——可樂
畢業之後,在北京租房子。
很慶幸找到的是房東,沒有什麼中介費。
我那個興奮啊,二話不說就把合同籤了。
剛搬進去住了一天,房東突然說要漲房租。
我氣得差點吐出一口老血。
她還威脅我,不加錢就把我轟出去。
真是欲哭無淚。
——草莓不甜
大學的時候,第一次去酒吧毫無經驗,
我和室友就坐在了卡座上。
點了一打啤酒後,服務員說卡座有最低消費,吧檯沒有。
當時我們對服務員說,「我們換吧檯坐。」
服務員一把按住我們說,
「不行,坐位不能隨便換。」
當天,我和室友一邊哭一邊喝酒。
——大頭
……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73.8%的受訪者遇到過「消費潛規則」。
裝修(46.3%)、家居產品(40.2%)和電子產品(35.2%)領域,被認為最容易出現「消費潛規則」。
無良商家為了坑消費者的錢,真是防不勝防。
他們一步步設下圈套,
就等你一腳跳下,然後自己開心數錢。
05
面對無良商家的套路,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你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意識。
消費之前,一定要先問清楚,把錢花得明明白白。
千萬別因為商家的嘴,就掏出了自己的錢包。
此外,還要把聊天記錄,各種轉帳收據都存起來。
其次,要學會維權,別這麼「算了」。
很多人最怕投訴麻煩,總覺得自己吃點虧沒什麼。
正是這樣的心理,讓無良商家鑽了空子。
所以,千萬別給無良家任何機會。
一旦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
簡單粗暴地打12315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或者找當地的媒體曝光。
最後,一定要「硬」。
維權的時候,千萬別怕。
咱有理,咱怕啥啊。
那些無良商家就是欺軟怕硬,找軟柿子捏。
所以,我們就是要和他們槓到底。
如果自己真的被坑了,也不要手下留情,
隨時就是一個監督舉報。
記住,面對無良商家,
我們的心軟,就是對壞人的寬容。
慣著他們,就是害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