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文博人|黃利平:嚴謹務實 一步一個腳印探索新發現

2020-07-31 福建博物院

黃利平,1956年出生,西安人。1986年,他從陝西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進入陝西歷史博物館籌建處,從此與文博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2002年,黃利平調入廣州市番禺區虎門炮臺管理所擔任所長,2016年從廣州市南沙區虎門炮臺管理所(文物管理所)所長崗位退休。對待自己熱愛的文博事業,黃利平這30年來一直不斷挑戰自己,力求創新,發現未知。

基層文博人|黃利平:嚴謹務實 一步一個腳印探索新發現

黃利平準備出海。他負責管理島上的三個炮臺,坐船出海是日常工作。

結緣陝歷博 建功在南粵

1986年,黃利平進入當時還是一片麥地的陝西歷史博物館籌建處。當時籌建處只有正式員工20多人,處裡的陳列準備科是博物館唯一的業務部門,黃利平作為負責人之一,在陝歷博長達8年的籌建過程中,從編寫大綱、徵調文物、制定展覽到保管設備等工作無一不全程參與。開館前他和同事們忙於布展,大約半個多月都以館為家,吃住在展廳。特別是開館的前一天晚上一直工作到凌晨4點,稍微休息下就立即精神抖擻地參加了陝歷博的開館儀式。黃利平說:「一晃30多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陝歷博開館前那段如火如荼的歲月,還歷歷在目。」

為了拓展工作領域,學習新知識,黃利平先從陝西到了廣東,再從廣州市番禺博物館到了番禺區虎門炮臺管理所,一邊感受了南粵工作的艱辛,一邊也收穫了挑戰成功的喜悅。

2002年,黃利平開始擔任廣州市番禺區虎門炮臺管理所所長,將文物調查的視野從關注陸地,轉移到海洋中的島礁上。南沙區200多平方公裡的海洋面積,包含直轄島、礁有六七個。為了對這些海洋文物有清楚的了解,黃利平和同事們曾僱了一艘衝鋒艇前往珠江口外的舢板洲小礁石上實地查訪。衝鋒艇在風浪中行進了大約半個小時到了最遠的舢板洲燈塔,當地人稱「白塔」的腳下。黃利平和同事們研究後發現,這座「白塔」為法式建築,建成時間已有百年,也正是因為這次海洋文物的探索,改變了沿海古港名城廣州,在文物圖錄中沒有自己燈塔的尷尬歷史。2015年,這座燈塔順利入選廣東省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這次重大發現激勵著黃利平和同事們繼續海上文物普查。他們登上了只在資料中看到過的大虎島,進行實地普查。大虎島上的炮臺是虎門炮臺之一,黃利平和同事們在島上找到了清代嘉慶年間始建的大虎炮臺遺址,通過殘餘的地基和石塊,確定了炮臺方位,他們也成為有記錄的、第一批登島進行實地普查的文博工作者。

黃利平來到廣州以後,閒暇時還很喜歡去看有特色的廣府傳統建築,他對傳統建築的祠堂、神廟的興趣越來越濃厚。2008年,他和文物普查隊在南沙區黃閣鎮東裡村發現了一座很古老的建築,卻沒看到常見的牌匾。當地鄉民告訴普查隊員,這座老建築叫「輔黨麥公祠」,已經記不清建築年代了。黃利平和同事們走進院子,抬頭就看見頭門上方一幅長約5米、高約1米的巨型壁畫,上面落款是「道光二十六年」。50多歲的黃利平毫不猶豫地爬上五六米的長梯,仔細察看了壁畫和兩旁略顯斑駁卻工藝精美的磚雕,認定這是一幅未經後世塗改的清代壁畫原作。壁畫在白灰底上用單一的墨色描繪了在雲霧間的飛龍,具有國畫般的意境,是色彩豔麗的廣府壁畫中唯一的「水墨畫」題材,廣府人稱之為「水墨龍」。壁畫畫的是在烏雲密布的天空中若隱若現的一條怒氣衝衝的老龍正在教訓一條誠惶誠恐的小龍。壁畫採用了宣紙畫「留白」的手法來展現天空的浩渺無垠,用墨色的濃淡塑造出了雲海翻湧和見首不見尾的神龍。黃利平和同事們還對殘存著金漆粉末和精美雕刻的木樑架屋頂進行了逐一核驗,認定這座老建築建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距今已有170多年。當年這幅「廣州最原始壁畫」的發現以及其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元素,引發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潛心虎門炮臺研究

長期以來,業內對虎門炮臺,包括對廣東沿海炮臺的相關研究都很少,炮臺及海防設施的有關研究更是近乎一片空白。黃利平擔任虎門炮臺管理所所長後,便開始潛心研究虎門炮臺,為了研究炮臺形制,他幾乎跑遍了廣東沿海現存的所有炮臺遺址。他反覆比較各炮臺形制,找出其中共同點及差異之處,比如清代初期炮臺都是城堡式炮臺,大炮架在城堡的牆頭上;清代中期是炮洞式或稱垛牆炮口形式,大炮是架設在炮臺牆下邊的炮洞裡;清代晚期是鋼筋混凝土的西式炮臺,與以前的炮臺完全不同……黃利平的這些研究不但提升了對原有炮臺的科學認識,還對新發現炮臺的判定有所助益。2003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學城穗石村發現一處大型炮臺,當時被認為是清初炮臺。但黃利平分析,如將大學城穗石村炮臺遺址形制,放在整個廣東省清代炮臺系列中就不難看出,它屬於典型的中期炮臺形制,通過現存的15個炮臺垛牆顯示它是一個炮洞式炮臺。黃利平說:「清代海防江防炮臺分期十分重要,如沒有分期理論,則無法判斷這類新出土炮臺的準確時代。」穗石村炮臺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所建的觀點,於2013年被發掘單位採納。

黃利平研究炮臺,對任何有效線索都不放過。在整理炮臺照片資料時,他的目光被一張80年前拍攝的照片深深吸引,對於虎門炮臺現存狀況了如指掌的黃利平一下子興奮起來,這張照片是1938年由日軍在虎門炮臺拍攝,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炮臺、大炮及附屬設備的情形,但遺憾的是照片中沒有註明具體拍攝地點,無法與現存炮臺實體進行對照。為了查證這張照片的確切地點,黃利平決定比對照片實地考察,幾經查證他認定照片是在上下橫檔島上拍的。上下橫檔島共有約20個炮臺,黃利平首先想到的是上橫檔島前山的3號炮臺,因為這個炮臺的大小同照片上的比較接近,照片裡的珠江江景和武山山體至今也沒有太大變化。可當他興衝衝地坐快艇登上島時,卻發現從這裡看過去,武山斷成了兩段,島上很多地方景物也與照片不符。黃利平只好又坐快艇去下橫檔島,當快艇在珠江上高速向南面的下橫檔島行進時,他不經意地回頭看了一眼武山,意外發現隨著快艇向南行進,武山的斷口竟然漸漸看不出來與照片一模一樣了。當他站到下橫檔島8號炮臺邊時真是又驚又喜,看到了與照片中一樣的山和水以及相同的炮臺、階梯和彈龕等建築,這張照片當年的拍攝地點終於被確認了,為炮臺研究提供了準確的史料。

堅持科學嚴謹的專業精神

黃利平從事文博工作30年,其中20年在基層文博單位,他說:「不重視基層文博科研工作的觀念是極其錯誤的,基層文博工作更需要以科學嚴謹的專業精神來對待。因為在第一線,基層工作者往往就是決策者,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工作上的損失,而且這種損失可能會因為認識不夠長期得不到糾正。」黃利平在海上發現百年燈塔後,撰寫了文章《廣州百年燈塔依然在崗》,燈塔受到相關部門重視並列入廣東省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在他發現道光年間廣府壁畫後,受有關部門委託主持編輯出版了《廣州傳統建築壁畫選錄》等書籍,並發表科研文章,廣泛傳播了廣府壁畫的文物價值,提高了廣東省對壁畫文物的重視,僅在廣州一地,就有番禺、黃埔、花都三個區陸續出版了自己的清代民國廣府壁畫圖錄。黃利平初到虎門炮臺管理所時,發現鴉片戰爭前的炮臺名稱被寫在了光緒時期所建的西式炮臺上,為此他專門發文《以訛傳訛何時了——說廣州所屬虎門炮臺的分期》進行了更正。

黃利平是廣東省唯一在縣級文博單位工作的研究館員,他深知基層文博從業者的艱辛忙碌同時還得不到社會廣泛認識和理解。然而,他覺得能一步一個腳印,不斷發現文化遺存,並在調查遺蹟、整理資料和探求研究中,與歷史貼心對話,為他工作過的地方增添文脈色彩和文化積澱,是平凡中的光榮。他說:「這30年來我不斷挑戰自己,發現未知,力求創新,無愧於我熱愛的文博事業。」(張麗卉)

相關焦點

  • 持之以恆,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
    筆者剛參加工作時,浦東開發開放辦公室門牌號就是浦東大道141號,一個看似非常普通的數字。後來聽一位老同志說,當時為了給浦東開發開放辦公室選擇一個體現浦東開發開放精神的門牌號碼,大家展開了熱烈討論。現場一位同志提議:「浦東開發開放一步一個腳印,要實事求是,何不就用『一是一』的諧音,定為浦東大道141號?」這個提議得到採納。
  • 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實現幸福美好的生活(說的真好)
    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幸福美好的生活拾書青年|原創情感美文01昨晚,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在聊到買房的話題上,大家都一臉惆悵。工作壓力大,房價高,僅靠微薄的收入,想買房那可夠奮鬥的。但在聊的過程中,朋友小C說了這樣一句戳進人心窩的話。小C說:「其實,不是房價太高,是你不夠自信,只要肯努力一點,讓自己變得優秀,一步一個腳印,幸福美好的生活早晚都會實現。「仔細想來,小C說的確實很有道理。尤其是在當下,買房、結婚、生育、養老的迫切需要讓很多家裡非官非富的年輕人感到迷茫和焦慮。
  • 一步一個腳印推進「三高四新」戰略
    出席全會的省委委員應到87人,實到81人;省委候補委員應到5人,實到5人,符合規定人數。    不是省委委員、省委候補委員的黨員省級領導、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省直有關單位、中央在湘有關單位黨員主要負責同志,省紀委委員、省監委委員,省黨代表中的部分基層代表、部分縣市區委書記代表、專家學者以及其他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 【我的扶貧故事】李萬華:一步一個腳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
    【我的扶貧故事】李萬華:一步一個腳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2020-12-17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寶印:習武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
    日期:[2018年09月13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8] 劉寶印:習武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從此,劉寶印在習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1998年被中國武術協會授予中國武術七段,2017年獲得中國武術八段,獲此段位的武術師菏澤僅有兩人,全國也只有368人。  兩次被破格提拔   1974年,27歲的劉寶印被東明縣體校聘請為教練。作為教員,他把著眼點放在了選拔武術苗子上。為了發掘人才,他不辭勞苦,自帶乾糧,跑遍了東明縣所有的幼兒園和小學選拔學生。
  • 以月亮的名義,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中國人的浪漫!
    航天測控人的目光, 緊緊追逐著在蒼穹中邁出的「每一步」。 中國航天人的「腳印」  一輪圓月,一雙足跡。發射平臺上「中國探月工程」的標誌圖案,充滿東方意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這,是誰的腳印?    一代代中國航天人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在月球探測領域創造了「中國速度」——    嫦娥一號開啟了中國深空探測新領域;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嫦娥三號的「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留下新車轍;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探測器著陸在月球背面。
  • 昂昂溪區開展「一步一腳印·我是黨的人」主題網絡活動獻禮七一
    為大力彰顯機關幹部幹事創業精神,弘揚時代主旋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獻禮,「七一」前夕,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委網信辦舉行了「一步一腳印·我是黨的人」主題網絡活動。主題網絡活動共分為憶黨史、銘黨恩、正黨風三個大板塊。
  • 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向光明
    陝北人民憨厚老實的,做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但是踏實老實有時就會被一些投機取巧的人捉弄,而且捉弄家大部分都是知名人士,一些成功的人士,成功人士高新僱傭一些知識分子,利用知識分子來鑽法律的空子,像這樣的現象到底有誰來監管?
  • 論基層幹部的責任和義務
    當前一個時期乃至整個「十三五」期間的中心工作即重點工作就是脫貧攻堅,覆蓋面廣、時間緊迫、情況複雜,既需要解決好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也需要做好頂層設計,把各項精準措施落到實處,集中力量解決貧困突出問題。
  • 「整容」成功的秘訣就一個詞,務實
    昨天下午,在由杭州市社科聯(院)舉辦的 「我們的價值觀」主題詞——「務實」理論研討暨新工社區「微更新」項目座談會上,新工社區分享了他們的經驗,秘訣就在於務實。務實的核心在於講求實效、實事求是,這一精神在新工社區的改造工作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 一步一腳印收穫成功的三大生肖
    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哪些生肖的人一步一腳印收穫成功,你家有幾個。一起來看一下。所以屬猴人對生活要抱著樂觀開朗的態度,水滴石穿,經過一番努力,未來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生肖虎                                                                                        屬虎的人膽識,他們做事情非常有魄力,要進行一件事情之前都會制定好詳細的計劃和目標,並且有明確的方向去努力和付出,一步一個腳印做到最好,也定當會取得成功。
  • 基層文博人|胡嘉駒:就想踏踏實實做點兒事
    胡嘉駒(右2)去村民家中鑑定捐贈給博物館的家族地契(資料圖片)凡見過胡嘉駒的人都知道,他皮膚黝黑、身材健壯,常年在田野奔波,草帽和運動鞋成了著裝的「標配」。1986年參加工作至今34年過去了,胡嘉駒已經成為當地基層文博工作的佼佼者。談到這些年的考古足跡,他幽默地說:「30多年經我手發掘、出土的文物都能繞地球一圈了。」胡嘉駒從小喜歡歷史,青少年時期就立志要成為一名考古工作者,至今,依然不能動搖他做一名基層文博工作者的決心。說起參加過的考古發掘,胡嘉駒如數家珍。
  • 徐峰:從研究到詩頌丨書說文博
    因書而起,從書而來,我們就稱這個欄目為「書說文博」吧。進入20世紀80年代,良渚文化的發現與研究掀開了新的一頁。常州武進寺墩遺址和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的率先發掘,揭示了良渚時期的高等級墓地和土築金字塔。1986年,浙江餘杭發現的反山王陵,終於掀起了第一個高潮,震驚世人。由此,考古學界開始思考良渚文化的發展水平、在全國考古學文化中佔有的地位,以及對探索文明起源有何啟示這類關鍵性問題。
  • 一個陶藝人的15年:每一步腳印都是一個故事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濟南8月10日訊在位於濟南近郊的一個半山腰上,有一排平房,屋裡擺放著陶藝製作工具與各式各樣的陶瓷藝術品。這一處寧靜之地便是谷善龍平常搞創作的地方,選擇這裡,就是看中了它的清淨。
  • 一步一個腳印推進「三高四新」戰略---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出席全會的省委委員應到87人,實到81人;省委候補委員應到5人,實到5人,符合規定人數。    不是省委委員、省委候補委員的黨員省級領導、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省直有關單位、中央在湘有關單位黨員主要負責同志,省紀委委員、省監委委員,省黨代表中的部分基層代表、部分縣市區委書記代表、專家學者以及其他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 一步一個腳印向詩和遠方逐夢前行!27所大學校長給你的「開學第一課」
    齊魯網9月6日訊希望同學們始終堅守正面、恪守正道、涵養正氣,一步一個腳印的向著詩和遠方逐夢前行......9月6日,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在山東大學2019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寄語新生。開學季來臨,2019級新生開啟人生的新旅途,高校校長們紛紛獻上精彩的「開學第一課」。
  • 探秘小米電飯煲實驗室: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一步一個腳印
    探秘小米電飯煲實驗室: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一步一個腳印對於一臺電飯煲來說,什麼最為重要——是堅固的底座,是靠譜的鍋蓋,是智能的晶片,還是?誠然,這些都很關鍵,但是對於電飯煲來說,重中之重的心臟,其實是藏在最裡面的,最不顯眼的內膽,也就是我們口頭上說的那個「鍋」。
  • 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
    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 2020-08-25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張槎:一個工業大鎮的基層黨建新探索
    這項發軔於工業大鎮的基層黨建新探索,有望成為全市基層黨建的新樣本。而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在去年,弼唐村級黨委還戴著「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村民為村中事務爭執吵鬧的現象常能見到。在街道黨工委部署下,弼唐村以農村基層黨建「八個一」工程為抓手,以規範化和制度化整治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突出農村黨組織核心領導作用。
  • 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夢想——品讀習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賀詞
    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夢想——品讀習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賀詞 2018-01-05 20:14:53來源:新華社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