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寄明月》「血洗B站」的SING女團,究竟是如何圈粉阿宅的?

2021-01-07 ACGx

題圖 / SING女團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從網際網路O2O到「電子國風」,這是一段人氣女團的成長史

如果你留意過今年國產遊戲和動畫的主題曲,那麼你很有可能會發現一個在二次元極為活躍的女團。不論是手遊《方舟指令》的《神域法則》、《雲裳羽衣》的《雲裳謠》,還是動畫《魔道祖師》的片尾曲《不羨》、《貓妖的誘惑》的主題曲《前塵》,背後的演唱者都有同一個名字——SING女團。

實際上,這個帶有「二次元」、「中國風」標籤的SING女團,在B站有著極高的人氣。她們不但憑藉一首《寄明月》「血洗」音樂區、舞蹈區,你甚至還能在遊戲區、鬼畜區見到與之相關的作品。即使沒有了解過這個女團的B站用戶,也可能對它的名字有所耳聞。

在B站,《寄明月》舞蹈版MV的播放量已經突破540萬,SING女團官方帳號的粉絲達到了34萬。該女團的高人氣,也讓很多人產生了一個疑惑:「中國的女團千千萬,為什麼SING女團能獲得B站用戶的喜愛呢?」

網際網路概念女團的風格摸索期

其實,中國的各個經紀公司,對於「打造中國女團」這件事一直都很有熱情。大概從2015年起,中國每年至少會湧現出幾十個不同的女團,可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真正能在國內火起來偶像團體的屈指可數。而SING女團,就是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成立的。

2015年8月,由酷狗音樂與酷狗繁星網共同打造的SING女團,被確立為「網際網路O2O概念女子偶像團體」。那時候的O2O是一個極為流行的創業概念,因此被用到了女團的打造上面。線上線下共同推進,進行偶像「養成」,粉絲可以從網絡綜藝觀看海選過程,與十位出道的女生一同感受去韓國參加培訓的經歷,你還能pick喜歡的小姐姐,陪伴她成為真正的愛豆。

由於中國缺少打歌節目,SING女團在作品的宣傳渠道方面,就正如它的網際網路概念一樣,主要通過網絡直播進行,同時也會接商演,參加電視節目的錄製。出道後的SING女團推出過不少單曲,音樂、舞蹈風格大都與 「青春」有關。不過它和國內其他女團的情況差不多,都在模仿日本或韓國那些較為成熟的女團風格。像當年的聖誕節單曲《靈兒想叮噹》,走的是日系活力少女的風格,而如《kiss me》等風格的單曲,卻極具韓國女團的特點。這樣看來,SING女團初期在風格定位方面,仍然是處於迷茫的摸索階段。

由於宣傳渠道以及團隊定位等原因,儘管SING女團一直在發新歌,宣傳效果卻並不好。最初SING女團的粉絲群體,主要為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學生。他們會懷著對SING女團的喜愛,學習她們的歌曲和舞蹈,參加學校的文藝匯演。不過,這些小粉絲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都不算大,更不用說給愛豆瘋狂打call(錢)了。

可以說,當時的SING女團,出道一年就經歷了難以跨越的瓶頸——風格不突出、知名度也低,並沒有為公司帶去理想的經濟效益。

也正因為如此,在2016年4月,酷狗音樂與AKB48的運營管理公司AKS籤署全方位戰略合作時,就有不少人猜測,SING女團可能會被轉型成48系女團。從2016年下半年起,SING女團幾乎沒有通告,公司也降低了SING女團的運營預算。這一時期,團隊成員的變動比較頻繁,這個女團一度面臨被解散的困境。

從「背水一戰」到「血洗B站」

2017年,對於SING女團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年。

雖然團隊仍然在解散的邊緣掙扎,但公司似乎找到了新的解決方法:回到女團最初的網際網路定位,加大在網絡平臺的內容輸出。像B站這樣擁有眾多年輕用戶的平臺,成為了SING女團的主要戰場。

在B站,SING女團的官方帳號幾乎每周都會發布新的視頻。不僅如此,SING女團負責人高靜曾在採訪中提到,公司還給SING女團的成員分配了KPI指標,妹子們需要在各個平臺開通帳號並拍攝視頻,努力達到公司的對播放量、粉絲增長數的要求。像賴美雲、秦瑜等成員,很長一段時間都堅持在B站周更,投稿包括翻唱、翻跳、原創編舞、日常生活等多個方面。

當時,《極樂淨土》作為2016年的「萬惡之源」,在B站掀起的翻唱、翻跳、製作MMD的風潮仍未褪去,這些衍生出來的作品長期霸佔各區的排行榜。就連SING女團個人以及團隊在B站的視頻投稿,也沒能逃開這一首歌曲:賴美雲的個人翻跳視頻衝進了B站全站排行榜;全員「紅紅火火」版的《極樂淨土》廣場舞,還讓SING女團收穫了「廣場舞女團」的戲稱。

不過,《極樂淨土》的熱度持續近一年,B站的用戶們的確需要換換新的口味了。可惜的是,GARNiDELiA在《極樂淨土》之後推出的《桃源戀歌》,並沒能繼續在中國維持「從圈內火到圈外」的盛況。倒是幾個月後SING女團的《寄明月》,接下了新一輪「B站神曲」的稱號。

這首《寄明月》,將中國風與電音兩大元素進行結合,旋律歡快且十分「洗腦」。另外,活力十足的扇子舞比起《極樂淨土》的蝴蝶步,動作簡單的同時也不失美觀,更加便於粉絲複製。

事實證明,SING女團的《寄明月》的確抓住了B站用戶的心。這首歌吸引到許多B站UP主進行翻唱、翻跳,另外在「MMD寄明月聯動企劃」中,也有不少的視頻投稿。再加上前期成員們投稿的粉絲積累,《寄明月》成功走上了當初《極樂淨土》的道路,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又一首「血洗B站」的歌曲。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一位《寄明月》的幕後功臣——鬼畜區UP主「T2o」李懋揚。除開鬼畜區大佬的身份之外,他還是SING女團的新製作人,擔任《寄明月》的作詞、作曲以及編舞的工作。李懋揚曾在學生時期組建過女子組合DREAMIX,推出過一首國風電音歌曲《繚花絢爛》,正是《寄明月》的前身。

SING女團借著《寄明月》的大熱,直接轉型成「電子國風女團」,隨後還發布了《如夢令》《傾杯》等多首相同類型的歌曲。其中的《寄明月》和《團團圓圓》還被確定為「雙本家」歌曲,洛天依、樂正綾等V家歌姬的演繹,進一步鞏固了SING女團歌曲在阿宅們心中的地位。

與此同時,網友們也對SING女團「到底是不是真的中國風」產生了爭議。但不能否認的是,轉型後的SING女團,音樂、舞蹈和MV的風格與不少B站用戶的喜好相契合。而且這些歌曲旋律「洗腦」的特點,也非常適合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傳播。

正如文章開篇所講的,SING女團演唱過許多遊戲和國產動畫的主題曲,這些作品也讓這個團隊在B站的人氣越來越高。這時候SING女團的粉絲群體,已經逐漸從最初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學生,向一二線城市的高中生、大學生等年輕群體發展了。

特殊的運營模式及團隊定位,是SING女團突圍的法寶

實際上,SING女團能夠獲得B站年輕用戶的支持,取得如今的成績,還是得益於這個團隊特殊的運營體系和風格定位。

前文我們也提到,中國的女團競爭其實非常激烈,不斷有新的團隊湧入,有老團解散。而且在中國,許多經紀公司都在模仿韓國的練習生模式,或是模仿日本的養成系偶像模式。就拿走日系風格的愛豆來講,中國就有SNH48、1931、Idol school等多個女團,劇場、握手會、總選的運營體系,致力於為粉絲展現偶像們的成長過程。

但其實,在中國並不完全適合照搬日本的偶像養成模式。畢竟從素人到偶像的培養,再到劇場公演、握手會的養成體系,背後經紀公司所走的都是漫漫燒錢路。而且在中國,只建一家劇場、在一個地區舉辦握手會,根本無法滿足全國各地的粉絲需求,因此需要更多的資金在各地區組建新的小分隊。更何況,中國的養成系偶像市場,基本都被SNH48佔領,即使像1931這樣較早誕生的養成系女團,最終還是都敗給了SNH48。

原本SING女團也有機會向48系的養成偶像靠近,但現在看來,SING女團不走48系路線,才是正確的選擇。

雖說SING女團也是偶像「養成」,但卻更加注重網際網路平臺的作用,與48系的模式完全不同。藉助網絡平臺,與粉絲直接溝通交流,不但可以豐滿成員的個性形象,還能給予粉絲「偶像陪伴著你」的體驗。不過,也正因為網絡宣傳節省經費,初期的SING女團總是透露出貧窮的氣息。據粉絲描述,初期的SING女團從造型到音樂宣發,無一不顯示出「貧民窟女團」的特質。雖然轉型前的SING女團非常艱難,收益也並不理想,但這卻幫助SING女團避開了與SNH48的正面競爭,最終在競爭中存活下來。

如果說SING女團獨特的運營體系使得這個團隊成功存活,那麼《寄明月》之後的「國風電音女團」的定位,則是她們能在B站火起來的重要原因。

近幾年來,中國風和電音都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熱門元素,這兩者的結合也讓轉型後的SING女團,在作品方面的辨識度極高。再加上之前成員們在各個平臺投稿的粉絲積累,以及較高的音樂質量,SING女團能夠在B站火起來也就並不奇怪了。

今年夏天,SING女團的賴美雲、許詩茵、蔣申參加的《創造101》,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個女團的存在。賴美雲更是以「火箭少女」限定女團的名義出道,為SING女團帶來不少粉絲。

用飯圈的話來說,近兩年的SING女團都是在「走花路」。可即便如此,目前的SING女團仍然需要面對一些問題。

過去的SING女團,大有「一人拖起全團」人氣的架勢——SING女團曾經的王牌擔當林津伊在2017年正式退團,之後獲得超高人氣的賴美雲,也必須在近兩年內以火箭少女的身份進行活動。這樣一來,在大眾眼中,SING女團少了兩大王牌,要如何才能使整個團隊繼續「走花路」,是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另一方面,SING女團主要活躍在B站,而且「國風電音」的風格,比起流行音樂也顯得較為小眾,那麼如何提升團隊的國民認知度,則是SING女團需要考慮的又一問題了。

按照現在的境況,SING女團在推出高質量新歌的同時,仍然需要將團隊運營的重點放到「打造偶像」上面來。畢竟不論是「團粉」還是「唯飯」,最終還是要依靠愛豆的「人」來留住。只有增加現有團隊成員的辨識度,才能讓更多的人記住這個團隊,從而讓SING女團「歌曲比人更紅」的局面得到改善。

相關焦點

  • 廣場舞大媽爭相學跳《寄明月》扇子舞 SING女團引追捧
    ­  由SING女團演唱的大熱單曲《寄明月》一經推出就在二次元界引起轟動,幾個月來不僅熱度不減,現更成功吸引了廣場舞大媽的目光:近日,「廣場舞大媽向少年學跳二次元舞蹈」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網友們紛紛感嘆:「B站神曲的魅力果然大」。寒冬臘月,大媽們竟然不懼嚴寒向一位少年學跳《寄明月》扇子舞,許多人對事情背後的緣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 SING女團《寄明月》引領「電子國風」新潮流
    9月26日,國民養成式少女偶像家族SING女團的第一首「電子國風」力作《寄明月》震撼推出!作為SING女團「電子國風」三部曲的第一部,《寄明月》將中國傳統樂器與現代電子樂融合,並在歌詞中融入傳統文化和古典詩詞精華,打造出一首韻律美妙卻不乏現代元素的實驗性音樂。
  • SING女團憑什麼能登上國家級舞臺,成為國內新生代偶像代表?
    SING女團作為唯一的女團代表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SING女團僅僅出道四年就獲得如此肯定,在偶像團體流量狂歡的今天,她們到底是如何在流量之外另闢捷徑,靠實力積澱屢獲主流認可。在如今這個浮躁的時代,SING的中國新生代正能量偶像之路,也許能給當下的偶像市場給出一點啟示。
  • SING女團攜新曲玩轉《酷狗星樂坊》,挑戰女團宅家的100 種玩法
    向來專注邀請各領域音樂人的《酷狗星樂坊》最近又迎來了「熟人」SING女團。4月12日16:00點,SING女團將攜團體新單曲《煙雨笑》以及許詩茵個人新作《新裝》作客《酷狗星樂坊》258期,為觀眾帶來一份清新獨特的電子國風音樂大餐。
  • 神曲《寄明月》被「抖」出新花樣 SING女團接力玩壞扇子舞
    SING女團的「電子國風單曲」《寄明月》自推出後,就憑藉其「琅琅上口」的洗腦旋律在網絡上火速走紅,MV中的舞蹈還引發了全民翻跳的熱潮。從B站到學校再到廣場,早已成為全民神曲的《寄明月》勢頭只增不減,如今這把火又燒到了當下最受時尚年輕人喜愛的抖音app上,各種極具創意玩法引得網友們讚嘆連連:「原來《寄明月》還可以這樣跳,新技能get」、「這樣的舞蹈請給我來一打」。
  • SING女團《寄明月》MV獲好評 網友:古風舞蹈這麼炫!
    10月13日,SING女團首支電子國風單曲《寄明月》MV一經發布,就以唯美的國風造型、新穎有創意的編舞、融合傳統國樂和現代電子樂的曲風博得超高關注度。MV的網絡點擊量更是迅速飆升,好評不斷,一股國風熱潮瞬間席捲全網。
  • B站走紅的神曲《寄明月》緣何力壓《pannama》?
    除此之外,電子樂、中國風也同樣是勢不可擋,最為典型的代表莫過於SING女團力推的電子國風作品《寄明月》,在2017年「那些年風靡b站的神曲神舞」的官方排名中位列第二,超過《極樂淨土》與《PPAP》,其走紅的程度儼然與另外一首神曲《pannama》有的一拼。 細品這首《寄明月》的歌詞,便能夠從其中尋覓到充滿中國風的經典詩詞和傳說故事。
  • 《創造101》SING女團火出國 神曲《寄明月》引發各國電子國風熱潮
    《寄明月》海報近年來,無論海內外,中國漢文化和中國風潮流都持續火熱,而作為《創造101》裡唯一一個國風女團,SING女團的實力與人氣當然不容小覷。據悉,就在SING女團成員還在參與節目錄製之際,她們的人氣單曲《寄明月》舞蹈版MV在海外網站Youtube上的播放量早已悄然超過200萬,身為國內的年輕偶像團體,成功躋身進入海外播放量超百萬榜單中,成績斐然。2017年9月26日SING女團全新電子國風單曲《寄明月》正式上線,歌曲一經發布,好評如潮。
  • Sing女團演唱《魔道祖師》動畫片尾曲《不羨》,期待早日上線
    近日,在剛解鎖的彩蛋中,發現亞洲首個國風女團sing將演唱《魔道祖師》動畫的片尾曲,曲名為《不羨》!在7月15日酷狗蘑菇·螢火蟲動漫音樂嘉年華上,sing女團成員在現場清唱了幾句《不羨》的歌詞,真的很好聽!
  • 血洗b站的幾首歌曲,沒聽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追星!
    b站是現在追星的一大必備彈幕網站,「剪刀手」在這裡也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而在粉絲進駐後就互相借鑑剪輯的bgm,所以這幾首歌曲就血洗了b站,因此有粉絲表示:「粉圈要是沒聽過或者偶像沒有這種剪輯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追星。」
  • 抖音神曲寄明月誰唱的 寄明月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神曲寄明月又玩出了新花樣,sing女團寄明月扇子舞歌詞不一樣但是依然引眾人關注,寄明月歌詞成員分配以及歌詞賞析了解一下。寄明月歌詞  穿過了小巷後的古街  青牆旁你遙望夕陽斜  只因是不經意的一瞥  擾亂我思緒不舍晝夜  想化作莊周變成蝴蝶  駕青雲穿過繁枝茂葉  縱然是群山層層疊疊  也無心在此流連停歇  將相思寄明月  期盼你能察覺
  • SING女團登央視助力世界盃 電子國風展現時代精神
    亞洲首個電子國風女團SING女團受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世界盃特別節目」欄目組邀請,與李克勤、林宥嘉、張韶涵、尚雯婕等歌手一同參與CCTV-3《最佳時刻——2018世界盃燃情之夜》錄製,為這場全球性盛會增添了一抹獨特的中國風。7月4日晚,SING女團節目正式播出,一首《寄明月》開啟激情之夜。
  • SING女團春晚霸屏式亮相,這股國風潮流為何如此盛行?
    SING女團主打的電子國風,就是將時下年輕人喜歡的電子音樂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創造出新時代語境下的國風音樂。而《寄明月》這首歌,正是SING女團的電子國風開山之作。2017年,這首歌發布後,一時之間成為二次元圈層裡的神曲,同步在B站上發行的《寄明月》舞蹈版MV中,成員們手持紅白扇,身穿改良版漢服,跳著非常「魔性」的扇子舞,也吸粉無數,成功掀起一股翻唱翻跳熱潮。SING女團的轉型就從這裡開始。中國的偶像市場裡從不缺乏為舞臺夢「前赴後繼」的團體,卻鮮有成功的出圈者。
  • SING女團登《我要上春晚》唱響《寄明月》紅白扇翻飛舞出國風正當時
    電子國風女團SING於近日登上《我要上春晚》舞臺,並獻上成名作《寄明月》的精彩現場表演。成員們的認真準備及賣力演出不僅得到現場觀眾的高贊投票支持,更得到了蔡國慶、董卿等評委的一致肯定。因此SING女團選擇了成名作《寄明月》作為表演曲目,同時更是在節目上再度重現了紅白扇子舞,贏來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在自我介紹環節,成員們雖然因壓力而略顯緊張,但與主持人互動卻仍舊流利大方,不失風範。
  • 他真的是B站血洗狂魔吧!
    群文 | 青春劇未央原創宅在家的這些天,感覺B站的拉郎視頻真是當代青年的快樂源泉啊,只有你想不到的cp,沒有它剪不到的cut。而經過玩子近日宅家的突擊補習,發現了另一位具有這樣神奇百搭體制的明星——肖戰,之前就有人說他是血洗B站的男人,現在我信了!比如,他與賈玲的經典剪輯《金玉良緣》。不好意思,放錯圖了,再來一次!
  • 5歲的SING女團依然在求變
    成立了5年的SING女團,憑藉一首B站神曲《寄明月》出圈外,已經發行了4張專輯80多首單曲,憑藉著一眾優秀的作品奠定了電子國風女團的定位。 姑娘們的成長令人驚喜,早期《寄明月》或許在不少人心裡還停留在「圈層」印象中,但不管是在《炙熱的我們》舞臺上技驚四座,還是在本年度發布的主打曲《幻變》的詭譎瑰麗,又或是走到第五年依然選擇煥新升級的決心
  • 李玉剛SING女團中秋齊發新作,國風歌曲登酷狗寄相思慶團圓
    《墨書》傳深情,明月寄相思古人總喜歡以筆墨寄予思念之情,雖然現在科技發達,可親手寫的書信總是比即時通訊軟體上千篇一律的默認字體多了幾分溫度。臨近中秋,一向以獨特嗓音獲得無數古風樂迷喜愛的葉洛洛,就在酷狗音樂上獨家推出了全新歌曲《墨書》。
  • SING女團的《秋風辭》聽得我都入迷了,真的太好聽了!
    而sing女團也在9月23日秋分這天推出了圍繞「秋天」書寫的歌曲《秋風辭》,齊鼓文化可謂是良苦用心。歌曲的詞曲出自T2o李懋揚,編曲則來自徐一和紀粹希,是一首集合了唐詩宋詞之精華的電子新國風歌曲。旋律朗朗上口、充滿了記憶點,歌詞則借用了文人墨客之筆描摹出一副悲秋圖,而中間的rap又深化了歌曲的固有格局……sing女團的新歌可以說是充分利用了已有資源的優勢,看好這個女團!韻味十足的旋律、清脆悠長的笛聲、行雲流水的古箏、餘音繞梁的鼓聲,一曲《秋風辭》就這樣醞釀在秋風裡,沉澱在愁心中。
  • 跨年晚會SING《寄明月》2.0酷狗音樂獨家上線
    音源零時差上線酷狗音樂後,同樣引爆收聽,這麼好聽的live專輯絕對N刷都不過癮~當晚,SING女團一開場就帶來了讓觀眾驚豔的開門紅~在百花盛開的舞臺上,SING女團一席絕美紅衣,手持標誌性紅扇,用甜美清涼的嗓音重新演繹國風歌迷心中的「白月光」熱曲《寄明月》,全新編曲別具匠心,既好聽又喜慶,這個新年必須聽一聽!
  • SING女團新歌《千盞》獨家上線酷狗,扇子舞重現舞臺再掀模仿潮!
    在國內,就有這麼一支國風電子樂女團備受粉絲們的青睞,她們就是SING女團。把SING女團帶到大眾視野的,要數《寄明月》這首歌了。這支歌曲MV中的扇子舞近乎掀起了整個動漫二次元圈的扇子舞模仿大賽,MV也在全網播放量突破上億次。這不僅讓SING女團在國風圈內名聲大噪,也奠定了她們國風電子樂第一女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