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釋迦族佛像之佛陀的手印

2020-12-04 迦雅佛像Ruby

釋迦牟尼佛,觸地印。觸地印,即「大地見證」,結此手印時,要將伸直的右手向下,指尖觸地,這象徵著佛陀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消滅惡魔大軍獲得證悟時,召請大地母親為其見證

2.阿彌陀佛,禪定印。禪定印,又稱為「三摩地印」,雙手上翻掌心向上託缽,象徵著禪定力的穩定,也傳達了方法與智慧結合而生的能量。

3.藥師佛,予願印。掌心外翻向下,食指與拇指捻一束藥草,慷慨的施捨給眾生一切安康,並帶給眾生希望。

4.不空成就佛,無畏印。右手掌心向外,手指上翹。代表佛陀使芸芸眾生免除輪迴的所有恐懼,也代表該佛的統治和保護性的福報。

5.四臂觀音,合十印。合十是印度最傳統的表示敬意、讚賞的手勢。觀音雙手臂合十,中間捧一件摩尼寶,象徵著他的財富與賜予佛法寶。

6.彌勒佛,說法印。即佛說法時所結的印相。以拇指與中指(或食指、無名指)相捻,其餘各指自然舒散。此印表以法輪摧破煩惱,使身心清淨,又稱「轉法輪印」,彌勒佛是未來佛,居於兜率天,結說法印象徵著彌勒在兜率天為眾神說法。

7.金剛手菩薩,斯克印,右手舉金剛杵,食指似鉤子一樣從拳頭中伸出,多數憤怒神會持此手印,有威脅和令人恐懼的含義。

8.金剛總持,殊勝三界印,結該手印,雙臂在胸前交叉,右手放於左手之前。金剛總持這個一切佛部的怙主,被視為釋迦牟尼的主要法身。

相關焦點

  • 尼泊爾佛像中為什麼釋迦族佛像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殊勝的佛像?
    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佛弟子都知道,尼泊爾佛像被認為是世上最好的佛像,而尼泊爾佛像中,又以釋迦族佛為著稱。每一位想要虔誠供奉或收藏者,都想恭請到一尊釋迦族做的尼泊爾佛像,並以此感到無比法喜。那麼,到底為什麼釋迦族人所做的佛像會成為尼泊爾佛像中的標杆: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而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卻是兩者兼有。追其根源,要從琉璃王滅釋迦族說起:在法顯大師和《釋迦譜》的記錄中,都記載了琉璃王誅釋種,殺了九千九百九十萬人,血流成河。
  • 迦雅揭秘|尼泊爾釋迦族佛像製作實錄
    有著」良工之萃「美譽的藝術古都帕坦,至今仍聚集著眾多祖祖輩輩以手工藝為生的紐瓦爾人,包括世界聞名的釋迦族人(佛陀釋迦牟尼便是來自釋迦族),全世界的佛教徒都以能夠恭請一尊真正的釋迦族佛像而深感榮耀和虔誠。
  • 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定製的緣起
    如果要認真復盤迦雅佛像定製的緣起,便需要從迦雅一路走來的歷程說起,從迦雅與釋迦族工藝師的合作模式說起,當然,也要探討國內同行幾乎無法跟進釋迦族佛像定製的原因,而未來,我們又如何看待手工佛像的藝術價值。一、年輕的迦雅正好踏過「七年之癢」很多朋友都知道,Ruby大學時期就開始接觸尼泊爾佛像了,所以直至今日,很多朋友都驚嘆於年紀輕輕的Ruby居然會從事著如此傳統的佛造像事業。
  • 佛陀家族被滅之後:尼泊爾學者公開釋迦族秘史
    尼泊爾著名佛教學者塔帕教授在座談會公開了釋迦族逃亡生存發展等研究成果,鳳凰佛教獨家記錄整理。全文如下: 在闡釋我的觀點前,我想在此歡迎尊敬的耀智法師以及其他來尼泊爾參訪的法師和代表們。現在,我非常高興地在這裡做關於釋迦族和迦毗羅衛城,以及尼泊爾僧眾在歷史上對中國貢獻的講話。 尼泊爾人為佛陀出生在尼泊爾而感到非常自豪。
  • 尼泊爾釋迦族佛像,為什麼會成為手工佛像標誌性的存在?
    尼泊爾的佛像有著悠久的歷史,其風格獨特,是尼泊爾古代文明中最為璀璨的一頁,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釋迦族手工佛像已成為手工佛像的標杆。那麼,釋迦族佛像為什麼會成為手工佛像標誌性的存在?其工藝有什麼特點?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宗教性宗教文化是尼泊爾最為突出的特性。尼泊爾人對於宗教的信仰,尤其是釋迦族人的宗教信仰,從古至今已深深根植與他們的思想意識中,也因此而形成了密宗佛像較為龐大的尼泊爾佛造像體系。
  • 尼泊爾釋迦族工藝手工佛像之釋迦牟尼佛
    >釋迦族所做佛像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的,任何想要收藏或者供奉的人都想請一尊釋迦族製作的佛像。為什麼大家都推崇釋迦族佛像呢?除了他傳承千年的工藝,最為重要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根據釋迦牟尼的口述撰寫完成了《造像量度經》,並親示所有造像都須以量度經為標準,否則均為妄造。而釋迦族秉承這一度量標準,做出來的佛像最為如法。但因為佛像的工藝問題,在塑蠟模這一步上就讓大部分的工匠們退避三舍。
  • 重磅:釋迦族逃亡後尼泊爾佛教發生了什麼?
    人們對今日尼泊爾大乘佛教的認知比較籠統,只有少數學者了解佛陀後裔對佛法的繼承和梵文佛典的保護。加德滿都谷地的釋迦族人並非尼泊爾佛教的神秘面紗,鳳凰佛教顧問導師明賢法師獨家撰文揭開釋迦族逃亡及傳承佛教的歷史進程。 文獻與口傳:釋迦族逃亡及生存細節 在充滿信仰氣息的加德滿都谷地,釋迦族是一個特別帶有宗教性質的族群。
  • 為什麼很多師兄選擇尼泊爾手工密宗佛像,而不是批量製造的佛像呢
    紫銅鎏金的尼泊爾密宗佛像一直都是較受歡迎的佛像作品種類,因其色形生動、材質耐久、易於保養等特點受到了眾多收藏者的喜愛。一般來說,塑造一個佛像從頭至尾需要20多道工序,師兄之所以選擇尼泊爾密宗佛像,除了基於信仰,也是大家對工藝極其精巧的尼泊爾密宗佛像價值的認可。
  • 釋迦族遭滅族後少數倖存者下落(鮮為人知)
    許多佛弟子對「琉璃王滅釋種」的歷史和前緣耳熟能詳,但對釋迦族遭滅族後的經歷卻鮮為人知。人們對今日尼泊爾大乘佛教的認知比較籠統,只有少數學者了解佛陀後裔對佛法的繼承和梵文佛典的保護。加德滿都谷地的釋迦族人並非尼泊爾佛教的神秘面紗,鳳凰佛教顧問導師明賢法師獨家撰文揭開釋迦族逃亡及傳承佛教的歷史進程。
  • 尼泊爾釋迦族佛像之佛陀的三十二相
    佛陀的形象來源於古印度標準的中年男子形象,他所具有的「三十二種大人相」,正是一個理想化的成熟的男子所具備的。據說佛陀在世時準備去利天為母說法,他的大弟子舍利弗說「在您離開的這段時間裡,如果有人因懷念您老人家想要造像,但造像得有個法度,這個法度請您為我們解說一下」佛說:「舍利弗,你這個問題非常好,在我升天講法這段時間,或無餘涅槃之後,如果有善人想念、瞻仰或為別人的需要做善事而造像的,必須按照標準的尺度造像,下面我就告訴你…」於是便有了《佛說造像度量經》。佛陀的三十二相,便出自於此。
  • 佛陀誕生於尼泊爾一個小鎮,那裡現在什麼情況?追尋佛陀的足跡
    尼泊爾作為釋迦佛的故鄉,那裡的人們虔誠地信仰印度教。而那裡的中國人,也在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中華寺。探究佛教曾經的衰落,能否為日漸繁榮的中國佛教,提供前車之鑑。中華寺在佛誕之地苦心經營,又能否開啟漢傳佛教通往世界的窗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追尋佛陀的足跡,探尋一條在釋迦佛涅槃之後,經歷千年枯榮的佛教發展之脈搏。
  • 恭請一尊密宗佛像,要花多少錢?
    佛教文化自傳承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由佛陀釋迦牟尼所創立的。在數千年的傳播與演變中,現在佛教已分為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其中,藏傳佛教又分為顯宗佛像和密宗佛像。密宗是佛教中修為更高的人才可以修行,因而密宗佛像也為更多人所供奉。
  • 恭請一尊密宗佛像,要花多少錢?
    佛教文化自傳承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由佛陀釋迦牟尼所創立的。在數千年的傳播與演變中,現在佛教已分為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密宗是佛教中修為更高的人才可以修行,因而密宗佛像也為更多人所供奉。那麼,恭請一尊密宗佛像要花多少錢呢?決定密宗佛像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1.
  • 尼泊爾佛像為什麼看起來差不多,價格卻差很多
    因尼泊爾獨特的宗教文化和民族特色,尼泊爾銅造像以塑造藏傳佛教諸佛、菩薩、上師、護法等元素的造像為主。藏傳佛教雖與漢地佛教同屬大乘佛教,但佛造像的區別卻是非常之大的。兩千多年來,無論朝代如何更迭,總有新的佛像不斷被創造出來,它們或石雕、或泥塑、或木刻、或玉琢,但尤以金銅佛像數量最龐大、製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流傳和影響最深遠。
  • 再見演道法師—中閏團隊攜尼泊爾釋迦族後裔,覲見靈光寺高僧實錄
    有了佛陀慈悲、智慧的加持,就一定能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祖國統一,民族復興,世界和平,皆大歡喜!」因此,佛牙舍利是鎮國之寶。尼泊爾兄弟雙手奉上他們家族引以為榮的手工金銅佛像「白度母」祝願師父健康長壽。而我也將親自書寫裝裱好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敬獻給師父。
  • 尼泊爾銅鎏金佛像好還是銅佛像好?
    尼泊爾作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出生地,很早便開始製作佛像。因此尼泊爾佛像的歷史悠久,製作工藝精良。而藏傳佛像藝術自傳入中國起一直受尼泊爾佛像藝術風格的影響,銅鎏金佛像以及銅佛像已成為中國佛教信仰者最受歡迎的兩種佛像。
  • 明賢法師: 琉璃王真把釋迦族趕盡殺絕了嗎?
    11月8日,「蓮開一路——海上絲綢之路佛教與文化一行」登陸南亞次大陸,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對神秘的釋迦族進行了實地探訪,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鳳凰佛教顧問導師明賢法師獨家撰文,深度探究釋迦族(Shakya)血統的歷史疑團。
  • 佛陀誕生地的中國寺院—尼泊爾藍毗尼中華寺(組圖)
    1956年,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在紀念佛陀涅槃2500周年時提出要開發藍毗尼,並對己倒的阿育王石柱重新豎了起來。1967年聯合國秘書長吳丹先生考察藍毗尼並向尼國王提出開發藍毗尼的建議,使之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發展、進行國際文化交流之中心。196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藍毗尼進行了考察,並表示全力支持對藍毗尼的開發。
  • 尼泊爾佛像對藏密佛教的影響
    只有尼泊爾造像藝術持續不斷的對西藏造像藝術產生影響,直到今日,我們仍能在藏傳佛教的造像上看到尼泊爾造像藝術的秀美之姿。而此一時期,藏族本土藝術家也以尼泊爾造像為藍本,製作了大量的模仿尼泊爾造像藝術或以尼泊爾造像藝術為主體風格的佛像作品,使尼泊爾造像風格的佛像造型特徵迅速被整個藏區接受,並融入到西藏本土造像藝術風格中。
  • 由技入道——揭開尼泊爾銅鎏金佛像的真實面紗
    說到尼泊爾,大多數人會聯想到,五彩的民族服飾和煙霧繚繞的線香,亦或是滿目琳琅的佛像。隨著近些年,有信仰的人越來越多,對佛像的需求也隨之增大,在一片片製作佛像的大浪中,世人淘出了尼泊爾佛像這片金沙,並將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奉為佛像工藝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