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陳丹青的名言,讓人也對這個時代發出了沉重的嘆息,發人深省

2020-12-18 啟路文學

時代是向前發展的,是好的,是值得人高興的,是值得人去寫讚歌的。但總有些人卻看到了不為世人所樂道的事情,比如說知識,比如說書籍。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快速發展,能夠供人類娛樂的東西太多了,而書籍和知識,漸漸也就退出了舞臺。

離開校園,再難聽到朗朗的讀書聲,而即便是在校園,也難聽到震耳欲聾的讀書聲。都在幹嘛?值得人深思!都在低頭玩手機呢,學生如此、出社會的人群亦如此。我們擠公交,要擠,我們擠地鐵,也要用擠,可再怎麼擠也擠不掉人人手上一部手機。

這就是我們現如今人該去面對的現象和問題,對於很多人而言,是一個時代在進步的現象,但對於有些人而言,是時代日漸萎縮的,在退步。

今天要給大家聊的話題,可能沉重了一點,平時都不會展開討論的,我們不妨先讀一下陳丹青很現實的名言,讓人也對這個時代發出了沉重的嘆息,發人深省!文字如下:

知識的封鎖與匱乏,使人失落,書籍的雜亂與無序,同樣使人失落。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話說在有書可讀的年代。……這可能是一個書籍不斷增多,而書籍的影響日漸萎縮的年代。——陳丹青《荒廢集》

還是老規矩,一段語錄寫的太好,句句都能讓人感慨,我們還是先分段仔細欣賞,結合現實中的社會,好好去反省一下。

知識的封鎖與匱乏,使人失落

相信在那個閉關鎖國的年代,很多文人志士都是很失落的。這個年代,知識封鎖和匱乏,對於我們而言已經遠去了。因為國家再也不閉關鎖國了,我們可以看世界的書籍,世界的文化了,了解到世界的名言,可以讀到世界名言的語錄,一些值得津津樂道的事跡。

書籍的雜亂與無序,同樣使人失落

而這句,便是我們這個年代所要面臨的問題。書籍何止是雜亂無序,簡直如汪洋大海一樣。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進步,現在只要想學習的人,都能通過網上學習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可以讀到各種各樣的書籍。

但都是雜亂無序的,盜版太多了,都打著經典的旗號,都不知道哪個才是真正經典的。都喊著口號,這個值得看,哪個值得看,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所以這樣的年代,同樣使人失落。特別是網絡文章抄襲成風,盜版書籍猖獗,是古今罕見的。無不讓人感嘆,感到失落。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話說在有書可讀的年代。……這可能是一個書籍不斷增多,而書籍的影響日漸萎縮的年代。

是啊,有書可讀的年,可以告誡世人,盡信書不如無書。但在我們這個年代,你想找到幾本自己想讀的書,有些如同大海撈針一樣,不是沒有,是太多了,多的讓人看的眼花繚亂,不知道看哪一本好。

所以我讀到這段語錄,就能看到陳丹青像是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無可奈何,不可改變。陳丹青這段語錄尾句還說出了一個值得人去反思的問題,書籍漸漸多,雜七雜八的書泛濫的年代,是好還是壞?在陳丹青看來只會影響時代日漸萎縮。

這一點,我個人也是深有體會的。因為現在的文化主流都是在小說上。寫什麼詩歌,和什麼散文都名氣不大。不如一個網絡寫小說的。而被那些改編的網絡小說的電視劇,也成了現如今很多人日思夢想的娛樂消遣對象之一。

不再有人捧著經典書讀到深夜,只有追劇到深夜的人,這是讓人覺得可悲的。這也是我今天讀了陳丹青這段語錄想要結合陳丹青這段語錄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去反思。不見經典劇,不見先賢書,不見聖賢事,處處都是炫富炫美炫帥,實在可悲。

所以說讀完陳丹青的名言,讓人也對這個時代發出了沉重的嘆息,發人深省!

文/啟路/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北島富有哲理的名言,很多人讀完感到很殘酷,很恐怖,發人深省!
    當我初次讀北島這句名言時候,就感覺很殘酷且富有哲理,讀完還令人害怕。因為這句名言說的很現實,很走心的,讓人很容易接受的,且無力反駁。讀完讓我對生活有更新的認識,更不敢去敷衍生活,所以索性就想把北島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分享給大家。
  • 陳丹青很精闢的語錄,道出了笨和激情的根本原因,發人深省!
    也有人認為笨不是天生的,因為他靠後天努力,改變了自己不再被人說他笨。有人的笨是裝出來的,而有些人的笨是真正的笨,毫無偽裝的笨。相對而言,你喜歡別人假裝的笨?還是真正的笨呢?相信多數人都是喜歡真正的笨。因為很多人覺得笨真的沒不要去偽裝。那麼說起笨,我們不妨讀一下陳丹青很精闢的語錄,道出了笨和激情的根本原因,發人深省!
  • 太宰治很粗糙的一段語錄,真是罵盡了現代很多人,發人深省!
    因為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強者,但也在成群結隊,魯迅這段語錄卻說成群結隊的是牛羊,是被人欺負很軟弱的羔羊,所以很不贊同,認為是魯迅在罵自己。但讀懂了的人,就知道這句是諷刺魯迅當時那個社會的一些強權勢力,更是對窮苦老百姓的命運同情。說起讓人感覺被罵的句子,陳丹青也說過:「絕大多數中國人草芥般生出,草芥般死掉,農村更不必說。」
  • 陳丹青很大膽的語錄,道出了他在藝術學院的所見所聞,發人深省!
    今天跟大家討論的一個話題可能會很沉重,倘若不是看到陳丹青這段語錄,我也是沒有勇氣提筆的,因為陳丹青這段語錄,給了我一些共鳴。所以有些憋在內心的話,憋了十幾年的話,今天也就借著陳丹青這段語錄,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個人讀了陳丹青這段語錄的一些感想。
  • 笛卡爾一針見血的名言,揭露了很多人的通病,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活在這個光怪陸離社會中的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毛病,而在無數人的毛病中,就會有很多共同的毛病,就是很多人都會犯通病。如果不讓大家往下讀,也不讓大家去看笛卡爾一針見血的名言,讓大家來回答一下我們現代人都有哪些通病呢?大家會怎麼來回答這個問題?
  • 「守夜人,一聲沉重的嘆息。」‖《燃燈者》
    或者是為了博人眼球?可這些哪個又是人們真正關心的。難不成「腰封」就是「妖風」,若是如此,旁邊又何必多此一舉添上陳嘉映的解讀呢?「越勝帶著那段異常的歷史出現在我們面前。那是個險惡的時代,唯因此,友情來得特別真,特別重;那是個貧苦的時代,倒仿佛因此,人不得不有點兒精神。
  • 胡塞爾很刺耳名言,揭露了現代很多人的通病,警醒世人,發人深省
    現代的人的通病,在我們看來真的太多了,因為現代人都太現代化了。我們能舉出太多例子,都是現代人無法改變的通病。比如說都喜歡追求房子車子這些物質的東西,就連結婚都離不開房子車子。說到這些,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現代社會的進步,人類不得不跟上時代腳步,在改變。那改變就改變吧。以上還不是讓人感到痛心,而讓人感到痛心的還是胡塞爾所說的一句語錄,讓人讀完感慨萬千,我們不妨也一起讀一下胡塞爾很刺耳名言,揭露了現代很多人的通病,警醒世人,發人深省!
  • 喜歡讀書的人,真應該看一下郭沫若這句警世名言,發人深省!
    更還有些人想讀書,只是想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情操,讓自己看起來很有文化修養。但不管如何,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很多人都抽出來了時間去讀書,至於沒有時間去讀書的人,可以說是不會去擠時間,更是喜歡找藉口罷啦。那麼說起喜歡讀書,真應該看一下郭沫若這句警世名言,發人深省!文字如下:·人是活的,書是死的。
  • 羅素很諷刺教育的名言,不足20個字,卻很刺耳,發人深省!
    是人,都逃不過被人罵。有人罵,說明有些話刺痛了他們,很刺耳,所以才引起他們不滿。如果這個世界人人都說好聽話,而沒有人說難聽話,相信這個世界只會變得越來越虛偽,如同活在夢幻之中,不知什麼是好,不知什麼是壞,黑白不分,是非不分。那麼教育有什麼好值得諷刺呢?
  • 沈從文很有深度的名言,道出了很多人一輩子最怕的事,發人深省!
    也有些人怕黑,怕一個人走夜路,這說白了就是怕鬼;也有人怕被人欺負,膽子小,總是躲著喜歡欺負自己的人;說到這裡,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沈從文很有深度的名言,道出了很多人一輩子最怕的事,發人深省!文字如下:一輩子最怕的是在同一張床上睡覺。
  • 曾國藩鞭辟入裡的名言,寫的很唯美,卻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鞭辟入裡是什麼意思,鞭辟入裡是形容做學問很切實。也通常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那麼鞭辟入裡的名言,那肯定也是把一些道理分析的很透徹,切中要害,讓人一聽就明白,覺得很有道理,卻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 林夕很刺耳的名言,揭露了很多人一個犯賤的心理,發人深省!
    犯賤的心理,人人都有那麼一點,很多人或許都不相信,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一下。比如說我們讀書的時候,希望自己學習成績好的同時又天天在貪玩,這就是一個犯賤的心理,在玩的開心時候,覺得對不起自己學業,在努力學習時候,卻又忍不住想去玩。
  • 人的生命力是如何強大起來的?讀完路遙這句名言,讓人涅槃重生!
    那麼縱觀人的這個生命力,是如何才能變得強大起來呢?維持自己生命的活動,就要去競爭。想要生存發展的空間,也要去競爭。但凡有競爭的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是坎坷不平的,是曲折的。而生命力往往能體現在逆境當中,不會是順境中。我們不妨讀一下路遙這句名言,你就知道生命力是如如何強大起來的,你就會徹底明白了,讓人涅槃重生!
  • 沈從文很諷刺現實中人性的名言,道出了他想要的人性,發人深省!
    倘若不讓大家去讀沈從文的語錄,也不讓大家往下讀,大家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相信很多人只要靜下心來,就一定能回答出很多來。比如說現代很多人的人性都很醜陋,很多人都是嗜錢如命,為了錢可以出賣自己靈魂,甚至可以違背自己良心和道德,不擇手段去損害他人的利益。
  • 村上春樹很贊同託爾斯泰的一句名言,寫的很現實,發人深省!
    而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段語錄,就是出自他小說中的一段,也是他很贊同託爾斯泰的一句名言,寫的很現實,發人深省!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文字如下:幸福只有一種,不幸千差萬別。正如託爾斯泰所指出的,幸福是寓言,不幸是故事。
  • 陳丹青唯一讀完的藝術史——《現代藝術150年》
    陳丹青唯一讀完的藝術史——《現代藝術150年》 2019-10-12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柴靜分析很透徹的名言,寫盡了好人與壞人,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那麼說起好人與壞人,我們不妨讀一下柴靜分析很透徹的名言,寫盡了好人與壞人,發人深省,警醒世人!文字如下: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柴靜《看見》讀完柴靜這句語錄,讓我感覺這句就是道德經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延伸。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世界上就如柴靜所說的一樣,沒有所謂的好人,也沒有所謂的壞人。都是人,只是做了不同的事罷了。
  • 陳丹青,這個時代最後一個敢說真話的文士
    他時常身著一襲文人長袍,感覺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卻一點兒也不古板,反而活成了中年男人最舒服的樣子,克制的身材、嚴謹的話語、目光如炬折射出一身風骨,即便是靜坐,也仿佛一個沉思者。這個人便是陳丹青,隨之而來的是一檔叫做《局部》的藝術脫口秀,它不是藝術史,亦非繪畫入門,而是以一種文人自嗨的方式講述著自己的「情趣」,卻在豆瓣上穩居9.5的高分。
  • 陳丹青很刺耳的名言,揭露了現代教育一個可悲的現象,一針見血
    現代的教育跟我們那個時候,真是今非昔比了,現代的教育可以說有好處,也有可悲之處,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但今天可能可悲住之處會講的多一點,因為剛讀到了陳丹青一段語錄,很是有感觸,所以也就想借著他的一段語錄,來看看當今的教育。
  • 鬱達夫很諷刺百姓的名言,話說得很難聽,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所以我們看不見年年紀輕輕的人在家裡當百姓的,都願意出去當打工一族,也只有給別人打工,才勉強能養活一家人,但也很辛苦。能靠打工養活一家人的,還算有本事的,多數人都是靠著借貸過日子,揣著十幾張信用卡,是負債纍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