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登月和阿波羅差異明顯,陰謀論得逞?技術鴻溝難以跨越

2020-12-21 趣說科學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地發射升空,並且順利登陸月球進行為期兩天的採樣任務,如今在返回地球的路上,這期間歷時二十多天。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也即將迎來收官時刻,但是當嫦娥五號著陸月球的高清照片曝出的時候,陰謀論者笑了,難道他們的言論得逞了嗎?

還記得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的照片嗎?當時蘇聯也僅僅是實現載人飛船飛向太空的壯舉,而在短短的8年內美國就擁有了登月的技術了嗎?要知道美蘇冷戰期間,「太空站」的初期蘇聯佔領優勢,美國真的能在短時間內超越蘇聯嗎?陰謀者論一直認為上世界的美國登月一事就是一個驚天騙局!

「迎風飄動的旗幟」,「奇怪的影子」等等現象都指向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假象的一個事實,美國也間接性地向世界證明當時的真相,但是無人相信,陰謀論者的說法已經深深的讓世人們相信美國就是一個騙子!甚至中國的「嫦娥之父」——歐陽自遠勸說過美國出面解釋清楚,但是美國卻很高冷表示沒有必要解釋!可是如今在嫦娥五號飛回期間有多次讓中國分享「月壤」,這是否很矛盾呢?

除此之外,嫦娥五號著陸月球的高清圖片已經曝出,從圖片中可以清楚地看見嫦娥五號著陸足墊深陷月面的凹坑,而阿波羅號當初登月的時候凹坑十分淺淡,這讓陰謀論者十分歡喜,這無疑是給他們的說法再次帶來鐵證!當人們將兩張著陸圖片進行對比的時候不禁會發問,為何有這樣大的差距呢?

嫦娥五號和阿波羅號登陸月球造成的差異主要有3點:第一,發動機推力的不同;第二,主發動機關機的時間不同,嫦娥五號在距離月面還有3米的時候就已經關閉發動機,但是阿波羅號則是在著陸後才進行關閉;第三,懸停時間和懸停高度的不同。阿波羅號在距離月面2米的時候已經懸停,並且懸停時間在十幾秒鐘,但是嫦娥五號是在距月面100米左右開始懸停,懸停的時間很短。

也正是因為以上3點的不同最終導致阿波羅11號足墊著陸的凹坑比較淺,而造成如此之大的差距當然是技術鴻溝所導致。上世紀的登月技術雖然很先進,但是和現在相比他始終要落後很多,畢竟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曾有多次發射都是以失敗告終,而也有多位太空人也在發射失敗中不幸遇難!美國渴望成功,但是在成功的背後也擁有諸多的隱瞞,至今美國登月一事依舊存在爭議,美國做出的種種舉措也十分讓人懷疑!

當有人質疑美國上世紀能夠實現載人登月,為何現在不行時,美國的一位太空人出面說出真相——美國已經丟失登月技術!登月技術是美國親手毀掉的,這點也是值得質疑,為何成功了卻還要毀掉,難道他的目的就是要打敗蘇聯嗎?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陷入深度優於阿波羅,突破技術壁壘,美國登月再遭質疑?
    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號降落月球表面。而中國在2004年正式提出「嫦娥探月」工程,從最初的嫦娥一號到如今的嫦娥五號,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完成「繞」、「落」、「巡」三個步驟。隨著嫦娥五號降落月球,並且順利帶回月球土壤,此次發射任務以圓滿落幕結束。
  • 嫦娥五號登月,把阿波羅登月騙局帶上熱門,中美對比真相到底如何?
    原來我國嫦娥五號103小時的精彩表演,在移動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一下子成為了熱門事件,其中不少與嫦娥五號有關的故事,點擊率都在幾百萬之上,這都不算啥,更為驚奇的是一個50年的美國阿波羅登月事件再一次搭上了嫦娥熱搜快車,引發了全球網友的議論,而阿波羅登月是否騙局,再一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 嫦娥五號對比阿波羅登月,著陸腿壓痕明顯不同,這是為什麼?
    嫦娥五號與阿波羅登月著陸痕跡對比造成著陸差異的原因至少有三點:1.主發動機關機時間點的差異,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是在距離月面此前筆者曾發布《嫦娥五號反超阿波羅登月,大言不慚還是言之鑿鑿?人類進步的必然》一文,用翔實的事實證明嫦娥五號登月技術的先進性,那麼前文所述二者落月痕跡差異的事實又怎麼理解呢?我們可以從二者落月時序中感受時代的進步。
  • 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如何?嫦娥五號與其有何區別?
    最近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最振奮的消息莫過於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的成功登陸了,而且其也成功完成了對於月球巖石樣本的成功採集,在其返回之後,這些月巖樣本會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月球的特性,並為之後的科學研究提供極大的幫助。 而在嫦娥五號登月之後,也引起了人們對於之前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熱切討論。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探測器順利入軌後航天科技五院終於公開了珍藏已久的嫦娥五號完全體照片,看著這張高清照片熟悉航天的人們不由得聯想起半個世紀前連續六次載人登月的阿波羅飛船。,然而時隔半個世紀後的嫦娥五號基於時代與技術的進步,在諸多領域不僅實現了對阿波羅飛船的超越,更是當代登月技術能力的手執牛耳者。
  • 阿波羅登月是真的嗎?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與美國的成分不太一樣
    在上個世紀,二戰結束後,美國和前蘇聯爭霸,進行過一系列比拼,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其中一環,美國為此耗資了225億美元,約佔當時美國GDP的0.57%,而從1969年7月到1972年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如果採集的樣本和阿波羅的不一樣,說明什麼
    因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任務並不僅僅要成功登陸到月球表面,還會首次在月球表面無人採集樣本,在完成樣本採集以後還會首次從月球表面發射起飛,在到達月球軌道後還會與軌道器進行無人交會對接,最後以接近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高速返回地球。這些技術都是很大的挑戰,畢竟月球離我們地球達到38萬公裡遠,不過,相信嫦娥五號探測器能夠順利完成所有的任務。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美國提出過分要求,斯諾登:阿波羅登月是假的
    俗話說得好,十年磨一劍,也許在其他國家看來,我國嫦娥五號登月工程只是短短數十天一來一去的簡單過程,可事實上為了見證這令人驕傲的一刻,我國的整個科學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絲一毫的鬆懈都不敢有。所以,嫦娥五號只要能夠成功地完成探月任務,從月球表面順利取樣帶回,這便是對於我國萬千科研人員的莫大安慰。
  • 嫦娥五號發回來的照片,看上去跟阿波羅登月的照片好像不一樣
    嫦娥五號登月計劃自動採集約2千克月壤歸來,如此大動作,絕對算得上「大事件」,不但吸引你我,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特別是吸引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已經有許多國家表示出「共同合作」的強烈願望,希望能分享數據和獲得這些珍貴的月壤。
  • 嫦娥五號登月來回預計23天,為什麼阿波羅11號來回卻只花了8天?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全球矚目,預計來回23天,這不僅會讓人聯想到阿波羅11號登月,登陸與返航的原理基本上一樣,為什麼阿波羅只花了8天,嫦娥五號卻要23天呢?01:登月原理運載火箭克服地球引力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並分離,嫦娥五號飛向月球。
  • 嫦娥五號登月取土,和美國所送1克土如存差異,能說明美國作假嗎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登月工程如期進行。很多人都關心這次登月工程取回土壤,如果和美國所送的1克月土存在差異,是否會說明美國登月造假?其實,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1、嫦娥五號的真正目的不是去證明美國作假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它的任務是在無人的情況下,從月球無人採樣土壤並返回。而它的目的是深入研究月球的起因和演化歷史,同時為將來載人登月做好準備。
  • 對比嫦娥五號發回來的照片,阿波羅登月的腳印踩得很深,可信嗎?
    眾所周知,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成功登月,實現了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並發回來了一些照片。↗上圖是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的照片(截圖)如此「大事件」不但吸引著你我的目光,也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就在無數人難抑興奮心情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對美國那次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表示質疑,試圖通過嫦娥五號發回來的照片,去與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照片進行對比,以解開阿波羅登月之謎。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大多不敢玩
    嫦娥五號再入大氣層的彈道有好事者說,這是在驗證「錢學森彈道」,為以後的軍事鬥爭作技術準備;還有人說這是嫦娥五號做高空機動,防止有國家攔截我們從月球帶回的寶貝。但問題是回地球時速度太快,剎車需要消耗大量燃料,無論是嫦娥五號還是之前的阿波羅飛船,它都沒有空間攜帶幾百上千噸燃料和強大的發動機,它還是需要依靠大氣層來減速。科學家將飛船返回艙的底部做成一個圓球面的盾,上半部分向內收攏成為錐體或者鐘的形狀。底面是一種複雜的防熱結構,同時覆蓋了燒蝕材料。這些燒蝕材料在受熱時會燃燒,同時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
  • 直播畫面卡頓,嫦娥五號月球著陸,真不如半個世紀前阿波羅登月?
    嫦娥5號已經在月球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附近著陸成功了,消息傳出大家都是一片歡騰,但美中不足的是直播過程中畫面卡頓,關鍵時候甚至把信號給掐了,之後儘管宣布嫦娥五號已經成功登月,但社交媒體上卻出現了多種聲音!
  • 阿波羅登月真的是騙局?嫦娥五號升空即將揭露真相
    我們都知道美國有一個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將人類送入了月球,當太空人一隻腳踏入月球時,就出了這句非常出名的話: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但是近年來,對登月計劃的懷疑從來沒有間斷過。不過一切的謎底即將揭曉,因為嫦娥五號即將踏入徵途,可以用事實來驗證登月計劃的真實性。
  • 嫦娥五號計劃來回23天,為什麼阿波羅11號來回只要8天?
    官方公布的嫦娥計劃時間總共歷時23天,和此前的任務相比,似乎縮短了很多,畢竟這嫦娥三號和四號是落月任務,是要著陸器和月球車還能工作,這任務就遙遙無期!而嫦娥五號的採樣返回則是有時間限制的,時間再久點,著陸點就變月夜了!
  • 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的國旗與阿波羅登月國旗區別,能一直在月球上嗎?
    92sEETC-電子工程專輯其次這次展示的國旗由於嫦娥五號上空間和重量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間和重量內還要具備解鎖、支架展開、支架固定等功能,這些複雜的機構又要小,還要在惡略環境下正常工作,而且不能出錯,所以要各種嘗試,重複,才成就了我們目前看到的效果!
  • 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真的只是一場陰謀論嗎?
    而反觀看似太空技術世界第一的美國,即使有著曾經"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紮實經驗,其"重返月球"計劃竟然要拖到2024年才有可能做到,那麼排除掉印度"過於浮誇"這種情況來考慮,美國當年真的有上過月球嗎?這張經典的登月照片被很多人質疑,因為背向太陽的一面並不是暗的關於這點,美國事實上早就有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認為整個"阿波羅計劃"就是一場巨大的陰謀,認為其是NASA與軍方等組織的協作下製造出來的騙局,即:美國1969年7月根本沒有登上月球,前後總共6次登月以及12名航天員的"光輝事跡",全都是子虛烏有的。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任務,跟51年前美國登月相比有多大差距?
    看那些人把嫦娥五號的角角落落都寫遍了,連半世紀前的阿波羅登月都挖出來了。好吧!我也來將嫦娥五號與51年前美國的阿波羅登月來對比一下,看看我們的嫦娥五號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阿波羅任務」的成功離不開「阿波羅飛船」完善的技術設計。「阿波羅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三大件構成,總質量約45噸,全是由「土星五號」火箭發射。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其中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更是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和首次在月球高緯度進行軟著陸。這也體現出了我國的探月工程並不只是跟在美蘇的身後蹣跚學步而已。「回」指的就是這次嫦娥五號和未來嫦娥六號將要完成的步驟。這次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共分為4個執行不同功能的部分,從上到下分別為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