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的是什麼?琢的又是什麼?
不過,這並不是切、磋、琢、磨四個字最初的含義和用法,四字更早應見於《詩經·國風·衛風·淇奧》,詩歌中的原話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琢如磨」的意思就好理解了,這是一句誇讚「君子」的話,說他和他的文採,像切一樣,像磋一樣,像琢一樣,像磨一樣。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此簡單的幾個字,以前竟一直讀不懂
切磋、琢磨這兩個詞源自於《詩·衛風·淇奧》,描述的是一位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美男子,原話如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怎麼會用來形容美男子呢?我們常用「貌比潘安」來形容男子貌美,用「才高八鬥」來說明男子才華橫溢,但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形容一個男子,不覺得晦澀難懂嗎?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見識一下《詩經》中塑造的0槽點美男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詩經·衛風·淇奧》,全詩不描寫和歌頌愛情,而是給一位翩翩君子做了個全方位的「CT」,讀完有種「男默女淚」的奇妙感覺。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
書寫詩經_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 終不可諼兮。 我們現在說到能力會細分為多種,如組織能力、演講能力、管理能力、經營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還有各種其它專業能力。詩經裡又是怎樣讚美一個人的能力的呢?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簡單的八個字便將這一複雜問題形象生動地表述了出來,古代治骨曰「切」,治象牙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
-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從《論語》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從《論語》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2020-08-17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許昌市東城高中來我校觀摩
(原標題: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許昌市東城高中來我校觀摩) 11月13日上午,東城高中一行54人在趙建嶺校長的帶領下來我校觀摩。
-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全新逸動PLUS燃擎上市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全新逸動PLUS燃擎上市 該文章來自網絡,如涉侵權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來出自《詩經·衛風·淇奧》
常聽說這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讀過這首《淇奧》,終於明白了何為「有匪君子」。這首詩是中國古代讚美男子形象的詩歌。詩中以「綠竹」起興,借綠竹的挺拔、青翠、濃密來讚頌君子。跟隨原文一起了解一下古人給「君子」的定義吧。淇奧瞻彼淇奧(yù),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來出自《詩經·衛風·淇奧》
常聽說這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讀過這首《淇奧》,終於明白了何為「有匪君子」。這首詩是中國古代讚美男子形象的詩歌。詩中以「綠竹」起興,借綠竹的挺拔、青翠、濃密來讚頌君子。跟隨原文一起了解一下古人給「君子」的定義吧。淇奧瞻彼淇奧(yù),綠竹猗猗。
-
君子如美玉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孔子說:「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慄,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意思是說:從前的君子,他的美德可以和玉相比。
-
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張會: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標題: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張會: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讀《詩經.衛風》之《淇奧》有感
前言:肖戰先生曾經在《經典詠流傳》中說過「做人當君子,君子當如竹」,我喜歡肖戰,喜歡這個像竹子一般堅韌不拔,迎風而立的男人。用竹子來形容男子,娛樂首先想到的是《詩經.衛風》的首篇《淇奧》,也許很多人對《淇奧》兩個字還太陌生,不過娛樂如果說「有匪君子,如圭如璧,如琢如磨」我想大家便會耳熟能詳了。
-
德明文集: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工匠精神的珍視與呼喚|德明裝飾
工匠精神,是以追求近乎完美和極致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產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工匠們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工藝,享受產品在勞動中蝶變的過程。在時代的車輪快速向前滾動的背景下,工匠精神越不能被漠視、被遺忘。工匠精神理應成為社會各行各業從業人士的一種基本職業操守和行為準則。
-
【微也足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磋的磨的是什麼?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面的意思是看那淇水之畔,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之中有一位君子,他修養自身就像在打磨美玉。「切、磋、琢、磨」都是打磨玉石的動詞,指把原石切開,取出裡面的玉石,然後切成規定的形狀,再把玉進行拋光。 在《淇奧》這首詩中,打磨玉石的這四個動詞被用來比喻君子修養自身的方法。
-
朱光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友
古人說:「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久聞之後,香可以變成尋常,臭也可以變成尋常,習而安之,就不覺其為香為臭。一個人應該謹慎擇友,擇他所在的圈子,道理就在此。人是善於模仿的,模仿品的好壞,全看模型的好壞,有如素絲,染於青則青,染於黃則黃。
-
我讀論語小記:學而第一·貧而樂,富而好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子貢說:貧窮但不奉承諂媚,富貴但是不驕傲,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不如貧窮依舊快樂,富貴依舊好禮。子貢說:《詩經》裡講到『玉石要先切開,再銼刻、雕琢、磨光』,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現在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怎麼去你還能明白其原由。】
-
Trendmo趨勢|明道 君子,如琢如磨
Trendmo趨勢 X 明道君子,如琢如磨當溫暖、善良、幽默、智慧同時在一個人身上出現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他宛若天邊淨水旁的青松綠竹有一種乾淨利落的冷冽感是露珠結晶在雪松針葉上折射清晨第一道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7年來,她無私奉獻,如蠟燭,給學生帶來光亮;如園丁,澆灌祖國的花朵;如米蘭,默默的奉獻自我。一隻粉筆書寫點點滴滴,兩袖清風描繪人生畫卷,三尺講臺灑滿辛勤汗水,只等四季桃李滿天下。她,就是少藝青年教師陳琛。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是婚姻最好的境界!
古人經常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形容朋友的相互影響,朱光潛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當中說,玉石有瑕疵稜角,用一種器具來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圓融光潤,才能「成器」。其實人的還不是不養,我們的性格當中難免也會有瑕疵稜角,比如私心、自卑、暴躁、成見、惰性等等,只有我們最親密的愛人才對我們更為了解,我們也只會在最親密的愛人面前暴露我們最不堪的,最不想讓人知道的這一面。
-
今日「如琢如磨」,就為他日「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人用河邊的綠竹來形容君子,而且用打磨玉石來形容君子成長時所需的歷練。一個人要經歷12年的基礎教育,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現在走進考場經受「最後一磨」,經受住了,你就會成為有「匪」君子,也就是成為文採斐然的莘莘學子,成為真正的「有斐君子」。「瑟兮僩兮,赫兮咺兮。」這句詩是形容君子的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