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屏金鷓鴣」——《人間詞話》論溫庭筠詞的風格

2020-09-14 劉永良
  •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據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版《〈人間詞話〉及評論彙編》)「本編」一二中指出:
  • 「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正中詞品,若欲於其詞句中求之,則「和淚試嚴妝」,殆近之歟?
  • 這裡,王國維分別以「畫屏金鷓鴣」、「弦上黃鶯語」和「和淚試嚴妝」來喻指溫庭筠、韋莊和馮延巳詞的藝術風格,揭示出了他們的詞作在藝術風格上的不同和各自的鮮明個性,這不僅很貼切、自然,而且還很新穎、別致,又富於親切感,很容易喚起讀者的聯想。
  • 「畫屏金鷓鴣」一語出自溫庭筠的《更漏子》一詞:
  •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 這首詞描寫一位女子因夜聞更漏而產生的相思與惆悵,「畫屏金鷓鴣」一句,是用來描寫女子所居住的環境的,並且從中透露出主人公苦悶孤獨的情懷,與溫庭筠《菩薩蠻》中的「雙雙金鷓鴣」可謂同一機杼。然而李若冰卻說:
  • 全詞意境尚佳,惜「畫屏金鷓鴣」一句強植其間,文理均因而扞格矣。(《栩莊漫記》)
  • 李若冰所說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俞平伯卻看中此句,他曾指出:
  • 「塞雁」「城烏」是真的鳥,屏上的「金鷓鴣」卻是畫的,意思極妙。(《唐宋詞選釋》)
  • 說得很有道理。艾治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說:
  • 女主人的孤寂之情由此句輕輕逗出。這「金鷓鴣」連夜雨中的「塞雁」「城烏」都不如了。「香霧薄,透簾幕」。室內環境溫馨清幽,氣氛卻是一片孤寂。「謝家池閣」。或有暗示她的身份意。結以女主人在惆悵難遣中黯然入夢——復歸於萬籟俱寂了。低徊婉轉,蘊藉含蓄,幽懷要眇,情思無限,如「畫屏金鷓鴣」般的,一切皆在默默無言中。(《婉約詞派的流變》,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 王國維拈出「畫屏金鷓鴣」一句,來形容溫庭筠詞的藝術風格,人們很自然地會從中體味出溫庭筠詞濃豔凝重的特徵。的確,溫庭筠詞題材極其狹窄,他的詞幾乎全是描寫愛情相思,並且多用女子聲吻,是典型的「男子作閨音」,格調和境界均不高。因為溫庭筠詞色彩濃豔,辭藻華麗,情思纏綿,充斥著濃烈的脂粉氣,所以五代孫光憲在《北夢瑣言》中稱之為「香而軟」。諸如「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嫋紅絲拂」(《菩薩蠻》),「花映柳條,吹向翠萍池上」(《酒泉子》),「金雀釵,紅粉面,花裡暫時相見」(《更漏子》),「花花,滿枝紅私霞」(《思帝鄉》)等,無一不流溢著濃豔的色彩。再如「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菩薩蠻》),「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菩薩蠻》),「受裡金鴛鴦,胸前繡鳳凰」(《南歌子》)等,無一不是借成雙成對的禽鳥蜂蝶來表達相思相戀的情感的。因此說,王國維借用「畫屏金鷓鴣」一句來形容溫庭筠的詞風,的確形象而準確地道出了溫庭筠詞的主要特色,這是獨具慧眼的。

相關焦點

  • 邂逅《人間詞話》,遇見王國維心中的溫庭筠、韋莊、馮延巳
    "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正中詞品,若欲於其詞句中求之,則"和淚試嚴妝",殆近之歟?《人間詞話》第十二則一閒來無事,那就繼續說說《人間詞話》吧。今天說第十二則,去品讀詞剛興起時溫庭筠、韋莊、馮延巳三位詞界大佬的風格。
  • 「畫屏金鷓鴣」與「弦上黃鶯語」——溫庭筠、韋莊詞的不同風格
    王國維以溫庭筠、韋莊、馮延巳三位詞人的三句詞分別概括他們的風格,既揭示出了他們的詞的獨特個性,又形象地說明了他們在藝術風格上的根本追求。溫庭筠、韋莊並稱於世,詞的風格接近,但是也各具特色,而對此前人論述甚微,即便有所涉及,也多為不中肯綮之言。
  • 《人間詞話》十二則:何謂真境界、真感情
    這是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第十二則,在他的手稿中是居於第五十八則,現在將這一則移至這裡,是考慮到上一則討論了溫庭筠和馮延巳的詞風,這裡進一步加以區分,也進一步佐證他的詞學觀點,也就是讓讀者可以直觀感受到真境界真感情。
  •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如何解理王國維論述「句秀、骨秀、神秀」
    《人間詞話》對李後主的評價甚高,其中第十四則,王國維先生將溫庭筠、韋莊和李煜的詞進行比較,分別評價為句秀、骨秀和神秀: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溫庭筠的詞以描寫閨情居多,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代表作《更漏子·柳絲長》: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 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更漏子.柳絲長唐:溫庭筠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其作其詞七十餘首人收於《溫飛卿集》及《金奩集》。上闕「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展現春雨綿綿灑在柳絲上,灑在花木叢中。這牛毛細雨令那初發嫩芽柳絲越發細長。這時雨水水從花瓣掉落髮出的聲音好似,那漏刻的聲音。這聲音可以驚起塞外大雁,而在那城中宿眠烏鳥也甦醒,就連那畫屏的的金鷓鴣好像也被警醒。
  • 王國維《人間詞話》學習筆記三
    [十一]張皋文謂飛卿之詞「深美閎約」,餘謂此四字唯馮正中足以當之。劉融齋謂「飛卿精豔絕人」,差近之耳。張皋文,劉融齋,這兩人都是清朝文學家、評論家。飛卿即唐末溫庭筠,「花間詞派」詩人、詞人。張皋文說溫庭筠之詞的風格是「深美閎約」,王國維嚴重不同意,他認為「深美閎約」只有馮正中的詞才堪擔當。劉融齋評溫庭筠的詞是「精豔絕人」,王國維認為差強人意。由此,可以看出王國維對溫庭筠的詞無好感,擔不起「深美閎約」,就連「精豔絕人」,也認為差強人意。相反,王國維對馮正中的詞頗為欣賞,認為馮正中的詞才是真正的「深美閎約」。
  • 人間詞話賞析(十二)「飛卿」、「端己」、「正中」
    原文十二「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正中詞品,若欲其詞句中求之,則 「和淚試嚴妝」 貽還之歟。譯文兼賞析「畫屏金鷓鴣」是溫庭筠《更漏子》中的詞句。溫庭筠寫的詞就像畫屏上畫的金色鷓鴣一樣,畫的再傳神,終歸是死物,缺乏靈動。
  • 溫庭筠為何能成為花間詞派的「鼻祖」?
    花間詞題材狹窄,情致單調,風格婉約、語言華麗,多描寫女性美貌和服飾以及離愁別恨之情,對後世的文人詞產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代表人物有溫庭筠、韋莊、皇甫松、孫光憲、牛希濟等。趙崇祚編輯《花間集》時,溫庭筠已經去世75年,那麼花間詞派為什麼偏偏選中溫庭筠作為他們的「鼻祖」呢?下面從兩個方面來論述這個問題。
  • 《花間》鼻祖溫庭筠: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溫庭筠,字飛卿,唐代著名詩人、詞人。同時溫庭筠也是一位花間詞派的代表,與韋莊齊名,世稱"溫偉"。他的詞注重文採、聲情,情韻深厚,多寫閨情和男女離別,收錄於《花間詞》。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
    王國維是近代詞學批評史上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批評家,其聲名最顯赫的評論著作莫過於《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形式上雖然採用的是詩話詞話的傳統模式,但它所建立的批評體系,但是卻有十分明顯的開拓性——不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建構,而且幾乎使詞史上有成就的詞家以獨特而清晰的面目呈現在他所構建的批評格局中。
  • 晚唐詞壇之首--溫庭筠的詞
    宋代《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認為李白的《菩薩蠻》是「百代詞曲之祖」。中唐以後,文人作詞者漸多,如白居易、劉禹錫、韋應物、顧況等等,均有佳作傳世。到了晚唐,文人詞家越來越多,而寫得最多、影響最大的是溫庭筠。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裡,究竟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呢?
    王國維是晚晴著名的學者,最為人所知的作品莫過於《人間詞話》,愛好詩詞的朋友幾乎沒有不知道這本書的,看過的也不在少數。在《人間詞話》裡,王國維縱論唐、五代、宋元及明清時期的代表性詞人。但有一個人,他卻故意隻字不提,這個人就是李清照。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竟然在一本專門論及詞的著作裡找不到蹤影。毫無疑問,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 溫庭筠:《菩薩蠻》,詞能與詩分庭抗禮,這個詩人功不可沒。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晚唐詩人溫庭筠《菩薩蠻》。溫庭筠的這首詞表面上看起來是描述一個閨中的貴婦,從睡醒之後到梳妝打扮完成整個的一個經過。但事實上透露的卻是她苦悶的心情。
  • 《人間詞話》——王國維談詞的境界
    《人間詞話》文學評論(一)——境界是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作於1908~1909年,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該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並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裡,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深遠。
  • 溫庭筠
    溫庭筠(812~866),本名岐,一名庭雲,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
  • 無情總是多情累——說說溫庭筠與姜夔
    好久沒有動筆了,最近重拾心情,翻看《人間詞話》有感,便想著閒聊幾句。在老王的《人間詞話》裡,溫庭筠和姜白石可以說是經常被提及的兩位詩人。溫飛卿是唐朝詩人,花間派的代表人物,其詞作風格稠麗細膩、用詞雕琢,尤擅刻畫人物。其筆下的美人筆觸細膩,生動傳神。尤其是其得意之作《菩薩蠻》,通篇讀完,香腮美人慵懶嬌柔的的神姿就如一幅油畫般出現在腦海中。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 溫庭筠的《菩薩蠻》:怨情沉沉,思緒綿綿
    生在晚唐的溫庭筠,字飛卿,本名峻,太原都(今山西都縣)人他在款坷的仕途道路上,混跡浪子、歌中,致力於詩詞創作,其詩和李商隱齊名,詞則與書莊並稱。詩詞相比,詞的影響更為深遠,成就草然。溫庭筠出身在沒蓄的官僚家庭(宰相溫彥博裔孫),及到他時家雖為衰敗,但仍依附於上層社會,因而所作詞主要是給歌鼓為宮廷豪門娛樂而唱的。這也就決定了他所寫的詞在內容上基本限於泰花秋月、離愁間怨。我們看: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鵬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福。雙雙僉鴣。
  • 小龍的詩詞小析——花間鼻祖溫庭筠
    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其詩辭藻華麗,氣格清新,與李商隱齊名,時稱「 溫李」;其詞多寫女子閨情,風格婉麗纖巧,語言俊秀精工,是花間詞派的代表作家,被稱為花間鼻祖,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然題材狹窄,多寫婦女離愁別恨,雖情深意切,終傷之於柔弱穠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