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法國著名畫家陳建中的藝術風採

2020-12-15 經典藝術

純粹、謙樸的藝術家——巴黎「洗衣船」裡的陳建中

唐遞宏 莫琤

站在「藝術之都」——巴黎最高地蒙馬特山上那棟著名的「洗衣船」(Le Bateau Lavoir)畫室前,總會看到導遊領著遊客來到這裡,拿出立體派開山之作,藝術大師畢卡索的成名作——《亞威農少女》的圖片,向遊客介紹該畫在此誕生的傳奇故事。我們仰望著大門旁豎立的巴黎歷史文物標誌, 腦海裡浮現出曾經居住在「洗衣船」裡,在艱難的藝術之路執著地探索和奮鬥的畢卡索、莫迪裡安尼等藝術家。對目前也在這棟法國「國有畫室」裡生活、作畫的著名法籍華裔畫家——陳建中充滿了敬仰之情。

上世紀70年代,陳建中以其獨特的現代具象繪畫飲譽巴黎,成為世界畫壇具象繪畫傑出代表,被稱為繼著名畫家趙無極、朱德群之後的最有影響力的海外華裔藝術家之一。他現已80高齡,但仍耳聰目明,身板硬朗,膚色紅潤, 看上去無異花甲之年。在法國畫壇耕耘了半個世紀的他,至今依然活躍在這個藝術之都。

陳老師的畫室是一排中空複式公寓中的一間。這棟「洗衣船」畫室的前身是一棟木樓,20世紀初,在這裡聚集了一大群以畢卡索為核心的畫家、詩人、作家。 1971毀於一場大火。重建後巴黎政府安排了一些享受政府支持的傑出藝術家長期居住於此。至今,陳老師和夫人琨妮已在此渡過了41個春秋。

一踏入他們的畫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寬大的落地窗,窗外是一片茂密的樹林。安坐室內可以透過窗戶靜心欣賞房前屋後搖曳多姿的樹林,也可以仔細觀察碧藍的天空,飄浮的雲彩。斜陽照耀著樹林,被樹幹樹枝削成一縷一縷, 閃著金光的樹葉隨著微風翩翩起舞,瞬息萬變。傍晚時分,一抹餘暉射入屋內,整個畫室格外明亮通透。陳老師說,窗外的景色給他帶來了許多創作靈感。畫室裡,畫具書籍擺放齊整,家居物品以乳白色為主調,營造出一種溫馨、舒適、純淨和恬靜的感覺。

雖然「洗衣船」外遊人如織,幾百米之外的山腳下就是那夜夜笙歌的紅磨坊舞廳,但是,陳老師畫畫之餘,只喜歡安靜地呆在家中,欣賞畫冊,聽聽音樂。他說這些足以使他獲得巨大的精神滿足。

蒙馬特高地是世界著名的藝術家聚居地,19世紀起諸多藝術大師在此留下足跡。雷諾瓦、高更、梵谷、畢卡索、莫迪裡安尼等曾經在此生活並建立畫室。

像這些大師一樣,陳建中走的也是一條異常艱辛的藝術之路。這位極具藝術才華和天賦的畫家,1938出生於廣東寧川的一個貧窮家庭。1956年考入中南美專附中接受正規美術院校教育,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62年為了赴法國學藝,不得不放棄學業,移民香港。 1969年到巴黎國立美術學院求學。然而,這個夢想卻以失望告終。於是,巴黎諸多博物館、畫廊和大街小巷成為他求取真經的地方。1975年,他以獨特的藝術佳作,獲得法國文化部支持推出首次個展,"門、窗"系列作品令人耳目一新,震動巴黎畫壇,得到畫廊籤約成為職業畫家,從此結束了整整六年半工半讀兼職畫畫的業餘畫家生活。 六個春秋的日日夜夜,他為了學業,為了藝術的夢想,為了生存,當過家具廠的畫工、皮革廠的割皮工、飯館的服務員...... 儘管如此,懷揣藝術夢想的他,不管身在何處都能挺直腰杆堅持著,只要能擠出時間,就會拿起畫筆堅持作畫。六年裡幾乎沒有休假,所有的時間除了工作就是作畫。每當我們和他聊起這段經歷,他總是微微一笑,淡然地說,「這有什麼呀!很多人都說很辛苦,我感覺沒什麼呀!只要能畫畫,能在法國畫畫就很滿足了。」寥寥數語,傳遞出他的執著、堅韌、淡定和擔當,仿佛他就為畫畫而生。

陳建中初入巴黎之時,正值法國現代藝術最活躍時期。各種藝術流派風起雲湧,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達達派、超現實主義、抽象藝術...... 讓人目不暇接。他深陷其中,嘗試過隨波逐浪,歷經過種種探索、嘗試、失敗,然後是茫然、迷失。但是,天生沉穩、聰穎和敏感的他,靜下心來思考著、尋找著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他走進羅浮宮、奧賽博物館等藝術寶庫,沉迷其中。祈望在這裡搜尋與自己心靈相通的藝術啟示。他對諸多大師作品進行了認真比較。米勒的濃厚生活氣息、柯羅的詩情畫意、馬蒂斯的輕鬆隨意......喚醒了他那顆熱愛生活的心,以具象繪畫為目標的選擇,成為他一生中至關重要的抉擇。

他開始關注生活,試圖以哲學家的眼光審視巴黎,以畫家的目光尋找生活的美。他用近乎超寫實般細膩的油畫語言作畫,使觀者仿佛能聞到泥土的氣息,觸摸到物體,在視覺、觸覺上對事物的感受更為真實,從而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他把堅硬的石頭、泛著寒光的鐵枝、粗糙的木板、青翠欲滴的樹葉,婀娜多姿的藤蔓,生機勃勃的小草,畫得惟妙惟肖,賦予它們靈性和直搗人類心靈的震撼力。 在構圖上,他引進了各種當代的藝術構成元素,使畫面的結構帶有康定斯基的節奏感。大面積與小面積的對比,多與少的碰撞,點與線的糾纏。在物體造型上,與印象派擺動的筆觸,顏色厚塗,追求畫面那種斑駁淋漓的感覺相反,他採用細膩的筆觸,稍稍簡化、平面的形象手法處理畫面,令畫作表現得既有西方古典藝術的嚴謹,又有現代氣息,還具有宋畫的風韻。有著董源《雪景寒林圖》那樣博大、恢弘、寧靜的境界。他把畫筆聚焦在被世人漠視的世界,破舊的窗戶,傷痕累累的牆壁,被腐蝕的鐵門,被遺棄的別墅..... 表現出一種悲壯的美。同時也似乎告誡人們,每一個物體都是一個生命體。不管任何事物,都要倍加珍惜,加以關愛、滋養、呵護。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將很快枯萎、變舊、破損直至消失殆盡。當一個物體消失,預示著另一個新物體即將誕生,取而代之。只有深深的愛,才能使生命長盛不衰。他前期的作品以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景、小細節為主,感性成分較為突出。後期轉向畫場景,畫作顯得更為開闊,畫面也顯得更豐滿,色彩的節奏更為響亮,物體造型強調塊面感方式,畫面的處理更為理性和寫意。

從他的畫作,我們看到了安詳、寂寞、靜謐、神秘,正如陳老師純粹、淳樸、淡定、謙遜的氣質。寫文章有「我手寫我心」之說。我們認為,此話改倆字「我筆畫我心」用於陳老師再合適不過。

詮釋陳老師的作品,必須與中國文化和西方的各種流派聯繫起來,不能簡單地用古典的標準解讀,或用抽象主義的規範來評判。畫家的高明之處在於以古典的境界, 現代的形象、構圖和當代精神, 巧妙地把諸多對立、貌似不相干的因素融為一體,創造出既古典又現代,既寫實又抽象,既寧靜又富生機的藝術感受。

20世紀80年代,陳老師回到闊別的祖國,深受藝術界的歡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等高校紛紛邀請他辦展和講學。魯迅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還把他特聘為客座教授。目前,他的「洗衣船」畫室以及之後在深圳、廣州建立的工作室都已成為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平臺。

繪畫生涯50年間,陳建中先後在法國、美國、哥倫比亞、日本、中國等世界各地舉辦個展44個,參加聯展105個,並成為收藏界的熱門人選。

獨特、寂靜、歡欣、多彩的世界----陳建中及其油畫藝術

唐遞宏

陳建中先生是法國著名的華人畫家,他以極具個性,凝聚豐盛文化底蘊的油畫問鼎巴黎,其作品成為世界各地美術館、藝術機構、個人收藏的新寵。

1975年是他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日子,他首次在藝術之都—巴黎舉辦個展,第一個把濃縮著巴黎獨特歷史的滄桑美挖掘出來,第一次獲得學術界的好評,從此躋身畫壇。

他那時期的畫作,幾乎都是表現巴黎浮華的背後,躲藏在街頭巷尾常常被人們忽視,其它畫家又視而不見的平凡物體。陳先生以詩人的情懷、畫家的敏感、哲學家的思想,從巴黎破舊公寓裡的門、窗、鐵柵欄、廢舊倉庫的門鎖等等這些樸實無華的事物裡,感悟到人生無常,歲月無情和世事滄桑。真所謂「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人生芳穢有千載,世上榮枯無百年」的不同尋常的詩情畫意,誘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因此,一批情真意切的佳作《構圖1號》、《構圖3號》、《構圖47號》、《構圖49號》從筆端流淌而出。嚴謹的造型,精緻的刻畫,逼真的形象,微妙、莊重的色彩變化,洋溢著沉穩、含蓄、靜穆的古典韻味。精雕細刻得惟妙惟肖的銅鎖,鏽跡斑駁、栩栩如生的鐵片,傷痕累累的牆壁,年久失修的門窗,吟唱著超寫實主義的音律,洋溢著作者懷古的情結,閃耀出現代的目光。當你仔細端詳畫作,仿佛能從每一把鎖,每一扇門,每一塊磚,每一道傷痕裡讀出它承載著許許多多的希望、眷念和回憶。或者是記載著的是童年的天真浪漫、深藏著綿綿情意。或者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事非成敗轉頭空,」呈現了一種悲壯情懷,充滿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然而,他不僅僅是借景抒情,更是表達一種理念。不為畫窗門而畫門窗,而是以門窗為介,傳遞自己的一種意識,一種對人的關注,一種對生命的思考。門、窗隨處可見,凡是有人類的地方都有。但是,陳先生透過筆下陳舊、破爛不堪的門和窗,揭示的是斑駁的生活痕跡和事物從新到舊,從盛到衰的軌跡。物體如此,人亦如是,這正是社會與人類的真實寫照。

1975年,當陳建中先生把這批別具風採的畫作在燈紅酒綠的巴黎展出時,與當時社會形成強烈反差。他獨特的視覺,巧妙的構思,逼真而高難度的寫實畫作,讓人們睹物思情,感慨萬分。社會各界反響熱烈,學術界也紛紛給予好評。法國藝評家蘇珊德可寧(Suzanne de Coninck )稱讚陳先生的畫作時說「我們越是深入他描繪精確得令人驚愕的世界,我們就越發現,這些異樣的柵欄,這些我們不敢開啟的緊閉的門戶,這些有如翳目、開向空寂的窗洞,和通往無有之鄉的階梯,其實都是風景,卻孕含了宋代名畫的固有哲理。唯一差別只是題材而已」。

畫展的成功,奏響了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新樂章,令陳建中先生成為巴黎畫界一顆引人注目的新星。

然而,他並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依然一如既往地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文化裡尋找新的詞彙,探索更深層次的文化哲學意蘊。

藝術要與時代同步,只有與時代同步才能創作出個性鮮活的作品,這已成為陳先生的新藝術觀。意識到倫勃朗的藝術與油畫顏料的生產技術的進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莫奈的藝術離不開色譜的發現,離不開浪漫主義和透納寫意的畫風;凡高的創作與高更、莫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照相機的發明,催生了超現實主義……。因此,他撇開門戶之見,對現當代的各種流派,做更深入的研究,嘗試從各種學說各種流派裡吸收更多的養分,滋養自己的藝術,跟上時代節拍。比如:《小窗》、《構圖29號》、《構圖22》等作品,就是發揮了繁與簡、粗與細的對比,大與小、黑與白的對照魅力,折射出冷抽象畫家蒙德裡安的幾何抽象精神。《構圖3號》、《構圖10號》、《構圖51號》則是用色簡練,運筆輕鬆隨意的得意之作,蘊含著馬蒂斯的藝術風範。嫻熟技巧運用得恰到好處,不僅充盈作品深層的內核,而且賦予作品更加鮮明的個性和時代感。

畫家1985年後的作品,題材比前期有較大的外延,由注視「門、窗、牆」,到審視「樹林、村寨」。 「樹」成為這一時期的重點描寫對象,房子由原來的特寫退居到「二線」。如果說,前期的油畫是用形象說話,感性的成分佔主導地位,那麼,後期更多的是藉助色彩,用理性來表現情感。由寫景表情到借景抒情,是兩個不同的境界。借景抒情則是藝術更高的境界。《粵東山村之一》、《粵東山村之六》、《裡察古風景之三》、《十月的碧素蒙公園》、《依爾的農莊》等等,均為這個時期的代表作。畫面裡扭動、彎曲、成塊狀的樹葉,有現代派之父塞尚的血緣;單純、整體的色調、高純度的色彩與高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靜靜的畫面中常常設置一抹光線,照亮了一束樹葉、幾棵樹幹、或者一角山丘,吸引著觀眾的眼球。幽靜的樹林裡,突顯的一塊亮色,猶如霹靂夜空的閃電,給人一種極強的視覺震撼,有著倫勃朗的遺風。

詮釋他的作品,必須與中國文化和西方的各種流派聯繫起來,不能簡單地用古典的標準解讀。或用抽象主義的規範來評判。畫家高明之處是以古典的境界,現代的形象、構圖和當代精神,巧妙地把諸多對立、貌似不相干的因素,融為一體,創造出既古典又現代、既寫實又抽象、既寧靜又生機勃勃,洋溢著「獨特、寂靜、歡欣、多彩」的藝術世界。

難怪國際藝術評論家協會主席雅克。萊那特稱讚陳建中的藝術創作,「有助於我們理解80年代美學轉變的重要性」。法國藝評家虞利安葛勒認為「在他同輩的畫家裡,陳建中是那些最有機會進入繪畫史的一個」。 著名評論家夏碩琦則認為「如果說趙無極、朱德群是到西方研究藝術並取得大成就的第二代海外華人藝術家的話,那麼,陳建中可說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做出貢獻的第三代海外華人藝術家的代表者之一」。

陳先生藝術創作的成功,主要得益於其獨特的眼光,深厚的藝術功力,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不斷的探索精神。

畢業於中南美專附中的他,曾在廣州美院油畫專業學習,受過嚴格而系統的基礎訓練,有著紮實的造型能力。1969年,他懷著滿腔熱情獨闖「藝術之都」—巴黎。二十世紀的巴黎,現代藝術正如火如荼熱鬧非凡。野獸派、波普藝術、抽象派、立體派……等等各種流派如潮水般洶湧而至,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有的如過眼煙雲,稍縱即逝。七十年代超寫實主義正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光芒四射。面對如此繁雜的畫壇,陳先生做出自己的選擇,他沒有加入超寫實主義的滾滾潮流。也沒有追隨當紅的華人著名畫家趙無極、朱德群的抽象繪畫隊伍……,而選擇了似乎不合時宜,備受冷落、前途迷茫的具象繪畫,希望在這片已經荒蕪的土地上,能施展自己的才華。

他在巴黎美院的求學以失望告終。而博物館、美術館、畫廊和大街小巷,成為其求取真經的課堂。以大師的經典畫作為師,企盼能憑藉大師們敏銳的目光,淵博的學識和超前的意識調整自我,提升審美意識和審美層次。

關注生活,從生活中不斷搜尋美,成為一種自覺。在社會的大課堂裡,他努力錘鍊振翅欲飛的翅膀。真誠所至,金石為開。五個春秋的孤獨奔走,艱難的生存考驗,苦心孤詣的上下求索,終於令他踏上了神聖的巴黎畫壇,揭開藝術人生歷史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陳建中油畫展開幕
    陳建中油畫作品《秋天的公園》。本報訊(記者 曾俊 實習生 史倩雲)昨日,「心象·哲韻」陳建中油畫藝術作品展在廣州開幕,接下來還將在珠三角其他地區巡迴展出,著名旅法華裔畫家陳建中及夫人還專程從法國飛來為畫展揭幕。陳建中出生於廣東省龍川縣,是第一位贏得法國文化部「國家贊助第一次個展」的亞洲畫家,被認為是繼趙無極、朱德群之後,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做出貢獻的第三代海外華人藝術家的代表者之一。
  • 【藝術家】陳建中藝術作品
    藝術家簡介   陳建中       廣州美術學院附中及學院油畫系就讀後移居香港,1969年抵法國巴黎國立美術學院深造並定居至今贏得法國文化部主辦《國家贊助第一次個展》評審比賽,法國文化部贊助在巴黎舉辦首次亞洲畫家個展並進入了專業畫家行列。每年展出活動不斷,尤以「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與法國讀賣畫廊連續兩年推出陳建中個展最為囑目。
  • 旅法畫家陳建中:中國「根」融入「隨心」創作
    著名旅法華人畫家陳建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日前,《2014-2016心象哲韻·陳建中五十年回顧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此次巡展於去年4月在東莞展開,而後又在澳門舉辦,將持續到2016年。透過近百件門窗構圖系列和風景系列為主的素描、水粉、水彩、油畫等不同作品,陳建中詮釋了他對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理解。
  • 海外中國藝術家——陳建中
    上世紀70年代,陳建中以其獨特的現代具象繪畫飲譽巴黎,成為世界畫壇具象繪畫傑出代表,被稱為繼著名畫家趙無極、朱德群之後的最有影響力的海外華裔藝術家之一。陳建中初入巴黎之時,正值法國現代藝術最活躍時期。各種藝術流派風起雲湧,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達達派、超現實主義、抽象藝術. 讓人目不暇接。
  • 旅法畫家陳建中個展深圳開幕 回顧50年藝術生涯
    旅法畫家陳建中個展深圳開幕 回顧50年藝術生涯 2015年06月11日 13:38   來源:深圳商報
  • [新華](國際)法國外長哀悼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逝世
    新華社巴黎4月10日電(記者鄭斌)法國外長法比尤斯10日表示,聽到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逝世的消息感到悲傷。  法比尤斯在一份聲明中說,趙無極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
  • 《心象哲韻·陳建中五十年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展
    3月13日,為進一步繁榮海外華人藝術家的創新和發展、推動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宣傳和推廣、促進海內外華人藝術家的互動交流和廣泛合作,由上海文聯藝術促進中心、深圳龍崗區文體旅遊局、深圳新格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深圳非凡理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心象哲韻·陳建中五十年回顧展》中國美術館正式開展,展覽將持續至3月23日。
  • 法國華裔畫家李自力油畫作品展在多倫多開幕
    法國華裔畫家李自力油畫作品展在多倫多開幕 圖為李自力捷克佳 攝   中新網多倫多10月4日電 (捷克佳)著名法國華裔畫家李自力油畫作品展10月4日在多倫多大學圖書館利銘澤典宬隆重開幕。這個為期三天的畫展是以《天·人·地》為主題的國際巡迴畫展的一部分,多倫多市本次巡迴畫展北美洲的第一站。
  • 華裔畫家趙無極作品回顧展在法國舉行
    新華網蒙彼利埃(法國)7月3日電(記者李穎)著名華裔畫家趙無極的個人作品回顧展3日在法國南部文化名城蒙彼利埃的法布爾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是繼去年年底在巴黎舉行個展後,這位法蘭西學院藝術院終身院士第二次舉辦作品回顧展。  法布爾博物館負責人米歇爾·伊萊爾說,趙無極是享譽世界的藝術家,深受法國人民喜愛。
  • 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去世 圖片追憶一生(圖)
    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9日下午因病醫治無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3歲。趙無極之子趙嘉陵當天向新華社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趙嘉陵說,趙無極病重期間家人一直陪伴在他身邊。趙嘉陵感謝各界友人對趙無極的關心。1935年進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1948年赴法國留學並定居法國。他將西方現代繪畫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與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相結合,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趙無極為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獲法國騎士勳章。曾在世界各地舉辦160餘次個人畫展。
  • 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逝世 中國美院校友哀悼
    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逝世 中國美院校友哀悼   中新網杭州4月10日電(記者 夏毅)中國美術學院校友、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於4月9日下午因病醫治無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歲。
  • 法國華裔藝術家王衍成在羅馬舉行個展
    近日,法國華裔藝術家王衍成個展開幕式在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舉行。新華網發新華網羅馬6月27日電(記者 陳佔傑)法國華裔藝術家王衍成個展於19日至27日在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舉行,義大利各界逾百人出席展覽開幕式。
  • 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去世 盤點大師藝術人生
    世界抽象派藝術大師、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將在天堂中繼續其東西方繪畫的創想。4月9日下午,趙無極因病醫治無效在其瑞士沃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2歲。而昨日,趙無極的母校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為杭州藝專)在舉行的85周年校慶館藏展中,為趙無極的畫作獻上了鮮花,以進行特殊的紀念活動。與此同時,記者從中國美院前院長肖峰處了解到,趙無極遺願之一是希望在杭州建立一座紀念館。
  • [新華](銳特稿)抽象畫境裡的「中國情懷」--記著名華裔畫家趙無極
    著名華裔畫家趙無極生前是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曾獲法國騎士勳章。2002年12月,他當選法蘭西藝術院終身院士。趙無極畢生以獨特視角觀察思考,用心靈與畫面共呼吸,他曾經說:「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還能拿畫筆、塗顏料,我就一無所懼,我只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手上的畫...
  • 法國華裔畫家李自力作品亮相聯合國教科文總部
    [提要] 法國華裔畫家李自力以《天?人?地》為主題的個人油畫作品國際巡迴展的開幕首展12日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開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幹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中國常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副代表周家貴、法國文化部督察長雅克?傑斯以及世界各國非政府組織的文化藝術界人士約200多人出席了開幕式。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何濱、吳辛欣):法國華裔畫家李自力以《天?
  • 著名法籍華裔小提琴家、指揮家王太平在藝術學院舉辦大師課及音樂會
    4月5日,法籍華裔著名小提琴家、指揮家王太平應邀至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交流訪問,為藝術學院青年交響樂團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指導、合作排練工作。4月8日晚,王太平教授擔任指揮,與中國人民大學青年管弦樂團合作舉行了專場音樂會,為人大師生獻演了一場高水平的藝術盛典。
  • 法國著名畫家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油畫藝術賞析
    ,外號調情聖手,以繪畫細膩柔媚的洛可可風格油畫而著名。1732年生於盛產香水的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格拉斯村,1806年因腦溢血死於法國巴黎。弗拉戈納爾以描繪女性美而成為時代寵兒,是一位為洛可可全盛期揭開序幕的畫家。弗拉戈納爾最著名的一張作品,描繪的是一個正在讀書的黃衣少女。
  • 巴黎舉辦華裔畫家趙無極專題展
    新華社巴黎5月31日電(記者張曼)已故著名華裔畫家趙無極專題展覽「無言的空間」5月31日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40幅不同時期的畫作體現了藝術家揮灑自如、中西合璧的抽象派手法,帶領觀眾進入無言的藝術空間。
  • 法國著名畫家安格爾:素描是真正的藝術
    歷史上的西方畫家,都十分重視素描,而把素描對於繪畫創作的價值提得最高的,應推十八世紀法國畫家安格爾。安格爾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的代表畫家,曾在羅馬學畫,並受教於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大維,後來長期擔任法國官方的巴黎美術院院長。由於他極力倡導素描,遂形成與重視繪畫色彩效果的浪漫主義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之間的一場論戰。
  • 法國著名畫家安格爾:素描是真正的藝術
    歷史上的西方畫家,都十分重視素描,而把素描對於繪畫創作的價值提得最高的,應推十八世紀法國畫家安格爾。安格爾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的代表畫家,曾在羅馬學畫,並受教於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大維,後來長期擔任法國官方的巴黎美術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