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捷克斯洛伐克駐哈爾濱領事館1905年建設,可以不保護但請你在乎
大家好我是莊皓文,今天來到哈爾濱市南崗區吉林街發現一棟藏在小區裡面的建築,告示牌上寫著原捷克斯洛伐克領事館我一臉迷茫,這種建築不應該像博物館附近的建築一樣保護起來嗎如今建築的破敗實在讓人心疼,看正門的位置裸露的羅馬柱可以看出原來不是這樣的,這是四根羅馬柱造型是一個開放式的大門,這裡竟然被封閉起來還有一個煙道,明顯是作為廚房使用了,這裡的位置是吉林街52號,知道原因的小夥伴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
哈爾濱老建築丨紅軍街124號—「契斯恰科夫茶莊」舊址
哈爾濱契斯恰科夫茶莊,舊址位於今南崗區紅軍街124號,紅軍街與建築街交匯處南側,滙豐照相館所在址,二類保護建築。建築落成於1912年,磚石結構,地上二層,地下一層,折衷主義建築風格,由俄羅斯著名設計師尤裡·彼得洛維奇·日丹諾夫設計。 這棟建築起初為契斯恰科夫茶葉行兼住宅,後來荷蘭駐哈爾濱領事館由復華街(原哈爾濱工業大學房管處,現已拆除)遷至此處,1922年領事館撤銷。
-
大瀋陽老建築-奉天海關大樓(修繕篇)
、奧地利、朝鮮等9個國家在瀋陽設立了領事館,瀋陽與國際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人員來往日益增多。1910年7月建成奉天海關稅務司官舍和這個海關大樓。1949年9月,東北海關管理局在瀋陽成立,在統一管理東北地區海關機構的同時,還具體承辦瀋陽地區的貨運監管、徵收關稅和查緝走私等業務工作,直到1953年2月東北海關管理局撤銷,才正式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關,下設哈爾濱分關,擔負瀋陽和哈爾濱地區空運、陸運、江運、郵運進出境貨物、行李物品、郵遞物品監管任務……
-
「冰城日曆」雲秀哈爾濱|12月2日,奧昆大樓——蜚聲全國的婦女兒童...
奧昆大樓建於 1917 年,磚混結構,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平面布局呈 U 字形,兩個轉角處的上方均有扁平的穹頂裝飾,柱式排列的欄杆和女兒牆富於古典氣息,是哈爾濱市的二類保護建築。2013 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921年建造的文藝復興風格,哈爾濱一類保護建築,梅耶洛維奇大樓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棟非常漂亮的哈爾濱老洋房,著名建築設計師尤·彼·日丹諾夫設計,他的作品還有聖母帲幪教堂,東北烈士紀念館,黑龍江省外辦辦公樓,兆麟小學等哈爾濱著名建築,1940年在哈爾濱逝世這棟建築屬於新文藝復興建築,綜合了巴洛克跟哥德式建築的特點流行與
-
武康大樓等4處徐匯地標建築入選!首屆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
武康大樓保護修繕工程以不破壞建築特色、保障居民生活條件為原則,儘可能地重現了武康大樓歷史建築原貌,也優化了街區整體環境風貌,在文化保護和城市面貌兩方面都有所建樹。推薦理由:武康大樓的修繕工程是在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整治架空線入地的大背景下開展的,尤其是對於武康大樓的外立面進行認真仔細的評估,以不損失建築特色,保障居民生活條件為原則,系統性解決了架空線、空調外機、遮陽棚,晾衣架、牆面等各類設施,重現了武康大樓優秀歷史建築的原貌。既是一項保護工程,又是一項民生工程。
-
夜讀北外灘|紅瓦灰牆的俄羅斯領事館
為了慶祝俄國十月革命十八周年,當時的蘇聯駐滬領事館特地舉行了招待會,邀請魯迅、許廣平、茅盾、宋慶齡等人,來到黃浦江畔這幢紅瓦灰牆的大樓裡,觀看影片《夏伯陽》。隨著十月革命一聲槍響,引發了西伯利亞大地上的歷史劇變,這幢大樓,也隨著之後的中蘇建交,在1924年7月24日,由原總領事格羅思正式移交給了蘇聯政府。這才有了35年魯迅先生一行人在這裡觀看《夏伯陽》的場景。今天,這裡還是被叫做俄領館,只是這個「俄」字,既不是「沙俄」,也不是「蘇俄」,而是「俄羅斯」。
-
高雄「打狗英國領事館」,臺灣的第一棟洋房
位於西子灣旁的「打狗英國領事館」是一幢小小的二層樓,白色的格子窗,磚紅色的牆,迂迴寬敞的長廊,配著綠色的草坪,色彩豔麗的油畫,線條優美的雕塑,優雅的英倫風情讓人沉醉。打狗英國領事館的建築風格屬於後文藝復興時代的巴洛克式風格,紅磚的外觀、竹節落水管都是清朝末年當時的建築特色,為英國人所設計,特殊的花欄、石雕和圓拱都是打狗英國領事館的不同之處。
-
建築圍欄的用途及特點!
建築圍欄在施工現場非常普遍,建築圍欄為了達到警告效果,現場常用的建築圍欄顏色為黃色和紅色,以提醒施工人員注意安全,它是每個施工現場必不可少的建築物防護設備,建築圍欄的規格:高1.2*1.8m,欄杆2.2*3m(可根據圖紙定製),或在表面塗以警告文字和警告線將有助於改善建築上的文明形象
-
天津要規劃鞍山道等十二個歷史風貌建築區
根據《保護條例》,在歷史風貌建築區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物或者構築物的,其高度、體量、用途、色調、建築風格應當與歷史風貌建築區相協調,同時在庭院、走廊堆放雜物、沿街擺賣、私搭亂建等行為都將被禁止。:該區域包括原義大利租界和原奧地利租界的一部分。
-
哈爾濱有一建築物,竟是老外眼中的中國最美建築,是什麼建築呢?
而黑龍江省哈爾濱就有這樣一座建築,是老外眼中中國最美的建築,那到底是什麼建築呢?是如何令外國友人「神往」呢?我們知道,哈爾濱作為黑龍江省省會、副省級市能稱得上美的建築數不勝數!聖索菲亞教堂、龍塔、防洪紀念塔、生阿列克謝耶夫教堂、聖尼古拉大教堂,這些建築有些很有名氣,有些名氣一般,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美。可是,你知道嗎?
-
哈爾濱大劇院:中國最美的建築之一!
哈爾濱大劇院,這裡是中國最美的建築之一,得到了國內外一致的好評。已經成為了哈爾濱的新地標。在哈爾濱的母親節松花江邊,這座建築再次讓冰城哈爾濱走進了世界人民的視野。整個建築採用曲面的外觀造型設計,流線型讓整個建築與松花江融為一體。
-
哈爾濱珍貴保護建築伊維爾教堂殘破不堪(圖)
> 為了給上海一家出版社編寫一套中國旅遊城市的旅遊圖鑑,2007年的春節剛過,一個哈爾濱遊子回到故裡,要踏訪這座城市的保護建築和獨特景觀,讓更多的人了解哈爾濱。她第一站尋訪的是聖·伊維爾教堂,「尋訪的結果太讓我失望了,幾乎沒有勇氣再將尋訪進行下去,我沒有想到那麼珍貴的建築竟然都被破壞了。」柳嶽梅傷心地說。 保護建築露破敗之象 柳嶽梅,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古典文學博士,1996年離開家鄉到上海工作,是上海財經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教授,目前在韓國德成女子大學任教。
-
哈爾濱百年歷史建築岌岌可危,緊鄰索菲亞教堂,呼籲搶修
聖索菲亞教堂是哈爾濱城市的名片。當人們在教堂廣場歡聲笑語欣賞留念時,您是否注意到有一座三層的折衷主義風格米黃色老建築低調的藏在它身後。這就是位於哈爾濱道裏區地段街120號的北滿電氣株式會社舊址。可見東洋拓殖是北電的股東,北電是它的全資子公司,它們共用一座大樓辦公。
-
揭開煙臺山上「德國領事館」的神秘面紗
1907年8月,我們看到二層建築前飄揚著德國、荷蘭以及義大利國旗。荷蘭駐煙領事館初設於1867年,其領事均由他國領事或外僑代理,這個時期正是由德國領事館代理領事事務;第三面旗子是豎排綠、白、紅三色旗,尺寸同荷蘭旗,這是義大利王國國旗。
-
手繪工坊製作的哈爾濱老建築系列
哈爾濱最早出現的辦公大樓之一,也是當時東北地區最高大的一棟公共建築。原為東省特別區圖書館,高大的柱廊頂託著巨大的山花,構成莊嚴的主入口造型嚴謹,是典型的古典主義建築。「九·一八」事跡後,大樓於1935年被偽滿哈爾濱警察廳佔據,成為刑訊和屠殺我抗日同胞的魔窟。1947年,東北人民解放軍政委羅榮桓提議在此籌建東北烈士紀念館,1948年10月10日正式開館,1953年1月1日周恩來曾親臨視察,並題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該館藏品7000餘件,歷史資料5000餘份。
-
亞洲中國唯一保存良好的義大利風貌建築群落,義大利文化集中地
景區簡介:天津海河意式風情區是目前除義大利本土之外,亞洲唯一保存良好的義大利風貌建築群落,也是至今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義大利文化集中地。海河意式風情區位於天津市河北區南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義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區,原街區及建築基本保持原貌,街區內幾乎包含了義大利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更有多處中國的名人故居和一代偉人民族英雄蔡鍔將軍的足跡,當年蔡鍔將軍與梁啓超先生就是在這裡商討討伐袁世凱的護國大計。
-
中國最美的建築在哈爾濱,美國人說超過雪梨歌劇院,你猜是哪個?
中國最美的建築在哈爾濱,美國人說超過雪梨歌劇院,你猜是哪個?心和身體,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在以前我們只能在網上看到國外的一些巨型美感建築,如:雪梨歌劇院、保加利亞的盧茲布賈山劇場和拉脫維亞艾琳小鎮的射電望遠鏡等,這些無不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與嚮往感,想去那些地方旅遊體驗的衝動。但在如今的中國哈爾濱,有一座稱為中國的最美的建築,被國外人讚不絕口,這個建築就是哈爾濱大劇院,一座充滿藝術的殿堂。
-
風景名勝,上海悠久景點,俄羅斯領事館和領事館區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上海悠久景點,俄羅斯領事館和領事館區。站在外白渡橋上往東看,大橋北瑰有一幢綠頂灰牆的西洋風格小樓,這就是俄羅斯領事館。俄羅斯領事館坐落在黃浦路上,館址南傍蘇州河,對面是黃浦公園,東側有一座六角形涼亭,可觀望黃浦江與蘇州河匯合處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