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節日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各地的人有各自的慶祝方式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新內容,基督教主要的節日有聖誕節、受難節、復活節、感恩節、升天節、諸聖日(萬聖節)等等,在世界各地信仰基督教的人都會注重這些節日的慶祝。
耶穌升天節,這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升天的節日也叫主升天節,時問在復活節後第四十天(5月1日到4月6日)。東正教會慶祝此節比公曆晚十三四天。傳說起源於耶路撒冷教會,約4世紀時開始舉行。由於曆法不同,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仍沿用舊曆,節期遲於公曆13、14天。巴西人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到耶穌升天日這一天,小城 Sao Jose Dos Campe 西人在地上繪製圖案慶祝耶穌升天節幾乎全城出動,往日車水馬龍的街道變成了長長的畫板,人們用染色的鋸末、啤酒瓶蓋甚至爆玉米花在地上繪製與教義有關的圖案,祈禱上帝給這裡帶來和平、富足和希望。不過耶穌「升天」最後還是要動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車。
聖靈降臨節,也稱五旬節,是基督教節日,為紀念耶穌復活後差遣聖靈降臨而於的慶祝節日。據《聖經》說,耶穌在復活後第50天差遣「聖靈」降臨;門徒領受聖靈,開始布道。據此,教會規定每年復活節後第50天為「聖靈降臨節」。聖靈的降臨標誌著三位一體的上主的臨在,因此聖靈降臨節主日後的下一個主日,是教會紀念三位一體的上帝的主日,稱為三一主日。聖靈降臨節教會崇拜所採用的顏色是紅色,象徵著聖靈的火焰。
英國慶祝降臨節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大致內容為:去教堂聚餐;演出取材於《聖經》故事的節目,或舉行群眾遊藝及體育活動;集體長途步行,為慈善事業募捐;教堂向群眾投擲麵包和乾酪(中世紀向窮人施捨的遺風)等,有的村莊這天屠宰一隻小羊,抬著遊行,跳舞,然後把小羊烤熟,將肉賣給參加活動的群眾。此風俗起源久遠。據說該地過去沒有水源,居民祈求上天后,忽然出觀一道甘泉,於是他們便殺了小老以供獻給上天。
德國每年的聖靈降臨節在聖誕前的第四個星期日正式開始,每個家庭都會在這期間買一個或自己扎一個樅樹枝做的花環,上面插著四支粗粗的蠟燭,並帶有雪人、天使、聖誕老人或彩球等裝飾。在節前的第四個禮拜天,也就是第一個聖靈降臨節星期日,所有的家庭會點燃那四根蠟燭中的一支,在第二個星期日點燃第二支,當四支蠟燭都點燃了的時候,聖誕節也就近在眼前了。在這期間,很多家庭都會烤制聖誕小餅乾,有巧克力的、有椰奶的、有水果夾心的 慶祝聖靈降臨節的花冠有奶油杏仁的,各式各樣,無法盡數。
主顯節原本是東正教會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很早便和「耶穌受洗」連結在起,後來又融人耶穌在加納「變水為酒」的紀念。由第四世紀開始,羅馬天主教會便固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耶穌聖誕,並在一月六日慶祝主顯節,紀念耶穌把自己顯示給世人的三個核心事件:賢士來朝、耶穌受洗、變水為酒。
為紀念這三次顯現,教會規定每年一月六日(相當於公曆一回月十八或十九日)為主顯節或顯現節。由於天主教注重第一次現,故又稱「三王來朝節」;東正教和其他東正教會注重第二次顯現,故又稱「主領洗節」。節日裡,各國風俗也不盡相同。在法國,們爭食一種節日餡餅慶祝主顯節的人們 吃到裡面包藏的蠶豆或小瓷人,就成為節日國王,大家舉杯祝賀他登基。在塞油路斯,基督徒們燃起熊熊篝火虔誠祈福。
感恩節為美國基督教的習俗節日,起源於1624年,初為遷居美洲的清教徒慶祝豐收活動,後經美國總統華盛頓、林肯等定此節為全國性節日。具體日期多經更改1941年起定為11月第四個星期四舉行,教堂在這天舉行感恩禮拜,家庭也舉行聚會,通常公逝火雞等。中國基督教部分教派守此節,並舉行感恩禮拜,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凡,人們按照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鄉外地的家人也會回家過節,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並且對家人說:「謝謝!」。
感恩節後,學校會讓同學們畫一張感恩節的畫,大部分學生都畫的是火雞。同時,好客的美國人也忘不掉這一天邀請好友、單身漢或遠離家鄉的人共度佳節。感恩節宴會後,有些家庭還常常做些傳統遊戲。如玉米遊戲,南瓜賽跑等。第一次感恩節,人們進行了比賽等許多娛樂活動,其中有些流傳至今。有種遊戲叫蔓越枯競賽,是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給針線一份。比賽一開始,他們先穿針然後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3分鐘到;誰串得最長,誰就得獎。至於串最慢的人,大家還開玩笑地發給他一個最差獎。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全部內容了,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個故事見。